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文斌  冯飒  万忠海  李劲 《人民长江》2021,52(5):218-222
近年来,早期修建的渡槽结构开始逐步进入病害多发期,渡槽结构的安全运行和管理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有效地掌控既有渡槽的工作状态,以四川省东风渠灌区既有渡槽为研究对象,同时结合现有工程结构安全监测技术,从渡槽结构安全监测内容选取、测点布设、结构安全预警与应急响应、结构安全评估与决策支持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研究,最终形...  相似文献   

2.
我国渡槽数量众多,且大部分渡槽结构修建年代已久,其安全性能直接影响到渡槽结构的正常运行。为了及时掌控既有渡槽的健康状态,合理分析渡槽结构的工作情况,以四川省成都市罗家河坝渡槽为工程案例,通过调查分析渡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阐述渡槽结构预警与结构安全评估系统原理,提出相应的监测方案,用于渡槽结构的安全监测,保障渡槽水工结构的安全运行,便于及时掌控既有渡槽的健康状态,了解渡槽结构的工作情况。相关研究成果对今后渡槽结构安全监测方案的优化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渡槽是由桥梁、沟渠或隧道构成的一组输水系统,通常架设于河流、洼地、山谷之上,用于通水、通航和通行,便利水资源短缺的城镇和农村进行饮水和灌溉.因此许多水利工程大量使用渡槽.我国著名的南水北调工程,就有40余座引水跨越山谷和江河的渡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引水渡槽.渡槽既然如此重要,其质量控制对广大施工单位来说就成为工程的核心和根本.文章试从大型渡槽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措施、大型渡槽施工防裂控制措施2方面进行相关阐述.  相似文献   

4.
渡槽是输送渠道水流跨河渠、道路、山冲、谷口等的架空交叉建筑物,我国渡槽工程大部分修建于20世纪60年代左右,经多年运行普遍存在一定的病害情况与安全风险;受限于资金、输水、土地政策等多种原因,大多数病险渡槽并无条件实施拆建.以碗窑灌区峡口西干渠渡槽加固改造为例,针对槽身内外壁碳化锈蚀、局部渗水、裂缝处理等U型薄壁渡槽常见...  相似文献   

5.
消能结构防治泥石流研究——以文家沟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阶梯-深潭系统作为一种新的消能结构在2009年用于文家沟滑坡体上新生沟谷的泥石流治理研究。阶梯-深潭系统在阶梯和水跃段耗散了水流大量的能量,使得水流中的能量减小到不足以触发泥石流,理论分析表明阶梯-深潭系统可以耗散水流三分之二的能量,即同样状况下触发泥石流的临界流量需增加三倍。阶梯-深潭系统使得水流阻力最大化,避免河床和岸坡遭受侵蚀。2009年的几次暴雨没有在文家沟引发泥石流。然而,2010年在沟内修筑了20道拦挡坝来代替阶梯-深潭系统,经过2010年8月暴雨后,20座拦挡坝全部被破坏。沟谷再次下切了50m。沟谷下切和侧蚀导致大量松散堆积物进入沟道形成泥石流,约450万m3冲出沟口,造成大量的房屋被埋以及14人死亡。比较两种防治方法可以看出,以消能为目的的阶梯-深潭系统对防治泥石流是成功的。拦挡坝在稳定的情况下可以减少边坡的垮塌,而阶梯-深潭系统还能够通过耗散水流能量稳定沟道,因此采用拦挡坝和阶梯-深潭系统相结合的方式来稳定滑坡体上的新生沟谷,并控制泥石流可能效果会更明显。  相似文献   

6.
屈志刚  李政鹏 《人民长江》2022,53(4):189-194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自2020年开始正式启动大流量输水,在此期间部分输水渡槽进出口流态紊乱,槽内水位异常波动,过流能力降低.以澧河渡槽为研究对象,通过高精度三维水动力学数值模型模拟复演了澧河渡槽现状流态异常现象,探究了渡槽水位异常波动的原因,即由于渡槽出口中墩体型宽平导致水流急剧绕流形成"卡门涡街"现象,墩尾水流出现周期性...  相似文献   

7.
在湖北省崇阳县桂口港的治理中,基于生态环保的新理念,我们放弃了常规的浆砌石、混凝土护坡护岸的型式,在满足防洪要求、资金允许的条件下,因地制宜的采用石笼、木材、草皮等生态材料,以利于修复沟河的生态系统,营造河流形态的多样性,塑造河岸空间的自然化。做到了防洪与生态景观相结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8.
简述涡管排沙式沉沙池的设计思路 ,结合新疆金沟河渠首电站 ,介绍涡管排沙式沉沙池的原型观测结果 ,并对沉沙池的运用效果进行了分析 .工程实践表明 ,涡管排沙式沉沙池构造简单 ,运行可靠 ,造价低廉 ,有较好的沉沙及排沙作用 ,可用于排除水电站引水渠道中的悬移质泥沙  相似文献   

9.
简述涡管排沙式沉沙池的设计思路,结合新疆金沟河渠首电站,介绍涡管排沙式沉沙池的原型观测结果。并对沉沙地的运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工程实践表明,涡管排沙式沉沙池构造简单,运行可靠,造价低廉,有较好的沉沙及排沙作用,可用于排除水电站引水渠道中的悬移质泥沙。  相似文献   

