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安全构成的威胁日益突出,传统的病毒检测技术已无法有效地防御病毒,作者在研究了病毒检测技术和现有计算机病毒免疫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Client/Server模式的计算机病毒智能免疫系统。  相似文献   

2.
基于K-最近邻算法的未知病毒检测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因为准确检测计算机病毒是不可判定的,故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实例学习的k-最近邻算法来实现对计算机病毒的近似检测。该法可以克服病毒特征代码扫描法不能识别未知病毒的缺点。在该检测方法的基础上,文章设计了一个病毒检测网络模型,此模型适用于实时在线系统中的病毒检测,既可以实现对已知病毒的查杀,又可以对可疑程序行为进行分析评判,最终实现对未知病毒的识别。  相似文献   

3.
现有的计算机病毒检测技术很难检测出未知病毒,在病毒防御中处于被动.复杂的病毒形式,迫切需要一种具有自学习能力,能主动分类、识别和检测未知病毒的方法.分析现有的病毒检测技术,研究进化半监督模糊聚类算法在病毒检测中的应用,探讨其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给出一种病毒检测模型,并通过计算机仿真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新的方法对未知病毒检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详细阐述了计算机病毒的特性和检测方法,以及生物免疫的原理和方法.借鉴人工免疫原理,设计了一个新的计算机病毒检测方法,该方法与传统的杀毒软件相比,增加了病毒防御的智能性,通过初步实验,测试了该方法的检测病毒的能力,检测的准确性和检测病毒的主动智能性,结果显示出此方法具有高效的适应性,自学习性和鲁棒性,能够高效地防御未知病...  相似文献   

5.
针对基于特征码的检查方法不能检测出未知病毒和已知病毒的新变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免疫原理和D-S证据理论的计算机病毒检测方法。基于对现有计算机病毒免疫系统的深入剖析,提出了一种新的抗原提呈策略;借助基于免疫原理的计算机病毒检测方法输出的抽象层信息,提出了针对病毒检测的融合方法;通过融合不同抗原提呈基因库的检测结果,可提高基于免疫原理的计算机病毒检测方法的检测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未知病毒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在较低的误报率下获得了较高的检测率。实验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为病毒检测方法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的未知病毒检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的检测方法来实现对计算机病毒的近似判别。该方法可以克服病毒特征代码扫描法不能识别未知病毒的缺点。在该检测方法的基础上,文中设计了一个病毒检测网络模型,此模型既可以实现对已知病毒的查杀,又可以对可疑程序行为进行分析评判,最终实现对未知病毒的识别。  相似文献   

7.
基于多重朴素贝叶斯算法的未知病毒检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重朴素贝叶斯分类算法的检测方法来实现对计算机病毒的近似判别。该法可以克服病毒特征代码扫描法不能识别未知病毒的缺点。在该检测方法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病毒检测网络模型,该模型既可以实现对已知病毒的查杀,又可以对可疑程序行为进行分析评判,最终实现对未知病毒的识别。  相似文献   

