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XX油田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属于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后,表现出注水压力上升快、地层压力保持水平低、欠注井日益增多。为了实现能够注够水,对欠注井实施单井增压治理。本文通过对单井增压注水试验效果进行分析,为欠注井的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油田开发中低渗透油藏普遍存在因注水井注不进造成油田欠注的现象,利用注水系统压力满足不了注水井所需的注入压力,本文重点陈述地面增注泵增压在满足低渗透油藏欠注井的注水量基础上,实现冬季可连续施工的配套工艺技术,解决了西北冬季寒冷不能施工的难题。  相似文献   

3.
《云南化工》2019,(10):175-177
增压注水泵在油田注水工艺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部分注水单井和注水区块欠压问题以及增压注水泵的使用现状,提出并设计一种插入式增压注水螺杆泵,并对主要部件进行了设计选型分析,该增压注水泵结构简单,流量均匀,压力稳定且易损件少,能满足定向单井的配注要求,在单井增压注水泵领域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4.
超低渗透油田在开发过程中,受储层致密、非均质性影响,部分注水井压力高欠注。为了保持地层能量开发,主要通过地层改造和地面增压技术,即对区块较分散的井采用措施增注,较集中的井采用地面增压消除欠注。目前地面增压方式主要为柱塞泵增压和水利增压装置增压,但设备故障频繁,注水时率低,能耗高,无法满足精细注水需求。2017年试验了多级离心泵增压装置,该装置故障率低,日常运行平稳,实现了无人值守,满足精细注水需求。  相似文献   

5.
低渗透油田注水井注入压力逐年上升导致注水井欠注和注不进现象,进而严重影响了油田注水开发效果。针对文南油田高温高盐的地质条件,从耐温抗盐角度出发,研究开发了增注效果好的纳米乳液体系,耐温110℃,耐矿化度25×104 mg/L。现场试验6井次,平均单井日增注25m3,平均注水压力下降3.8MPa。  相似文献   

6.
大老爷府油田属低孔低渗油田,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单井注入压力在逐年上升,经常出现注不进、欠注情况。经过分析研究发现地层污染、水质不合格、注水泵压力低、水井出砂、井间干扰等是其水井欠注的主要原因,针对不同原因采取了解堵、改善水质、提压增注等技术措施,对欠注井进行治理,解决了水井欠注及注不进的问题,确保了单井注水方案的有效落实,进而不断提高油田开发水平。  相似文献   

7.
B油田为复杂断块油藏,以3%以上采油速度实现连续5年稳产高效开发。目前油田处于老井含水加速上升阶段,稳产具有一定困难,油井的自然递减率逐渐增加,注水井不同幅度出现注水压力逐渐升高,注不进去水,注水井面临单井注水效率低问题。本文结合断层失稳压力研究理论,结合全油田实际精细注水,采用油藏工程与数值模拟相结合,首次对单井进行注水井口压力优选,通过研究有效提高单井注水效率,确保油井稳定生产。该方法为类似油田开发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8.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延续,"注好水"是油田稳产的重中之重,而有部分注水井还达不到配注要求,还有部分井注水过多,这些井是由于随着注水的进行,原方案不再适合现有注水要求,或者注水管柱等存在问题。应对注水井进行适当的调配,以满足注水要求。对于层间差异大、调配困难导致的欠注层,主要采取重分层和调剖堵水措施加以解决;对于油层物性差,渗透率差异导致的欠注层,主要采取酸化降压加单井增压的措施加以解决;对于后期堵塞导致的欠注层,根据对堵塞类型的判断,分别采用常规酸化、缓硝酸酸化等化学解堵工艺和水力压裂等物理法解堵工艺加以解堵。  相似文献   

9.
随着油田的长期开发,在注水后期由于水质污染、启动压力高等因素使部分水井的注水压力不断上升,因此需要在欠注井上安装增压泵以提高注入压力进行升压注水。本文主要对增压泵的结构特点、选井条件、现场应用管理等情况进行了分析。以达到提高有效增压注水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一般而言,中低渗透油层注水井大多启动压差大,要求注水压力高,注水难以达到配注要求,其结果是地层能量得不到有效的补充,注水效果不理想。受平面非均质性的影响,整体增压运行成本高,效率低。通过单井装增压泵的增压注水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注水能量,促进油井见效增产,并且达到提高中低渗透油田注水波及效率和采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低渗透油田目前存在现井网对砂体控制程度较低,现井网注采难度大,注水压力上升速度快,单井注入量低,低产井比例大的问题,分析全油田的细分注水现状,确定细分注水界限,总结细分注水效果,同时对低产井成因进行基础分析,同时针对不同类型开展了精细措施调整和措施效果分析,提高单井产量高,改善了油层吸水状况,含水上升得到一定控制,改善了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2.
针对HQ油田超低渗砂岩储层物性差、渗流阻力大,注水井投注一段时间后易发生油层堵塞,吸水变差,达不到油田开发注水要求,且常规酸化增注效果又不理想的问题,为确保注够水、注好水,促进油藏高效开发,开展了超低渗砂岩储层欠注井解堵增注技术研究。通过分析该储层欠注井常规酸化增注效果不理想的原因,结合储层地质特征,设计出一种深穿透缓速解堵液;对该解堵液的缓速性能、解堵能力、抑制二次伤害、金属离子螯合能力等性能进行了室内评价;运用该解堵液在HQ油田开展了现场深穿透缓速解堵增注工艺设计及实验工作,与以往常规酸化增注对比,试验井增注措施有效率提高了16.7%、平均单井注水压力下降1.7MPa、平均单井有效期延长了8个月。通过室内研究和现场实验,形成了一种适应HQ油田特殊储层的解堵增注工艺。  相似文献   

