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7 毫秒
1.
潘璐  程亭亭  徐岚 《纺织学报》2020,41(9):167-173
为使细胞在静电纺纳米纤维支架上得到更佳的生长与黏附,采用改进的静电纺丝装置制备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聚己内酯(PLC)/聚乙二醇(PEG)大孔径复合纳米纤维膜,探究纺丝溶液中溶质质量配比与溶液质量分数对纳米纤维膜形貌及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参数;将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纳米纤维膜初步应用于组织工程,并与传统静电纺丝装置制备的纤维膜进行细胞相容性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PLC和PEG的混纺质量比为80∶20,纺丝溶液质量分数为25%时,获得的PCL/PEG大孔径纳米纤维膜质量最好;与传统静电纺PCL/PEG纳米纤维膜相比,PCL/PEG大孔径纳米纤维膜更利于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更适合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2.
为制备模拟细胞外基质结构的微纳尺度复合材料,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聚己内酯(Polycaprolactone,PCL)微米纤维膜,通过与纳米尺度的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BC)原位复合,制备了BC/PCL复合纤维支架。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对材料的形貌、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单轴力学测试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利用成纤维细胞对复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的PCL微米纤维的平均直径,随聚合物纺丝液质量分数的增加有增加的趋势,BC与PCL微米纤维复合后,BC纳米纤维渗透入微米纤维膜内部,实现微纳米纤维较好的复合。红外光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进一步证明BC和PCL微米纤维成功复合。PCL微米纤维膜复合BC膜后,相比PCL微米纤维膜增加了其断裂强度,同时复合支架无明显细胞毒性,可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  相似文献   

3.
通过水动力纺丝法,制备了连续稳定、结构均匀的海藻酸钙水凝胶纤维,分析了不同参数对水凝胶纤维直径的影响,制备了包裹有细胞的水凝胶纤维,细胞在水凝胶纤维中能够有效存活与生长,表明其可以用于细胞培养。  相似文献   

4.
以丙烯腈聚合物为载体,以印迹分子L-Phe纤维为研究对象,采用气流静电纺丝方法制备出具有L-Phe印迹性能的P(AN-co-AA)超细纤维,通过对该纤维在不同pH值溶液中的印迹性能研究,得到了最佳制备工艺参数,成功制备出了L-Phe印迹纤维。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聚四氟乙烯(PTFE)的结构和性能,重点阐述了膜裂纺丝法、糊料挤出纺丝法和载体纺丝法等制备PTFE纤维的纺丝工艺,并展望了我国PTFE纤维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聚四氟乙烯纤维的制备技术及其进展,对传统的糊料挤出法、膜裂纺丝法、载体纺丝法和新型的海岛纤维法、静电纺丝法等制备技术进行了总结。通过对各种制备技术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发现:糊料挤出法和膜裂纺丝法得到的纤维断裂强度高,但纤维线密度不匀;载体纺丝法制备的纤维线密度均匀,但耗时耗能;海岛纤维法、静电纺丝法可以制备超细纤维,但工艺尚未成熟。现阶段可以产业化的聚四氟乙烯纤维制备技术有糊料挤出法、膜裂纺丝法和载体纺丝法中的湿法纺丝,但所得纤维性能还有待提升,以进一步拓展其应用。此外,系统成套的纺丝设备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推广微流体纺丝技术,综述了国内外微流体纺丝技术的制备机制及其在制备荧光杂化微纤维等方面应用的研究进展。将微流体纺丝技术与静电纺丝技术、熔融纺丝技术以及气喷纺丝技术在成形机制与工艺参数、纤维形貌(竹节状纤维、Janus 纤维)与结构特征等方面做了比较,为微流体纺丝技术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同时,介绍了用微流体纺丝技术纺制的荧光微纤维在荧光编码、光学传感和多信号分析等材料领域的应用,并对微流体纺丝技术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前景进行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高压喷气雾化静电纺丝制备纳米纤维的方法。通过电场力和气流力的双重作用原理制备了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分析了纺丝液浓度、纺丝电压、气压和接收距离等纺丝的主要工艺参数对成形的PAN纤维的形态和直径的影响。结果表明:纺丝液浓度、纺丝电压、气流压力和接收距离等工艺条件对纤维的形态和直径有明显的影响。当纺丝液的质量分数为11%,纺丝电压为30kV,气流压力为0.8MPa,纺丝距离为40cm时,成形纤维的直径较细且均匀。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熔体微分电纺热塑性聚氨酯(TPU)防水透湿透气纤维膜的绿色制备工艺,采用聚合物熔体微分静电纺丝及气流辅助牵伸技术,研究了纺丝电压、辅助气流风速、纺丝时间等纺丝参数对纤维微观形貌的影响,并考查了纺丝参数及纤维微观形貌对TPU纤维膜防水性、透湿性、透气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纺丝电压55 kV、辅助气流风速30 m/s时,制备的防水透湿透气纤维膜透湿量可达6 045 g/(m2·24h),透气率可达97 mm/s;在纺丝时间60 min时,纤维膜耐静水压值可达8.5 kPa,所制备纤维膜在防水、透湿及透气性能上都较为优异,熔体微分静电纺有望成为防水透湿透气材料绿色制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通过静电纺丝技术一步制备出表面带有纳米沟槽结构的微米级左旋聚乳酸(PLLA)纤维支架,同时具备纳米和微米结构优势.对支架的形态、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和细胞渗透情况进行表征.结果 表明:当PLLA纺丝液浓度提高时,纤维直径随之增大,但不会影响纤维表面的纳米沟槽结构;表面的纳米沟槽结构能增大支架的比表面积,促进细胞的黏附和...  相似文献   

