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株洲市各城区农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及其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利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和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株洲市各城区土壤中Cd、Pb、As等重金属的含量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除了Cr、Hg外,各城区的重金属都高于株洲市农田土壤背景值和国家自然背景值,其中石峰区Cd高出背景值633%。潜在生态风险研究表明,只有Hg和Cd单因子潜在生态危害指数(Ei r)大于30,表明该元素对土壤存在潜在生态危害。从综合潜在生态风险危害指数RI看,石峰区(RI>265)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严重。健康风险评价表明,仅有石峰区Zn的单个污染物非致癌风险HQ和总非致癌风险HI都大于1,暗示其可能对儿童有较明显的非致癌健康影响;且石峰区总致癌风险Risk高达1.05×10-4,致癌风险比较高,其他3个区的重金属对株洲市儿童的非致癌和致癌风险不明显。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石峰区的农田土壤环境质量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2.
四川盆地饮水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区域。本文以四川盆地典型山丘区名山区为研究对象,在调查区域饮水氮污染源、介水性疾病的基础上,采用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对饮水和皮肤接触两种途径的水质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利用ArcGIS10.0软件插值生成了健康风险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1)部分农村饮用水中硝酸盐、氨氮含量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限值(10mg•L-1),属轻度污染程;(2)硝酸盐、氨氮、亚硝酸盐的饮水途径非致癌风险明显高于皮肤接触途径非致癌风险,3种污染物的非致癌风险均小于风险可接受水平1,即不会对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产生慢性毒害效应,但硝酸盐污染需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3)硝酸盐、亚硝酸盐、氨氮的非致癌风险在空间上变化显著,且年际间的空间变异性较大。  相似文献   

3.
在水质评价中,传统的内罗梅指数模型仅仅考虑了污染物的极值特征和均值特征,却忽视了重金属对人体健康的协同危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首先基于健康风险理论,通过全面评估污染物的极值特征、均值特征以及重金属的协同效应,建立了改进的内梅罗指数模型;而后将其应用于我国南方某县的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评估,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显示:1)虽然该县的重金属的极值和均值均能满足环境保护要求,但重金属的综合健康风险已经超过容许限值1×10-4 a-1。2)该县饮用水水源地春季的内梅罗指数为2.76,属于"中等"级别;夏季和秋季的内梅罗指数分别为5.08和4.63,属于"较差"级别;冬季的内梅罗指数为2.17,属于"良好"级别。3)通过引入综合健康风险指数,改进的内梅罗指数模型能够更全面地反映重金属污染物对水质的协同影响,评价结果更为科学。  相似文献   

4.
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采自某地下水水源地共38个水样品中的8种重金属元素(Pb,Cu,Zn,Cd,Ni,Mn,Cr和Fe)进行含量分析,并使用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致癌与非致癌健康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水源Cr与Cd的致癌健康风险水平较高,需要引起重视,尤其是Cr;由Cu,Pb,Zn,Cd,Ni,Mn,Cr和Fe造成的非致癌健康风险处于较低水平,不会对人体造成显著危害.  相似文献   

