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在大型预焙阳极电解槽上测量阳极气体中CO_2含量,并根据阳极气体中的CO_2含量与电流效率的关系,建立了铝电解槽电流效率与电解槽各种操作参数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讨论了电解温度、Al_2O_3浓度、添加剂MgF_2 CaF_2含量以及电解质分子比对工业铝电解槽电流效率的影响。本文还对现在的铝电解生产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60KA的自焙阳极电解槽上,借助于阳极气体分析法,赢得电解槽的瞬时电流效率.与此同时,同步测定电解槽的温度、铝水平、炉底电压降和槽龄,用统计法处理大量实测数据.研究电解温度、铝水平、炉底电压降和相龄对电流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根据生产实践,对190KA中心下料预焙阳极电解槽技术条件的优化控制进行了总结,并通过对实际生产数据的统计分析,提出了一组合理的电解槽技术条件配置,在此技术条件下,可获得高的电流效率。  相似文献   

4.
张斌  赵光景  武超  张立杰  朱振国 《矿冶》2004,13(1):68-71
针对原 190kA大型预焙阳极电解槽槽电压、温度和能耗高的问题 ,对电解质成分、槽电压和电解温度等工艺技术参数进行了调整。调整后新的工艺技术条件为槽电压 4 11V、电解质分子比 2 5、电解温度 95 0℃ ,电流效率达到 93 7% ,吨铝直流电耗比调整前降低了 1173kW·h。实践证明 ,大型预焙槽低电压操作工艺是切实可行的。本文对电解质成分、电解温度和槽电压的调整方法进行了论证 ,并介绍了低电压操作的具体实施和取得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介绍甘肃某厂500 kA大型预焙阳极铝电解槽的焙烧启动及生产实践,分析大型预焙阳极铝电解槽技术特点和与中小型槽的区别,归纳500 kA大型预焙阳极铝电解槽生产实践中的有关现象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对将65kA系列自焙阳极铝电解槽改造成90kA中间点式加料预焙阳极铝电解槽的两个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并对选择的改造方案进行了实施。在改造实践中找出了存在问题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少烟优质阳极糊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少烟优质阳极糊进行了研究。其措施是:其一对中温沥青进行空气吹炼法改性;其二减少粘结剂沥青的配入量。此外,测试了原料及自焙阳极糊的各种理化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自焙阳极糊的粘结剂需要量是流动性指标和原料性质的函数;自焙阳极糊的生坯表观密度不依流动性指标而变,而是原料性质的函数;所制得的自焙阳极糊其机械强度,孔隙率,比电阻,挥发份都有明显改善,这在铝电解中,对增加电流效率,降低电能单耗有着重大的经济意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SY300(kA)以上级预焙阳极电解槽及供电整流系统的设计,为设计大型预焙阳极电解槽,开发了电解槽物理场仿真数学模型和工程设计软件。现已设计了7个系统的SY300kA电解槽和1个系列SY350kA电解槽,其中已有3个系列SY300kA电解槽投产运行,其运行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500kA 大型预焙阳极铝电解槽在焙烧启动及一年多的生产实践中,技术条件、技术参数的保持及变化等,分析归纳了500kA 大型预焙阳极铝电解槽生产实践中的有关现象和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国铝电解吨铝电耗高的现状,以186kA系列电解槽阳极为研究对象,对阳极压降、回路压降和槽工作电压进行了理论计算,分析了影响阳极压降过高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回路压降约占槽工作电压23%;阳极压降约占回路压降41%;阳极压降理论计算值为391.15mV;影响阳极压降的主要因素是钢-炭压降和阳极炭块压降,次要因素是铝-钢爆炸焊压降和阳极钢爪压降;降低阳极压降有一定潜力。阴极压降占回路压降的比重也较大,降低阴极压降也有一定潜力。对于300kA以上大型预焙槽,应该运用阳极理论压降放大准则进行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11.
以氯化胆碱-乙二醇低共熔溶剂(ChCl-EG DES)为电解液,废白铜为阳极,钛片为阴极,在363 K下对废白铜进行了电解分离,并在阴极获得了高纯阴极铜。系统研究了温度和氯化亚铜(CuCl)浓度对ChCl-EG DES黏度和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CuCl+ChCl-EG DES的黏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着CuCl浓度的升高而增大,电导率与之正好相反。阳极极化曲线表明,适当提高CuCl浓度可以使Cu和Ni的电位差增大,有利于铜镍的分离,但CuCl浓度过高会导致阳极溶解速率减慢。电解实验发现,当CuCl浓度升高时,直流电耗先减小后增大,电流效率则相反。当CuCl浓度为1 M时,废白铜电解分离的电流效率高达99.1 %,而直流电耗低至170.2 kW·h·t-1。阴极铜的纯度高达99.62 wt%,其表面形貌平整致密。  相似文献   

