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邮凹陷缓坡带戴南组发育多类型隐蔽油藏,成藏条件复杂,搞清其成藏特征与成藏主控因素对指导该区油气勘探意义重大。研究表明,缓坡带戴南组主要发育四种类型隐蔽油藏:断层—岩性复合油藏、砂岩上倾尖灭油藏、透镜体油藏、地层超覆油藏,各类型油藏具有不同的成藏特征。成藏主控因素主要有三点:烃源岩、有效输导体系共同控制油藏丰度;砂体类型、发育规模共同控制油藏平面分布特征;局部盖层厚度、砂泥对接关系共同控制油藏纵向规模。  相似文献   

2.
2013年5月8日,《高邮凹陷戴南组隐蔽油藏勘探技术》在京通过成果鉴定,项目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项目针对高邮凹陷戴南组隐蔽油藏成藏机理、区带优选、隐蔽圈闭识别描述等关键技术难点开展攻关研究。以断裂-流体运聚理论模式为基础,确立了"它源型"隐蔽油藏疏导效能的评判体系;通过岩性圈闭形  相似文献   

3.
文章运用地质建模理论技术对高邮凹陷戴南组进行了沉积、砂体和成藏建模分析,总结并提出了高邮凹陷戴南组主要发育3种沉积体系、3类有利砂体和3类隐蔽油藏类型的认识,经实践取得了较好的勘探效果。  相似文献   

4.
夏步余  林波  夏勇  胡敏 《复杂油气藏》2022,(1):58-63,79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已进入勘探的高成熟阶段,构造油气藏的发现难度越来越大,隐蔽圈闭渐成为滚动勘探开发的重要研究目标.针对高邮凹陷隐蔽油藏砂体薄、横向变化快的预测难点,以真武油田戴南组岩性油藏为例,通过地震相分析、砂体地震响应特征正演模拟、地震精细储层预测等技术开展了砂体识别和描述,提高了隐蔽岩性小砂体描述精度,并在后期滚动...  相似文献   

5.
正江苏油田高邮凹陷隐蔽油气藏勘探中砂体类型单一、勘探领域局限及砂体识别和预测精度不高;苏北盆地戴南组砂体的形成和分布与中国东部其他断陷盆差异很大,没有成熟模式可供参考。因此,开展了戴南组砂体成因机制和识别技术研究。通过深化砂体成因和砂体识别技术研究,取得了三方面创新:(1)明确了陡坡带多样性剥  相似文献   

6.
勘探实践表明,江陵凹陷呈现出多层位立体含油的特点,油源均来源于古近系新沟嘴组。通过对深层白垩系和浅层的荆沙组、潜江组的它源油藏的解剖,发现砂体-砂体侧向输导和砂体-断层-砂体侧向垂向输导两种类型成藏模式,认为油源、油源断层和储层是它源油藏成藏的主控因素;在对比两种不同类型的它源油藏成藏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了勘探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7.
正在2017年1月22日召开的江苏油田科学技术委员会会议上,江苏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完成的局级重点项目《高邮凹陷深凹带戴一段砂体识别及成因分析》被评为局科技进步一等奖。该项目针对高邮凹陷戴南组隐蔽油气藏勘探中所面临的砂体类型单一、勘探领域局限及砂体识别和预测精度不高等问题,通过刻画砂体的发育特征和分布规律,明确了各砂层组形成隐蔽油气藏的有利区带;总  相似文献   

8.
永安地区紧邻高邮凹陷的樊川次凹,成藏条件优越,戴南组二段为主力含油层系,戴一段中下部是隐蔽油藏勘探的主要接替层系。为了提高断层-岩性圈闭识别精度,针对断裂结构复杂、砂体横向变化快等问题,通过属性优选,利用敏感属性刻画控圈断层展布规律,基于地层切片技术开展储层砂体展布特征研究。针对目标块进行含油气性分析,多种方法对比后,具有较高时频分辨率的匹配追踪法油气检测结果与现有油藏分布特征更为吻合。在此认识基础上部署探井YX48井,取得了较好的油气发现,有效推进了樊川次凹隐蔽油藏的挖潜勘探。  相似文献   

