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综述了近些年来无机刚性粒子增韧聚丙烯(PP)的结构设计、刚性粒子粒径及其分布、改性剂种类及用量对增韧增强效果的影响以及无机刚性粒子增韧PP的机理。大量的研究表明,在刚性粒子增韧PP中,弹性体包覆刚性粒子的壳一核结构设计具有优异的增韧效果。在定量分析PP增韧机理方面,介绍了脆韧转变分析中界面黏结判据和粒间距判据,以及有限元方法在此领域的应用,刚性粒子增韧机理主要为界面脱黏到空洞/银纹化损伤和空洞/剪切屈服损伤的转变。此外还介绍了目前刚性粒子与橡胶混杂增韧PP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聚丙烯共混增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从塑料增韧聚丙烯(PP)体系,橡胶或热塑性弹性体增韧PP体系、PP/弹性体/塑料三元共混体系以及无机刚性粒子增韧PP体系4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国内外PP共混增韧改性的研究进展。采用塑料类作为改性剂增专心PP,虽可增韧,但是由于体系的不相容性,往往要大量使用改性剂或添加相容剂。使用橡胶或者热塑性弹性体与PP共混增韧效果最为明显,但由于随着弹性体用量的增加,体系在冲击强度大幅度提高的同时也出现了刚性等性能的损失。PP弹性体/塑料三元共混体系可均衡改善力学性能及降低成本。此外,还就近年发展起来的无机刚性粒子增韧PP的研究工作进展和机理研究情况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聚丙烯增韧研究最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系统论述了国内外有关PP增韧改性的研究进展。分别介绍了弹性体或橡胶、热塑性塑料、刚性粒子、刚性粒子协同弹性体、纤维对PP增韧改性的研究现状以及对聚丙烯力学性能、热性能、流变性能的影响,重点介绍了刚性粒子以及刚性粒子协同弹性体对PP的改性研究。刚性粒子协同弹性体能够避免弹性体增韧PP加工上的困难和刚性体在基体中易形成缺陷等问题,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在对PP增韧改性研究方面具有很大潜力。  相似文献   

4.
聚丙烯增韧改性最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聚丙烯(PP)脆性高、缺口冲击强度低,特别在低温时尤为严重,其增韧改性是扩大PP使用范围的重要方法。综述近2年增韧PP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橡胶或弹性体共混增韧、热塑性塑料增韧、无机刚性粒子增韧、纳米粒子增韧及晶须增韧PP的最新研究情况。重点介绍了纳米粒子增韧PP的研究,并且指出纳米粒子/弹性体协同增韧PP将是未来PP增韧改性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环氧树脂增韧技术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回顾了环氧树脂增韧改性的常用方法,详细介绍了橡胶类弹性体、热塑性树脂、热致性液晶聚合物、刚性粒子等环氧树脂的增韧改性方法及其增韧机理,并列举了最新研究情况。还对环氧树脂改性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PP共混改性的各种方法与技术进展,总结了不同物质如弹性体、塑料、无机刚性粒子等增韧PP的机理,并介绍了多种相关共混改性产品的应用状况。  相似文献   

7.
简述了采用弹性体对聚丙烯(PP)进行增韧改性的主要机理,分别介绍了利用各种弹性体、刚性粒子协同弹性体、成核剂协同弹性体对PP进行增韧改性的研究现状,以及它们对PP其他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从橡胶、弹性体对聚丙烯(PP)进行增韧的机理出发,介绍了当前国内外研究较多的PP/橡胶与PP/弹性体二元共混物及其三元共混物。综述了采用具有不同结构的橡胶与弹性体、相容剂增容共混物以及无机材料协同弹性体对PP进行增韧改性的研究进展,同时也从共混加工工艺上对橡胶与弹性体增韧PP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并对今后国内外增韧改性PP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环氧树脂增韧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环氧树脂的增韧改性技术,总结了环氧树脂的复合增韧机理。介绍对比了多种增韧技术的增韧机理、研究发展现状及优缺点,其中包括橡胶增韧、热塑性树脂增韧、有机硅改性、核壳聚合物增韧、刚性粒子增韧、纳米粒子增韧、膨胀型单体增韧、大分子固化剂增韧、热致液晶聚合物增韧、互穿聚合物网络增韧、树枝型分子增韧等。  相似文献   

