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淳  孙丰晓  焦阳  覃京燕 《包装工程》2021,42(20):188-195
目的 基于查尔斯·莫里斯的符号学理论,以洪江古商城商道文化文创产品设计为例研究地域文化文创产品设计的流程与方法,旨在探索文创产品设计的新思路,从而达到传承和推广地域文化的目的.方法 以莫里斯的符号学理论为基础,将语义学、语形学、语用学引入地域文化文创产品设计流程,以洪江古商城商道文化的文创产品设计实践为例,具体分析"发现问题、定义问题、设计开发、传播推广"4个阶段的设计要点.结论 在符号学视角下地域文创产品设计应从语义学角度解读并梳理地域文化符号内涵,聚焦设计主题;从语形学角度提取并凝练地域文化符号的形式特征,赋予产品认知价值;从语用学角度引导文创品牌的符号消费,传播地域文化,最终使文创产品设计充分满足受众对地域文化解读、认知与传播、消费的多元需求,形成对地域文化的认同感,提升文创产品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2.
刘奇勇  王一仁  余果  李冠达 《包装工程》2023,44(12):391-399
目的 针对目前我国消费者对文创产品需求量的加大和对其品质要求的提高,在设计者对情感体验的理解实验基础上,以最真实和客观的角度构建出文创产品设计模型,为文创产品设计提供新的设计思路和理论支撑,并结合武夷山当地的文化内涵,设计出新型的武夷山文创产品。方法 通过分析武夷山文创产品设计现状,对文创产品设计可用因素进行调查,并结合关于文创产品创新及福建文旅资源开发的相关研究,找出目前武夷山文创产品设计存在的问题,以文化和产品深度融合的视角出发并结合实地考察,构建新的文创产品设计框架和思路。结果 研究发现,武夷山文创产品的设计在发挥设计者创造力的同时也要对当地的生态资源及文化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做到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为满足大众对文创产品的需求,通过文化底蕴分析及设计方案构建,运用地域性文创产品情景构建理论与叙事设计理论设计出武夷山特色倒流香炉,运用文化构成到产品设计转化理论与叙事设计理论设计出创新型茶壶和创意茶叶罐。结论 文创产品区别于其他旅游产品的特征在于其创意价值与文化价值高,在设计文创产品时要先对当地文化进行调查研究,利用一切有利于产品设计的因素后,设计者再基于自身对文化的情感体验发挥创造力,才能最终形成具有吸引力并且能够传播当地优秀文化的文创产品。  相似文献   

3.
宋海楠  许占民 《包装工程》2020,41(2):305-310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用户体验的文创产品动漫化的设计方法,使文创产品设计能够满足用户体验的需求。方法在用户体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当前文创产品设计方法的研究现状,以及动漫化表现手法对文创产品设计的影响和意义,归纳总结了用户体验三层次与文创产品动漫化设计表现的映射关系,建立了表达文创产品文化特色的设计方法流程。将鼎文化中鼎的造型进行动漫化设计,以其中具有典型性的文化元素为代表,并对这些文化元素的特征进行动漫化设计表达,得到了满足用户体验的文创产品动漫化设计方案。结论该设计方法解析了用户体验,并将其映射为设计要求,结合动漫化设计表现,使用户在与文创产品接触的过程中获得深层次的用户体验,为文创产品的设计研究提供一种崭新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4.
姬文瑞  李静 《包装工程》2021,42(6):306-313
目的 通过对怀旧以及怀旧情感的分析,探索基于怀旧表征的文创产品构建基础和设计模式.方法 针对怀旧情感体验构成要素和层次结构分析,总结出文创产品中体现怀旧表征的3种表现形式:原型再现式、情景营造式、隐喻映射式.以怀旧表征下的广府文创产品设计为例,通过用户情感化体验需求来构建怀旧情感脉络,总结怀旧表征下的文创产品情感编码的产品设计思路,结合数字印刷工艺应用,探讨基于怀旧表征的文创产品设计路径.结论 怀旧表征下的文创产品是一种个性化的文化创意产品,随着个性化时代消费需求的变化和细分,设计表达趋向创意、个性、情感性的产品更容易引起消费者的认同和共鸣.情感体验的介入,不仅可以指导产品设计,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提升产品设计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抓住文化创意产业转型机遇,研究适合夫子庙文化推广的文创产品设计路径;方法:以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交互设计为例,结合夫子庙地域文化,通过塑造交互式体验、打造移动应用程序和打通线上、线下市场的方式,营造独特文化与消费体验的服务流程;结果:满足不同用户的消费需求,达到情感的共鸣,提高夫子庙文创产品市场竞争力,从而传承与弘扬夫子庙地域文化;结论:在文创产品的开发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传统文创产品设计,还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引入交互设计、服务设计、参与式设计概念.  相似文献   

