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无溶剂条件下用微波辐射及相转移催化合成香茅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香茅醛为原料,在微波辐射及相转移催化剂聚乙二醇-600催化作用下由SiO2/Na2CO3-NaOH混合碱促进的无溶剂一步法直接制备香茅腈。确定的最佳反应条件是:香茅醛与盐酸羟胺摩尔比1∶1.4~1∶1.6;对应每mmol香茅醛,SiO2的用量为0.25~0.30 g;催化剂为PEG-600和Na2CO3-NaOH(7∶3,n/n),彻底研磨后用微波辐射功率为730 W,反应时间为4~5 min,制备效果最佳。在此条件下从香茅醛制备香茅腈的平均得率达85.05%。  相似文献   

2.
以大茴香醛为原料,在微波辐射及相转移催化剂聚乙二醇-600催化作用下由SiO2/Na2CO3-NaOH混合碱促进的无溶剂一步法直接制备大茴香腈.确定的最佳反应条件是:大茴香醛与盐酸羟胺物质的量比为1:1.4-1:1.6;对应每mmol大茴香醛,SiO2的用量为0.25-0.30 g;催化剂为n(PEG-600):n(Na2CO3-NaOH)=7:3,彻底研磨后用微波辐射功率为730 w,反应时间为3-4 min,制备效果最佳.在此条件下从大茴香醛制备大茴香腈的平均得率达90.18%.  相似文献   

3.
微波辐射法合成α-紫罗兰酮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柠檬醛和丙酮为原料,在微波辐射条件下,经缩合反应合成了假性紫罗兰酮,再经环化反应合成了α-紫罗兰酮。重点探讨了催化剂的种类和用量、反应物配比、微波辐射时间和功率等因素分别对缩合和环化反应的影响,确定了在微波辐射下合成α-紫罗兰酮的工艺条件:缩合反应以KF/Al2O3为催化剂(与柠檬醛的质量比为1∶1),n(柠檬醛)∶n(丙酮)=1∶10,90 W微波辐射12 min;环化反应以固体硫酸氢钠作催化剂,其用量为0.287 g,60 W微波辐射5 min。与无微波辐射条件的合成方法相比,此法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简化了制备工艺流程,而且假性紫罗兰酮产率由92.6%提高到98.3%,α-紫罗兰酮的产率由60.0%提高到70.1%。  相似文献   

4.
以大茴香醛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辐射和相转移催化法直接合成大茴香腈的最佳反应条件为:n(大茴香醛)∶n(盐酸羟胺)=1∶(1.4~1.6),反应温度80℃,超声波辐射功率200W,辐射时间60min。在该条件下,相转移催化剂CTMAB的用量m(CTMAB)/m(大茴香醛)=0.06时,大茴香腈产率可达90.9%。  相似文献   

5.
以柠檬醛和丙酮为原料,在氢氧化钠催化条件下,经羟醛缩合反应先制备假性紫罗兰酮,再在磷酸催化条件下,经环化反应制备紫罗兰酮。采用正交法研究了一锅法条件下,柠檬醛合成紫罗兰酮工艺条件。合成假性紫罗兰酮优化工艺条件是:物料比n(柠檬醛)∶n(丙酮)=1∶6,催化剂用量比w(10%NaOH)∶w(柠檬醛)=4%,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3 h。合成紫罗兰酮优化工艺条件:物料比n(柠檬醛)∶n(H_3PO_4)=1∶1,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3 h。  相似文献   

6.
大茴香腈的催化合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新型固体酸催化剂Nafion/SiO2作为催化剂在微波辐射条件下快速合成大茴香腈的方法及对催化剂用量、微波辐射时间及微波功率等对脱水反应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Nafion/SiO2是大茴香醛肟脱水制备大茴香腈的良好催化剂,其反应时间短,催化剂用量少且可重复使用,收率高。脱水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2.5g,苯用量为25mL,微波功率为729W,微波辐射时间为7min,平均产率达87.2%。用IR表征了产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7.
以间甲酚为原料,在微波辐射下与异丙醇通过付克-烷基化反应生成了百里香酚,探讨了反应工艺条件,并采用GC-MS、IR和1H NMR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微波辐射下,使用固体超强酸SO_4~(2-)/ZrO_2-TiO_2为催化剂,n(间甲酚)∶n(异丙醇)=1∶5,反应时间15 min,催化剂用量为原料间甲酚质量的8%,微波功率600 W,回流温度条件下百里香酚得率为59.2%。  相似文献   

8.
用介孔载体负载磷钨杂多酸作催化剂,在微波辐射下催化合成了苯甲醛乙二醇缩醛,考察了微波辐射功率、微波辐射时间、催化剂种类、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对产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当微波辐射输出功率为600W,反应温度为80℃,辐射时间为10 m in,催化剂用量约为反应物总质量的2%,n(苯甲醛)∶n(乙二醇)=1∶1.5,产率可达75.61%。  相似文献   