9.
苏北盆地经历40年的勘探,已经进入到中、高勘探程度的阶段。"十二五"期间,苏北盆地加大了新区带、新层系和新类型"三新"领域研究和评价力度,并取得了一系列勘探成果:高邮凹陷花庄和金湖凹陷秦营新区、阜宁组深层低渗透领域及湖底扇、滩坝砂、水下扇砂砾岩体等多类型隐蔽油藏勘探实现规模储量新发现,为油田稳定发展夯实了资源基础。在斜坡带张扭断层形成机理、深层优质储层发育机制及深凹带戴南组多类型砂体沉积模式等地质新认识为勘探部署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力指导了勘探实践和油气新发现。逐渐形成和完善了适合苏北盆地地质特点的火成岩发育区地震资料处理及解释、隐蔽性断层识别及描述和深凹带多类型砂体识别及预测3项技术系列,为油田持续增储稳产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隐蔽油藏(尤其薄砂体中的隐蔽油藏)是目前我国东部油田勘探开发的主要对象,其岩性圈闭预测难度很大,导致其滚动勘探开发难度也较大,本文利用精细油藏描述技术,对DT油田戴南组隐蔽油藏类型及成藏机理进行了综合研究,同时通过应用全三维地震解释方法及约束反演等技术实现了精细构造成图以及储集层横向预测,该项研究有效地指导了DT油田戴南组隐蔽油藏的滚动勘探开发,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2006年12月27日,“江苏油田隐蔽油气藏勘探目标评价“在京通过鉴定,项目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本项目有4个创新点:1.根据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研究,提出高邮凹陷发育具有断裂坡折和斜坡背景的两种层序地层模式。2.建立戴南组“源—坡控砂、T型输导、复合成藏”的隐蔽油气藏成藏模式。3.建立戴南组隐蔽油气藏有利区定性和定量评价标准。4.明确了断层性质、砂体走向和地层走向的组合关系决定了断层—岩性圈闭的充满程度。“江苏油田隐蔽油气藏勘探目标评价”国际先进@张齐鸣  相似文献   

12.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古近系岩性油藏形成特征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岩性油藏的勘探取得重大突破。通过对高邮凹陷岩性油藏成藏过程动态解剖研究,高邮凹陷岩性油藏成藏期处于有利的充注动力窗口,储层物性普遍高于充注临界物性,岩性圈闭早期开始持续发育,因此,高邮凹陷整体具有形成岩性油藏的有利条件。高邮凹陷上含油气系统岩性油藏成藏的关键因素是运移通道和圈闭条件。主控断层早期开启,晚期封闭是研究区岩性油藏成藏的必要条件,同时,砂地比较低,砂体欠发育,泥岩发育有利于形成岩性圈闭,也是成藏不可或缺的条件。岩性油藏在陡坡带和缓坡带均有分布,戴南组岩性油藏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带性,靠近凹陷两侧断裂带向深洼带依次发育有断层-岩性油藏、上倾尖灭岩性油藏、砂岩透镜体油藏。  相似文献   

13.
松辽盆地中浅层大型坳陷湖盆河流-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的沉积地质背景决定了其具有形成大面积岩性油藏的地质条件。由于各时期基准面升降造成可容空间在不同时期差别较大,因此在不同地质时期发育的砂类型有一定的差别;同时由于储层埋藏深度以及与烃源岩的相对位置不同,各含油组合隐蔽油气藏成藏的条与分布规律也有一定的差别。针对三角洲前缘相带砂泥岩薄互层岩性油藏的实际情况,开展了薄互层隐蔽油藏预测技术攻关,应用高分辨层序地层学、模式识别以及薄互层隐蔽油气藏地球物理识别预测技术系列对岩性圈闭进行了预测,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优选出几个亿吨级储量规模的勘探目标区,为下一步隐蔽油气藏的勘探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
金湖凹陷戴南组成藏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湖凹陷所发现的戴南组油藏,油源均来自其下伏的阜四、二段烃源岩,为典型的他源油藏,分析认为成熟烃源岩的分布范围、有利储盖组合及断层封闭性是金湖凹陷戴南组成藏的主控因素。通过综合分析建立了3种戴南组油气成藏模式,较好地指导了金湖凹陷戴南组的油气勘探。  相似文献   