10.
合理的安全监测设计方案和监测成果是对建筑物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可靠性进行科学分析论证的重要依据。滇中引水工程周官所暗涵是该工程中线路最长、地质条件最差、埋深最大、上覆回填土层最厚、地下水位最高、断面尺寸最大的暗涵。通过对该段暗涵实施全方位安全监测设计,可全面掌握暗涵施工期及运行期的总体运行情况,并为今后国内其他特殊施工条件下的暗涵安全监测设计提供技术参考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为改善投资环境,长江口沿江两岸堤内外吹填造地对河道砂石的需求量逐渐增大。大规模无序、盲目的采砂活动已引起局部河势的不利变化,危及长江口防洪及通航安全。为规范长江口采砂行为,维护长江河口的健康,迫切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价采砂活动提供方法。结合近年来编制采砂可行性论证报告的实际工作经验,对长江口采砂方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了评价指标的评价方法与评价标准,供业内同行及采砂管理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2.
结合铜川市马勺沟流域的实际,对该流域水土流失的监测内容、监测方法、实施方案等进行了阐述,为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中水土保持监测实施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刘斌  徐舟  潘文烽  李乐 《人民珠江》2023,(S2):372-379
近年来,水行政主管部门积极推进全面落实深化改革、简政放权,常态化开展水土保持遥感监管,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开展在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的监督性监测。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往往具有施工扰动面积大、弃土弃渣量大、水土流失影响大、水土保持措施多等特点,是水行政主管部门开展监督性监测的重点对象。以往生产建设单位自主开展或委托第三方开展水土保持监测时,对于存在的水土流失问题往往避重就轻,监测成果往往“报喜不报忧”,甚至与监督性监测成果“大相径庭”。通过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水土保持监测实践,客观反映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弃土弃渣、水土保持措施、水土流失防治效果以及是否发生水土保持违法违规行为,并从标准执行、技术交底、新技术应用等方面总结经验做法,以期为其他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根据包古图水源地丰富的勘探资料、多年的地下水开采量及水位观测资料,建立了水源地水流数值模型,并对不同开采方案下的地下水位变化进行了预测。以水源地南部保护区生态安全作为约束条件,通过分析不同地下水位对灌木林生长的影响,确定了基于生态安全的地下水开采方案。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5.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白杨河社区位于阜康市区东,社区内有煤矿企业,多年来白杨河社区人饮水管线老化,供水能力不足,加之洪水冲毁,供水工程急需修复改建。本文根据相关规范和标准,计算得到社区总需水量;通过泵站设计、水泵选型、蓄水池设计、河道取水建筑物方案和管线铺设方案比选等,最终得到水厂设计方案。为同类饮供水工程修复改建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北川县坝底乡白沙沟泥石流为例,探讨RAMMS在泥石流模拟中的运用。2013年7月9日,强降雨引发的山洪携带大量碎块石及泥沙在白沙沟形成泥石流,在现场调查和泥石流形成机制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运用RAMMMS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研究表明白沙沟泥石流属暴雨沟谷型泥石流,沟域内相对高差大,地形陡峻,沟谷纵坡大,多迭水,短时集中降雨激发泥石流。根据现场调查所得数据和20年一遇泥石流流量,RAMMS数值模拟得出的最终冲出量为35 965.76 m3,与雨洪法计算结果对比误差不超过6%,可信度较高。运用RAMMS可预测泥石流在不同洪水频率下的运动状况,对于研究白沙沟流域泥石流特征及其防治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受径流、潮流及口外环流等影响,珠江河口区动力环境极为复杂,在复合滩槽结构普遍、水流动力空间差异大的珠江河口,如何控制河口涉水工程的防洪影响,优化工程建设方案是强化河口管理,保障河口地区防洪安全的迫切要求,也是项目建设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以珠江河口特大型涉水工程—港珠澳大桥工程为例,从减轻防洪影响的角度,探讨了涉水工程方案优化方法。研究提出了河口涉水工程动力分区和防洪影响敏感水域区划,创建了基于防洪影响控制的涉水工程方案优化目标确定方法,提出了基于单宽流量概念的涉水工程阻水效应评估方法,研究为涉水工程布置和结构优化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以甘肃省电力工程重点项目750 k V永登-金昌-酒泉-安西输变电工程为研究对象,对输电线路建设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特点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输电线路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及影响,并采用多种水土流失监测方法实地监测了本项目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类型、强度及范围。研究结果有利于促进该区输变电工程建设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对于输变电工程主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红水河》2021,40(4)
国内早期修建的中小型水电站多采用人工对大坝表面变形进行观测。经过多年运行观测,发现采用人工观测方法存在诸多不足,不利于更好地进行大坝安全监测。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成为大势所趋。文章依托贵州浪详水电站和岩寨水电站,阐述3种常用大坝表面变形监测自动化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在老坝改造过程中如何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工程的表面变形自动化监测方法,为今后更多老坝表面变形自动化监测改造提供工程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新疆典型干旱地区别迭里水电站工程为例,在水电站运行过程中,通过采用固定监测点与临时监测点相结合的地面监测和调查监测方式,建立水土流失小区监测场,对典型重点监测点进行工程运行过程中的水土保持效果监测,综合分析了该工程中水土保持措施防治水土流失的效果。结果表明:项目防治区的扰动土地整治率为98.6%,水土流失总治理度96.5%,拦渣率99%,水土流失控制比1,林草植被恢复率97.8%,林草覆盖率15%。该监测结果与效果评价,可为全疆干旱区水利水电工程中水土保持措施的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