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评述了催化氢解脱苄基反应的类型、工艺和催化剂,并进一步对制备脱苄基蛋壳型Pd/C催化剂的因素进行了综述,为脱苄基Pd/C催化剂的设计、开发和应用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CH-101钯催化剂在四川维尼纶厂甲醇装置中的应用情况,对该催化剂的物化性质、使用条件、装填及还原作了简要介绍,对该催化剂在我装置使用初期、末期、攻关期及提温试验期对C2H2和C2H4的脱除情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CFCs加氢脱氯催化剂的选择、反应机理及Pd/C催化剂的制备、活化、再生、表征,通过Pd/C催化剂在CFC-115转化HFC-125和CFC-12转化HFC-32两个反应实验,得出Pd/C催化剂在CFCs加氢脱氯合成HFCs体系中具有工业化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通过以二(2-乙基己基)磷酸酯(P204)为主萃取剂、2-乙基己酸为助萃取剂来萃取钒(Ⅳ)水溶液,合成钒(Ⅳ)催化剂;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表征钒(Ⅳ)有机磷催化剂的主要结构为VO(P204)2;另外,通过实验数据考察了萃取平衡pH值、助萃取2-乙基己酸的用量对钒(Ⅳ)有机磷一元酸催化剂溶液合成的影响,确定了制备钒(Ⅳ)催化剂的最佳工艺条件:30℃下,2-乙基己酸的摩尔分数为35%~45%,有机相pH值为6.5~7.0。在此条件下,钒(Ⅳ)萃取率可达90%,且催化剂溶液高度稳定。  相似文献   

5.
李保山  王昭红 《工业催化》2005,12(Z1):438-440
采用X-射线衍射(XRD)、程序升温脱附(TPD)、程序升温还原(TPR)、红外光谱(IR)和气相色谱等技术,研究了Cr助剂对W-Mo-Ni/Al2O3催化剂的影响.结果表明,助剂Cr能有效改善催化剂中活性组分的分散状态,增加催化剂表面的B酸中心,可以提高催化剂的HDN反应活性.当催化剂中各原子比WMoNiCr=10.320.780.22、在氢分压1 MPa、反应温度180℃、反应时间1 h时,吡啶的单次转化率可达89%.  相似文献   

6.
三(苄基硫醇)锑的合成及其应用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瞿龙  舒万艮 《现代化工》2003,23(3):31-33
以苄基硫醇、三氧化二锑 (或三氯化锑 )等为原料 ,研究了三 (苄基硫醇 )锑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 ,产率分别达到 90 %和 95 %。用元素分析法及红外光谱技术对产品进行了表征 ,热分析技术 (TG和DSC)研究表明 ,含合成产物的聚氯乙烯 (PVC)制品的初始分解温度在 2 2 0℃以上 ,其热分解效应为 1 1 5 5J/g。热老化研究表明 ,当合成产物添加量达 1 5份 (PVC质量为 1 0 0份 )时 ,PVC树脂的热稳定时间为 1 8min(2 0 0℃ ) ,当其与硫醇钡以质量比 3∶1复配时 ,可显著提高PVC制品的长期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浸渍法制备了Pd/C催化剂,研究了其CFC-12加氢脱氯生成HFC-32性能,考察并优了载体种类及负载量等因素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在最优催化剂的基础上,得出最佳反应条件为:CFC-12∶H2=1∶4(摩尔比)、总空速为600 mL·g-1(catal.)h-1、反应温度为523 K时。在此反应条件下,CFC-12转化率可达53.4%,对HFC-32选择性为61.5%。并研究了催化剂的稳定性,发现720 h后,催化剂活性方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8.
将TiO2载体低温催化剂在水泥窑脱氮上进行了初步试验。首先取氨氮比为0.9,计算出理论喷氨量并运用于该试验。在相同烟气量和喷氨量下,经过催化反应,NOx浓度从初始的503mg/m3(标态)降为170℃时的57.5mg/m3(标态)。当喷入过量氨气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催化剂的脱氮效率变化规律与氨气没有过量喷入时基本相同,其最大脱氮效率为89.45%,反应条件为170℃,氨气流量4.00SL/min。连续运行20h,脱氮效率上下波动为±1%。使用6个月后烟气截面催化剂孔道没有阻塞,即此低温催化剂可在水泥窑袋除尘器之后长期使用。  相似文献   

9.
加氢脱氮催化剂载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加氢脱氮催化剂载体的特点和性能,总结了加氢脱氮催化剂载体的发展趋势,提出了高活性加氢脱氮催化剂载体的研究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肖珣  屈一新  温守明 《精细化工》2008,25(4):372-375
采用湿Pd(OH)2/C催化剂在排除扩散影响的条件下,研究了常压下N-乙酰保护胞壁酸(PNAM)在w(乙酸)=80%的溶剂中氢解脱苄合成N-乙酰胞壁酸(NAM)的反应动力学。通过空白实验消除湿Pd(OH)2/C及溶剂对吸氢量的影响,以吸氢量来表征反应程度。通过积分反应速率方程,对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动力学计算。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PNAM加氢脱苄反应合成NAM反应表现为一级,反应表观活化能Ea为76.496 kJ.mol-1,指前因子A为4.868×1010min-1。用IR、1HNMR、13CNMR、LC-MS和元素分析对产物进行了表征,证实了该化合物即是目标产物NAM。  相似文献   

