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匮乏指数及其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介绍水匮乏指数的结构组成、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揭示水匮乏指数在提供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进步、确定区域提高水资源状况行动的优先次序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依据2009—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社会经济指标和水资源数据,通过泰尔指数、基尼系数对人口、GDP与水资源空间分布的均衡性进行研究,并构建了水资源负载指数模型,分析了区域水资源开发程度。结果表明: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人口与水资源量、GDP与水资源量的匹配程度较低,基尼系数分别为0.520和0.651,属于高度不平均等级,且基尼系数呈上升趋势;通过泰尔指数得到了相同的结论,区域间差异对总体差异贡献率较大,而区域内的人口、GDP与水资源匹配差距不突出;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水资源负载指数为4.0,等级为Ⅲ级,开发利用程度为中等水平,各城市水资源负载差距悬殊,且呈逐年增加趋势,表现为经济总量大、人口密集、水资源条件相对不足的地区,开发利用程度高、潜力小;粤港澳大湾区水资源空间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协调,且水资源空间不均衡性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水资源数量、人口数量、短缺程度、经济、技术和水生态环境压力6个方面,采用综合压力指数法计算分析了朝阳市各分区2021年的水资源压力。结果表明:朝阳市喀左县、双台区水资源压力一般,龙城区、凌源市、朝阳县和建平县的水资源压力较小,北票市水资源压力最小,但仍需重点关注水资源经济、技术压力和水资源利用效率问题;水资源管理部门应加快用水方式的调整,切实缓解水资源供给压力,为实现经济社会和水资源的协调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4.
对建立季节性阶梯式计量水价定价模型的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已有的阶梯式计量水价定价模式上,引入社会化水资源稀缺程度指数,以当前季度的水价为基础,社会化水资源稀缺程度指数为标准值,通过下一季度的社会化水资源稀缺程度指数与标准值之比(即相对稀缺程度)以及综合当前实行的阶梯式水价来预测计算得到下一个季度的水价。从理论上试探性地建立季节性阶梯式计量水价定价模型,在考虑季节变化影响的同时又体现了社会适应性能力的变化对水价的影响,从而进一步真实地体现了水资源的稀缺性,为将来季节性水价的研究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水资源综合评价对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水贫困指数为基础,建立了水资源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水资源安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并对中国主要流域和分区的水资源安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黄河、海河、淮河和长江流域水资源贫困指数较小,开发潜力较小,其它流域和分区水资源贫困指数较大,有一定的开发潜力。经对比分析表明,评价结果与事实基本相符,说明本文建立的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是可靠有效的,能为水资源规划、跨流域调水和水利工程运行提供较可靠的水文依据。  相似文献   

6.
文章利用灰色关联法对24个初选指标进行关联度计算,并按照关联度排序选取14个典型指标,然后采用AHP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应用综合评价指数法分析2019年辽宁省各地市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研究表明:大部分地市的综合评价指数超过0.6,全省水资源开发利用达到较高水平;为促进经济社会与水资源协调发展,应加强水资源管理、节约用水和水资源保护。  相似文献   

7.
水资源是我国的基础资源,是生态环境控制性因素,在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近些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类活动负效应的日益增加,水多、水少、水脏等水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各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齐齐哈尔市地处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是典型干旱、半干旱区,"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是齐齐哈尔市发展的关键性约束因子,系统研究齐齐哈尔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对水资源安全状况进行评价,依法加强对水资源有效保护和管理、合理开发利用才能够切实保障齐齐哈尔市发展的用水安全和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8.
基于虚拟水和广义水资源的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虚拟水为切入点,基于对区域虚拟水生产、消费与水资源之间的关系分析,建立了由经济压力指数和社会压力指数构成的区域水资源承载状态评价指标体系。以郑州市为实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1998—2005年间,除2000年和2003年外,经济压力指数均小于1,对经济发展而言区域水资源处于超负荷利用状况;社会压力指数均大于1,对社会发展而言区域水资源处于供需平衡状况。结合水资源承载状态的判断标准及类型,郑州市水资源处于超载状况,超载原因主要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热。水资源承载状态及趋势分析表明,郑州市水资源超载状态持续发展,从长远来看,区域水资源利用是不可持续的。针对郑州市水资源利用不可持续的特点,指出应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虚拟水生产结构,使郑州市区域水资源的压力状况逐渐改观。  相似文献   

