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济黄  王歆 《华中建筑》2004,22(B07):A0009-A0010
研究古代文化遗产可以有不同的视角,李诫所著《营造法式》记述了宋代通用的建筑构造做法,以及政府对于建筑营造活动的管理制度,可以作为我们今天研究古代社会中的建筑文化的参照性标识。而在《法式》的解读和研究中,它本身、以及中国建筑文化的性格特征体现,则是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1919 年朱启钤先生在南京发现宋《营造法式》并刊印丁本《法式》,之后委托陶湘先生以《法式》诸版本勘核校对并出版陶本《营造法式》,接着朱先生成立中国营造学社,出版《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并延请梁思成、刘敦桢等学者加盟,从此开启了中国学术界对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系统建构,与对宋《营造法式》这部古代建筑大书的深入探索。自梁思成于 1925 年由乃父处获得陶本《营造法式》 到其加入学社,开展紧锣密鼓的古代建筑考察与研究,直至发现唐代佛光寺大殿,接着进入抗日战争时期的艰难岁月,梁先生始终坚持以理解与研究宋《营造法式》为中心, 以建构中国建筑史与诠释中国古代营造制度为目标的艰难学术之旅。自 1919 年朱启钤先生发现《营造法式》至梁先生的学术大作《〈营造法式〉注释》全本以《梁思成全集》 第七卷的形式于 2001 年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 其间经历的大半个世纪,正是几代中国学人在探究中国古代建筑奥秘这一学术道路上筚路蓝缕的真实历程。  相似文献   

3.
《考工记》与《营造法式》是古代中国建筑技术的两部经典文本。《考工记》几千年以来被广泛阅读和研究,《营造法式》则流布惨淡影响甚微,直到当代被重新印刷与研究。两部经典传承的差异源于社会政治文化力量通过对阅读目标的引导,对文本写作的组织及其传播资源的控制限制了建筑技术以文本为媒介的传播,这是古代中国建筑技术典型的文本情境。  相似文献   

4.
宋李诫《营造法式》在很长时期内,是一部无人能懂的天书。中国营造学社为这部书的研究制定了计划, 梁思成等先生加盟学社后,先从清式营造法入手,撰写出版了《清式营造则例》,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之初步。进而探索宋式建筑,从辽、宋及唐代建筑遗例开始,经十数年实例考察与探究,完成《中国建筑史》。后进一步展开 《营造法式》研究,在十分艰难的外部条件下,梁思成先生仍在辞世之前基本完成《营造法式注释》上下册基础文本。上卷初版于 1982 年,全书出版于 2001 年,为世人学习古代典籍《营造法式》,奠定了具有重大突破性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5.
马鹏飞  李翔宁 《建筑学报》2021,(11):110-115
《营造法式》自1920年代重新出版后受到海外汉学家的广泛关注,产生了大量相关研究话语.回顾这些话语可以发现,百年来海外学者对《营造法式》的研究大体经历了早期介绍传播、技术内容解读、多元文化探索3个阶段.《营造法式》海外研究的侧重点由技术解读转向文化探究这一变化过程折射出海外学术界对中国建筑认知的重要转变.重视建筑文化研究,加强中国建筑的传播辐射力,对于世界范围内中国建筑理论体系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山西大同下华严寺海会殿大木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方 《山西建筑》2010,36(1):39-40
简要概述了《营造法式》的研究意义以及中国古代木架建筑大木作的特征,并对照法式则例,比较分析了山西大同下华严寺海会殿大木作部分,证实了运用法式知识指导测绘工作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李路珂 《建筑师》2009,(3):45-54
北宋时期是我国古代文化与科技的高峰时期。成书于北宋末年的《营造法式》是中国古代仅存的两部建筑专书之一.图文详尽,是我国古代建筑特征与成就的典型代表。该书虽然不是一部专门阐述建筑理论的著作.却集中反映了当时的建筑思想与建筑观念。本文试图通过文献和实物两方面的考察.深入探究《营造法式》中关于装饰与材料的基本观念.包括“装饰”与“材料”的定义,以及材料对于形式或装饰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刘克明 《华中建筑》2004,22(2):127-130,142
《营造法式》刊行已经整整900周年了,《营造法式》中的各种建筑图样反映了11-12世纪中国工程图学的科学成就,是足以值得纪念的古代建筑学专著。以此为题讨论了《营造法式》中的图学思想、古代建筑制图的规范化、建筑图样的绘制技术及其对现代工程图学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成丽 《华中建筑》2012,(12):24-26
由北宋官员李诫编修并于崇宁二年(1103年)颁行全国的《营造法式》,是一部侧重估工算料的法规性建筑营造技术典籍,被学界尊为解读中国古代建筑最重要的“文法课本”,也曾因“字句古奥”被视为其“天书”。该书开篇所载《进新修(营造法式〉序》一文,辞句精丽,典故麇集,但其价值意义至今亦未能被充分挖掘。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逐句考释该《序》的用典出处,力图廓清其背后所映射的文化语境,进一步展现《序》文对于《营造法式》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以裨益于对该书的解读乃至中国古代营造学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一、高平开化寺大殿与《营造法式》 作为我国古代仅存的两部建筑专书之一的《营造法式》(以下简称《法式》),成书于北宋末年,图文详尽,兼具“系统性”和“典型性”,几乎成为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必由之径。关于《法式》的既往研究大多集中在建筑结构方面,对装饰问题涉及不多,其重要原因是实例缺少。在梁思成先生为《法式》作注,开创中国建筑史学的时代,“彩画作实例可以说没有”,或是被后世的重修“油饰一新”,或是由于时代的变迁而褪尽色彩。此后的数十年,我国在地上建筑和地下考古方面均有重大发现,然而关于《法式》彩画的实物资料仍然极其有限。  相似文献   

