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选择合适的工艺路线发展我国腈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述了我国腈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对比分析了腈纶生产的工艺路线。指出必须采用合适的工艺路线来发展我国腈纶,用国产腈纶取代进口产品,同时还要积极发展各种差别化腈纶产品以满足下游产业的需求,整体提升腈纶产业链。建议选用硫氰酸钠二步法及二甲基乙酰胺(DMAC)二步法腈纶工艺。DMAC二步法工艺排污量少、生产成本低,更适合我国腈纶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浅论我国腈纶工艺路线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内外腈纶各工艺路线的生产现状及建设规律进行分析,提出了我国腈纶工艺路线的发展建议,即腈纶工艺路线总数应控制在4~5种;选用国内工艺时,不应忽视 NaSCN—步法腈纶的发展;引进工艺设备重点应该转向差别化纤维装置的配套与建设.  相似文献   

3.
我国腈纶工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腈纶工业现状,展望了腈纶工业的发展前景。我国腈纶生产能力和消费量有较大差距,自给率只有60%左右,腈纶工业尚有发展空间,指出这一空间将主要由新建项目来填补。我国腈纶工业生产主要是NaSCN法、DMF法和DMAc法3种工艺路线并存,而DMAc工艺路线具有较大的优势,新建项目应优先考虑采用DMAc二步法湿纺路线。今后我国腈纶工业的发展将呈现国资、民资、外资或中外合资共存的局面。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世界腈纶的发展动态、我国腈纶生产发展过程和现状;并对我国腈纶生产的发展前景、工艺路线和产品品种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意大利DMF一步法腈纶湿纺技术简介陈明仁,瞿彩芝(金陵石化公司腈纶筹建办南京,210042)腈纶是所有合成纤维中工艺路线最多的品种,其工业化路线达12种之多 ̄[1]。我国腈纶生产在1985年以前一直以NaSCN一步法工艺为主,在“七五”期间,为改善我...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目前世界腈纶工业发展历程和我国腈纶工业的发展概况。通过分析,将现行的12条腈纶生产技术路线归结为三种工艺,并就溶液聚合一步法和悬浮聚合二步法工艺进行了对比,指出二步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古太荣 《合成纤维》1992,21(2):59-61
对我国腈纶工业的发展,提出了应大力发展生产能力、努力开发新品种、合理选择工艺路线、配套发展腈纶原料等意见。  相似文献   

8.
腈纶生产的回顾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世界腈纶工业的发展及其趋势作了简要的回顾与分析。介绍了中国腈纶工业现状,对五种可能在国内发展的工艺路线作了比较,并对我国腈纶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 腈纶是合成纤维中仅次于涤纶的主要品种。1985年我国共需耗用腈纶21万吨,国产仅6.4万吨,约计划进口15万吨。到“七五”计划末我国对腈纶的需要量预计增至30万吨以上,而现有的生产能力只有7万吨。在工艺技术方面,国外有12种工艺路线,一百多个品种,而我国现有的生产厂几乎都是NaSCN一步法(只有榆次化纤厂是以二甲基亚砜为  相似文献   

10.
国内笫一家腈纶专业研究所——上海石化腈纶研究所最近在上海挂牌。该研究所将为国内腈纶企业提供一个科技创新和发展的平台。研究所下设技术开发、新产品开发和碳纤维开发3个研究室,将跟踪世界腈纶发展趋势,研究和改进现行工艺路线中的存在问题.对现有产品进行升级换代。  相似文献   

11.
许杰文 《当代化工》2002,31(3):142-144
与湿法腈纶纺丝成形工艺相比 ,干法腈纶纺丝成形条件严格 ,成形过程复杂。因此 ,干法腈纶差别化产品远少于湿法腈纶。国内科研单位及干法腈纶生产企业都正在进行干法腈纶新产品的开发与研究。本文在工业装置进行探索开发实验基础上 ,对干法异形腈纶纤维的纺丝成形进行初步研究探讨 ,分析了纺丝成形规律 ,对进一步开发实验提出了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12.
我国产业用腈纶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概述了我国产业用纺织品以及产业用腈纶的现状;详述了产业用腈纶的开发及应用,如腈纶篷帆布、石棉替代产品、阻燃及预氧化纤维、离子交换纤维、碳纤维等。指出我国产业用腈纶仅占腈纶总消费量的2%左右,而国外发达国家达30%,我国应大力开发产业用腈纶新品种。  相似文献   

13.
我国腈纶生产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简述了我国腈纶工业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我国腈纶的生产和消费现状、消费结构以及差别化纤维的开发情况,并对我国腈纶的发展提出了建议。预测2012年我国腈纶产量将达1 000 kt,表观需求量将达1 400kt,消费结构中衣着用:产业用:装饰用比例将达64.6%:19.3%:16.1%。我国腈纶发展应加大原料配套建设,增大供给,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提高腈纶差别化率。  相似文献   

14.
李成葆 《合成纤维》2011,40(8):41-44
论述了国内和国外的新型腈纶产品开发情况和现状,介绍了大庆石化腈纶厂近几年腈纶新产品的研发情况、用途、性能等,提出国内腈纶企业要振兴必须转变观念,更换旧体制,多开发高附加值的新型腈纶产品。  相似文献   

15.
通过染色、红外扫描、哈氏切片等方法鉴别出混纺纤维的组分,证实发生质量问题的腈纶与粘胶混纺纤维中不含第三组分。通过优化梳棉工艺,证明该混纺纤维的染色不匀问题非上海石化腈纶引起,可能还存在其他原因。  相似文献   

16.
《合成纤维》2016,(10):6-7
介绍了一种抗起球腈纶的生产方法,阐述了生产中聚合的控制要点和纺丝工艺的优化。用该方法生产的腈纶的抗起球等级达到了4级以上,受到下游客户的好评。  相似文献   

17.
我国腈纶工业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阐述了腈纶的特点及世界腈纶发展趋势 ,并对我国腈纶纺织品出口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今后我国腈纶工业应加强技术创新 ,利用加入 WTO的机遇 ,适时适量发展腈纶工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