12.
铁是湿法炼锌原料中含量较高且难脱除的杂质之一,硫酸锌电积液中的Fe^(2+)是电积工艺过程中重点关注的有害杂质之一。以含Fe^(2+)的硫酸锌模拟溶液为研究对象,开展锌电积的工艺试验,系统研究Fe^(2+)浓度、电流密度、极间距和电积时间对锌电积电流效率、电能消耗和电积锌形貌等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电积液Fe^(2+)浓度在6 mg/L以上时,将会引起电流效率严重下降及吨锌电耗显著增加,并使阴极锌反溶;在电积液Fe^(2+)浓度为6 mg/L时,优化的工艺参数条件为:电流密度400 A/m^(2)、极间距4 cm、电积时间少于16 h,在此条件下,电流效率超过90%,吨锌电耗低于2950 kWh,同时阴极锌表面较为光滑平整。  相似文献   

13.
电解冶金中新型涂层钛阳极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解冶金中,在氯倾物体系电积金属,主要研究涂层钛阳极钝化原因,并对阳极导电性能进行改进,取得节省电能消耗的效果,在硫酸盐体系电积金属,通过添加铱等活性元素,大幅度地提高了涂层钛阳极电催化活性及阳极工作寿命,快速寿命比B配方的增加212倍;在氯化物硫酸盐混合体系电积金属,研究了硫酸根含量对放氯效率的影响。本文研制的涂层钛阳极已在国内一些冶金厂应用。  相似文献   

14.
钛基复合涂层阳极电化学法制备二氧化铈超细粉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钛基钌-铱-铑复合涂层作为阳极, 以硝酸铈和硝酸铵作为电解液, 电化学法制备二氧化铈超细粉体。产品经XRD和TEM分析表明, 粉体属立方晶系, 呈球形, 且粒度小于30 nm;阳极极化曲线表明涂层电极的极化性能优于铂电极, 槽压和能耗均低于铂电极。探讨了溶液浓度、电流密度、pH 值等对电流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Minerals Engineering》2003,16(6):529-535
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current efficiency and power consumption of cobalt electrowinning,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the electrolyte needs to be known.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depends directly on various variables including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acidity of the electrolyte. This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determine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nd density of cobalt sulfate electrolyte with varying levels of cobalt and sulfuric acid, measur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The experiment conditions selected in this study simulated the range of modern industrial cobalt electrowinning electrolytes. From the experimental data, models were deduced, correlating temperature, cobalt concentration and sulfuric acid concentration to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nd density of the cobalt sulfate electrolyte. The models were developed using empirical formulas, which allowed for reasonable extrapolation, to produce a tool to study the major trends of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nd density. From these models, suggestions could be made to enhance the electrowinning process via increased current efficiency and decreased power consumption.  相似文献   

16.
银电解精炼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筐装银阳极电解工艺条件及其对电流效率和直流电耗的影响,提出了确定电解周期的新观点.对含银99%(质量分数)以上的各种银屑、小碎银块和银粉,不需熔铸成标准阳极,可直接加入篮筐中进行电解.本工艺为银的二次资源回收和二次电解精炼制取高纯银粉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采用双膜三室电解工艺,研究了添加剂对电沉积锰效果的影响。分别选用两种添加剂亚硒酸、聚丙烯酰胺 硫脲作为无机含硒添加剂和有机复合添加剂的典型代表,结果表明:无机添加剂亚硒酸最佳浓度为0.2 g/L时,电流效率可以达到74.2﹪,酸回收率为37.3﹪,电耗为6648 kW·h/t;有机复合添加剂聚丙烯酰胺浓度0.01 g/L、硫脲浓度0.015 g/L时,电流效率达到了71.1 ﹪,酸回收率为35.1 ﹪,电耗为6990 kW·h/t,此时表面形貌效果达到最佳,表面光亮致密。  相似文献   

18.
合金中铋银的电解分离行为及其影响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HCl-NaCl-BiCl3-H2O体系下, 对铋银合金中铋、银进行了电解分离研究, 考察了温度、电流密度、Bi3+浓度、酸度、NaCl添加量等对铋、银分离效果的影响。采用金相显微镜观察了不同电流密度及Bi3+ 浓度下阴极铋的形貌。实验结果表明, 在温度40 ℃、电流密度150 A/m2、NaCl添加量80 g/L、HCl浓度60 g/L, Bi3+浓度80 g/L条件下, 铋在阴极呈致密片状析出与银实现分离, 其纯度达99.5%以上, 电流效率大于99%, 阴极铋电耗约180 kW·h/t。  相似文献   

19.
采用电化学测试和物理检测的方法,研究了氯化镍萃余液中,微量TBP、N-235对镍电积过程的阴极电位、阳极电位、槽压、电流效率和能耗的影响以及对阴极镍的形貌、结晶取向、内应力的影响。当电解液中同时含有TBP 和N-235时,TBP 应限制在2mg/L 以下,N-235应限制在3mg/L 以下。  相似文献   

20.
唐文忠  王玉芳 《矿冶》2016,25(1):62-64
电单耗是铜电解生产的一项重要技术经济指标。重点介绍了金昌冶炼厂电解车间通过采用提高电流效率、降低电解槽电压、优化生产作业流程等措施降低阴极铜电单耗的一些生产实践,阴极铜电单耗由2004年阴极板加长以来的历年平均值335.7 k Wh/t左右降低到2015年的321.4 k Wh/t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