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灰塑是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具防风、除湿、降温的功能,还具有丰富的艺术审美价值,充分体现出中国古代工匠的设计智慧。广州灰塑在2008年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更是其中典型代表。应用田野调查对广州市代表性灰塑建筑群进行艺术设计研究,力图梳理并说明其艺术设计特征,为其传承与创新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王丽君 《包装工程》2023,44(18):250-257, 275
目的 研究岭南非遗灰塑文化符号IP形象设计,探究非遗文化创新发展新路径。方法 通过收集整理岭南古建筑不同区域灰塑素材,再以山墙、墙楣区域灰塑文化为例,基于符号语义学理论“外延层”“内涵层”两个维度解构分析岭南灰塑文化,凝结转化灰塑文化符号。结果 围绕灰塑“祈福”文化符号,从“皮”“肉”“骨”三方面设计转化文化符号IP形象。结论 基于文化“外延层”“内涵层”探寻设计岭南灰塑文化符号IP形象,有助于岭南灰塑的现代传承与设计,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保护。  相似文献   

3.
梁雪莹 《上海包装》2023,(11):100-104
基于设计符号学的基本维度,对岭南非遗陈家祠灰塑的视觉符号在品牌包装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探析,深入研究陈家祠灰塑视觉符号在品牌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探索出产品包装设计过程的符号学路径和基于设计符号学的陈家祠灰塑品牌包装设计解析思路;分别从设计符号学中语意、语构、语用和语境4个维度结合陈家祠灰塑进行品牌包装设计思路与设计方法的研究;通过“礼粤”文创品牌包装设计实践展示与检验,旨在推动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家祠灰塑的保护和发展,为相关设计人员提供新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4.
研究敦煌壁画图案莲花纹样在当代包装设计中美的传承和发展。从敦煌图案莲花纹样的渊源与历史演变入手,论述莲花纹样在当代包装设计中的传承和发展,探讨了当代包装设计创新借鉴莲花纹样艺术形象之美。提出敦煌壁画图案莲花纹样在当代包装设计中美的传承和发展,阐述其所蕴含的艺术之美。  相似文献   

5.
姜夏旺  张璐 《湖南包装》2023,(2):22-24+79
研究分析民俗红包在数字时代背景下的传承与创新设计,发掘符合时代特征与人们审美情趣的红包设计发展方向。通过分析当前数字红包与传统红包功能的融合以及对实体红包价值的传承方式,进而总结并探索实现数字红包设计创新方式。数字时代背景下的红包传承创新需要结合数字技术与综合性的设计手段,以数字技术赋能下的多元化体验形式传达红包蕴含的吉祥文化和美好的祝愿,以丰富多元的形式延续传承和展现中华民族特有的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6.
张欢 《包装与设计》2021,(6):138-139
贵州水族虽然是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却创造并传承了许多独具特色的传统设计,如马尾绣、铜鼓、民居、墓碑、村落景观等,这些传统设计是贵州水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论文针对贵州水族传统设计智慧的研究现状,阐述了保护与传承水族传统设计智慧的价值与意义,厘清了水族传统设计智慧保护与传承的内容,提出了保护与传承的对策与方法,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设计智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邵宇  晏婷 《包装工程》2022,43(10):378-385
目的 以现代设计的角度解析粉彩团花纹饰,探索其传承创新的可能性。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丰富并启发传统纹饰研究,促进传统纹饰在当代设计中的多元融合,给当下设计提供传承与创新理论支持。方法 研究“一带一路”的传统文化艺术源头,以景德镇粉彩纹饰为切入点,用现代设计的法则解析粉彩团花纹饰的形成。对馆藏的典型粉彩团花纹饰举例说明,分析其纹饰在艺术性、功能性及思想性上的独特之处,为传统纹饰在当代设计的创新做出一些有意义的探索。结论 “一带一路”背景下研究中国传统纹饰艺术不仅有历史考古与文化收集的价值,也有审美的价值。通过设计角度的解构和分析粉彩团花纹饰的基本特征、文化意义、艺术审美和传承载体等,有利于进一步解读“一带一路”源头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内涵,促进传统元素在当代艺术中的创意传承与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日前,以“赢在设计”为主题的第二届广州国际设计周在广州锦汉展览中心会场隆重举行。一方面是先进制造业发展向设计产业提出了历史性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设计产业极为广阔的待发展空间。创意意识在政府与设计个体两个层面的觉醒在2007年末的广州更为明显与迫切。  相似文献   

