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能 《山西建筑》2009,35(13):35-36
对中西方文化进行了比较,探讨了当代中国建筑的发展方向,指出应将中国建筑艺术文化中的精髓同西方建筑艺术领域的先进元素相结合,向前辈学习,从而走出一条建筑文化发展的中国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2.
宋佳颖 《山西建筑》2007,33(35):39-40
就拉普普的《住屋形式与文化》中有关文化的问题做一探讨,从有关家庭的问题出发,探讨了住宅形式与文化的关系,试图把文化的特殊方面描述的更为具体些,指出文化对住屋形式的影响很大,以期中国在借鉴西方文化的同时,可以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住宅形式。  相似文献   

3.
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我国民族文化发展有重要意义。以大圩古镇传统汉族民居为例,通过实地调研与查阅文献资料,分析与归纳大圩古镇传统民居建筑特色及其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及其在当代的发展策略,主张通过传统建筑形态的重构与再生、多元化协调发展延续传统汉族民居建筑文化,指出我国传统民居建筑形式未来发展要坚持多元化与地域性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图通过我国目前建筑文化中所出现的两个普遍实际问题,阐述在对于传统建筑形式和当代建筑艺术方面,都存在着相当严重的片面追求形式和形式美现象。并通过建筑评论说明形式主义的危害,通过文化的发展说明建筑理论和创作不能仅仅立足于传统和形式。不能把建筑本质看成纯艺术,而必须清晰地、辩证地认识传统建筑形式和当代建筑艺术,以便使建筑创作、理论、评论更具有科学性、时代性……  相似文献   

5.
东西方古典建筑有明显的差异,是东西方文化的不同造成的。而文化差异归根结底又是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作者试图从地理建筑观的角度入手,分析文化对东西方古典建筑差异的影响,并试图从中找到对中国当代建筑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1)
当代中国设计中存在基于传统文化的设计内涵与设计手法表现不足、一味追捧西方时尚设计的现象,使一些设计中民族、地方元素较少。传统文化中的古建筑装饰文化应引起业界足够的重视,从而使大量的民间建筑装饰得到及时的维护、保养和修缮。文章对江西传统民居装饰中的形式构成元素追本溯源,以期继承并发展江西传统民居装饰形式构成元素的基因库,并从中选取丰富的艺术原始形态和表现技艺,以激发设计者的创造灵感,使其设计思想回归传统设计。  相似文献   

7.
李芗 《南方建筑》2000,(2):90-91
本以中西方传统的哲学观为基础,从几方面分析了中西方化价值体系的差异及其对中国西方建筑化体系的深影响,并指出人类未来的发展,将是中西化相融合共同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东西方古典柱式的差异由东西方文化的不同造成,而文化差异归根结底又受地理环境影响,研究从地理建筑观角度出发,分析文化对东西方古典柱式差异的影响,并归纳对我国当代建筑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针对20世纪建筑学进步与扭曲的现实,论述了赋予21世纪建筑以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品格的必要性,探讨了这种新文化品格的基本特征和未来东方建筑创作的三大源泉。同时指出,继形式、风格、流派之后走向文化品格的开明建筑——即泛流派建筑乃是新世纪东西方建筑文化的汇合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建筑形式构成的概念进行初步表述,并就建筑形式构成的不同观点?东西方不同文化产生的不同观念,以及几何图形对建筑构成的相关影响等进行探讨,从而更为深刻的阐述了建筑构成的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11.
百年回首,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历程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经历过光荣,也饱受失意。随着西方文化在近代军事、经济和宗教等力量作用下传入中国,中西方建筑文化由相遇到冲突、选择,使中国传统建筑秩序失之平衡。虽然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古典建筑秩序在文化整体上有着更多的相似,但具有革命性的现代建筑文化则需要打破一切,它的冲击是多方面的,不仅包括形式,还包括相应的政治、经济、生活、价值观念等。正因如此,当代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一直处在传统与创新、个性化与多样化的双重困扰之中。这样的文化危机时代,也正是历史的转折时期,天将降大任于当代建筑师,建构中国建筑新文化和新秩序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现实的要求。 1、当代中国建筑文化的确定 在当代的时空背景下,对中国建筑文化进行确定,显得异常困  相似文献   

