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为了开发河南油田稠油矿藏,河南油田从加拿大Failing公司引进了一台FS—5000斜井钻机,该钻机最大起重量为1130kN,用76.2mm(3in)钻杆可钻1524m深的斜井或直井,其倾斜度为0~15°,每15°为一个斜井位置。  相似文献   

2.
四川石油管理局第一口深部硬地层高密度泥浆定向侧钻的一井多底工艺试验井在川东七黑峡6-1井开始定向侧钻,以探明该构造北端石炭系天然气储量。该井设计井深4242m,侧钻点井深3501m,定向侧钻斜井段长约700m,最大井斜角30°,方位角223°士10°,井底水平位移250~500m。该井由  相似文献   

3.
辽河油田72041钻井队,最近在绕阳河边顺利打成一口高难度定向斜井——曙1—39—36井,完钻井深只有1 075 m,最大井斜44°,井底水平位移256 m,电测一次成功,受到定向井专家的好评。  相似文献   

4.
斜井抽油机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设计制造和安装使用的经验认为,斜井抽油机设计中应优先采用后置式游梁抽油机的结构形式;支架应采用向前倾斜10°、25°和38°三种结构并用销轴确定三个安装位置;连杆长度应有九种供选择;采用扇形曲柄且设置三组曲柄销安装孔,使平衡力矩和平衡相位都可调。上述几项措施相配合,可满足5°~18°、19°~31°、32°~45°三级井斜角调节平衡要求。最后,讨论了斜井抽油机四连杆尺寸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和支架几何尺寸设计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斜井钻机斜井钻机可以钻斜直井、斜定向井和斜丛式井。1866年美国为了开发秘鲁海岸的油气资源,BELCO公司第一个生产和使用了斜并钻机,并在Talara地区的海岸上打了500多口定向斜井,经济效益显著。斜井钻机钻井水平位移大,井场面积小,一般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动力水龙头钻井,迅速、经济、安全。 2.井架一般20多米高,根据需要井架可调0~45°。 3.钻井深度为600~2000m。 4.机械化程度高,配有机械手,液压大钳和卡瓦。  相似文献   

6.
张连山 《石油机械》1989,17(6):45-50
<正> 斜井是指用斜井钻机,在井架、转盘的中心线与铅直线倾斜0~45°角的情况下,从地面一开始就以一定的倾斜角打成的一种井。它与常规定向井、丛式井的区别在于从地面就开始倾斜,而定向井、丛式井从地面开始垂直钻井,到一定深度再开始造斜。斜井也有斜直井、斜定向井和斜丛式井之分。 一、斜井钻机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7.
川中井下作业公司作业9队于1993年8月在文4-1井喜获工业油流。文4-1井是川中32725钻井队在原文4井1267m处开窗侧钻,造斜钻成的一口定向斜井。川中钻井、作业队职工精心操作,精心施工,终于在该井大安寨层喜获日产9.67m~3的工业油流及工业气流。这口侧钻井的试验成功,为川中油气公司积极采用  相似文献   

8.
0°~60°定向井测井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明贤 《测井技术》1994,18(1):26-29
石明贤.0°~60°定向井测井工艺.测井技术,1994,18(l):26~29对常规测井工艺在定向斜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如何在0°~60°的定向井中取全取准资料进行了研究。介绍了定向井测井工艺装备的技术指标,适用范围及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 JL S-Φ2 5伞式集流型流量含水仪在井斜 0°~ 5 0°时实验研究情况。在流量较低 (5~ 10 0 m3/d)时取得了如下实验结果 :1在井斜 5 0°以内集流型涡轮流量计受井斜角度影响不大 ,在仪器允许误差范围内 ;2集流型过流式流体电容仪随井斜角度增大 ,测试相对误差也增加 ,流量较大或高含水时受井斜影响较小。建议此类仪器在井斜角度大于 2 0°时测试应用斜井刻度的图版解释。  相似文献   

10.
由于地面条件的影响,采用定向井丛式井技术。新区开发小断块多,地层复杂。经过七组丛式井的实践,总结出定向钻井的模式。采用三段制剖面平面设计。其中设计的三口斜井最大井斜角分别为16.8&#176;,18&#176;,16&#176;。直井段采用刚性满眼钻具和四扶正器组合。造斜点选在400m以下。斜率一般为6~8&#176;/100m。造斜段将井斜达到8~10&#176;以后,适当留足方位漂量,改用单扶正器增斜钻具,将井斜增至靶区的上限,再用稳斜钻具完钻。  相似文献   

11.
国外广泛采用的是双级螺旋开槽滚筒,这种结构由五个部份组成:1.直槽部份有两段,每段在滚筒圆周方向的弧长对应的中心角为135°。2.斜槽部份也有两段,每段在滚筒圆周方向的弧长对应的中心角为45°。3.支撑台肩。4.爬坡上升区。5.反转楔。在滚筒圆周上的布置为直槽(135°)→斜槽(45°)→直槽(135°)→斜槽(45°)共计360°为一周。这种结构,钢绳在直槽内是线接触,导向好,应力小。钢绳在斜槽内是点接触,但在一周内只有90°,受力情况好得多,从而提高了钢绳使用寿命,减少缠绳  相似文献   