11.
外科疝修补手术用聚丙烯单丝修补网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聚丙烯单丝修补网是采用经编技术编织而成的应用于无张力疝修补手术的一种新型外科手术用修补网。无张力疝修补手术中应用聚丙烯单丝修补网具有以下优点 :不扰乱正常的解剖和没有缝线张力 ,技术简单 ,操作迅速 ,病人痛苦较少 ,不需要严格限制活动 ,手术后复发率较低。聚丙烯修补网采用聚丙烯单丝编织 ,具有较高的孔隙率 ,足够的强度 ,不隐藏细菌 ,生物相容性好 ,感染率低 ,优异的固定性能 ,优异的宿主长入性能等。  相似文献   

12.
无张力疝修补是当前治疗疝气的主要手术方式,研究和应用最多的手术用修补材料是聚丙烯(PP)补片。近期有研究表明,聚偏二氟乙烯(PVDF)是一种理想的替代PP的补片材料。采用PVDF单丝,选择三针开口经缎结构和热定型工艺,制备了PVDF疝修补片,测试了该补片的硬挺性、拉脱性、拉伸性、弹性回复性及顶破性等力学性能,试验结果显示该补片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外科疝修补手术和最常用的无张力修补方法。目前最常用的无张力手术中主要使用的材料为聚酯、聚四氟乙烯、聚丙烯,其中的聚丙烯丝网是国内外的首选材料。阐述了可能影响修补网质量的四个主要因素:纱线线密度、织物结构、孔隙率、织物厚度和面密度。  相似文献   

14.
为制备力学性能好、可加工性好、生物学性能好的骨组织支架材料,利用双重共轭静电纺装置制备了四种不同成分比例的柞蚕丝素(TSF)/聚乳酸(PLA)纳米纤维纱线。分别用SEM、红外光谱和细胞体外培养表征了纱线的形态、二次结构和生物学性能。结果表明:TSF含量为溶质的10%时,成纱的条干均匀,毛羽较少,纱线中纤维直径较小,机械性能有所改善。体外的细胞培养不同时间,TSF含量为溶质的10%的复合纳米纤维纱(PLTF)支架材料上的细胞具有较好的细胞形态和较多的细胞数量。因此,PLTF支架材料能够作为合适的支架用于骨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5.
静电纺PA 6纳米纤维膜的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静电纺丝可形成由纳米级纤维组成的纳米纤维膜,由于该膜孔径小并具有高比表面积和高孔隙率,可用作组织工程支架、传感器感知膜、过滤材料和防护材料等。静电纺纳米纤维膜的力学性能对其适用性和耐用性有重要影响。以PA 6甲酸溶液进行静电纺丝,研究了纺丝液喂入速度和纺丝距离对静电纺PA 6纳米纤维膜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纺丝液喂入速度较低时,形成的纳米纤维膜力学性能差;纺丝距离增大时,纳米纤维膜的断裂强度降低;PA 6溶解于98%甲酸中配制成13%(质量分数)纺丝液,在喷嘴口径0.9 mm、电压30 kV下进行静电纺丝,纺丝液喂入速度在0.2~0.3 ml/h、纺丝距离为8~10 cm时可获得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PA 6纳米纤维膜。  相似文献   

