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可持续建筑     
一、可持续概念及其由来 最先提出“可持续”(Sutainability)概念的是挪威首相Gro Brundtland,她在1987年把可持续表述为“为后代留下充足的资源,使他们能享有同我们类似的生活质量”。1980年代后期,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则将“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表达为“发展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影响后代人满足他们自身需要的能力”。我国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在关于进一步推动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的意见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代  相似文献   

2.
现代化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锐成 《规划师》1998,14(2):81-82
1976年联合国在温哥华召开第一次人居大会,会上第一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使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一句话,可持续发展就是“现在的发展不能妨碍后代的发展”。在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进程中,如何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把握发展与环境、现在与未来的关系,使城市更具活力和…  相似文献   

3.
建筑材料管理办公室 党的十五大确定了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利益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使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资源的严格保护、有序开发和永续利用是关系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国土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重要的物质基础。我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面积虽大,耕地仅为20亿亩…  相似文献   

4.
颜红艳  周栩 《建筑科学》2007,23(8):9-13
创新是行业发展的灵魂,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要求建筑业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创新理念,以生态平衡原则实施可持续建筑创新战略。可持续建筑创新战略以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为出发点,在建筑的生命周期阶段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为优先原则,将可持续发展思想融入到创新活动的全过程。目前,对可持续建筑创新战略的研究正成为学者共同探讨的前沿问题。本文从生态学和管理学的角度出发,借助可持续建筑生命周期图,重点探讨了可持续建筑在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到拆除等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创新战略的具体内容。可持续建筑创新战略的实施需要政府的支持、建筑业利益相关者的管理、行业的监管等创新环境的支持。该战略突出可持续发展的三重底线原则,前瞻性地综合考虑了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竞争要素,从而加快建筑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步伐。  相似文献   

5.
王国清 《中州建设》2012,(19):29-30
当前,河南史无前例地迎来了中原经济区战略的国字头发展机遇,肩负着探索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之路的重任。“三化”协调发展的关键和“牛鼻子”是新型城镇化。卢展工书记在河南省九次党代会上强调,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探索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新路子。新型城镇化不仅包涵住房城乡建设模式和建筑业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也涵盖节约集约、科学发展的重要理念,是生态宜居、和谐发展、提高民生的重要举措。而要如此,发展绿色建筑成为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李兆坚  江亿  雷毅 《暖通空调》2008,38(5):38-43
从伦理学角度对建筑空调舒适性与节能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对空调舒适性的过度追求是以牺牲公众利益和损害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建筑空调的以人为本不能只考虑空调用户的舒适性,还应考虑公众利益、子孙后代的利益,以及对生态环境的损害;应提倡适度、健康、环保的空调消费观念,鼓励空调行为节能,我国的住宅空调应坚持走分散式空调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7.
谢戈 《南方建筑》1997,(4):17-19
一、处于十字路口的建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环境问题与能源危机,迫使人类在自然界中重新定位,人类逐步认识到:供人类使用的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在付出沉重的代价之后,不得不重视生态环境问题,不得不考虑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这是人类的一次觉醒,人类最终有了一个全球性的行动纲领——可持续的发展。1989年5月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通过的“关于可持续的发展声明”,明确了发展应该是“满足当前的需要而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发展与限制,构成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最基本内涵,涉及到政治、经济、技术、社会,人…  相似文献   

8.
《建筑科学》2006,22(B04):F0002-F0002
21世纪,推动建筑向节能、智能、可持续方向发展,是建筑业发展理念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建筑科学》“可持续建筑”版面是以环境与能源、可持续建筑为主要内容,旨在为中国推动可持续建筑发展奉献一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9.
半月纵览     
《中州建设》2011,(20):4-5
国务院出台意见:支持河南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 国务院目前出台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中原经济区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核心任务是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  相似文献   

10.
丁欢 《广东建材》2010,26(9):44-46
新型建筑墙体材料是指不以消耗耕地、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为代价,适应建筑部品工业化、施工机械化、减少施工现场湿作业、改善建筑功能等现代建筑业发展要求而生产的墙体材料,就我国现阶段而言是指除黏土实心砖以外的所有建筑墙体材料。我国新型墙体材料的产量快速增加,产品质量和产品得到明显的改善,技术装备水平也较快提高。  相似文献   

