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种新型的分布式GIS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今分布式GIS(地理信息系统)成为GIS发展的方向,文章在基于OpenGIS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SOAP(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协议的分布式GIS对象模型。文章通过对当今的各种分布式通行协议的比较,认为SOAP协议有标准成熟,使用方便,功能强大等特点。该模型运用SOAP技术极大方便了不同系统平台的GIS系统和各种异构的GIS应用程序之间的交流,能实现真正的GIS分布式处理和计算,并使GIS的开放性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2.
海量空间信息的处理需要分布式协同工作的GIS平台的支持,为了解决经典的分散式结构化的分布式哈希表逻辑网络结构增加的延时和在构建哈希表的过程中逻辑覆盖网络往往和物理网络不一致的问题,提出一种分布式空间信息的对等协同混合发现模型。基于空间资源发现代理节点和普通邻居节点,该模型实现了集中式的全局空间资源发现模型与分散式结构化的分布式哈希表模型之间的自动切换,能够自适应地调整空间资源的逻辑网络结构以提供更好的性能。基于节点交换机制,设计了构建路由表和降低延时的算法,通过发现有利于覆盖网络和物理网络匹配的节点交换来  相似文献   

3.
海量空间信息的处理需要分布式协同工作的GIS平台支持。为解决空间数据源的异构和分布式网络中的计算能力共享问题,设计了分布式空间信息的协同计算模型,分析了分布式空间信息协同计算具备的基本特征;从空间数据分布存储模型、空间数据分布式计算协同和分布式空间数据并行索引等方面讨论分布式空间信息的协同计算技术体系,并提出现阶段可行的实现机制。分布式对等协同计算机制避免了集中式执行引擎带来的网络拥塞和单点失效问题,提高了海量空间信息资源和计算资源协作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相似文献   

4.
SIP协议在开放的VOIP模型中的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琳  王新刚  柴乔林 《计算机工程》2002,28(Z1):222-226
开放的VOIP模型为基于IP网络的语音通信提供了一个标准的、分布式的开发平台.SIP协议是支持开放的VOIP体系结构的标准.通过对SIP协议的研究,提出用基于web浏览器/服务器方式实现SIP协议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数字地球建设中的地理空间信息分层共享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爱军  李琦  徐光祐 《软件学报》2002,13(8):1436-1440
为解决数字地球建设中海量地理空间信息的共建、共享、高效管理和增值使用问题,提出用于数字地球建设的空间信息分层共享模型及其各层共享解决方案.对历史和现有海量数据集层次的共享,结合国际Metadata研究,提出并实现了与WebGIS集成的遵循Z39.50协议的万维网Metadata管理原型系统,并以此为核心实现了空间数据交换中心原型系统.对将来空间数据项层次的数据共享和语义共享,结合OpenGIS标准和XML技术,提出地理空间信息标志语言GeoML(geospatial markup language),研究并设计了GeoML标准草案,实现了基于Web的GeoML原型系统.该成果用于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取得了较好的攻关效果.  相似文献   

6.
空间元数据系统是网络环境下解决空间信息共享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探讨了空间元数据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一些标准和技术,同时针对分布式Web环境下的空间数据信息,提出基于全局空间元数据库中心,分层多级的元数据管理方法.目前的元数据标准描述缺少服务信息的描述,本文对元数据描述信息进行了扩展,在管理系统中增加元数据服务,使之能在UDDI中发布服务,实现空间数据服务的发现.并在此基础上对分布式Web环境下的空间元数据管理系统的实现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7.
以分布式网络地理信息系统(WebGIS)应用开发平台ArcGIS Server的体系架构为基础,构建了综合管线空间信息发布平台.采用空间数据互操作技术实现空间数据格式转换,基于简单对象访问协议(SOAP)的Web服务实现空间数据协同管理,瓦片缓存索引技术实现空间数据快速访问.通过实验指出ArcGIS Server for.NET技术平台的优势和不足,提出针对WebGIS实际工程应用应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空间信息网络协议体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航天活动和空间探索工程的逐步开展,已有的空间信息传输方式已不适用于未来复杂空间操作,我国建立空间信息网络对国防和军队信息化建设意义重大.文中介绍目前国际上研究和应用的四种空间信息网络协议体系:基于CCSDS的协议体系、基于TCP/IP的协议体系、将CCSDS与TCP/IP结合的协议体系、基于容延迟/中断网络的协议体系.介绍这些协议体系架构、协议组成和功能,并进行分析和比较,总结出这些协议体系用于空间信息传输的优势和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水利空间数据共享困难的问题,江苏省基于开放地理信息标准,采用去中心化技术路线,构建水利一张图。利用OGC(开放地理空间信息联盟)提供空间数据交换和服务互操作协议,具体接口可以在业务领域定制化实现,提出以OWS(OGC网络服务)融合异构空间数据,实现地图局部更新和统一风格展示;通过URI定位属性并与Solr搜索引擎结合,扩展WFS实现基于语义的空间信息查询;基于服务链和工作流整合水利空间功能;结合LDAP协议实现CSW服务,构建跨部门、级别、业务的细粒度空间信息目录;通过服务负载均衡,实现云端GIS等方案。从技术上实现水利一张图平台框架,可满足水利空间信息公共服务的功能、性能需求,并为基于水利一张图整合全省水利信息资源,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0.
协作分集技术能够在慢衰落无线环境中提供显著的性能增益.在现有的各种协作分集协议中,分布式空时编码是最有代表性的协作协议.但是由于其复杂性较高,实用性的分布式空时编码的研究仍然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机会的分布式空时编码协议,不仅复杂度低,而且可以获取和分布式空时编码协议接近的性能.还针对如何根据中继节点的空间分布进行协作协议选择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The Spatial Relation Query (SRQ) tool is a graphical software environment, supported by a SQL-like language, which enables users to perform information extraction driven by the visual appearance and the spatial 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The tool has been initially customised to work on specific application domains, like web pages and geospatial data.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the theoretical formalisation of the visual information extraction (VIE) task and accordingly the redesign of the SRQ tool, which is now a full-featured, general-purpose information extraction system. Moreover, we show a new application of the VIE framework to the analysis and visual information extraction from PDF files.  相似文献   