10.
陈慧敏  陈德良  张锐 《中国塑料》2008,22(10):13-19
综述了近年来微-纳米无机刚性粒子填充改性聚丙烯(PP)材料的最新进展,介绍了微米级、纳米级和微-纳米组合无机刚性粒子的添加对PP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无机刚性粒子越细,越有利于PP材料的增强增韧;无机刚性粒子的表面改性处理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能有重要影响。微米无机刚性粒子可提高PP材料的抗冲击强度与刚性,但强度会有所降低;均匀分散的无机纳米粒子同时起到增强增韧的双重作用;具有粒径级的组合粒子的填充改性优于单一无机粒子。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聚丙烯物理改性的各种方法(包括填充、共混、聚丙烯纳米材料)。综述了聚丙烯物理改性研究的最新成果和进展。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丙纶染色改性的主要方法及其改性丙纶的主要性能 ,包括掺混金属化合物、共混聚合物改性法、接枝共聚改性法、复合纤维改性法、纤维表面处理法等 5种丙纶染色改性方法和相应的改性物质及其改性聚丙烯时的优缺点。并指出了丙纶染色改性应从纤维的使用性能、技术性及经济性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物理改性对聚丙烯(PP)成型收缩率的影响效果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填充、共混、增强改性均可降低PP的成型收缩率。填充改性通过改变PP的结构状态影响PP的成型收缩率,且片状的滑石粉有较好的效果;共混改性通过使共混组分的分子链相互缠绕,改变PP的结晶从而控制PP的成型收缩率,与高密度聚乙烯相比,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对PP成型收缩率的影响较显著;玻璃纤维(GF)增强改性PP除了起到破坏PP的结晶度,从而影响成型收缩率外,更重要的是GF的加入限制了PP的结晶收缩。  相似文献   

14.
聚丙烯改性技术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鲍洪杰  何继敏 《塑料科技》2000,(6):40-42,49
叙述了无机刚性粒子、纳米复合材料等新型改性技术在PP改性中的研究与应用和PP改性技术的新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聚丙烯共混改性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婷婷 《贵州化工》2011,36(6):19-21
介绍聚丙烯增韧改性的原因和主要方法,重点探讨了当前共混改性中较常见的PP/EPR、PP/EPDM、PP/SBS、PP/POE四种共混体系的改性及其互相之间的差别,研究结果表明:PP/POE是以上几种方法中最优的。  相似文献   

16.
聚丙烯共混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简述了弹性体、刚性体及共混聚合物等体系用于PP共混改性的机理,详细综述了PP共混改性的影响因素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磷石膏晶须表面改性及其在PP中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硅烷偶联剂KH570对磷石膏晶须进行超声波表面改性。考察了改性时间、改性温度、改性剂用量等条件对磷石膏晶须的表面改性影响。并分析了KH570对磷石膏晶须改性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当KH570的用量为磷石膏晶须质量的5%,改性时间为80 min,改性温度在50℃时,获得最佳的改性效果。由红外光谱分析可知磷石膏晶须表面羟基与KH570发生了化学键的作用。改性的磷石膏晶须/PP复合材料的相容性较好,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较纯PP材料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8.
聚丙烯和尼龙6(PP/PA6)共混物是热力学不相容体系,其研究和开发的关键是增容技术和机理。本文综述了近年来PP/PA6复合材料增容改性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PP的官能化,马来酸酐型、羧基,羟基型、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型等增容剂以及多单体熔融接枝物在PP/PA6复合材料增容改性中的应用,并对PP/PA6增容改性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以钛酸酯偶联剂进行表面修饰的氧化钐(Sm_2O_3)、苯乙烯等为原料,以过氧化二苯甲酰为引发剂,采用原位悬浮聚合制备了Sm_2O_3杂化材料(Rs-PS)。再与聚丙烯(PP)共混纺丝,制得稀土改性PP共混纤维。结果表明:经表面修饰的Sm_2O_3粒子较均匀地分散在Sm_2O_3-PS杂化材料中,偶联剂质量分数为12%时修饰效果最好。Rs-PS/PP共混纤维的断裂强度较纯PP纤维略有降低,但仍能满足纺织后加工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对近几年改性聚丙烯(PP)基和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复合材料中使用改性剂的改性方法及改性剂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按改性剂结构将改性剂改性的方法分为非纤维化改性、纤维化改性和成核剂改性三大类。其中非纤维化改性包括单体改性和共单体改性;纤维化改性包括PET短纤维改性、碳纤维改性和玻璃纤维改性;其它改性包括激光焊接改性。比较了各种改性方法的优缺点,并对PP/PET复合材料中改性剂改性方法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