12.
张亮 《南方建筑》2002,(1):64-65
建筑形式的意义不仅在于对建筑形式美的追求,还在于建筑形式与其内容之间的必然联系.本文从文化内涵、风格展现、功能暗示、技术表现这四个方面对建筑形式的意义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在建筑创作中传达形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朱平 《时代建筑》1992,24(3):37-41
近代以西方文明为主导的现代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震荡,使中国建筑起了很大变化。西方建筑形式与技术,在沿海大城市中兴起,尤其在上海,形式复杂多样,堪称建筑万国博览会。然而,至今中国建筑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矛盾并未解决。上海近代建筑大致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西方复古主义的,二是早期现代派的,三是中国传统形式与现代技术结合的。由于受传统的建筑历史研究所限,人们的视角重点在于形式,这对初步的资料分类整理是很有效的。但是,无法深入反映出文化碰撞的具体机制所在。特别是由于从形  相似文献   

14.
刘玉宝  田鸿喜 《山西建筑》2007,33(33):49-50
通过对瓷都景德镇传统制瓷建筑与传统民居的分析,从城市地域文化影响建筑特征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当代景德镇建筑应结合陶瓷文化进行设计的方法,解决了当代城市建筑千篇一律、形式趋同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李云川 《山西建筑》2014,(26):18-19
对木结构的中国传统建筑及以石材为主的西方古代建筑进行了介绍,探讨了两种建筑的形式,并从文化内涵、世界观的角度入手,深入分析了中西方建筑在设计思维上的差异,指出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要注重文化传统和设计思维的传承,以营造出更具特色的建筑形式。  相似文献   

16.
中西方建筑文化在近代的相遇,使中国民族建筑产生了相应的变革,出现了许多新型作品,与此同时产生的对建筑“民族性”问题的探索延续至今。中国民族建筑与西方建筑的初始冲突中产生的变化、发展隐含着方向性。其中最重要的是文化的延续性,而建筑形式的变化实质是一种历史文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徽州合院是特定地域内自然环境和社 会文化在建筑形式上的重要表征。本文针对中 国传统地域建筑文化的当代重构议题,立足于 徽州合院形式的设计探索,从形式美学、空间组 织、场所营造三个方面解析传统徽州合院地域 特征,运用特征归纳、比较分析、案例解读等方 法解读三个当代建筑案例,进而揭示出徽州合 院在形式操作、空间组织、组群构建三个层级 上转译与重构方法,阐释当今地域创作中对徽 州合院形式的传承与变异,探索徽州合院形式 对当代创作的潜能,并探讨建筑实践中传统与当 代、地域与全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工业建筑》2013,(7):5-8
通过对当代西方工业遗址景观设计内在文化性表现层面分析,总结不同文化维度下景观塑造策略和艺术处理手法,指出当代景观设计已摆脱单纯的空间游戏和形式玩味,形式塑造中的多重文化维度附加和表达是工业遗址景观艺术创新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赵冰 《新建筑》2004,(1):46-47
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我们这一代规划师和建筑师,创作上经历了从向当代西方文化学习到返身向中华传统文化学习的不同阶段。今天在创作中也已坚实地站到了我们自己文化的主根上来了。真正的中华建筑只有建立在自己的文化根基之上、自己的文化体验之中。尽管我们今天看到大量的新做的建筑,但它们并不是真正意义的新建筑,我们渴望的新建筑是要具有自己文化根性的中华建筑。  相似文献   

20.
刘晓晖  覃琳 《建筑师》2006,(4):81-84
文章第一部分,先以建筑起源与发展的历史阐述了“形式追随技术”的事实,并从技术、营造、建筑的内在机制表明“形式追随技术”的必然性,指出技术是认识建筑现象的重要标尺以及中国建筑师需要转变的技术态度;文章第二部分,通过对技术从感性发展到理性的历史考察,以反思当代社会对技术的质疑为契机,提出“诗性”概念,阐述本文的核心观点——形式追随诗性的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