16.
为改善胶原/聚环氧乙烷纳米纤维膜在液态环境下的结构稳定性,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胶原/聚环氧乙烷纳米纤维膜,并用不同浓度的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N-羟基琥珀酰亚胺对其进行交联改性,对其在液态环境下的溶胀性能、干湿态力学性能、溶血及凝血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经交联改性后,胶原/聚环氧乙烷纳米纤维膜在液态环境下浸泡7 d后仍可保持良好的纳米纤维形貌,纤维的溶胀率低于180%,力学性能得到明显改善;交联改性后的纤维膜溶血率均远低于2%,不会对红细胞造成破坏,且凝血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凝血指数由未交联的48%降低至20%以下。  相似文献   

17.
利用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丝素(SF)/聚己内酯(PCL)纳米复合纤维膜。通过热场发射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广角X-射线衍射和力学拉伸的方法表征了纳米纤维膜的结构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纺丝液浓度的提高,纤维直径增大,在电纺液浓度为20%时,纳米纤维网中纤维形态清晰、直径分布较均匀、成膜性较好;随着溶质中丝素含量的降低,纳米纤维膜的力学拉伸性能由硬而脆向软而弱转变,在SF含量达到50%时,纤维膜的力学性能已得到较好改善;甲醇可诱导SF的分子构象从无规卷曲和SilkⅠ转变为SilkⅡ;纳米纤维膜中纤维呈无规则排列,双轴力学拉伸表现为各向同性。  相似文献   

18.
孙范忱  郭静  于跃  张森 《纺织学报》2020,41(5):15-19
针对聚羟基脂肪酸酯(P(3HB-co-4HB))和海藻酸钠(SA)常规情况下难共溶的问题,以P(3HB-co-4HB)为原料,SA为改性剂,三氯甲烷/水为溶剂,烷基糖苷(APG)为乳化剂,通过共混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P(3HB-co-4HB)/SA纳米纤维膜。借助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P(3HB-co-4HB)/SA静电纺纳米纤维的分子间作用力、热性能和形貌;利用细胞毒性和细胞共培养测试表征了P(3HB-co-4HB)/SA纳米纤维的生物相容性。结果表明:P(3HB-co-4HB)/SA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发生改变,当添加SA质量分数为6%时,静电纺纳米纤维具有均一的形貌,纳米纤维的平均直径为500 nm,孔隙率为74%,细胞毒性等级为0级,P(3HB-co-4HB)和SA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19.
Biodegradable polymers such as poly(butylene adipate-co-terephthalate) (PBAT) have attracted great interest as alternatives to traditional petroleum-based polymers. Nonetheless,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some properties of PBAT, such as mechanical strength. Cellulose nanofiber (CNF) can improve PBAT mechanical strength, but its dispersion and compatibility in the PBAT matrix require further improvement. In this study, octadecylamine (ODA) was utilized to graft-modify CNF to change the fiber-to-fiber interaction and improve its compatibility with the PBAT matrix. PBAT composites with 1 wt% CNF were prepared using a masterbatch premixing method to avoid CNF aggregation during extrusion. The effects of ODA graft modification on CNF properties were studied; varying degrees of CNF modification were investigated for their effect on PBAT properties. ODA-modified CNF (OCNF)/PBAT melt-extruded composites possessing 17.2% higher tensile strength than pure PBAT polymer were obtained without affecting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PBAT. As a result,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CNF with ODA is an effective strategy for improving CNF-PBAT compatibility.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纳米纤维膜的防水性并探究膜表面微观结构对膜性能的影响机制,采用高可纺性的聚氨酯(PU)和无氟、低表面能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原料,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了PU/PDMS纳米纤维膜,然后在该纤维膜基材上采用静电喷雾法沉积PU/PDMS微颗粒得到对环境友好的防水透湿膜,对其形貌、防水性能、透气透湿性能和力学性能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