11.
该文用拓扑学几何概念与符号学的方法,分析中国古代建筑名著《营造法式》的词汇与语法意义,更为精确与系统地对《营造法式》进行了解读,清晰且深刻地分析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符号学意义与建筑构造的叙事话语。  相似文献   

12.
1929年,在发现与研究宋李明仲的《营造法式》十年之后,文化界掀起了一阵研究古代建筑经籍进而关注文物古迹保存的热潮,3月,在《营造法式》的发现者朱启钤先生的周围,一群有志于研究保存中国建筑传统者聚集,发起成立营造学社,由此开始了中国建筑历史研究的崭新一页,至今已经过去了八十年。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宋《营造法式》与日本《延喜木工寮式》的比较,分析唐宋以来建筑生产制度与技术的演变和发展,以及中日古代建筑生产制度与技术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4.
建筑基础,宋《营造法式》称“基址”,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因湮没地下不可目睹,宋代基础做法今人所知不多。本文通过对《营造法式》的解读,结合古代文献以及当今仍在使用传统营造方法,试图揭开宋代基础做法的神秘面纱。基础营造有三部分内容:放线、开基和筑基,下逐一说明。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建筑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有一部极负盛名的古代建筑珍贵文献——《营造法式》。它由北宋神宗熙宁年间开始编撰,哲宗元祐六年成书。到了绍圣四年,由李诫重新编修,北宋徽宗崇宁二年刊印。  相似文献   

16.
学习一个专业,总要有那么几本入门的书,建筑学专业的学习更是如此,从《周礼?考工记》《营造法式》到《园冶》,从梁思成先生的《营造法式注释》《中国建筑史》到刘敦桢先生的《中国古代建筑史》,有关中国建筑理论、文脉的书层见叠出.却只有这样一本《不只中国木建筑》,用生动的语言文字,深入浅出地让中国传统木建筑文化概念跃然纸上,成为...  相似文献   

17.
传统建筑是民族文化的产物,建筑的营造离不开尺度。通过分析儒家文化的实用理性思想和礼制思想,以及《周礼·考工记》中的实物模数思想与《营造法式》中的营造模数思想,得出中国传统建筑模数思想的形成与儒家文化有内在的关联,给其他民族建筑模数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营造法式》是研究宋代建筑必不可少的参考书,书中对宋代建筑的制度、做法、用工及图样等方面都作以详细介绍。作者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研读,总结了其对室内环境设计的一些启示,从古建筑营造的空间、形态及规则制度等方面感悟古建筑营造的美学价值,体会《营造法式》中的室内环境艺术。宋代及《营造法式》的渊源宋代城市经济繁荣,在文化、艺术、对外交流等方面都取得很大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建筑理论的概念里,"中国古代建筑史"是一门学科,而这门学科认为,中国古代也有建筑理论的出现和存在,其中,宋《营造法式》被认为是"中国现存时代最早、内容最丰富的建筑学著作"(语自《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卷).《营造法式》是一部什么样的历史遗存的文献,为什么会被现代建筑理论的学人们认为是"建筑学著作"?这无疑是"中国古代建筑史"所应明确的历史问题,也是现代建筑理论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20.
《营造法式》是详细论述建筑工程做法的建筑书籍之一,也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著作人是北宋土木建筑家李诫。书中关于传统建筑理论观念的叙述、艺术审美的分析,展现了特定的历史文化内涵,具有穿越时空的美学价值。本文基于建筑技术专著《营造法式》的结构和内容,阐述传统技术条件下建筑结构和装饰的审美意匠"礼制"观念下传统建筑的伦理之美、传统建筑的意境及精神境界,总结该书在建筑史中的美学价值,从而探究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设计美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