6.
李帅  易姗姗  郑仁华  贾羽佳 《包装工程》2022,43(16):372-379
目的 基于设计心理学,探析当下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情感化设计规律,总结出情感化设计的思路与方法。方法 通过分析情感要素对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的影响,指出了情感要素与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通过探析当下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情感化设计规律,在情感化设计层级(本能层级、行为层级、反思层级)的基础上,结合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具体特点,通过归纳分析获得情感要素,将发散的情感要素汇总为设计思路,总结出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情感化应用模式,以及情感要素应用于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的方法和策略,并通过实例应用进行验证。结论 提出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中的情感化设计思路,并应用于设计实例中,通过对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情感化设计,提升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情感价值与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7.
杨程  范佳晨 《包装工程》2020,41(14):61-66
目的探讨感质理论在文创产品中的应用,提出具有感质的文创产品设计方法与流程,帮助设计师准确地捕捉用户情感,设计满足消费者需求且能够触动内心的产品。方法梳理感质理论的内涵,提出感质注重体验性,在文创产品中可以分为感官、行为、情感和反思四个体验层次。针对四个体验层次分别提出感质文创产品的设计方法,并将感质文创产品的设计流程分为文化元素的提取、设计师的整合、文化特征的感官传递三个步骤,最后以一款地域文化为背景的茶具进行设计实践验证。结论感质文创产品的设计方法与流程能够帮助设计师更加准确地捕捉用户的情感与需求,设计的产品能与消费者认知相匹配,带给消费者感官、行为、情感和反思体验,触动消费者的内心。  相似文献   

8.
王珊珊 《上海包装》2023,(10):157-159
随着消费者需求日益多样化,文创产品设计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定制化,以提升消费者满意度。从文创产品出发,概述了文创产品的特点与设计方法,分析了文化符号的意义及其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归纳了消费者体验与文创产品设计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创新的设计框架,旨在将创意和文化符号融入文创产品设计中,以增强产品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张帆  张家榜  曹天一  孙逢春 《包装工程》2023,44(12):1-15, 117
目的 在明确数字文创产品设计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分析数字文创产品设计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总结该方向存在的机遇与挑战,为相关研究和创新设计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总结数字文创的特征,运用文献数据可视化软件,并选取CNKI数据库作为分析数据来源,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以元宇宙互联网空间发展阶段为脉络,对数字文创设计的发展现状及研究范围进行梳理;以场景理论为依托建立适用于虚拟文化空间的数字文创产品设计研究框架。结论 在厘清数字文创产品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明确了数字文创产品的阶段划分,即以数字孪生—数字原生—虚实共生为特征的发展过程,梳理了当前数字文创产品设计研究与实践的进展,提出该领域在空间设计、交互体验、文化转译三个层面中的创新研究潜力,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张祖耀  叶镠勤 《包装工程》2021,42(18):368-373
目的 通过多感官体验研究提升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情感体验,增强用户与文创产品间的情感沟通,提升产品设计水平与质量,解决当前创意不足、形式单一等同质化问题.方法 从交互的角度将博物馆文创产品分为3个维度,结合文创案例从通感的3种层次构建用户多感官体验模型以及基于多感官体验的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方法,最后通过具体案例实践进行说明与验证.结果 基于多感官体验的设计方法可以提升用户的感官体验,强化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区别度.结论 多感官体验有助于促进产品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提升用户和产品之间的情感共鸣,推进博物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周鑫海  曹星  伍稷偲 《包装工程》2023,44(4):339-342
目的 探索文创产品的设计从简单的文化元素应用转向深刻的情感表达的发展路径。方法 文创产品在当前各种产品设计趋于情感化、人性化的形势下逐渐开始了设计思路与方法的转变,希望能够借助情感化的设计来提高受众的满意度。对情感化设计的主要内涵与发展趋向进行总结,并对情感导向下的文创产品设计进行深入分析。为进一步验证情感化设计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在具体的设计实践部分,分为文化认同、交互联想和提升亲和力三方面展开探讨,并列举了博物馆文创产品、女性文创产品等具体类型的文创产品设计思路与方法,提出了几方面的新观点。结论 文创产品借助情感化设计理念的融入,实现了对文化宣扬和精神层面的追求,使文创产品能够作为思想碰撞、文化传播、情感关照等方面综合发展的产品形式,真正找到未来内涵式发展的有效之路。  相似文献   

