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帅  易姗姗  郑仁华  贾羽佳 《包装工程》2022,43(16):372-379
目的 基于设计心理学,探析当下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情感化设计规律,总结出情感化设计的思路与方法。方法 通过分析情感要素对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的影响,指出了情感要素与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通过探析当下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情感化设计规律,在情感化设计层级(本能层级、行为层级、反思层级)的基础上,结合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具体特点,通过归纳分析获得情感要素,将发散的情感要素汇总为设计思路,总结出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情感化应用模式,以及情感要素应用于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的方法和策略,并通过实例应用进行验证。结论 提出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中的情感化设计思路,并应用于设计实例中,通过对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情感化设计,提升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情感价值与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2.
周鑫海  曹星  伍稷偲 《包装工程》2023,44(4):339-342
目的 探索文创产品的设计从简单的文化元素应用转向深刻的情感表达的发展路径。方法 文创产品在当前各种产品设计趋于情感化、人性化的形势下逐渐开始了设计思路与方法的转变,希望能够借助情感化的设计来提高受众的满意度。对情感化设计的主要内涵与发展趋向进行总结,并对情感导向下的文创产品设计进行深入分析。为进一步验证情感化设计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在具体的设计实践部分,分为文化认同、交互联想和提升亲和力三方面展开探讨,并列举了博物馆文创产品、女性文创产品等具体类型的文创产品设计思路与方法,提出了几方面的新观点。结论 文创产品借助情感化设计理念的融入,实现了对文化宣扬和精神层面的追求,使文创产品能够作为思想碰撞、文化传播、情感关照等方面综合发展的产品形式,真正找到未来内涵式发展的有效之路。  相似文献   

3.
侯佳  谢臻  夏敏燕  胡昊琪 《包装工程》2022,43(4):376-382, 422
目的 探析在地实践语境下,红色文化转化为文创产品的设计路径,以此寻求上海红色文创产品设计的新思路,助力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方法 通过对上海红色文创产品设计的现状分析确立地域特色的重要性。基于情感化设计理念,将上海红色文化资源分层整理,并深入研究在地性背景下消费主体各层级的情感需求及文化转译的方法。最终构建出基于情感化设计理念的红色文创产品在地性实践模型,并通过设计团队的实践案例进行展示。结论 从情感满足的角度出发,提出在本能层级上以红色文化符号的地域识别性为提取原则并确保文化转译过程中的准确性;行为层级上在以海派崇实性为基准设定产品功能的同时强调产品的文化体验;反思层级上侧重通过产品理念、寓意、品质等要素的设计构建红色精神与上海价值的双重认同并将其长效延续的思路,力求为上海红色文创产品的地方性特色呈现提供积极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徐燕  陆晓云 《包装工程》2018,39(18):176-180
目的文创产品是传播文化的载体,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遵循"日用即道"的设计理念,设计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实用性文创产品,实现文创产品的生活应用价值,满足人们日常使用的需求。方法通过对中国的古代哲学思想"日用即道"相关理论的研究,解决我国文创产品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文创产品设计应该以生活语境为关注点,挖掘人们的使用需求,进行文创产品实用性设计、情感化设计以及可持续设计。结论结合"日用即道"理念的文创产品设计将满足人们对文创产品物质和精神功能的双重需要。基于此设计理念的文创产品设计将会提高大众的生活品味,展现生活美学,达到设计改善生活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何素丹  袁晓芳 《包装工程》2024,(10):349-357
目的 以实现“非遗”文化在当代的创造性传承与发展为目的,从情感化设计的视角探究“非遗”黎锦文创产品的创新设计路径。方法 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对黎锦的艺术特色和文化意蕴进行提炼;其次,结合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对黎锦文创产品的设计研究现状及用户特点进行分析;再次,通过对黎锦文创产品进行情感化的层次分析,从三个层面设计黎锦文创产品的情感化方法模型,即基于“美”的视觉营造、基于“趣”的互动创新、基于“思”的隐喻构建;最后,以设计实践验证该方法。结论 让情感化理念介入黎锦文创产品设计,有助于设计师寻找到现代用户与黎锦文创之间的情感共鸣点,从外到内,层层提升黎锦文创产品的情感吸引力,实现产品与用户之间的持久性连接,进而使“非遗”黎锦在当代生活中焕发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6.
姬文瑞  李静 《包装工程》2021,42(6):306-313
目的 通过对怀旧以及怀旧情感的分析,探索基于怀旧表征的文创产品构建基础和设计模式.方法 针对怀旧情感体验构成要素和层次结构分析,总结出文创产品中体现怀旧表征的3种表现形式:原型再现式、情景营造式、隐喻映射式.以怀旧表征下的广府文创产品设计为例,通过用户情感化体验需求来构建怀旧情感脉络,总结怀旧表征下的文创产品情感编码的产品设计思路,结合数字印刷工艺应用,探讨基于怀旧表征的文创产品设计路径.结论 怀旧表征下的文创产品是一种个性化的文化创意产品,随着个性化时代消费需求的变化和细分,设计表达趋向创意、个性、情感性的产品更容易引起消费者的认同和共鸣.情感体验的介入,不仅可以指导产品设计,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提升产品设计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殷金旭  钱皓  马东明 《包装工程》2019,40(4):247-251
目的 对灯具产品的情感化设计方法进行研究。方法 以“情感”的心理学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情感化设计理念与情感化设计模型——A.C.T.模型进行灯具产品设计方法研究。结论 总结归纳了具体、可广泛应用于灯具设计实践的情感化设计的有效方法——即从用户需求角度出发,运用A.C.T.模型以满意度、易用性、可用性为设计目标建立满足目标受众的产品个性,从而触发用户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情感反应。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目前洪江古商城文创产品中存在的问题,在关注用户的情感体验基础上把洪江古商城地域特色文化与文创产品设计结合运用,改变洪江古商城文创产品的现状。具体从情感体验的3个层次出发,分析情感体验与文创产品之间的关系,建立情感体验在洪江古商城文创产品设计的模型。洪江古商城文创产品设计需在以本能层面与行为层面的情感体验为设计根据点,继而延伸至反思层面设计。以情感体验为基础,以产品为媒介,传播洪江古商城文化。  相似文献   