9.
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科普化的视觉设计与传播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陈守明  王明星 《包装工程》2014,35(14):1-4,18
目的研究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科普化设计与传播的方式和途径。方法运用艺术设计学中的视觉设计方法,对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归纳、分类,分析其美学价值和艺术特征,然后进行视觉形象设计。通过品牌化视觉传播的对外展示,让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节奏产生共鸣。结论提升传统工艺美术形式的现代设计感,呈现牙雕、玉雕、木雕、广彩、广绣等广州传统手工艺新的活力,拓展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科普化的视觉表现语言,并扩大其传播效果,为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科普化传播提供新的推广形式。  相似文献   

10.
湖南省湘西地区的苗族剪纸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传承体系,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而全面地梳理湘西苗族剪纸研究现状,对其创新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系统分析法从保护与传承、艺术构成、比较与应用三个方面,对湘西苗族剪纸艺术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分析,并从美育、设计教育和设计创新角度,展现了湘西苗族剪纸艺术的发展前景与创新设计途径。  相似文献   

11.
文杰 《包装工程》2023,44(14):411-418
目的 研究洛阳宫灯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路径,促进洛阳宫灯的繁荣发展。方法 以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分析洛阳宫灯的艺术价值,研究消费者对洛阳宫灯的认知与需求,总结其面临的形式转化、文化消费、传承、传播与产业化等现实问题。结果 借助科技手段,创造智能交互新型宫灯,扩展宫灯类别,为其发展注入新活力;提取特色文化元素,创造简单实用的宫灯衍生品,延伸消费领域,丰富文化消费内容;注重传承人培育,创新高校传承力量,提升发展动能,解决传承断裂问题;整合传播队伍,分析传播要素,创新细化传播途径,传递艺术魅力;探索“洛阳宫灯+体验+文创+研学+文娱”的道路,创新产业化形式,把握发展机遇。结论 洛阳宫灯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路径,为传承人带来经济收益,也让洛阳宫灯受到更多的关注与支持,有利于其重现盛世光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系统了解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设计的研究领域,分析目前非遗设计的理论基础与研究热点,并根据当前研究热点探讨其发展趋势。方法 数据源为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非遗设计相关文献,使用VOSviewer和CiteSpace软件将文献的年份产出分布、研究机构与高产作者、研究热点演变及未来趋势、参考文献高被引情况等进行科学知识图谱绘制,最终以可视化分析形式梳理研究脉络。结论 结果表明,非遗设计在文献产出方面基本呈上升趋势,但2022年有下降的发展趋势,文献产出的峰值产生于2021年,反映了该领域已于2021年到达了研究阶段的成熟期。研究热点着重于非遗设计教育、非遗设计应用、非遗跨学科设计方法;未来研究发展趋势为互联网+、数字化发展及文化传承可持续;然而目前的研究仍存在研究合作较少、高产量作者数量较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黄芳芳 《包装工程》2017,38(14):188-192
目的以广彩瓷色彩为研究切入点,为其设计应用提供新思路,以期对广彩瓷的传承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方法梳理广彩瓷色彩的演变过程,分析不同时期的色彩特征及赋色技法,结合包装设计、服饰设计、装饰艺术设计实例,摸索出广彩瓷的色彩规律及精髓加以创造设计。结论广彩瓷兼容并蓄的独特美感,曾经在中西贸易中发挥过巨大作用,促进了中西精神文化与物质文明的交流碰撞。基于广彩瓷的色彩研究,深入领会其色彩文化内涵并加以提炼,巧妙运用于当代设计,不仅可以推动广彩瓷行业的传承发展,更可为现代设计增添无穷魅力及全球性文化附加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混合现实教学中的空中手势交互体验进行深入研究,设计创新的教学体验模式,通过空中手势交互体验设计来提升教学体验。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田野观察、深度访谈及实验研究法,以理论研究为基础,结合教学体验需求,围绕场景、用户、产品构建设计方法,定义满足教学需求的空中手势类型,最终结合有效技术手段,搭建混合现实教学场景、设计个性化教学体验环节、完成空中手势交互界面设计。结果 构建了针对混合现实教学的空中手势交互体验设计方法,定义了满足教学需求的八类空中手势类型,提出用户自定义空中手势的手势交互方式,设计了“教学指引”“徒手绘画”等具有教学指导意义的交互体验环节,适用于远程和线下的混合现实STEM教学场景,也形成了丰富的混合现实STEM课程教学资源。结论 通过用户实验论证了八类默认空中手势类型和用户自定义手势的整体可用性,为混合现实教学领域的交互体验设计研究开辟了新路径。  相似文献   

