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活性炭纤维对贵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活性炭纤维对氯金酸的吸附实验,研究活性炭纤维对贵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探讨了在静态条件及动态条件下,活性炭纤维的质量,溶液的初始浓度,吸附时间,体系的温度,不同流速等条件对活性炭纤维吸附性能的影响.发现活性炭纤维对氯金酸有较强的吸附性能,最高吸附率可达96%以上.在所选择的条件范围内,溶液的最佳初始浓度为150 mg/L,活性炭纤维最佳质量为0.06 g,最佳吸附时间为50 min,体系的最佳温度为298 K,最佳流速为2.5mL/min.  相似文献   

2.
活性炭纤维的改性及对苯酚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葵  付小靖  唐明明 《应用化工》2007,36(10):989-992
用硫酸铜、高锰酸钾、硫酸亚铁、氢氧化钾、柠檬酸、硝酸铜、乙酸铅、硝酸等溶液浸渍处理活性炭纤维,考察了改性活性炭纤维对废水中苯酚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用硫酸铜溶液改性的活性炭纤维对苯酚的吸附性能强于未改性的活性炭纤维,经高锰酸钾、硫酸亚铁、氢氧化钾、柠檬酸、硝酸铜、乙酸铅、硝酸等溶液改性的活性炭纤维对苯酚的吸附能力下降。浓度为0.05%~1%的硫酸铜溶液对0.2 g活性炭纤维进行改性的效果优于其它浓度的硫酸铜溶液。活性炭纤维上负载的铜离子过多会降低活性炭纤维对苯酚的吸附量。  相似文献   

3.
活性炭纤维用于苦卤脱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增新  孟韵  王犇 《无机盐工业》2005,37(12):50-52
采用活性炭纤维(ACF)对海盐苦卤进行吸附脱色实验.通过动态吸附实验,探讨了活性炭用量、溶液流速、温度、浓度、pH对脱色率的影响.确定活性炭纤维对苦卤溶液脱色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20 ℃,苦卤溶液浓度(以溶液中X-计)为2 mol/L,溶液pH=6,动态吸附流速为6 mL/min.在此条件下,苦卤脱色率大于98%.活性炭纤维对海盐苦卤的饱和吸附量比颗粒活性炭大10倍.吸附后的活性炭纤维加热到120 ℃并抽真空进行脱附,可循环使用18次以上.  相似文献   

4.
纪智玲  窦海燕  瞿玉春  郭富斌  郑立辉 《辽宁化工》2006,35(12):686-688,691
研究了间苯二酚水溶液在活性炭纤维上的吸附平衡关系,溶液pH对活性炭纤维吸附性能的影响,间苯二酚在固定床上的吸附动力学和脱附动力学,同时在连续操作条件下研究了吸附间苯二酚后的活性炭纤维碱法再生工艺过程,以及多次再生对活性炭纤维再生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了将活性炭纤维应用在工业处理废水中,使用沥青基活性炭纤维,测定不同条件下其对液相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量,研究吸附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从而确定吸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活性炭纤维的比表面积、孔容积对工业废水处理影响起着决定性作用,温度、待处理溶液浓度对工业废水处理影响起着重要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活性炭纤维对水中Cr6+的吸附性能,为以活性炭纤维为吸附材料的实验装置提供基础数据。本文研究了温度、吸附剂用量、溶液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并作出相应的吸附平衡、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分析。实验表明活性炭纤维在常温下去除铬离子的的效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活性炭纤维的孔结构、表面化学性质及吸附性能,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化学气相炭沉积、电极氧化、溶液浸渍、等离子体改性等8种活性炭纤维的结构调控方法,并展望了活性炭纤维在水体净化、有机废水处理和含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竹制活性炭作为催化剂载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EM、N2-物理吸附和联碱滴定法等表征手段系统比较了竹质活性炭和普通竹炭与其他材质活性炭在物化性能方面的异同,同时利用CO-化学吸附考察了这些材料作为催化剂载体对负载钯催化剂金属钯分散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竹质活性炭在比表面积、孔结构、灰分含量和表面基团等物化性能方面都已具备作为催化剂载体的条件,显示出成为新催化剂载体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活性炭吸附性能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考察活性炭投加量、溶液质量浓度、时间与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程度,考察了不同试验因素条件下,最大长度为0.25~0.3 mm的粉末活性炭对亚甲基蓝溶液的静态吸附情况.用单位吸附量和吸附速率来表征系统吸附效果,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计算活性炭投加量、溶液浓度、时间和温度分别与吸附量,吸附速率的关联度.结果表明,无论用单位吸附量还是吸附速率来表征系统吸附效果,活性炭的投加量与其吸附性能的关联度最大,是影响吸附性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吸附法回收油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活性炭和活性炭纤维为吸附剂吸附回收油气,比较了两者油气吸附性能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吸附条件下,活性炭纤维对油气的穿透吸附量为114.0mg/g,明显大于活性炭对油气的穿透吸附量(71.8 mg/g),而且活性炭纤维床层的最高温升仅为4.7℃,低于活性炭床层温升(12.0℃);活性炭纤维对油气的吸附速率快、穿透时间短,但是能处理的油气的浓度小;活性炭重复利用18次后失活,活性炭纤维利用20次后失活.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活性炭纤维处理含氰废水,同时利用NaOH再生吸附饱和的活性炭纤维,以达到资源回收利用的目的.通过静态吸附研究,测定了吸附等温线,并且研究了pH值、吸附平衡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纤维对CN-的吸附容量为2.2~3.6mg·g-1,吸附平衡关系服从Langmuir型吸附等温线;溶液pH值在6~10范围内,吸附效率较好;吸附平衡时间存在最佳值,最佳吸附时间为6h.吸附饱和的活性炭纤维用10%的NaOH溶液再生,重复使用3次,吸附效率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2.
活性炭对聚丙烯腈功能纤维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活性炭与丙烯腈-氯乙烯共聚体共混制得纺丝溶液,以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湿法纺丝制造了吸附和阻燃双功能聚丙烯腈纤维。本文主要探讨了纤维中活性炭含量,羰粒径对纤维吸附性能和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黄姜皂素生产纤维渣制备活性炭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姜皂素纤维渣是黄姜酸水解提取部分皂素后的残余物,不经处理的纤维渣任意堆置带来了严重的固体废物污染.根据固体废物资源化的原则,采用化学活化剂(ZnCl2)两段法,使纤维渣资源化生产活性炭,确定了制备活性炭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炭化温度300℃,炭化时间40min,活化温度600℃,活化时间1.5h,料液比1∶4,浸渍时间12h,ZnCl2溶液浓度40%.借助SEM,XRD和N2吸附实验等手段,对其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并运用于黄姜皂素废水的吸附实验,发现其脱色性能及去除有机物效果优于商业活性炭.因此,利用黄姜皂素纤维渣制备活性炭,不仅解决了其产生的固体废物污染,同时使其成为一种有效价廉优质的吸附剂.  相似文献   