12.
五科1井超深定向井钻井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科1井是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在四川地区布署的第一口科学探索井,设计井深5900m;完钻层位寒武系;设计靶区为井底水平位移600±150m、闭合方位350°±20°。在攻克了井深、大尺寸井眼段长、地层可钻性差,软硬交错、高低压互层,垮、漏、喷、卡等井下复杂情况和靶区要求严格、井眼轨迹控制难度大等困难,推广应用钻井综合配套技术后,安全顺利钻达井深6063m(进寒武系450m)完钻,工程质量优良,技术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钻成了川东地区一口最深的定向井。  相似文献   

13.
冲旋钻头边齿力学分析及倾角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钻头边齿的力学分析,找出了危险点。明确了牙齿最可能的破坏不是受压或受拉破坏,而是剪切破坏。分析了危险点的应力与钻头边齿倾角的关系,确定了合理的边齿倾角设计范围是30°~45°。在冲击力较小的情况下可放宽到20°~50°;在冲击力较大的情况下可缩小到35°~40°,为科学设计冲旋钻头边齿倾角提供了理论依据。初步实验结果表明,按照上述准则设计的冲旋钻头寿命得到了有效地提高。  相似文献   

14.
王晓明  赵治惠 《测井技术》1993,17(5):325-331
四川石油管理局测井公司用DDL-V斜井测井系统、采用钻杆输送的方法成功地测成了3口大斜度井知水平井。最大井斜94°,水平井深3635m,水平井段大于400m,测量井段613m。取得了自然伽玛、自然电位、井径、补偿声波、补偿中子、补偿密度、双感应和三侧向测井资蚪。除双感应曲线质量不好(致密地层应选双侧向)外,其余资料质量好,重复性好。测井电缆和钻具速度能自动跟踪,测速均匀稳定,深度准确。为确保安全知资料质量在施工过程中测井队和钻井队必须密切配合。  相似文献   

15.
Mobil研究发展公司正在Texas洲Vanderbilt地区附近使用一种配备Varco顶部驱动钻井系统的Nicklos 76型钻机,进行定向钻井。该公司计划钻一口大约测深10,800英尺的60°井,然后回堵测深3,850英尺,再钻大约测深12,700英尺的75°井,估算显示,钻70°井比钻60°井其供油面积增加一倍,而钻80°井,则增加十倍。该试验项目的目的,首先是为了改进水平钻井技术,以达到有效地增加水平移位。其次,Mobil公司设法解决那些与钻井颗粒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外管为D325mm×6mm、内管为D273mm×8mm的复壁管,考虑海底牵引管道过程的不同阶段,建立了海底牵引管道不同阶段的分析模型,分析了不同施工阶段管道的载荷形式、载荷分布以及管道的应力、变形等。考虑流速分别为0.4m/s、0.6m/s、0.8m/s、1.0m/s、1.2m/s,水流角度分别为30°、45°、60°、90°以及300m和400m的管道长度,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管道的应力和变形,提出了可行的海底管道拖带方式。  相似文献   

17.
泌268井是河南油田的第一口浅层大位移三靶定向探井,井深2367m、垂深1561m、井底位移1485m、最大井斜68.69°,造斜点466m,地层浅、井斜大、稳斜井段长,对井眼轨迹控制、完井作业提出了很高要求。通过在地质工程设计、轨迹控制、钻具组合及安全钻进措施等方面,采取合理严格的技术措施,成功完钻,比设计钻井周期缩短了12.45d。  相似文献   

18.
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中矿区磨105井于1991年3月30日按设计要求顺利完钻,斜深3015m、垂深2721m,最大井斜角39°,最大水平位移1025m,整个钻井工程质量优。该井是一口工艺复杂,难度较大,困难较多的定向斜井兼钻井工艺试验井,它对钻井液提出了3个技术难题。一是良好的稳定井壁性能,二是良好的携砂和净化井底作用,三是较高的润滑性。为了解决这3个问题,川  相似文献   

19.
抗弯强度是斜井潜油电泵机组能否通过斜井弯曲段 ,通过后能否恢复直线状态且保证机组正常工作的技术关键之一。根据电泵机组通过弯曲段的受力分析与计算 ,确定了机组的造斜曲率和变形量 ,随后选择两节外径为 95mm、长度为 4 8m的潜油电动机进行中间加力的抗弯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电动机弯曲后几乎不产生变形 ,基本恢复直线状态 ,说明 10 2系列斜井潜油电泵机组可以通过套管内径为 12 3 7mm、造斜曲率为 10°/ 30m的斜井弯曲段 ,且通过后可以恢复直线状态和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20.
由于HZ71型综合下井仪结构的原因,在定向斜井中下井仪和保证资料质量上有一定困难,特别是在50°~60°的斜井中困难更大,为此,胜利油田测井公司于1990年研制了SD·TZ型推靠式组合测井仪,即微电极井径测井仪,其外型结构框图如1图所示。该仪器能将四个井径测量杆和微电极板收拢在仪器壳体内,测井仪由地面控制,将仪器推开或收拢,推开时最大直径550mm。每根井径测量杆带动一个电阻变化,可以进行x—y双井径测量,也可以记录平均井径值,每根井径测量杆对井壁的作用力为100~150N,极板20~30N,测井结束时,地面随时可将其收拢,收拢最小直径为110mm,为了保证井径测量的精度,推靠机构设计了四臂单点推靠方式。该机构不仅保证了四个测量杆的灵敏度,还加大了传动能的利用,足以保证测量杆和极板的推靠力。微电极的测量极板设计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