9.
杨程  范佳晨 《包装工程》2020,41(14):61-66
目的探讨感质理论在文创产品中的应用,提出具有感质的文创产品设计方法与流程,帮助设计师准确地捕捉用户情感,设计满足消费者需求且能够触动内心的产品。方法梳理感质理论的内涵,提出感质注重体验性,在文创产品中可以分为感官、行为、情感和反思四个体验层次。针对四个体验层次分别提出感质文创产品的设计方法,并将感质文创产品的设计流程分为文化元素的提取、设计师的整合、文化特征的感官传递三个步骤,最后以一款地域文化为背景的茶具进行设计实践验证。结论感质文创产品的设计方法与流程能够帮助设计师更加准确地捕捉用户的情感与需求,设计的产品能与消费者认知相匹配,带给消费者感官、行为、情感和反思体验,触动消费者的内心。  相似文献   

10.
孙斌宾  杜鹤民 《包装工程》2022,43(22):333-340
目的 探讨消费价值对旅游文创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以消费价值理论为基础构建旅游文创产品购买意愿的研究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参考国内外成熟量表设计调查问卷,发放并收集受访者资料,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的第二代技术——偏最小二乘法(PLS)统计数据并检验模型,以宁夏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为例,对研究结果进行设计应用。结论 研究发现,认知价值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条件价值、情感价值,而功能价值、社会价值对购买意愿的影响不显著,说明在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中要注重产品的文化内涵、互动体验和情感化等特征,以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本研究从消费价值的角度丰富了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的理论研究,为旅游文创产品设计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侯宁 《包装工程》2020,41(2):300-304
目的致力于建立体验经济时代下的洛阳文创产品设计模型,提出具有创新性的洛阳文创产品设计方法,从而提升产品文化内涵,弘扬洛阳文化。方法基于皮尔斯符号三元关系衍生出洛阳文创产品设计模型,采用了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洛阳文化元素进行整理,提出洛阳文化的八大主题及其子集并进行符号解析。运用产品设计方法对文化元素符号进行编码,采用用户故事地图法对用户进行产品体验解码,指导洛阳文创设计。结论提出了洛阳文创产品设计模型中的三要素——元素、产品、用户,元素是洛阳文创设计模型的基础,产品是洛阳文创设计模型的重点,用户是洛阳文创设计模型的难点和最终目标。选取了石辟邪文化元素对洛阳文创设计模型进行实践验证,设计出了符合用户需求、独具特色的洛阳文创产品。  相似文献   

12.
胡志才 《包装工程》2023,44(22):409-416
目的 针对智能技术在红色文创产品设计应用上的方式方法与红色文化在当代的价值转换,以实践案例为切入点,探索智能技术与红色文创产品结合的设计策略与方法,为红色文创产品与智能技术融合提供新思路。方法 以“声动安源”智能故事机文创产品为设计实践对象,指出安源红色文创产品的设计现状,并通过对智能红色文创产品设计策略的分析与方法进行总结,完成实践对象的技术运用与安源红色内涵的可视化设计转译。结果 得出了智能技术融入红色文创产品设计的策略与创新方法。结论 通过设计实践,验证了智能技术在红色文创产品设计上的可行性与实操性,智能红色文创产品设计不应局限于对智能技术的简单应用,更应关注红色文化与智能技术在融合创新、育人创新、传播创新、营销创新等方面的拓展深度,从而切实提高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的有效传播与继承。  相似文献   