8.
该文在分析现有的人工免疫系统模型的基础之上,根据免疫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提出了计算机病毒的保守模式的概念,并建立了一个新的基于计算机病毒保守模式检测方法的人工免疫系统模型,该模型具有检测过程简单、检测效率高、对于新病毒和已知病毒的变种病毒的检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良好的适应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病毒检测方法存在的更新速度慢、对未知病毒检测能力不足等问题,该文对主动学习理论在计算机病毒检测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主动学习的计算机病毒检测模型结构。此外,为了改进病毒检测的精度问题及主动学习过程的效率,利用相关n-gram方法实现了对样本文件的特征提取,并结合信任度测量理论实现了基于非确定抽样的询问功能。实验表明,该模型针对未知病毒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并且能够极大地缩减训练时间及对训练数据的数量要求,提高系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0.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手机病毒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手机病毒的日益严重,而手机病毒检测技术不成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手机病毒检测方法,该方法基于手机病毒的工作原理和感染方式,把BP神经网络引入到计算机病毒防范检测中,创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手机病毒检测模型,通过病毒类型映射表来判断病毒类型,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很好地检测已知病毒,对未知病毒也可作出一定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病毒呈现与繁殖传播越来越严重。电子邮件、浏览器、U盘已成为人们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工具。然而,这些工具也随之成为计算机网络病毒的重要传播媒介。目前,由于计算机病毒广泛传播,已经成为计算机安全与应用的重要问题,该文首先从计算机病毒概念入手,简要分析了当前计算机病毒的特点、传播途径及感染后的主要症状。并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以“毒”攻毒不是异想天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因特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计算机病毒的传播形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用户机器感染计算机病毒的几率大大增加。而计算机病毒与黑客技术的融合,使其具有了前所未有的破坏性。该文根据计算机病毒传播的特点,描述了以“毒”攻毒的工作和传播方式,从技术和实际需求讨论了以“毒”攻毒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同时对它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疫苗共享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ARP病毒攻击模拟与防范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因特网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病毒日益猖獗。计算机病毒种类繁多,而且只需要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就可以进行变种、免杀,网络安全防线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考验。ARP病毒是一种基于ARP协议漏洞的计算机病毒,会造成局域网通信紊乱。首先分析了ARP协议的基本原理,指出ARP协议的漏洞;接着分析了此类病毒的发作原理;然后通过编程模拟了此类病毒的攻击过程,并通过实验结果证明了攻击的有效性;最后提出了针对此类病毒的三种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电脑的普及和网络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病毒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电子邮件、QQ、浏览器已成为人们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工具,然而.这些工具也随之成为计算机网络病毒的重要传播媒介。目前,病毒已成为困扰计算机系统安全和计算机应用的重大问题,该文分析了当前计算机病毒的特点、传播途径及感染后的主要症状。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电脑的普及和网络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病毒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电子邮件、QQ、浏览器已成为人们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工具。然而.这些工具也随之成为计算机网络病毒的重要传播媒介。目前,病毒已成为困扰计算机系统安全和计算机应用的重大问题,该文分析了当前计算机病毒的特点、传播途径及感染后的主要症状。针对这一琬象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制造的,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破坏的程序。随着网络的迅速普及,计算机病毒的危害越来越严重。本文将介绍如何发现计算机病毒及常见的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浅析木马病毒的清除与防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病毒也在不断地快速发展,从最初的dos病毒到现在的蠕虫病毒以及木马病毒,网络安全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而木马病毒正成为网络安全的最大威胁。本文主要介绍了木马病毒的特点、结构、原理、分类、隐藏方式,以及几种最新木马病毒的清除方法和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8.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应用的逐渐普及,信息化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实现信息化的基础设施是计算机网络,但是由于计算机网络具有连接形式的多样性、网络系统的开放性、终端接入的任意性、用户身份的弱认证性等特征,致使网络易受黑客、病毒和其他恶意程序的攻击,信息的安全和保密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获取、处理、传递信息的手段,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广发使用网络的同时,对网络的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病毒是网络安全面临的最大威胁,它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的系统漏洞进行不断的传播和转移,对网络安全造成巨大的破坏。所以,研究网络病毒的检测模型,在病毒产生之初将之检测出来并进行扼杀,对于控制病毒的危害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网络飞速发展条件下,计算机安全隐患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企业计算机安全严重影响着企业和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甚至整个国家的网络发展健康.但在现今宏观网络环境复杂多变的条件下,企业为了追求高增长.高速度发展,仍然进行大量举债病毒,没有健全安全防范的高负债,企业无法及时.有效的对计算机活动过程中各种难以预料或无法预测的反映,必然会招致企业计算机病毒,更有甚者会引发企业破产.本文首先对安全和计算机安全进行了界定,并分析了计算机安全的成因和企业内部计算机控制的内容及步骤,最后阐述了应对计算机安全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