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混凝土坝变形与环境量之间有着复杂的函数关系,传统统计模型泛化能力较弱,难以处理高维非线性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麻雀搜索算法优化极限学习机的混凝土坝变形预测模型,该模型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CA)提取环境量中的关键因子作为模型输入变量,采用寻优能力强的麻雀搜索算法(SSA)选取极限学习机(ELM)中的初始输入权重和偏置的最优解。将该PCA-SSA-ELM模型应用到某高拱坝拱冠梁坝段测点径向位移的预测中,并与ELM、BP神经网络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新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利用自动监测数据,采用神经网络对水体中叶绿素a含量进行预测,是水体中叶绿素a含量预测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受梯度下降法局部搜索的限制,传统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精度和稳定性均存在问题。鉴于此,引入全局搜索的思维进化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权值、阈值,提高叶绿素a预测效率;并采用偏导方法对预测模型输入因子敏感性进行分析,精简模型输入因子。结果表明:在叶绿素a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中,引入思维进化算法可显著提高网络训练稳定性和精度,预测精度波动范围从[0.364,0.978]提高至[0.917,0.983],平均预测精度从0.950提高到0.968。利用Dimopoulos敏感性分析将模型输入因子从12因子精简为8因子后,平均预测精度从0.968降至0.962,预测精度波动范围从[0.917,0.983]变为[0.921,0.976],预测模型稳定性更好;在输入因子数目均为8条件下,基于Dimopoulos方法敏感性分析结果筛选出的输入因子组合平均预测精度明显高于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的输入因子组合。研究可为基于BP神经网络叶绿素a预测模型输入因子优化提供参考,提高模型预测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特高拱坝时空监控模型中因子数目众多、因子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以及各测点之间存在空间关联性的问题,基于大坝变形原型监测资料,采用核独立分量分析(KICA)方法提取独立分量,将多个测点信息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将提取的独立分量代入利用灰狼优化(GWO)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机(SVM)模型,对特高拱坝空间测点进行回归预测,构建了KICA-GWO-SVM特高拱坝时空监控模型。工程实例分析结果表明,KICA-GWO-SVM特高拱坝时空监控模型与多元回归模型、BP模型及SVM模型相比,其非线性表达能力强且性能良好,能够降低多重共线性对大坝变形监测的影响,对特高拱坝变形序列的拟合与预测精度高,可以更加准确全面地表征大坝整体的时空变形性态。  相似文献   

4.
为了改善传统预测模型建模方法大样本训练效率低、容易过拟合、参数敏感性差的问题,引入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算法,结合基于高斯过程(GP)的贝叶斯优化方法提升学习效率与预测精度,构建了基于GP-XGBoost的大坝变形预测模型,并通过工程实例与传统统计模型、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构建的大坝变形预测模型预测精度高,迭代速度快,通过调整正则项参数能有效避免过拟合。  相似文献   

5.
为了快速准确地预测混凝土施工期温度过程线,结合主成分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算法的预测模型。以上海崇明岛四滧港和八滧港水闸底板为例,采用主成分分析对混凝土温度场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降维,建立以四滧港水闸底板温度数据为基础的LSTM温度过程线预测模型并对输入主成分进行训练,将训练后的模型用于八滧港温度过程线的拟合和预测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温度过程线与实际测点温度过程线拟合良好,均方根误差在2℃以内,判定系数接近1,预测结果符合工程精度要求。该预测模型可部分替代有限元反馈分析,从而提高泵闸混凝土温度场预测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由于混凝土拱坝在变形过程中有明显的非线性特点,因此参数过多和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是大坝变形预测模型过程中较为常见的问题。通过将麻雀搜索算法(SSA)引入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中,进行超参数优化,建立了SSA-LSTM模型进行混凝土拱坝变形预测模型。以某拱坝多个测点的实测径向位移数据为例,将水压、温度和时效作为输入,坝体径向位移作为输出,使用SSA-LSTM模型与传统的变形预测模型BP神经网络、极限学习机(ELM)和支持向量机(SVM)分别进行回归预测,结果表明SSA-LSTM模型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可用于大坝安全的预警预报。  相似文献   

7.
针对大坝安全监控模型中各因子间的多重共线性和非线性,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解决了多重共线性,用经遗传算法优化的RBF神经网络解决了非线性,建立了PLS-GARBF大坝水平位移预测模型.实例应用结果表明:PLS-GARBF模型的预测精度优于独立使用RBF或GARBF的精度,更适合大规模的数据建模.  相似文献   

8.
位移监控模型需要对拱坝变形性态兼具良好的解释和预测能力。水压-滞后-周期性温度-时效四因子HHST(Hydraulic,Hysteretic,Seasonal and Time)模型能够合理地解释锦屏一级拱坝的黏弹性滞后变形性态。为进一步提升该模型的预测精度,使用支持向量机(SVM)建立有限元计算所得拱坝黏弹性滞后位移与其因果因子之间的隐式关系,再将其融入到HHST模型中,进而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建立拱坝位移的组合监控模型。以锦屏一级拱坝为例,减少输入因子数的组合模型的预测精度明显高于直接以HHST模型中18个因子作为输入的单一模型;SVM对滞后水压位移分量的预测精度明显高于基于约束最小二乘法的线性回归模型,采用2种滞后水压分量所建组合模型对拱坝变形性态具有相近的解释能力,而采用SVM滞后水压分量建立的组合模型可有效地提高拱坝位移的预测精度,多测点均方误差(MSE)平均降低21.67%,决定系数R2整体提高0.07%。  相似文献   

