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综述了常见的吸附脱硫技术和吸附材料的研究进展,评述了各种脱硫技术的特点,介绍了活性炭、金属及其氧化物类以及分子筛类吸附剂。 相似文献
2.
3.
4.
5.
6.
7.
8.
杨西萍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31(9):279+294
本文综述了物理吸附脱硫、反应吸附脱硫以及选择性吸附脱硫技术的优缺点.并介绍了常见的吸附脱硫工艺,认为S-Zorb流化床吸附脱硫技术最有可能实现低硫汽油的深度脱硫. 相似文献
9.
杨西萍 《化工标准.计量.质量》2011,(9)
本文综述了物理吸附脱硫、反应吸附脱硫以及选择性吸附脱硫技术的优缺点。并介绍了常见的吸附脱硫工艺,认为S-Zorb流化床吸附脱硫技术最有可能实现低硫汽油的深度脱硫。 相似文献
10.
汽油吸附脱硫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吸附脱硫方法以其操作简单、投资少、适合于深度脱硫、无污染等优点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文章介绍了物理吸附、反应吸附、选择性吸附等燃料油吸附脱硫技术的机理和工艺。 相似文献
11.
12.
13.
研究新型双功能Ti-Si-O吸附催化材料在紫外光照射下对汽油的光催化-吸附耦合脱硫性能。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Si-O双功能催化吸附材料,并用N2吸附法、XRD等对Ti-Si-O进行了结构表征;有机硫化物的含量和种类采用液相色谱、库仑仪、GC-MS和GC-SCD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当钛硅摩尔比为3:7时,所制得的Ti-Si-O材料的光催化-吸附耦合脱硫性能最好,脱硫率达96%,优于单一的TiO2和SiO2材料;Ti0.3Si0.7O2对汽油中的3种有机硫化物的光催化-吸附耦合脱硫速率大小顺序为T > MT > BT;GC-MS产物检测表明汽油中的有机硫在Ti0.3Si0.7O2双功能催化吸附材料表面转化成极性较强的砜类物质,而后选择性地吸附在Ti0.3Si0.7O2表面;Ti0.3Si0.7O2可经过丙酮洗涤和热空气氧化法再生,5次循环使用后的脱硫性能基本维持不变;在光催化-吸附耦合工艺下,Ti0.3Si0.7O2材料可将真实汽油的硫含量降低至10 mg·g-1以下。 相似文献
14.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铝酸钠为铝源、硅酸钠为硅源、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不同硅铝比的Al-MCM-41分子筛,负载不同金属离子对其改性,并用X射线衍射仪(XRD)、N2气吸附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同时,考察了Al-MCM-41(80)负载不同金属离子作为吸附剂对模拟汽油的脱硫性能。结果表明,Al-MCM-41(80)在353 K时的脱硫效果最好;负载金属离子Fe3+、Ni2+、Zn2+、Cu2+、Co2+、Ce3+的脱硫效果顺序为:Ni2+>Co2+>Zn2+>Fe3+>Ce3+>Cu2+;芳烃的加入降低了分子筛对噻吩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5.
16.
采用小型固定床反应器,对制备的Ni/ZnO吸附剂的动力学进行测定,动力学实验基本条件为:以噻吩和正辛烷混合物作为模拟汽油,反应压力(0.4~0.8)MPa,反应温度(330~370)℃,氢油体积比70∶1,空速5h-1。在消除吸附剂内、外扩散影响的条件下,通过设计正交实验,得到固定床反应条件下的动力学实验数据。根据幂函数型速率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多元非线性拟合,得到动力学方程为:r=0.0229×e-22528.51/RTp0.0013Hp0.053Sc0.95ZnO,并对模型进行统计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对表面反应控制阶段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