14.
活性炭纤维的吸附性能强、吸附量大、吸附脱附速度快,在有机废气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深入研究活性炭纤维在物理吸附性能和化学改性后吸附性能,分析活性炭纤维在有机废气处理中的应用现状,对活性炭纤维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采用自制的添加活性炭的腈氯纶吸附纤维为吸附剂,考察了活性炭含量、热定型与拉伸,温度及溶液pH值对纤维吸附染料甲基橙效果的影响。用SEM观察了纤维的表观形态。经验证,该种纤维的等温吸附过程可很好的符合Langmuir及Freundlich模式。结果表明,活性炭纺入纤维后,其吸附效率依然可达43.6%;50℃左右、酸性和碱性条件及初生纤维的多孔优势均有利于吸附纤维对染料甲基橙的吸附。  相似文献   

16.
李全明 《炭素技术》2005,24(5):11-14
利用水蒸气活化法、KOH活化法、H3PO4活化法制备聚丙烯腈基活性炭纤维,并对用不同活化方法所制得的活性炭纤维进行吸附性能测试和比较。结果表明,在较佳工艺条件下化学活化法制备的活性炭纤维的吸附性能强于水蒸气活化法制备的活性炭纤维。  相似文献   

17.
KOH活化制备高比表面积窄孔径分布的活性炭纤维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以KOH溶液浸渍聚丙烯腈系预氧织物为原料,制备了高比表面积窄孔径分布的活性炭纤维,考察了KOH浸渍量、活化温度、活化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并对活性炭纤维的孔结构及其吸附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KOH的浸渍量,活化温度,活化时间都有一最佳值,苯吸附较碘吸附更能反应该活性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活性炭纤维的生产原料和工艺,阐述了活性炭纤维在物理吸附性能和化学改性后吸附性能的研究进展,指出活性炭纤维在废气、水处理、催化、医学领域、电子工业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并对活性炭纤维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摘要:天然中空萝藦绒(Mj-fiber)经除蜡、磷酸活化和高温炭化工艺后,制备出活性炭纤维(ACF),采用SEM、XRD、Roman 和BET等方法对活性炭纤维微观形貌及聚集态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活性炭纤维系石墨微晶化无序结构,具有高中空特性和多级微孔表面形貌,总孔容达1.357 cm3/g,比表面积达1882.003 m2/g。制备的活性炭纤维可快速吸附溶液中的亚甲基蓝染料分子,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并以物理吸附为主,理论最大吸附量达947.372 mg/g;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吸附吉布斯自由能△G0<0,吸附焓变△H0>0,表明吸附系自发过程,并与温度呈正相关;此外还分析了溶液pH、电解质浓度对活性炭纤维吸附性能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纳米钛酸钙对水中钯的吸附性能,考察了介质的 pH 值、吸附时间和钯的初始浓度等条件对吸附的影响,探讨了钯的解吸回收及吸附剂的再生条件,并用于废水中钯的吸附富集回收.结果表明,当吸附介质 pH 值为5~8时,振荡吸附5 min 吸附达到平衡,吸附量随钯的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实验条件下,饱和吸附量可达49.78 mg/g.被吸附的钯可用5 mL 1 mol/L 硝酸完全洗脱回收.对钯的富集因子超过100.将该方法应用于水中钯的吸附富集和回收,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