5.
应用美国环保局(USEPA)提出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山东省某市W地下水饮用水源地水环境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水源地4种致癌污染物产生的健康风险为8.56×10-75.07×10-4,集中开采段致癌风险均未超过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限值5.0×10-5;集中开采段周边个别点位致癌风险值远远高于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优先控制致癌污染物是三氯乙烯、四氯化碳和苯;9种污染物的非致癌危害指数为0.405.07×10-4,集中开采段致癌风险均未超过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限值5.0×10-5;集中开采段周边个别点位致癌风险值远远高于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优先控制致癌污染物是三氯乙烯、四氯化碳和苯;9种污染物的非致癌危害指数为0.4018.87,集中开采段及其周边均存在超过风险控制标准的点位,非致癌风险主要来自硝酸盐、三氯乙烯和三氯甲烷.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渭河流域水体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健康危害风险,沿渭河干流采集浅层地下水和地表水水样,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健康风险评价模型揭示了水体中重金属Cd污染现状和健康风险。结果表明:2018年渭河干流地下水和地表水中Cd浓度分别为426.40~1 104.27 ng·L-1和224.70~1 154.12 ng·L-1; 参照《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得知,地下水和地表水中Cd浓度均在GB/T 14848—2017和GB 3838—2002 Ⅰ~Ⅲ类标准限值内; 水体中Cd浓度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性,沿河流流向均表现为逐渐增加的趋势; 地下水与地表水中Cd浓度高值区相一致,即集中分布于陕西省兴平市和渭南市临渭区; 由水体中Cd浓度单因子指数评价结果可知,渭河干流水体中Cd污染属于清洁水平; 沿河流流向,渭河中游和下游水体中Cd浓度单因子污染指数远高于上游; 水体中重金属Cd对成人和儿童产生的致癌风险分别为(1.48~2.05)×10-4和(1.84~2.55)×10-4,说明水体中Cd对人体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铅蓄电池厂废弃地块是否对土壤环境及周边人群存在影响,以某铅蓄电池厂污染场地为研究对象,在系统分析该场地土壤重金属铅(Pb)的污染分布特征基础上,采用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等手段对其风险特征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该场地土壤总体中性偏碱,表层土壤重金属Pb含量明显高于区域背景值,其中生产区Pb含量为第1类建设用地风险筛选值(400 mg/kg)的5. 58倍;各区域不同深度土壤Pb含量与pH值呈负相关,与有机质含量呈明显正相关;场地内各区域表层土壤Pb污染程度较高,按污染程度从高到低排序:生产区排污口熔炼区循环水池;健康风险结果显示,重金属Pb对人体所产生的非致癌风险总体可以忽略,但生产区和排污口处的土壤重金属Pb对人体具有一定的致癌风险.研究结果表明,此类铅蓄电池厂场地已明显受到污染,且对环境及人体健康具有潜在风险,若要开发利用,必须严格管控甚至修复治理.  相似文献   

8.
南丹大厂矿区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色金属矿区农田重金属污染以及健康风险是近年关注的焦点。以广西南丹县大厂矿区周边 6个村庄的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Cd、As、Cu、Pb、Zn和 Ni)特征、潜在生态危害及健康风险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该研究区域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变异较大,距离矿区越近重金属污染程度越大,土壤污染元素中 Cd污染最为严重;在被调查的 6个村中,村 5处于较高生态风险。村 1、村 2和村 3处于极高生态风险。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通过摄食途径重金属对儿童健康危害比成人大;致癌重金属 As对人群危害大于 Cd。大厂矿区周边农田土壤受到矿山开采的污染,并对周边的生态环境和人群健康产生一定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基于熵权的TOPSIS方法用于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水质量评价是地下水资源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供一种合理的水质评价方法,详细介绍了基于熵权的TOPSIS方法在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第二水源地为例,通过在供水井中取样分析,评价了第二水源地地下水水质现状.结果表明,石嘴山市大武口区第二水源地地下水水质总体情况较好,地下水水质基本符合生活饮用水要求,超标的NH4+主要是层间越流导致的上层水质较差的水进入供水含水层所致,F-主要源于水岩作用导致的含氟矿物的溶解.对地下水综合水质影响较大的因子为总铁、pH和NH4+,重金属污染较小,但仍应加强水源地管理和保护,防治人为地下水污染.  相似文献   

10.
综合《场地环境评价导则》与美国超级基金法案的风险评价导则中环境风险评价的方法和要求,以武汉某化工厂污染场地为例,探讨土壤中锑的环境风险评价方法;并从人体健康评价与生态风险评价出发,就经口摄入、皮肤接触、呼吸吸入锑污染物对成人和儿童进行健康风险定量计算,并评价锑污染物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该废弃场地内污染土壤虽然不属于危险废物,土壤中有机物和大部分重金属含量均处于相应标准限制以下,但部分区域锑含量偏高,最高质量分数达到1262.7×10-6,66%的土壤样品锑质量分数大于推荐修复值26×10-6;污染土壤的非致癌风险非常大;污染土壤对生物具有一定的生态毒理学影响,场地土壤须进行修复后才能使用。  相似文献   

11.
乔口镇土壤重金属Pb、Cd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沙市望城区乔口镇周边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单因子评价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其土壤中Pb、Cd的含量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乔口镇研究区域重金属Pb污染在可接受范围之内,而土壤中重金属Cd的累积程度较高,污染严重,已经对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产生危害。同时,对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研究发现,土壤重金属Cd的单因子潜在生态危害指数Ei处于40~160之间,且深度为0~20 cm的土样中Cd的单因子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均大于80,表明该元素存在强生态危险。从综合潜在生态风险危害指数RI来看,乔口镇综合潜在生态风险危害还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2.
江苏五市饮用水源地底栖动物调查及水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江苏部分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底栖动物状况,对常州、南通、连云港、淮安和扬州5市的10个饮用水水源地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到底栖动物30种,密度为159~1852 ind/m2,采用综合生物指数对水体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5市10个饮用水水源地中有7个为轻污染以下等级水质,污染最轻的是连云港茅口水厂水源地,污染最严重的是南通市南通港水源地。评价结果与理化数据评价相一致。  相似文献   