12.
郑君  王炳江 《包装工程》2023,44(10):340-346
目的 以海南地域文化元素与旅游文创产品结合设计为切入点,分析海南多种地域文化元素在旅游文创产品中的设计应用;探索旅游文创产品在海南地域文化滋养下所造就的各种设计形式与创新方法。方法 从海南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的现状、应用及发展的视角出发,提出将海南经典地域文化元素与旅游文创产品设计融合,对海南特色文化元素进行分析,并具体论述海南旅游特色文创产品与黎族文化元素、海南特有坡鹿文化元素的融合设计应用;并以两者结合的重要价值为依据,深入总结旅游文创产品中的设计构思、产品受众、创意形式等思路,探讨了文化、功能、情感等层面的有效应用与创新。对此进一步提出海南本地特色文化应与当地旅游文创产品深度结合发展的建设性意见。结论 在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中融入海南地域文化元素,并聚焦其有价值的元素,对此展开深度的挖掘,给予文创更多的地域文化内涵,更好地体现海南地域文化元素的特征。将海南当地黎族地域文化元素与旅游文创产品结合设计、创新应用,有利于推动旅游文创产品及创新设计,可以让海南旅游文创产品设计更具有历史性、文化性、独特性。地域文化视域下旅游文创产品设计应以丰富的内涵和文化属性迎合当代人的审美观念,并以人们日常生活与地域文化为主要参考,突出设计者的独特创意,构建人与产品、文化的完美结合,以丰富而独特的旅游文创产品赢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以文创产品为载体,产品与受众情感关系为出发点,探析红色文博文创产品情感化设计。从情感化设计的本能、行为、反思3个维度对红色文博文创产品设计进行分析,结合优秀案例,提出红色文博文创产品情感化设计应遵循"感官满足——注重第一印象""体验满足——强化用户需求""思想情感满足——传达情感内涵"3个设计原则。结果表明,在红色文博文创产品设计中融入对用户情感的考虑不仅能提升产品本身的价值,增强产品的吸引力和内涵性,还有利于革命精神的传承教育,释放红色文博文创爱好者的浓厚红色情怀和消费力。  相似文献   

14.
项李  王强 《包装工程》2021,42(6):314-320
目的 研究怀旧情感在越剧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实际运用,丰富越剧文创产品的文化内涵和造型语言,实现越剧文化的传承.方法 解析越剧自身蕴涵的情感,结合当前越剧文创产品的设计现状,综合具体的案例设计,从情感设计的角度切入,对越剧延传至今的经典服饰与越剧唱腔进行分析,从视觉和听觉两个维度阐明越剧中怀旧情感的诱发因素.根据唐纳德·A·诺曼情感设计中本能、行为、反思三个层次探讨怀旧情感在不同层次中的设计方法,选取适当的越剧视听元素进行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结论 怀旧情感的运用可以有效地挖掘越剧的文化内涵,通过了解文创产品设计与消费者怀旧心理的关系,对越剧文化进行现代设计转换,可以增强消费者与产品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为越剧文创产品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当前国内的博物馆文创产品存在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用户体验等问题,基于此提出从“移情–共情”的视角出发,以重视用户体验层次的基础展开研究,补充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研究的新内容。方法 在厘清设计中移情与共情关系的基础上从三大层次出发,设计师作为移情的执行者,从视觉元素、场景构建等方面入手,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形、景、感”进行逐层移情;用户作为共情的执行者,在对博物馆文创的“感知–认知–行为”的逐层共情体验中由表及里地逐步感受与理解馆藏文化。结果 基于“移情–共情”的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方法,注重用户体验层次及与用户间的互动,能够帮助用户理解馆藏文化并获得文化认同。结论 以十二生肖甲骨迷宫甲骨文文创设计为例,验证了逐层的移情设计有助于设计师将用户的情感诉求及相关的文化情感等映射到设计对象本身,从而使用户在逐步升级的体验层次对产品中所蕴含的文化进行层层感知,从而达到共情及文化认同。该方法为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拓展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王嘉楠 《包装工程》2023,44(16):381-386
目的 旨在探讨品牌文化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具体应用,以提升文创产品的价值和品牌影响力。方法 研究采用文献综述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品牌文化元素的概念进行梳理,并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探讨品牌文化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具体应用。结论 品牌文化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可以提升产品的内在文化价值和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连接,进而增加文创产品的价值和品牌影响力。品牌文化元素应与文创产品的设计紧密结合,形成协调统一的整体,以实现品牌传播的效果和目标。此外,文创产品设计应注重与消费者需求的契合,通过深入了解并满足消费者的文化价值观,实现与消费者的情感共鸣和连接。  相似文献   

