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研究了α-氯代乙苯/TiCl4引发体系的α-蒎烯/苯乙烯共聚合性能。通过GPC及微臭氧化-薄层层析法表征分析,证明该引发体系可使α-蒎烯/苯乙烯在较宽单体投料比范围内实现有效共聚;提高TiCl4浓度可使共聚单体转化率差缩小,而共聚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基本不变;Et3N的加入可缩小α-蒎烯/苯乙烯的聚合反应活性差,并明显提高共聚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相似文献   

2.
流化催化裂化(FCC)是很重要的炼油工艺,对炼油厂的经济效益影响很大,而反应器中催化剂的料的混合状况对FCC垢产率和产品选择性有着直接的影响。道达尔公司与法国石油研究院合作,成功地改变了目前工上使用的CFD编码,该编码可用来准确地表述FCC装置中液体-固体的流动状态,从而了解和改善催化剂与原料的混合、接解状况,提高FCC装置的产率和产品选择性。  相似文献   

3.
以NB- 1 型弱极性溶剂为致孔剂合成的ST- DVB 共聚体为骨架,经氯化、磺化制得C102 大孔阳离子交换树脂。在绝热反应器中将其用作壬烯与苯酚的烷基化反应催化剂,在空速9 h - 1 、反应温度88 ~130 ℃的条件下,600 h连续反应后壬烯转化率≥94 % ,壬基酚选择性达95 % ;在等温反应器中用作二甘醇分子内脱水环化反应的催化剂,在空速为0-4 h - 1 、平均床温155 ℃下,连续反应380 h 后二甘醇的单程转化率≥62-9 % 。  相似文献   