13.
桩西油田开发的特低渗油藏,由于受到储层物性、井网部署以及注水水质状况的等多因素影响,注水压力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目前注水井井口压力已经达到38MPa,仍然存在15~20%的注水井欠注,以往的常规压裂和酸化等增注效果也逐年变差,甚至无效。因此针对该难题研究应用了微乳活性剂降压增注技术,该技术主要通过活性剂吸附在岩石的表面,将岩石表面的水膜赶走,增大水流通道,从而降低注水压力。现场试验5井次,单井平均压力下降7.2MPa,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目前注水井注水压力高、注水效果差的难题。  相似文献   

14.
针对某区块存在的高压注水井欠注问题,从区块地层、注入水水质以及地面注水系统三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制定科学的整改措施。通过实施地层有效治理,对欠注井平均注水压力降低和单井日均增注效果明显。对地面注水系统实施改造,会大幅降低管网末端管损和欠注率,有效解决区块高压欠注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胜利油田采油院攻关开展的低渗透砂岩油藏分子膜复合增注技术研究项目通过专家组技术成果鉴定。该技术自研发成功以来,已在胜利油田桩西、临盘、滨南、胜利等采油厂17口井应用,施工成功率和有效率均为100%,累计增注6.7万m3,对应油井增油3 310余吨,且有效期大于180天,效果显著。原油在开采过程中要通过注水来补充因采出原油而降低的地层压力,而低渗透油藏则因为地层渗透率较低使采油和注水都比较困难,不得不采取提高注水压力等措施,有不少井即使采取增压措施,欠注仍然严重,给油田开发造成不良影响,注水压力高也影响到油套管的使用寿命,造成油田开发成本大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16.
随着尕斯库勒油田不断的注水开发,因地质因素、储层潜在伤害、外来诱导伤害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地层吸水能力下降,导致水井注水压力升高,达不到配注要求。从近几年尕斯主力油田注水开发情况分析,注水井欠注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注水开发效果,部分注水井长期欠注导致油藏局部地层能量亏空,采收率低下。因此,通过注水井增注作业,降低注水压力,提高注水井吸水能力的需求极为迫切。  相似文献   

17.
文东油田属于典型异常高温、高压、层深、低渗透特殊类型油藏,随着二三类储层的开发和注采井网的完善,高压欠注井逐年增多,统计2013年12月有22口井欠注,平均注水压力38.2MPa,日欠注580m3/d,注水能量补充不上和水驱油效率下降已严重影响对应油井的正常生产。针对高压欠注水井常规采用土酸体系酸化增注技术的不足,有针对性的研制开发了多组分复合酸段赛注入增注技术,通过现场实施12口井,增加新动用储层12层28m,实现改善地层吸水状况,平均降低注水压力14.6MPa,累计增注15919方,对应油井累计增油907.8t,提高注水驱油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议在其他油田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胜坨油田进行先期超高分子缔合聚合物的单井试注试验,单井试注效果较好,于是又开展了的井组试验。井组试验开始注入以后,部分注入井压力快速升高,被迫降低配注量,甚至停注。针对胜坨油田超高分缔合聚合物驱先导试验注入压力高的情况,本文对其进行原因分析。研究发现超高分缔合聚合物具有较常规HPAM注入压力高的特性;粘土、机杂和铁化合物与超高分缔合聚合物形成混合体造成近井地带堵塞。本文提出注聚站增加过滤装置、注入井深部解堵返排后进行强力注水冲刷,注入困难的注入井采取增压泵增压等措施。矿场实施上述措施后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GJ油田注水开发现状分析,发现GJ油田高压欠注严重,结合地质与油藏资料,认为造成GJ油田注水压力普遍偏高的影响因素是油层薄和物性差,同时通过资料统计发现使用常规酸化及纳米增注有效期短。针对GJ油田部分注水井高压欠注的情况,我们综合考虑油藏与地面的实际情况,采用分层酸化+水基纳米降压增注、稠化酸酸压增注与地面增压增注相结合的方式,取得较好的增注效果。  相似文献   

20.
针对Y油田冬季时间长、温度低、单井注水量低导致井口分注器结冰胀裂问题,重新设计了井口分注器压盖结构,从工艺角度解决了北方冬季注水井冻堵对注水设备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