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根据功用,将某型号瞄准具主传动机构简化成4个机构:航路角装安器、升降角装定器、速度装定器和斜距离装定器,并对它们进行了位置和精度分析。本文结果对瞄准具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和使用维修都是非常有用的。  相似文献   

2.
火炮初速决定着在复杂战场环境中能否准确打击敌人,而准确预测出火炮初速关系到在不经试射的情况下能否成功命中目标。预测火炮初速往往采用某种单一模型,虽然建模简单但是只能提取出火炮初速中的某一特征,从而导致预测精度并不理想。针对这种情况,选取了某型火炮3组不同的初速数据进行分析,提出利用ARIMA时间序列模型、GM(1,1)灰色模型及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预测,既能提取出火炮初速中的线性成分又能提取出非线性成分,同时为了最大限度发挥出单一模型的预测优势,利用3个单一模型建立了组合模型,并利用实测数据对各个模型预测精度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组合模型能更好地发挥出所有模型的预测优势,预测精度更高,更适合作为火炮初速预测的有效模型。  相似文献   

3.
根据炮膛磨损规律讨论了确定火炮初速减退量的方法,建立了火炮初速减退量与炮膛磨损规律关系的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求出火炮的不同磨损曲线及每一条曲线所对应的初速减退量、曲线上各段的权重系数,用检测仪测出炮膛的磨损曲线后,即确定出火炮的初速减退量。  相似文献   

4.
针对火炮连发初速测试的现状和需求,提出一种高射速连发初速测试方法及系统。利用数据采集仪代替计时仪,直接对天幕靶输出的弹形模拟信号进行采集,再经过广义相关算法,测试出每发弹丸经过两靶的飞行时间,根据两靶的距离以及飞行时间,从而计算出每发射丸的飞行速度,实现了在高射速、长连射发数、多目标等环境下的火炮连发初速测试。经在高射速小口径火炮上进行多次验证表明,该方法能满足高射速连发初速的测试需求,实现初速、立靶密集度与测试项目相结合,减少试验用弹量,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通过模拟的炮膛磨损视律及其对应的初速减退量和权系数,提出求得实测炮膛磨损规律对应的初速减退量的方法。该方法不需实弹射击或其它试验,并巳作为国军标从2004年7月I曰起执行。  相似文献   

6.
火炮瞄准线偏移量检查新方法及其精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瞄准线偏移原理与形成原因,提出了以激光束替代炮膛轴线,并以此光线标示炮后铅垂线,用传感器检测瞄准偏移量的新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精度分析,提出了提高检查精度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由于连发时群目标分辨及高速启动技术难题,高射速火炮弹丸初速测量一直是一个难点。文中采用基于距离分辨的时间—距离—频率分辨的方法来区分多目标,满足了高射速火炮连发时的群目标分辨要求;采用红外触发结合微波触发方式,用微波信号发生器照射炮口,当炮弹出膛后,接收到的多普勒回波产生突变,对突变进行检测,获得弹丸的出膛时刻,克服炮口连续火焰的影响。最后,给出了初速测量样机示意图,对以后高射速连发弹丸初速测量的总体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影响加榴炮弹丸初速的各种因素,提出将各种弹药及射击条件下的初速转化为标准射击条件下初速的标准化、规范化方法,并在火炮规范化试验速度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给出预测与预测修正相结合的初速预测方法。预测方法与测速雷达结合使用,将有助于准确确定初速,改善射击精度。  相似文献   