4.
采用微型反应器,以正庚烷为原料,在一定反应温度和液空速为10h^-1条件下,考察烃类裂化催化剂CRC-3的选择性活性随老年时间的变化规律。模拟工业催化裂化(FCC)条件人工制备钒中毒催化剂,对其反应选择性活性进行考察。然后制备碳酸锶组分的钝钒剂,考察不同碳到锶加量的钝钒效果。数据表明:任一碳酸锶加量作为钝钒剂均能起到一定的钝钒效果,而向被钒中毒的催化剂中加入10%左右的碳酸锶起到最佳的钝钒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循环-吸附分离反应器中对甲烷氧化偶联制C2烃类反应进行了研究,并考察了循环比、CH4/O2比、甲烷空速等因素的影响。研究发现,利用循环-吸附分离反应工艺,可同时提高OCM反应的CH4转化率和C2选择性,解决C2收率低的问题。在掺杂的CaTiO3催化剂体系上,通过循环-吸附分离反应,CH4转化率、C2选择性和收率分别高达64.3%、85.4%和55%。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钙钛矿复合氧化物CaTil- xLixO3 - δ催化剂用于炼厂干气中甲烷和乙烷选择氧化制乙烯的催化性能。通过加入MnCO3 和负载Pt 改善催化性能,并考察了空速和催化剂装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CaTi0-8Li 0-2O3 - δ中加入质量分数为30 % 的MnCO3 ,在775 ℃甲烷和乙烷的转化率略有增加的同时乙烯的选择性增加10 % 以上,乙烯收率可达55 % 。30 % MnCO3/CaTi0-8Li0-2O3 - δ催化剂再负载质量分数为0-2 % 的Pt 可进一步提高乙烯选择性,最佳乙烯收率可达63 % 。单纯甲烷氧化偶联和单纯乙烷氧化脱氢试验表明,MnCO3 的加入可以提高甲烷氧化偶联反应中甲烷的转化率和乙烷氧化脱氢反应中乙烯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7.
Spherizone聚丙烯工艺技术是Lyondellbasell公司开发出的气相聚合技术,反应的核心为多区循环反应器(MZCR),由于反应器的特殊结构,可在1个反应器内生产双峰分布产品,产品具有分子量分布宽的特点,如此赋予聚合物良好的物性指标,产品的应用范围得到了大幅度的拓展,在无规共聚和抗冲共聚上,产品在市场应用上具有较大竞争力。Spherizone装置运行过程中有时会出现结块现象,导致装置停工。文中通过对结块问题的分析,总结出抗静电剂Atmter163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合理地控制好Atmter163的加入量,可以有效地减少和避免反应器结块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FCC在工艺和催化剂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提高了原料油的转化率,改善了对汽油和中间馏分等的选择性。UOP公司新近开发的X设计技术采用部分待生剂不经烧碳再生,而与再生剂上混合缸掺混后直接返回反应器,进一步改善对汽油,中间馏分等 产品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9.
W-Mn/SiO _2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剂流化床的放大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在催化剂装量为200mL的不锈钢流化床反应器上,W-Mn/SiO2催化剂甲烷氧化偶联反应性能及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在甲烷空速为7000h-1,反应温度为800℃,原料中氧含量为11.8%时,C2烃选择性和收率分别可达82.6%和17.86%;反应温度为875℃,O2含量为15.1%时,C2烃收率和选择性分别为19.4%和75.7%。在450h稳定性试验中,C2烃的收率和选择性一直在17%和70%以上。另外,用XRD、ICP-AES和BET等手段分别对新鲜催化剂和经稳定性试验后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0.
ICP/HDPE共混物的结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反应器共混的抗冲共聚聚丙烯(ICP)为研究对象,仿效使用两个共聚气相反应器生产ICP的原理,在ICP (多为一个共聚气相反应器生产)中加入高密度聚乙烯(HDPE)增韧改性,研究了共混体系的性能、形态及流变行为, 并对ICP与HDPE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实验室小试气相聚合釜中对铬/钒双金属催化剂进行了乙烯聚合评价,重点进行了乙烯/丁烯-1共聚性和氢气敏感性研究,探讨了加入丁烯-1和氢气及其不同浓度对树脂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表征了Basell公司ZN118催化剂的组成和物性,在10 L不锈钢高压反应釜模试装置上评价了该催化剂用于合成聚丙烯合金的性能,并与国产CS-2催化剂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ZN 118催化剂的平均粒径、粒径分布、孔容、孔径和比表面积分别为70.5μm,0.82,0.448 cm3/g,3.44 nm,380.2 m2/g;在ZN118催化剂、三乙基铝、环己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和丙烯用量分别为60 mg,6 mL,0.2 mL,2 kg,预聚温度和时间为20℃和10 min,H2用量为0.4~1.2 g,本体聚合温度和时间为70℃及60 min的工艺条件下,可获得熔体流动速率为1.512~3.372 g/min,等规度为95.63%~97.90%的丙烯均聚物;丙烯-乙烯共聚时的聚合动力学行为属"上升-衰减"型。  相似文献   

13.
气相聚乙烯淤浆进料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彤瑄  闫力欣  王仪森 《石油化工》2003,32(12):1063-1067
研究了新型聚乙烯淤浆进料催化剂的物理性质,考察了催化剂在不同条件下的均聚、共聚和氢调性能,选择了合适的合成工艺,并将其与国外同类催化剂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该淤浆进料催化剂均聚、共聚和氢调性能良好,可明显减少聚合树脂的低聚物,适用于气相聚合工艺。  相似文献   

14.
高活性气相法聚乙烯SLC-G催化剂的开发和工业化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高活性气相法聚乙烯SLC-G催化剂的开发和工业化应用情况。工业应用表明,SLC-G催化剂活性高,在非冷凝操作模式下为8500~9000kg/kg,在冷凝操作模式下为6000~6500kg/kg,比相同操作模式下SCG催化剂的活性分别高约100%和35%;共聚能力和氢调性都较理想,n(C4=)∶n(C2=)稳定在0.33~0.34,n(H2=)∶n(C2=)稳定在0.14~0.15。装置运行稳定,各操作参数均能满足工艺要求,得到的聚乙烯产品均为优级品。  相似文献   