9.
以虚拟水为切入点,基于对区域虚拟水生产、消费与水资源之间的关系分析,建立了由经济压力指数和社会压力指数构成的区域水资源承载状态评价指标体系。以郑州市为实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1998年~2005年间,除2000年和2003年外,经济压力指数均小于1,对经济发展而言区域水资源处于超负荷利用状况;社会压力指数均大于1,对社会发展而言区域水资源处于供需平衡状况。结合水资源承载状态的判断标准及类型,郑州市水资源处于超载状况,超载原因主要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热。水资源承载状态及趋势分析表明,郑州市水资源超载状态持续发展,从长远来看,区域水资源利用是不可持续的。针对郑州市水资源利用不可持续的特点,研究指出应通过产业结构升级,优化虚拟水生产结构,使郑州市区域水资源的压力状况逐渐改观。本研究为郑州市虚拟水战略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各地市水资源压力指数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人口数量压力、水资源数量压力、水环境压力、水资源技术压力、水资源经济压力和水资源紧缺压力 6 个方面提出了水资源压力分项指标以及水资源综合压力指数的计算方法,并对 2008 年浙江省各地市的水资源压力指数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浙江省嘉兴、温州、舟山等地面临着较大的水资源压力,而丽水、杭州、湖州、衢州压力较小;嘉兴、舟山市人口和水资源数量压力较大,绍兴市水环境压力较大,温州市水资源技术压力较大,衢州市水资源经济压力较大。各地有关部门应有目的地调整区域水资源利用方式,缓解水资源供需系统存在的压力,实现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来支撑和保障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分析水资源在空间分布、开发利用及经济效益方面的均衡状态,采用基尼系数与协调发展度的方法,基于水资源负载指数、水土资源匹配系数和用水效益计算水资源空间均衡系数,并对水资源负载指数、水土资源匹配系数和用水效益的均衡性进行计算分析,确定了合理的权重。以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为计算单元计算了2017年全国水资源空间均衡系数,结果表明,各省级行政区水资源压力极不均衡,水土资源匹配差异较大,用水效益与经济社会发展有一定的关系,沿海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用水效益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全国水资源在时空分布、开发利用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中表现为不均衡状态。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水资源负载指数、M-K趋势检验的方法,分析计算了马鞍山市2011~2017年水资源负载指数及变化趋势,评价了马鞍山市水资源压力。结果表明,全市近7年水资源开发程度高,继续开发潜力小;水资源压力呈减小趋势,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应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损益分析理论方法,计算得出克拉玛依市南新湿地恢复工程水土流失影响指数(SWII)为0.282。根据SWII愈小愈好准则,计算得出的水土流失影响指数偏小,因此,该工程的水土流失影响程度较小。  相似文献   

14.
针对郑州市和洛阳市20个子区域2014-2016年的水资源总量、常住人口数量、地区生产总值等指标数据,将不平衡指数的计算分析方法应用于郑州、洛阳的水资源与经济发展的空间均衡分析。通过计算分析郑州、洛阳水资源总量与常住人口不平衡指数、地区生产总值与常住人口不平衡指数及其子区域的不平衡指数di值,结果表明:从人口分布的角度来看,郑州市经济发展状况较好,多数区域呈现出"水少人多"的不均衡状态;洛阳市西南三县的水资源量具有优势,经济发展有待继续提升;从整体来看,经济发展相对平衡,而水资源总量空间分布非常不均衡。  相似文献   

15.
将2011年作为研究基准年,采用负载指数和承载指数,通过建立模糊识别模型,选取人均用水量、万元GDP用水量、农田灌溉单位面积用水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水资源利用率和供水模数等6个评价指标,计算2002—2011年许昌市水资源承载力,并对其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规划年2020年和2030年许昌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许昌市水资源利用程度较低,水资源承载力整体处于可承载水平;近几年水资源承载力有所提升,但潜力有限;在特枯干旱年( P=95%)来水条件下,2020年、2030年均存在水资源超载问题。  相似文献   

16.
王伟 《江苏水利》2020,(6):45-48
基于水资源负载指数,研究徐州地区近10年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变化,定量分析了徐州市各区县水资源利用程度和开发潜力。结果表明:整体上徐州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极小,水资源自然供给不能满足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不能只依赖外流域调水,还需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积极开发利用降水,增强对污水、废水的重复利用能力。  相似文献   

17.
区域水资源利用压力分析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水资源利用压力指数可用来衡量一个区域的水资源相对稀缺性,并判断水资源是否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在经济、环境、生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从人口数量压力、水资源数量压力、水环境压力、水资源技术压力、水资源用水管理压力的角度,建立了水资源利用压力指标体系.通过对全国223个地市水资源利用压力的计算分析,该指标体系定量反映了水资源与人口、经济、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验证了所构建的水资源利用压力指标的合理性,为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把飞来峡库区水资源承载力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研究,将它划分为水资源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和生态环境3个子系统,并对每个子系统选取相应的评价指标,从而构建飞来峡库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分别以2010年、2015年为评估年和参照年,各项指标为评估系和参照系,运用距离指数---层次分析法计算出飞来峡库区2010年相对于2015年的距离指数,得出社会经济状况子系统状态为基本可承载、水资源条件子系统和生态环境子系统均为可承载状态、整个系统状态为可承载,以及飞来峡库区的水资源状态安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以水资源系统可持续性评价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为指导,将最初用于供水和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加权统计指数法引入特大城市水资源可持续性评价中,基于水文系统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变化特性,对特大城市水资源系统的可靠性、弹性、脆弱性指标进行定义,探索提出了特大城市水资源可持续性分析模型框架、计算方法和基本步骤。以北京市为例,逐年计算了1980—2015年水资源系统的可靠性、弹性、脆弱性和水资源系统可持续性指数,分析了不同阶段水资源可持续性指数变化,讨论了南水北调和再生水利用因素对可持续性指数的影响,提出了促进北京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城市水资源调配对“系统结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影响,系统梳理水资源联合调配与综合利用的效果,基于层次分析和熵值的综合指数方法构建综合效益的评估体系。以北京市为例,评价2014—2021年多水源联合调配的实施效果。研究表明:北京市水资源调配对系统均衡结构、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生态环境效益显著。此外,综合效益指数的逐年提升表明近年来北京市水资源的联合调配有效促进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