9.
山苍子油直接合成柠檬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山苍子油直接同硫酸羟胺反应生成柠檬肟,再加入乙酐和相转移催化剂脱水得到柠檬腈。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柠檬肟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山苍子油)∶n(羟胺)=1∶1·5,pH=5·5~6·0,反应温度45~50℃,反应时间3·5h,柠檬肟的产率为90·1%。柠檬腈合成工艺为:n(柠檬肟)∶n(乙酸酐)=1∶4,反应温度125~130℃,反应时间1·0h,柠檬腈的产率为78·0%。最后用IR、UV、GC谱对产品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微波辐射SiO2负载磷钨酸催化合成丙酸苄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微波辐射下,用SiO2负载磷钨酸催化剂直接催化合成丙酸苄酯的反应,考察了影响酯化收率的因素。其优化反应条件为催化剂用量0.5g(磷钨酸负载量20.2%),微波辐射功率450W、反应时间4.0min,n(丙酸)/n(苯甲醇丙酸)=1∶1,带水剂(环己烷)用量5mL,丙酸苄酯收率达83.4%。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微波辐射-SiO2负载磷钨酸催化剂与常规加热-SiO2负载磷钨酸催化剂相比之下加快反应速度45倍,催化剂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1.
由柠檬醛合成柠檬腈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崔志敏  陈学恒 《化学世界》2003,44(4):206-208
从山苍子提取出的柠檬醛 ,与硫酸羟胺反应生成柠朦肟 ,脱水后可得到柠檬腈。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柠朦肟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是 :n(柠檬醛 )∶n(硫酸羟胺 ) =1∶ 1 .5 ,p H=6~ 7,反应温度为 45°C,反应时间 3 .5 h。柠朦腈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是 :n(柠檬肟 )∶ n(乙酸酐 ) =1∶ 5 ,反应温度为 1 2 5~ 1 3 0°C,反应时间 1 h。柠檬腈的产率约为 89.7%。  相似文献   

12.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硅负载硅钨酸催化剂,催化环己酮和乙二醇合成环己酮乙二醇缩酮,研究了酮醇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带水剂环己烷、反应时间对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二氧化硅负载硅钨酸催化剂是合成环己酮乙二醇缩酮的良好催化剂,在n(环己酮)∶n(乙二醇)=1∶1.5,带水剂环己烷的用量为10 mL,反应时间60 min,催化剂用量为原料总质量的0.8%的条件下,产品的收率可达77.5%。  相似文献   

13.
王青宁  刘芳 《精细化工》2012,29(5):487-490,498
以马铃薯淀粉和聚乙二醇为原料,采用转糖苷化法合成聚乙二醇淀粉糖苷,以糖苷产率为指标,通过正交实验探讨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18℃,反应时间4.5 h,m(淀粉)∶m(对甲苯磺酸)∶m(乙二醇)∶m(聚乙二醇800)=1∶0.025∶4∶2,糖苷产率达154.58%;对产品进行FTIR、GC-MS结构表征和保湿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该产品属糖苷类物质且具有良好的保湿性能。  相似文献   

14.
微波条件下合成新戊二醇磷酰氯,反应的最优条件是n(三氯氧磷):n(新戊二醇)为1:1,反应溶剂为甲苯,V(甲苯):m(新戊二醇)=20,微波功率为400W,反应时间为20min,产率达到91%.与常规相比明显缩短的反应时间,而且产率和常规一样(常规反应时间3h.产率90%)。  相似文献   

15.
β-紫罗兰酮的合成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山苍子油出发 ,经缩合、环化两步反应 ,直接合成 β 紫罗兰酮。研究了催化剂、溶剂的种类和用量、反应物配比、反应温度等因素对体系的影响。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 :缩合反应 :C -1作助催化剂 ,n(丙酮 )∶n(柠檬醛 ) =9∶1,n(主催化剂 )∶n(柠檬醛 ) =0 5 0∶1 0 0 ,主催化剂(NaOH水溶液 )质量分数 5 % ,反应温度 35℃ ,缩合转化率可达 98 4 % ;环化反应 :以氯仿作溶剂 ,H - 1作催化剂 ,m(催化剂 )∶m(假性紫罗兰酮 ) =2 0∶1 0 ,m(氯仿 )∶m(假性紫罗兰酮 ) =2 0∶1 0 ,反应温度 - 10℃ ,环化转化率可达 99 7%。产品总收率达 4 7 5 % ,w(β 紫罗兰酮 )≥92 %。  相似文献   

16.
磷钨酸催化合成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甲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磷钨酸为催化剂,考察了苯氨基甲酸甲酯(MPC)与甲醛缩合制备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甲酯(MDC)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磷钨酸对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甲酯的合成具有较好的催化效果;在二乙二醇二乙醚为溶剂,n(MPC)∶n(HCHO)=5∶1,催化剂用量m(磷钨酸)∶m(MPC+HCHO)=(0.08~0.10)∶1,于110℃反应4.5h的条件下,MDC的收率为64.9%,选择性达到80.9%。  相似文献   

17.
龚菁  王云翔  钱蕙 《精细化工》2004,21(12):920-922
苯甲醛和乙二醇以稀土固体超强酸SO2-4/TiO2/La3+为催化剂,经微波辐射直接催化合成苯甲醛乙二醇缩醛。结果表明,当微波输出功率为210W,辐射时间3min,n(苯甲醛)∶n(乙二醇)=1∶2,催化剂用量0 7g(苯甲醛为0 10mol)时,苯甲醛乙二醇缩醛的收率为88 3%。  相似文献   

18.
以肉豆蔻酸异丙酯(IPM)、癸甲溴铵(双十烷基二甲基溴化铵)、1,2-丙二醇和邻苯二甲醛为原料,制备了邻苯二甲醛纳米乳。用透射电镜(TEM)、激光粒度测定仪对其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通过恒温加速实验考察了其稳定性。结果表明:制备邻苯二甲醛纳米乳的最佳配比为:m(癸甲溴铵)∶m(1,2-丙二醇)=4∶1、m(癸甲溴铵+1,2-丙二醇)∶m(IPM)=9∶1、w(EDTA)=0.05%~1%、w(邻苯二甲醛)=10%;纳米乳在透射电镜下呈球形,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48.2 nm;恒温加速实验显示其质量稳定,能提高邻苯二甲醛的溶解度,可望用于消毒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