15.
高性能淤浆法聚乙烯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杨红旭  郭子方  周俊领 《石油化工》2007,36(11):1119-1122
对一种新型高活性BCE-Ⅰ催化剂进行聚合评价,对BCE-Ⅰ催化剂及其制备的聚合物进行表征。与参考催化剂进行对比,考察了催化剂的粒径分布、催化活性、氢调敏感性和丁烯共聚等对聚合物的密度和堆密度等方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乙烯淤浆聚合工艺条件下(氢气分压0.28MPa、乙烯分压0.45MPa、温度80℃、时间2h),BCE-Ⅰ催化剂的活性较高(为50.9kg/g),BCE-Ⅰ催化剂制备的聚合物具有很大的堆密度(达到0.36g/cm3),明显高于参考催化剂制备的聚合物的堆密度(0.31g/cm3);BCE-Ⅰ催化剂制备的聚合物的粒径分布窄,细粉含量少,在高氢分压条件下(氢气分压0.68MPa、乙烯分压0.05MPa),140目以下细粉的质量分数约为12%,远低于参考催化剂制备的聚合物中140目以下细粉的含量(质量分数约为36%);同时BCE-Ⅰ催化剂的氢调敏感性和丁烯共聚性能均优于参考催化剂。  相似文献   

16.
气相法铬系聚乙烯催化剂QCP—01的研制及其聚合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小试及中试评价试验中,把新研制的气相法铬系聚乙烯催化剂QCP-01与进口工业催化剂进行聚合性能的对比,结果表明:QCP-01催化剂的聚合活性、共聚性能及稳定性好于进口工业催化剂,但氢气调节不太敏感。  相似文献   

17.
BCS02型浆液聚乙烯催化剂的开发及工业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介绍了国产BCS02型浆液聚乙烯催化剂的开发和工业应用情况,并与其它同类型催化剂进行对比。工业应用表明,BCS02型浆液催化剂活性非冷凝态为16 000~20 000kg/kg(以每千克催化剂生成的聚乙烯的质量计),冷凝态为15 000~17 000kg/kg,在产率增加54%的情况下,催化剂活性仅下降10%,表现出较高的初始活性。共聚能力和氢调性能都较理想,n(C4=)∶n(C2=)稳定在0.32~0.37,n(H2)∶n(C2=)稳定在0.15~0.18,各操作参数均满足工艺要求,生产的粉料树脂干爽,流化性好,得到的聚乙烯产品均为优级品。  相似文献   

18.
研制出-种聚乙烯(PE)催化剂PGE-100,分别在淤浆聚合及气相聚合条件下,对该催化剂的聚合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并考察了聚合温度、聚合时间对聚合活性的影响,评价了该催化剂的氢调敏感性、乙烯/1-丁烯共聚性能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PGE-100的聚合动力学表现为快速引发、快速衰减型,聚合活性主要集中于反应前期;在淤浆聚合条件下,聚合活性随聚合时间的延长而增大,随着聚合温度的升高,聚合活性先增大后减小,在85℃时达到最高值;PGE-100的氢调性及乙烯/1-丁烯共聚性能优良且稳定,不同批次催化剂的性能重复性良好。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实验研究了Mg/Ti系催化剂ZLF-1的聚合性能,考察了ZLF-1的均聚合性能、氢调敏感性、共聚合性能。结果表明,自制的催化剂ZLF-1聚合活性较高,应用分子量调节剂可使熔融指数在一定范围内得到有效调整,与丙烯共聚时的共聚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20.
阚林  李传峰  左胜武  梅利 《石油化工》2012,41(2):199-203
采用负载型非茂金属(SSTS)催化剂催化乙烯淤浆聚合,制备了交联聚乙烯管材专用料(sPE);通过过氧化物交联sPE、挤出成型了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sPEXa)管材;考察了氢气分压和共聚单体对SSTS催化剂活性的影响;测试了sPE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MWD)、力学性能和流变行为及sPEXa管材的交联度和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SSTS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的过程平稳、共聚效应显著,SSTS催化剂在乙烯-己烯共聚时的活性比乙烯均聚时的活性提高了43%;sPE中不含粒径小于75μm的细粉,其重均相对分子质量高达296 564,MWD=4.05;sPE的流变行为呈明显的"剪切变稀",有利于挤出加工;sPEXa管材在95℃、4.8 MPa静液压力下无泄漏和无破裂的持续时间长于1 875 h,长于行业要求的1 000 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