17.
王朝侠  闫泽学 《包装工程》2019,40(16):249-253
目的 用户共情是目前体验经济下文创产品设计发展的新趋势。从用户共情的角度出发,归纳用户共情与文创产品的概念,论述文创产品中基于用户共情的价值与意义,通过对故宫文创产品案例研究,总结出基于用户共情下文创产品设计原则。方法 运用案例分析法、文献研究法等论证方法进行分析,最后结合一套餐具“福寿盘”的实际设计案例验证了所总结出的创新设计原则的有效性。结论 若想设计创新性文创产品,需秉承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并赋予产品故事、文化内涵,使用户在与产品的交互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打通情感认知,从而获得深层次的体验与文化共情,引导用户有意识地了解、尊重更多的历史文化及其背后包含的文化心理与人类的文化精神,使得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发扬。  相似文献   

18.
杨柳 《包装工程》2020,41(20):8-13
目的 为使博物院文创产品创新设计的决策过程充分考虑用户的需求偏好特征,对博物院文创产品设计的核心属性因素进行探究。方法 通过文化层次法提炼出博物院文创产品的设计要素,并运用粗糙集与语意差异法构建知识表达系统。然后通过属性约简和重要度计算,得出对感性意象语意影响较大的设计要素,进而定性与定量地获取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设计模式。以安徽博物院为例,提取出核心属性并筛选出最大程度影响用户感性意象简洁大方的设计要素为文化意象色彩,其次为文化情感属性,最后为文化象征意义与交互使用体验。结论 通过对博物院文创产品设计的用户需求关键因素进行分析与探究,提出了博物院文创产品的设计思路,进而为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刘晓彬  朱庆祥 《包装工程》2022,43(6):329-335
目的 在文创产品趋于同质化的背景下探索五感理念在文创产品创新设计中的运用。方法 以五感理念为基本理论依据,通过分析文创产品设计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结合五感理念设计要素进行探究,总结出五感设计模型构架,提出沉浸式品味唤醒感知、互动式参与触发情感、体验式感受引发联想等基于五感理念的文创产品设计策略,并结合具体案例对其进行创新性解析。结果 指出文创产品应采用“五感”设计理念,提升用户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方面的体验,以期优化用户体验感,增强文创产品的创新力。结论 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研究系统性的“五感”体验理论,构建“五感”设计理论模型,总结文创产品设计策略,为五感体验理论在文创产品领域的应用提供极具价值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侯佳  谢臻  夏敏燕  胡昊琪 《包装工程》2022,43(4):376-382, 422
目的 探析在地实践语境下,红色文化转化为文创产品的设计路径,以此寻求上海红色文创产品设计的新思路,助力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方法 通过对上海红色文创产品设计的现状分析确立地域特色的重要性。基于情感化设计理念,将上海红色文化资源分层整理,并深入研究在地性背景下消费主体各层级的情感需求及文化转译的方法。最终构建出基于情感化设计理念的红色文创产品在地性实践模型,并通过设计团队的实践案例进行展示。结论 从情感满足的角度出发,提出在本能层级上以红色文化符号的地域识别性为提取原则并确保文化转译过程中的准确性;行为层级上在以海派崇实性为基准设定产品功能的同时强调产品的文化体验;反思层级上侧重通过产品理念、寓意、品质等要素的设计构建红色精神与上海价值的双重认同并将其长效延续的思路,力求为上海红色文创产品的地方性特色呈现提供积极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