15.
《录井工程》2021,32(3)
随着黄骅坳陷勘探程度不断提高,在盆地内正向构造带寻找构造油气藏的难度日益加大,斜坡区岩性油气藏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基于黄骅坳陷斜坡区实际勘探实践,在斜坡区油气藏类型和分布的基础上,结合斜坡区油源条件、砂体发育机制、砂体与断层耦合关系等,明确了斜坡区油气富集高产主控因素。研究表明,斜坡不同部位油气富集高产主控因素不同:斜坡高部位源-砂耦合控藏,优势砂体高产;斜坡中部位断砂耦合控藏,优势储层高产;斜坡低部位优势组构控藏,地质工程甜点高产。进而提出了斜坡区常、非连续成藏和差异富集高产模式,即油气藏在富油凹陷整个斜坡区连续分布,高斜坡主要发育常规油藏,中斜坡为过渡带,常规油藏、致密油藏及页岩油藏都有分布,低斜坡主要为页岩油藏。  相似文献   

16.
饶阳凹陷中部油气资源丰富,环主生油洼槽发育断裂背斜构造,东营组-沙-上亚段是该区主要的含油层系。东营组-沙-上亚段主要发育曲流河沉积的河道砂体,其成藏特点主要表现为油源断层控制油气分布,河道砂体控制圈闭形成及油气富集;构造油藏与岩性油藏共生互补,断裂背斜构造高部位以构造油藏为主,翼部以岩性油藏为主,翼部岩性油藏勘探程度低、勘探潜力大。分析断层与河道砂体的配置关系,该区主要有3种成藏模式,即河道砂体侧向尖灭成藏模式、断层负地貌河道砂体上倾尖灭成藏模式、低幅度背斜形态透镜状孤立砂体成藏模式。近两年,通过构造、沉积、储层等精细研究,刻画河道砂体展布,在大王庄-肃宁构造翼部落实了一批岩性圈闭,提供钻探的饶10x、宁75等目标均已成功,取得了很好的勘探成效,展现了饶阳凹陷中部整体含油连片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17.
廊固凹陷古近系隐蔽油气藏形成条件及成藏规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隐蔽油气藏是廊固凹陷重要的勘探方向.该区古近系隐蔽油气藏的分布范围广,纵向上含油层系多,主要发育岩性尖灭、岩性透镜体等岩性油气藏,以及构造岩性、地层岩性复合型油气藏.该文立于层序地层学的成果分析了全区隐蔽油气藏的形成条件,并按构造带分析了主要的成藏规律:陡坡带是形成上倾尖灭岩性油藏的的有利部位,并发育构造岩性复合型油气藏;洼槽带的生储条件较好,是岩性透镜体油气藏发育的最有利部位;缓坡带受断层控制,主要形成断块-岩性型油藏,在构造主体和沿主要油源断层纵向形成复式聚集带.  相似文献   

18.
针对隐蔽油气藏成因和分布规律复杂、勘探技术要求高的特点,把层序地层学方法应用于陆相湖盆隐蔽油气藏的勘探.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的基础上,对沉积体系进行精细的解剖分析,研究沉积作用发生和演化的机制,探讨隐蔽油藏(圈闭)分布的边界条件,进而形成了关于斜坡带低位扇砂岩体隐蔽油藏(圈闭)分布与预测的地质方法和技术,初步提出了湖相盆地“低位扇" 和“坡折带" 的理论.以埕岛地区东部斜坡带为例,介绍了斜坡带低位扇砂体岩性油气藏的勘探思路和方法,使该类砂体油藏预测的成因类型和分布规律更加清楚,有效地指导了对该类油气藏的勘探.  相似文献   

19.
SH油田戴南组勘探程度较低,地下地质体地震响应特征不明确,地震正演技术能模拟出各种地质情况的地震响应,识别隐蔽油藏,降低构造解释的多解性,精细刻画断裂,并且能够进行速度异常分析、小断裂精度分析。利用地震正演模拟研究SH油田戴一段超覆点或尖灭点位置,并发现了不同频率下、不同夹角与砂组尖灭点识别误差的函数关系,确定了均方根振幅属性、平均绝对值振幅属性为该区的敏感属性,为储层参数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邵伯西地区戴南组隐蔽油藏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薄永德  贺向阳 《石油物探》2004,43(2):159-162
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加深,高邮凹陷构造圈闭越来越少,勘探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寻找岩性圈闭成为勘探工作的重点,高邮凹陷汉留断层下降盘戴南组(E2d)是实施隐蔽油藏勘探的有利区域。从物探角度出发,对邵伯西三维工区进行了精细层位标定和解释,利用Jason软件对汉留断层下降盘E2d段的岩性圈闭进行了研究,识别出了各个砂体的厚度,预测了相应砂体的孔隙度,并应用Landrnark软件的属性提取、相干体切片以及三维可视化等多种技术,从平面和空间上对预测结果加以印证。最终落实了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