11.
夏德长 《腐植酸》2006,(5):13-14,42
简要叙述了腐植酸的主要性能,论述了腐植酸对叔胺-煤油溶液萃取铀和反萃取铀过程的影响。腐植酸与腐植酸铀酰盐对叔胺-煤油溶液萃取铀将降低萃取效率,并形成乳化。在反萃取铀过程中,实践表明,采用腐植酸脱除剂Na2CO3作为反萃取剂进行反萃取,可以有效把叔胺-煤油溶液中负载的铀、腐植酸铀酰盐以及腐植酸反萃取下来,铀的反萃取率达98%以上,腐植酸的脱除率达99%以上;且两相之间无乳化膜。  相似文献   

12.
《云南化工》2015,(4):36-38
探索了叔胺分解氟化铵制氨气和氟化氢的方法。以叔胺作为萃取剂,在极性溶剂、水的存在下分解氟化铵释放出氨气;然后,加入高沸点的非极性溶剂蒸发出水和极性溶剂;最后,在更高的温度下,实现叔胺氟化盐的分解,释放出氟化氢;最终,达到将氟化铵分解,并分步释放出氨气和氟化氢。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高比表面积椰壳炭为载体,通过超声浸渍、吸附、还原等过程,制备了钯粒子均匀分布、粒径人小为1-2nm的Pd/C催化剂。以该负载催化剂催化的卤代芳烃和苯乙烯的Heck偶联反应,无需配体参与,无需无水无氧的苛刻条件,月.催化剂能多次重复使用性能无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不必预先氧化二价铁,直接用叔胺从氯化物溶液中萃取分离钴(II)、铁(II)的新方法. 考察了不同改性剂对叔胺萃取钴(II)、铁(II)的影响以及各种因素对钴(II)、铁(II)萃取、洗涤及反萃的影响. 提出了用叔胺萃取分离钴(II)、铁(II)的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5.
叔胺法制碱是利用溶剂萃取法制取纯碱。本文研究了有机相中水份,将其分为游离水和结合水两部分。根据实验数据回归得水份模型,由此知萃合物为R_3NHCl·H_2O,其醇溶剂化数为6。  相似文献   

16.
以实验室自制的含季铵基团的阳离子聚合物(COPQA)为模板剂合成了高比表面积、具有花状形貌的丝光沸石纳米片(NS-MOR),以此为载体采用离子交换方法制备了负载Pd催化剂(Pd/NS-MOR)。对沸石及其负载的Pd催化剂进行X 射线多晶衍射、N2物理吸脱附、SEM、TEM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结果显示,Pd/NS-MOR催化剂载体中小粒径Pd0和Pd2+物种高度分散在丝光沸石纳米片表面,而在γ-Al2O3负载的Pd催化剂(Pd/γ-Al2O3)中仅有Pd2+物种。因此,以2-苯基吡啶和苯甲醛为反应原料,实现了2-苯基吡啶的C2—H和C6—H键的同时活化,Pd/NS-MOR的催化活性和双酰基化产物选择性(92%)远高于Pd/γ-Al2O3。作为对比,以Pd(NO3)2、Pd(OAc)2、Pd(PhCN)2Cl2为催化剂的2-苯基吡啶C—H键活化反应中均无法得到双酰基化产物。另外,Pd/NS-MOR不仅具有良好的底物兼容性,而且循环使用6次后仍保持较高的2-苯基吡啶的转化率(95%)和双酰基化产物的选择性(85%)。  相似文献   

17.
Co(OH)_2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照荣  李苞  李云平  魏献军 《化学世界》2003,44(11):566-568
合成了结晶程度较高的Co(OH)2,并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充放电实验表明:Co(OH)2具有一定的放电比容量:98.4mAh/g,多次充放电实验表明它的容量较为稳定。循环伏安实验表明:氢氧化钴电极具有一定的可逆性。X射线衍射实验结果说明:电极反应是在CoOOH和Co(OH)2之间进行的。通过对氢氧化钴的电化学性能研究,能进一步了解Co(OH)2作为添加剂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8.
A series of alumina supported Pd catalysts were prepared by the novel deposition-precipitation method adopting the chloride precursor (DP-Cl) of Pd and varying the metal content from 0.25 to 1.0 wt%. The catalytic properties of prepared catalysts were studied by various characterization techniques such as N2 adsorption, CO chemisorption, TPR, XRD, XPS, and TEM techniques. The activ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catalysts were evaluated for the gas phase hydrodechlorination (HDC) of chlorobenzene operating at atmospheric pressure. At 1 wt% of Pd the catalyst showed higher chlorobenzene conversion with good stability when tested for a period of 25 h, whereas the other catalysts exhibited a loss in activity with time. In order to elucidate the exceptional activity and stability of this catalyst, a few more catalysts with 1 wt% Pd were prepared by impregnation technique and also using a non-chloride precursor, palladium nitrate. The 1 wt% DP-Cl catalyst again was found to be the best among the others. The activ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DP-Cl catalyst was also found to be superior to two low-dispersed catalysts, each with 10 wt% Pd, prepared by conventional impregnation method using the chloride and nitrate as the precursors. The characterization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high activ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DP-Cl catalyst is related to the formation of electron deficient Pd species and its stabilization in the octahedral vacancies of alumina.  相似文献   

19.
A recyclable silica supported vanadium 1 catalyzes the oxidation of tertiray amines to the corresponding N‐oxides with 30% H2O2 in high yiel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