9.
火炮发射时弹丸初速跳角数学描述及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火炮射击精度的众多因素中,跳角的定常偏差和随机散布误差是火炮研究领域特别关注的一个影响因子.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基础上,对火炮发射时弹丸初速跳角误差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数学描述,同时对火炮射击试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
应用模糊数学和炮兵射击理论等知识对气象数据进行贴近度分析和对气象条件的稳定性进行模糊评判,然后提出提高命中精度的修正射击诸元方法,计算表明,改进后的诸元精度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基于灰熵分析法的电枢出口速度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电磁轨道炮结构设计参数与电枢出口速度之间的相关性,建立了电磁轨道炮电枢出口速度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采用灰熵关联法,分析了电容、电感、电阻、电枢质量、轨道有效长度、放电电压对某口径电磁轨道炮电枢出口速度散布特性影响的显著程度.结果表明,放电电压、电容是影响电磁轨道炮精度的主要因素,电枢质量时电磁轨道炮精度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2.
弹丸炮口初速与实际炮口初速存在差异,此误差影响火炮的射击精度,因此有必要对弹丸的炮口初速进行测量校准并修正。对影响多功能炮口装置测速精度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得出自动机后坐速度对初速测量引入误差较大,据此提出一种炮口初速测量校准与修正系统方案来对多功能炮口测速装置进行测量校准与修正。最后,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炮口初速测量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线圈靶测速原理,采用激光CCD位移传感器对炮身后座位移进行测量。通过对测量结果的分析,得出火炮后座位移引起的误差是影响线圈靶测速误差的主要原因。根据所测炮身后座的数据,采用炮口测速修正系统对炮口初速进行修正。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证明了该修正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为对炮口速度进行实时预测,提出了炮口速度误差修正系数理论推导方法.基于拉格朗日假定的内弹道模型,从炮口速度的解析解出发,通过理论推导,给出了影响炮口速度参量敏感系数的理论表达式和综合表达式.以某130 mm和100 mm火炮为例,计算了装药量、药温、弹丸质量和药室容积对炮口速度误差的修正系数,所得理论计算值与靶场试验值吻合较好.所提出的关于炮口速度的修正方法,包括模型选择、敏感参量的确定及其推导的公式,时炮口速度的实时预测具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水下枪械弹丸出枪口的运动速度变化规律,提出了一种膛口速度测试的新方法:在距枪口3 m内,采用一对标准线圈靶,在多个位置点对弹丸进行多次重复测量,并以各位置点的平均速度进行拟合,再反推到枪口,得到枪口速度及弹丸在距枪口3 m内的速度变化规律.该方法避免了常规多个线圈靶同时测量时由于各线圈靶的动态特性不一致而造成的测...  相似文献   

16.
该文通过波存和测时仪配几种常用区截装置进行测速对比的成功实例,说明了新方法可行,新系统可靠,波存测速数据可信度高、精度好、使用范围广,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值得研究和推广. 文中指出采样速率高的高精度、大容量波存是理想的炮口速度测量仪器.  相似文献   

17.
弹丸测速装定技术包括测定弹丸出口实际初速及向弹丸装定修正信息等.初速时测技术可通过炮口线圈测速、外推法、弹载传感器及地磁计转数法实现.信息装定技术则包含发射前电磁感应装定、发射中感应装定及发射后遥控装定.  相似文献   

18.
一种新的火炮初速下降量预测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准确地评定火炮剩余寿命,通过研究火炮内膛径向磨损量和初速下降量的相关关系,提出了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火炮特性模型,引入量子粒子群算法进行模型反演分析,确定最优参数,建立了火炮剩余寿命评定模型.对实弹射击测得的25组试样的实例应用分析表明,预测模型相对误差在±5%以下,显示了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是一种较为有效的非线性建模方法,量子粒子群算法进行模型参数优化能够保证全局最优.验证结果表明,模型的精度较高,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系统的测量精度和可靠性,文中利用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可编程和运算速度快的特点,实现了弹载测速。本方法将Verilog HDL设计的计时电路和除法电路集成在FPGA中。通过Xilinx ISE Simulator的仿真和Synplify的综合,证明了该方法具有较高精度和可行性。该方法还可方便地在线修改,为弹丸精确定距起爆提供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20.
在科研和生产过程中,炮口测速装置要在弹道炮和战斗炮上进行初速标定和测速误差检测,两个平台上初速标定系数的一致性问题、测速误差合格判断问题、合理的检测样本大小问题,应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理论及方法、语言去解释和处理。从炮口测速装置的工作原理出发,分析了影响测速误差的主要因素,确定了初速标定系数一致性判别准则和测速误差合格判别准则,在给定置信水平条件下,确定合理的检测样本大小,分析方法和思路对火炮其他试验(如初速检测、立靶密集度试验、弹药运输前后弹道一致性试验等)数据处理、指标合格判定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