13.
广西某铅锌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和健康风险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广西某铅锌矿区(110°34′40″E,23°53′20″N)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采集45个土样,对6种重金属污染物含量分别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土壤pH平均值为5.05,呈弱酸性,调查区域土壤主要受到As和Pb重金属污染。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法的结果表明,6种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系数均值大小顺序为:As>Pb>Cd>Cu>Zn>Cr。与国内其他铅锌矿区土壤相比,调查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分布于表层土壤。土壤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As和Pb的人群致癌健康危害较大,As和Pb重金属健康风险水平大于10-4。  相似文献   

14.
对分布于大连海区的5个调查位点的潮间带的表层污染物中重金属Cu、Cd和Pb的污染状况进行调查,分别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污染状况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大连海区潮间带的表层沉积物总体处于低污染水平和低潜在生态风险水平,仅个别位点样品的Cu达到中等污染水平。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水平与人类活动的影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5.
浅谈重金属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由于重金属不能被生物降解,在环境中只能发生各种形态之间的相互转化,所以重金属污染的消除往往更为困难,对人体引起的影响和危害也是人们更为关注的问题。本文旨在提醒人们注意:环境中与人类健康关系密切的重金属,如Hg、Cd、Zn、Cu、Cr、Pb等,不仅有毒而且也能致癌,一旦进入体内则很难自然降解,从而对人体健康构成很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6.
保障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是实现饮水安全的重要前提。系统梳理了"十三五"期间黄河流域(片)现场抽查饮用水水源地管理及保护现状,深入分析了水源地变更或实际供水功能改变、城市饮用水水源单一、应急供水保障能力不足、取水口水质监测频次不够、监测项目不全、水质存在污染风险等典型问题,从饮用水水源地名录核准、应急备用水源地规划及建设、饮用水水源地日常监测和监督性监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风险防范与管理、示范水源地创建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对策和建议,对"十四五"期间持续推进和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保障饮用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城镇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饮用水是用途最为重要的水资源,饮用水水源的保护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饮水安全关系着亿万百姓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本文结合安徽省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与评估工作,调查城镇饮用水水源地社会经济状况、水资源利用状况、土地利用状况等基础信息,调查水源地属性、水质水量状况以及影响饮用水水源水质的主要因素,综合评估水源地环境禀赋、污染现状、环境监管和环境风险,并提出了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政策与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内蒙古钱家店铀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 以与之相邻的大林非矿区为背景区, 分别采集表层及垂向剖面土壤样品,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定量分析土壤中重金属U、Cd、Mo、As、Pb、Ni、Cu、Co、Cr 和Zn 的含量。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指数法分析其污染特征; 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研究区进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结果表明: 土壤中U、Cr、Pb 和Mo 元素浓度(ωB /10-6)超过背景区平均值, 分别为1. 06、28. 36、14. 31 和0. 34; 土壤样品中U 的单因子污染指数为1. 20, 内梅罗指数为1. 07, 均属轻度污染; Cd 潜在生态危害系数最高, 为21. 66, 土壤重金属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为66. 16, 潜在生态风险程度为轻度; 垂向剖面重金属元素含量自1. 3 m 处发生显著变化且XRD 检测出铝合物。矿区总体受到重金属元素轻度污染, 潜在生态风险低。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合理地评价浅层地下水有机污染水质,严格筛选了有机污染控制因子,采用浓度和毒性作用双权重因子,通过二级评价标准,运用双权重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某城近郊浅层地下水有机污染水质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与实际检测结果相符,证实双权重模糊综合法评价浅层地下水有机污染水质是合理的,评价结论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焦作市公园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以焦作市3个代表性公园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其部分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及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内表层每千克土壤中5种重金属元素Mn,Zn,Cr,Ni,Cu的质量平均值分别为609.42,100.15,62.74,32.93,19.21 mg,5种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变异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ZnCrNiCuMn;(2)单项污染指数、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及富集因子的计算结果显示,土壤污染程度由重到轻排名为人民公园龙源湖公园森林公园;(3)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公园土壤中Ni的生态风险指数最大,但从整体来看,3个公园的污染程度都在安全范围内,不会对游客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4)相比国内其他城市的公园,焦作市公园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程度相对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