15.
纤维增强型复合材料(FRP)自动铺放成型缺陷形成过程涉及多个时空尺度,仅依靠宏观失效理论及实验分析等方法无法实现对FRP铺放成型缺陷机理的研究。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文针对热塑性FRP,分析了其铺放制造过程中常见的缺陷类型及其形成的基本原因,并结合气泡成核、热力耦合、界面增强理论及原位固结技术的国内外研究成果,指出现阶段FRP铺放缺陷机理研究方法的不足,根据现有的多尺度分析法及材料设计的嵌套式关系,提出反串行嵌套式多尺度分析方法,并讨论了基体的流动性、结晶度、黏弹性及吸湿性等微观力学参数的分析和计算方法。最后,采用灰色关联及多目标优化法,提出FRP铺放成型工艺的多尺度协同设计方法。未来研究重点是在铺放样机应用化的基础上,分析工艺参数、成型缺陷与力学性能的关联特性,揭示缺陷形成机理并优化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6.
况宇翔  李泽梅  黄倩雯 《包装工程》2020,41(18):154-164
目的 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离不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近年来文创产品设计研究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分析对比,以客观数据和直观图谱分析为依据,对当前文化创意产品的热点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方法 运用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Cite Space Ⅴ,以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收录的文化创意产品的相关文献为数据来源,对当前国内外文化创意产品的时间和空间分布、关键词共现、研究机构和作者、研究内容和热点等方面问题绘制科学知识图谱,进行可视化分析以梳理研究脉络。结论 国内对于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研究主题较多,近几年主要集中在地域文化、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以及数字化在设计中的应用等方面。一些学者将设计与其他学科,如符号学、传播学、心理学等相结合进行研究。国外关于该主题的研究注重创新与创意表达,以及商业化,与国内研究侧重点不太一样。研究学者和研究机构合作关系较少,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7.
基于广绣艺术特色的家具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秋丽  郭琼  周宁昌 《包装工程》2018,39(12):149-154
目的广绣历史悠久,内涵丰富,2006年被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绣曾常见于日用品中,但随着时代的变化,广绣不再广泛运用在生活中,面临着传承发展的问题。研究广绣艺术特色在家具设计中的运用,即通过创新运用来继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家具设计的新思路。方法通过论述广绣的历史,分析广绣艺术特色中的寓意、针法、色彩等要素,探讨广绣的文化内涵,从而总结出广绣运用到家具中的设计方法。结论基于广绣艺术特色进行两个家具设计案例的探讨与实践,一是将广绣的展示功能和家具的实用功能相结合的家具设计,二是基于特色针法和题材的家具设计。在广绣艺术特色运用于家具设计的过程中,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家居产品设计结合的可行性,拓宽两者发展、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塑料锂离子电池用聚合物电解质性能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导电聚合物作为电解质的塑料锂离子电池被认为是迄今锂电池发展最新水平,研制性能优良的聚合物电解质是生产该种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技术,因此对聚合物电解质的表征是必不可少的步骤,电导率,扩散系数,迁移数和电化学窗口是表征聚合物电解质的重要指标,文中介绍了塑料锂离子电池用聚合物电解质性能的表征方法,给出了交流阻抗,浓差极化,断电流,线性伏安扫描等实验方法,并对其作为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9.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exploration of wheelchair users' expectations from portable ramps and their adoption factors, then correspondingly offers a smart mass customization design tool. Briefly, portable ramps are generally used by wheelchair users, and provide a temporary solution to increase accessibility in their daily lives. In this research, a rollable ramp was examined as this prototype was developed in a prior funded research and thesis study. Our aim in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critical factors of satisfaction of users' and potential users' of portable ramps. To maximize the usability of portable ramp in various outdoor/indoor spaces and physical structures, an efficient permutation of flexible/adjustable components is offered. The research includes flexibility and customization and many external factors effective for adoption of portable ramp. In this context, three research methods were applied; semi structured-face-to-face interviews, observation, and experimental study. The constructs of the survey were extracted from literature and patent reviews then refined during observation and interviews. Wheelchair users answered a web-based survey with multiple constructs. The survey uncovered that personalization, flexibility, extension capability, and cost is critical. As well, users prefer the chance to try the model before purchasing. The effort needed to carry and learn how to use the ramp seems to be one of the key factors. It is also found that the user's life style and product match has an effect on adoption. At the end of the study, a smart mass customization design tool will be developed, which potential users or sales representatives are able to easily interact with in order to customize the portable ramp.  相似文献   

20.
黄芳芳 《包装工程》2017,38(16):195-200
目的通过分析广彩在海丝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杂糅中学西法的艺术融合特征,探讨广彩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发展对策,以及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广彩艺术,不断丰富现代设计的内容和维度。方法以广彩在特殊历史语境下产生的艺术特征为出发点,总结其在纹饰题材、色彩、工艺技法上体现的异质性文化倾向,并列举相关案例提出广彩设计传承的基本策略。结论广彩艺术具有不可制的独特魅力和历史文化价值,是承载中西经济与文化交融渗透的物质存在,开辟广彩艺术设计传承的新思路和新空间,可促进广彩艺术在传统继承与现代设计上的共生共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