12.
基于CORBA的空间数据库访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从CORBA技术的概述入手,介绍了基于CORBA的数据库集成技术,并重点阐述了基于CORBA对空间数据库访问的封装。空间数据库技术作为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提供了空间数据的存贮、访问和其它应用,基于CORBA的空间数据库访问技术为实现异种空间数据库的互操作和分布式、组件化的地理信息系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毛曦  李琦  刘帅  朱亚杰 《计算机科学》2012,39(105):229-231,264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一个海量、复杂多样的数据源,特别是随着Web2. 0与社交网络的兴起,每个网民都可视为一个空间传感器,其源源不断地将周围的空间信息发布在网上,互联网中的空间信息日益丰富。提出了面向网络的空间信息提取系统,在从Web页面中所包含的半结构文本或自由文本中识别出完整位置的基础上,提取出与该位置相关的专题属性信息,并将其结构化和空间化。通过系统实例的研究,验证了本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王玉姣 《现代计算机》2006,28(12):4-6,10
空间信息网格(SIG)是当前地理信息领域的一个热点研究问题.本文在OGSA(开放网格服务架构)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改进的SIG体系结构.首先介绍SIG的基本概念和功能,然后对现有的SIG体系结构进行了分析,指出其不足之处.为了使OGSA能够适用于面向空间信息的网格应用,引入了空间信息元服务层和空间信息Web服务层,从而提出了一个改进的基于OGSA的SIG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15.
空间信息指雷达探测系统中目标的距离、方向和散射等信息,空间信息论是采用香农信息论的思想方法研究雷达等信息获取系统的基础理论。本文围绕空间信息的概念、空间信息量的理论公式及闭合表达式、熵误差和雷达分辨率等基本理论问题,论述了空间信息论当前的研究现状,总结了空间信息论方面的主要研究工作,介绍了空间信息的概念及其系统模型,目标距离信息、散射信息和方向信息方面的研究工作,重点分析了空间信息量的理论推导,熵误差的概念及其与均方误差的关系,分辨率的新定义及其与传统分辨率的关系。本文指出空间信息论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最后对空间信息论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6.
基于OpenGIS WMS的空间信息搜索引擎系统原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面向在线空间信息的搜索引擎是空间信息共享和互操作领域一个新的研究内容,为了帮助用户能够自动地找到感兴趣的空间信息,提出了一种遵循OpenGIS WMS规范构建的空间信息搜索引擎系统原型,并详细介绍了研究背景、设计方案、系统实现以及性能测试结论。实践证明,该搜索引擎不仅能自动地搜索互联网上的WMS服务器,并能不断更新和维护相关的WMS信息数据库,还能根据用户的查询需求实现动态的服务连接和透明的空间信息获取。  相似文献   

17.
目前,电信运营商和服务提供商以RADIUS服务器进行集中认证计费应用的最为普及和广泛。然而,现行的RADIUS协议有许多的局限性。例如,仅仅局限于对用户信息进行验证、用户记帐等等功能。目前业界已经有很多RADIUS协议相关的扩展属性方面的研究,并且已经成为规范。但是,这些相关研究大部分都集中于RADIUS协议的安全性方面,而比较忽视对于电信这种服务类行业来说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用户需求。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两种适用性极强的新RADIUS扩展属性:断开连接(Disconnect)属性和更改权限(Change-of-Authorization)属性。断开连接属性可以支持实时断开用户的网络连接。更改权限属性可以支持实时更改用户的会话特征(包括带宽、资费以及可以访问的网络资源等等)。主要对新扩展属性的具体配置、包的格式、类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以计算机网络管理和安全现状为背景,深入研究数据包捕获技术,协议分析方法等专业知识,并在借鉴国内外先进产品的基础上,设计和实现了一个方便高效的网络协议分析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网络数据包捕捉,协议解码分析、网络的信息统计以及一定的监控报警等功能。  相似文献   

19.
一种基于MADP协议的移动Agent通信框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信机制是移动Agent系统研究的基础。在分析各种通信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MADP协议的移动Agent系统通信框架。介绍了MADP通信协议,对该通信框架进行了的分析,并详细阐述了每个部分的内部关系,讨论了相关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20.
In recent years, Spatial Wireless Ad Hoc (SWAH) networks constructed in the near spatial region by connecting various pieces of spatial and ground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have become the focus for developing future information networks. Due to their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the traditional routing protocols in fixed networks and ad hoc networks cannot be used directly in SWAH networks. Therefore, the design of a special routing protocol for SWAH networks has become a challenge.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new Hybrid On-demand Distance Vector Multi-path (HODVM) routing protocol that divides the SWAH networks into backbone and non-backbone networks to perform static routing and dynamic routing, respectively. To provide load balancing, HODVM can adaptively establish and maintain multiple node-disjoint routes by multi-path routing.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routing protocol, HODVM not only has better performance in terms of scalability and survivability but can also balance the network load we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