13.
季茜  叶鑫  方舟 《包装工程》2020,41(14):295-303
目的积极开发校园文化资源,刻画出具有典型性特征的校园形象,打造校园IP,提升高校文化知名度和影响力。方法通过文献阅读与实地调研对比了国内外各大高校文创产品设计开发特色,汲取文创产品设计开发经验,提出校园文创产品设计要素模型。基于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法,了解用户对现有文创产品的态度与建议,运用移情法将用户对文创产品的描述转化为明确的设计要求。广泛搜集具有高度认同感并且容易触发用户情感共鸣的文化元素,根据文化资源的特色提炼出有效的文创产品设计方法,整理出华中科技大学文创产品的设计方向。结论综合用户研究、文创产品设计要素模型与方法,设计出了能与用户产生深层次情感共鸣并且传递高校文化价值与影响力的文创产品。  相似文献   

14.
项李  王强 《包装工程》2021,42(6):314-320
目的 研究怀旧情感在越剧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实际运用,丰富越剧文创产品的文化内涵和造型语言,实现越剧文化的传承.方法 解析越剧自身蕴涵的情感,结合当前越剧文创产品的设计现状,综合具体的案例设计,从情感设计的角度切入,对越剧延传至今的经典服饰与越剧唱腔进行分析,从视觉和听觉两个维度阐明越剧中怀旧情感的诱发因素.根据唐纳德·A·诺曼情感设计中本能、行为、反思三个层次探讨怀旧情感在不同层次中的设计方法,选取适当的越剧视听元素进行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结论 怀旧情感的运用可以有效地挖掘越剧的文化内涵,通过了解文创产品设计与消费者怀旧心理的关系,对越剧文化进行现代设计转换,可以增强消费者与产品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为越剧文创产品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刘维尚  李子翔  郭绮涵  司亚丽 《包装工程》2023,44(22):368-380, 416
目的 结合情感化设计理念,探究以Z世代情感化需求为导向的文创产品设计新思路。方法 首先,通过对Z世代文创产品的现状分析表明融入情感化设计的必要性,其次,利用深度访谈法、焦点小组法和问卷调查法的方式从文创产品的表象层、内核层来分析Z世代消费者的情感化需求,最终构建出基于Z世代情感化需求的文创产品设计策略,并结合赵王城遗址公园进行设计实践,验证该策略的可行性。结论 该策略将情感化设计理念运用于Z世代文创产品之中,提出在印象层需要注重图案创意和时尚风格因素的升级;在交互层需要注重实用性、互动性、叙事性和游戏化因素的升级;在共振层需要注重文化性因素的升级。对为未来的Z世代文创产品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筠梓 《上海包装》2023,(10):66-68
在体验式经济发展的今天,人们更加重视产品所带来的体验和心理上的满足。多感官体验设计强调感官协作,通过多个感官刺激,用户可以从多个角度感知产品信息,形成对产品的综合认知并激发情感。基于多感官体验的设计理念,探究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的新思路,从用户需求分析、设计定位、开发文物原型确定、设计构思、设计过程与效果展示等角度进行文创产品设计实践,旨在促进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祖耀  叶镠勤 《包装工程》2021,42(18):368-373
目的 通过多感官体验研究提升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情感体验,增强用户与文创产品间的情感沟通,提升产品设计水平与质量,解决当前创意不足、形式单一等同质化问题.方法 从交互的角度将博物馆文创产品分为3个维度,结合文创案例从通感的3种层次构建用户多感官体验模型以及基于多感官体验的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方法,最后通过具体案例实践进行说明与验证.结果 基于多感官体验的设计方法可以提升用户的感官体验,强化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区别度.结论 多感官体验有助于促进产品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提升用户和产品之间的情感共鸣,推进博物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文创产品设计中的文化传递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究文创产品设计中文化传递的机制与基于文化传递的文创产品的设计方法。方法根据文化、产品、用户之间的关系,从最关键的产品对文化的承载层次与用户对文化的认知深度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以G20国礼文创产品设计为例进行验证。结论在文创产品设计中,文化的传递依赖于文化元素在产品"象态层"与"意态层"的存储以及用户的感知。通过对文创产品设计中文化传递模型的应用,能有效帮助设计师理解文创产品设计的本质,提升文创产品设计的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19.
张苇  黄畅畅 《包装工程》2021,42(14):290-295, 311
目的 文创产品的趣味性设计可以增加产品对买家的吸引力、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求、提高产品附加值,使文创产品更自然地融入日常生活、传播文化内涵.如何在文创产品设计中植入趣味性是本文探讨的问题.方法 对目前市场上众多文创产品进行调研,挑选出其中具备一定趣味性的文创产品案例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出文创产品趣味性设计的方式和方法.结论 趣味性是文创产品能够吸引消费者、增加产品附加值的重要特性.文创产品趣味性设计的方法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图形图案的趣味性应用、产品使用的趣味性设计、传统典故的趣味性运用和材料工艺的趣味挖掘.通过对文创产品趣味性设计的梳理和研究,可以为文创产品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情感化设计的内涵,进而分别从强化色彩搭配、加强趣味设计、充分考量老年群体、女性群体、婴幼儿群体需求几个方面分析基于情感化设计的产品设计方向与实践,旨在通过个性化的产品设计,丰富产品功能,强化情感价值,予以用户良好的使用体验,切实发挥产品自身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