11.
新型建筑墙体材料是指不以消耗耕地、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为代价,适应建筑工业化、施工机械化、减少施工现场湿作业、改善建筑功能等现代建筑业发展要求而生产的墙体材料,就我国现阶段而言是指除粘土实心砖以外的所有建筑墙体材料。我国新型墙体材料的产量快速增加,产品质量和产品得到明显的改善,技术装备水平也较快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中州建设》2011,(23):8-11
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以新型城镇化引领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之路,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为便于大家学习领会卢展工书记和郭庚茂省长关于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讲话精神,现将有关重要论述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3.
微气候是指人们日常生活的室内小环境,常规情况下主要依靠设备(如空调、暖气片、空气净化器等)来调节,这是一种以牺牲能耗为代价的调节方式。但在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应考虑更节能环保的方式来达到调节的目的。本文以首届全国绿色建筑竞赛获奖作品——向日葵?竹构——为例,介绍了在夏热冬冷地区的中小型建筑中如何采用被动式节能技术来实现建筑的微气候调节,进而倡导建筑设计人员在创作过程中应当着力体现可持续性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为满足居住建筑设计达到GB 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的要求,本文针对夏热冬冷地区城市的气候生态特殊性,利用该地区城市社区内人造湿地作为城市水环境规划研究的一部分,实施人工湿地雨水资源收集处理技术,具有成本低、能耗小、运行维护简单等特点。该项研究既能促进雨水的利用,又不以牺牲社区水景观为代价,满足建筑全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节约资源,提高绿色建筑节水率和非传统水源利用率,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有利于保护城市空气、增加植物生长空间、降污除尘,提高城市宜居性的水环境规划策略之一,帮助建筑设计项目以低成本获得更高的绿色建筑星级评价。  相似文献   

15.
许曾禄 《江西建材》2014,(5):268-268
通过学习十项新技术和绿色建筑,深感我们所肩负的历史责任重大,实现GDP的持续增长不能以牺牲环境、破坏生态为代价,那是对历史的犯罪,有负于子孙的行为。所以,绿色建筑与环境保护是我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历史伟业,每一个置身于建筑业的决策者、管理者、从业者都有不可逾越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6.
刘帮华 《砖瓦》2010,(4):6-7
新型墙体材料是指节约或少用资源,不以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为代价生产出的适应建筑工业化、施工机械化、减少施工现场湿作业、改善建筑功能等现代建筑业发展要求的墙体材料,就我国现阶段而言,主要是指除粘土实心砖以外的节材、节能、利废建筑墙材。新型墙材内涵将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可持续建筑已成为新世纪发展的重点,它不仅使建筑业具有可持续性,而且注重对环境的绿色管理。本文介绍了发展可持续建筑的必要性以及绿色环境管理的目标,并提出为了保护环境,从建筑物涉及的主体、循环经济、环境影响评估等几个方面进行考虑,进行绿色管理所应采取的措施,以协调人——建筑——环境之间的关系,最终达到三者之间的共生。  相似文献   

18.
"绿色建筑"也称为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最早是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明确地提出来的.用建设部仇保兴副部长的总结--"绿色建筑"就是指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空间,同时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物料生产、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及拆除、回用过程)中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能源、土地、水资源、材料)、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可见,绿色建筑理念的提出,就是为了使得建筑在满足人类不断提高的健康、舒适、安全的需要基础上,对环境、资源影响最小,最终做到可持续发展,前提都是为了人类的永久利益.  相似文献   

19.
可持续发展与室内设计:兼谈绿色室内环境的营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80年代中期,起始于欧洲的一些发达国家提出“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这一新观念以来,已经有10多年了。在此期间,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在主席布伦特兰(Bruntland)的主持下,对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1993年国际建协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召开了“为可持续的未来进行设计”的世界大会,从而把可持续发展这一具有深远战略含义的观念,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室内外环境设计紧密地联系起来;1996年6月的《伊斯坦布尔宣言》中又郑重提出:“当我们迈向21世纪的时候,我  相似文献   

20.
戴继锋 《江苏建筑》2011,(6):114-116
建筑设备更新,主要包括原型设备更新和新型设备更新。虽然建筑设备更新是建筑企业生产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客观需求,但是对于建筑业来说,设备更新既要考虑技术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企业的经济效益。文章通过某建筑企业工程车辆的更新来进行经济性分析从而确定最优方案,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