9.
基于KPCA-PSO-SVM的径流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径流预测模型的准确性与稳定性,对KPCA-PSO-SVM的径流预测方法进行了研究。在分析径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核主成分分析(KPCA)法对径流影响因子进行非线性特征提取,获得主成分作为支持向量机(SVM)的输入变量,建立了径流预测SVM模型,其中模型参数通过粒子群算法(PSO)进行优化。模型建立后,以新疆伊犁河雅马渡站中长期径流预测为例进行分析。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在拟合和检验阶段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77%和7.64%,与其他预测模型比较,基于KPCA-PSO-SVM方法建立的径流预测模型有较好的预测和泛化能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中长期径流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
重力坝的变形与环境量之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使变形预测模型的输入自变量具有高维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预测模型的精度和泛化能力。因此,提出一种将主成分分析、布谷鸟搜索算法和核极限学习机网络相结合的变形预测模型。该模型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与变形相关的水位、温度、时效影响因子进行主成分信息提取,优化网络模型的变量输入,同时采用优化性能更好的布谷鸟搜索算法确定核极限学习机网络的核参数和正则化系数。利用某重力坝的实测资料,对坝体沿坝轴方向和上下游方向的变形位移进行预测,与多种模型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并采用不同量化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在两个方向的变形预测中,确定性系数R2分别为0.943和0.931,均高于传统的神经网络和逐步回归模型;在不同测点的上下游方向变形预测中,预测的精度和模型的泛化能力均优于对比模型,从而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优势。  相似文献   

11.
基于递阶偏最小二乘回归的数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最小二乘法难以克服因子多重共线性对回归模型精度影响的不足和大坝观测数据分析中因变量较多的特征,引进递阶偏最小二乘法,对大坝安全监测变量及其影响因子进行递阶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将建模预测分析方法通过递阶分层处理,可同时实现回归建模和数据结构简化,所建立的大坝安全监控模型精度可通过交叉有效性检验来控制.工程应用实例和模型对比分析研究表明,递阶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能有效克服由于各类因子变量间的多重共线性和因子变量数目较多而对模型拟合精度及其预测能力的影响,相对于传统回归模型有更好的解释能力,因而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变形是反映大坝服役形态变化的直观表征,构建高效准确的变形预测模型对于大坝结构安全控制十分重要。传统单因子及单算法变形预测模型存在泛化能力不足、鲁棒性差等问题,易出现预测偏差甚至误判。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选取不同变形解释因子及回归算法,构建多种单因子单算法预测模型,结合Stacking集成学习思想,对上述模型进行组合,提出了大坝变形组合预测模型。该组合模型以Stacking集成学习为核心,采用高斯过程回归作为元学习器,从算法、因子两方面对单因子单算法预测模型进行集成,并通过k折交叉验证减小模型过拟合风险。以某混凝土拱坝变形监测数据为例,通过多模型构建与性能比较,对所提出模型的准确性与有效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单因子单算法预测模型具备准确性和多样性的特征;通过算法、因子集成,组合模型的预测精度和鲁棒性得到了显著提高,在水位波动期的预测能力得到了有效增强。综上,大坝变形组合预测模型具备出色的非线性信息挖掘与建模预测能力,可为大坝安全监测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主成分回归分析在大坝安全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主成分回归的原理,对某大坝的位移预测进行分析研究.利用SPSS软件进行多重共线性诊断后进行主成分分析,确定主成分的个数,将原自变量的主成分代替原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主成分回归模型,并对该大坝位移进行预报.对影响大坝位移的各因子进行有效分离,既保留了原指标的绝大部分信息,又有主成分之间不相关的特点,弥补了最小二乘法回归无法有效识别和消除因子间多重相关性影响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应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方法对新疆希尼尔水库大坝某断面的渗透压力预测进行分析研究。利用SPSS13.0软件进行多重共线性诊断后进行主成分分析,确定主成分的个数,将原自变量的主成分代替原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主成分回归模型,并对该大坝渗透压力进行预报。对影响大坝渗透压力的各因子进行有效分离,既保留了原指标的绝大部分信息,又有主成分之间不相关的特点,弥补了最小二乘法回归无法有效识别和消除因子间多重相关性影响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混凝土坝位移趋势的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PCA)和径向基(RBF)神经网络的混凝土坝位移趋势性预测模型(PCA-RBF)。首先,利用主成分分析,将混凝土坝多测点的径向位移监测数据降维,消除影响分量数据集的多重相关性,分别提取出主元位移和主元影响分量。然后,把主元位移和主元影响分量输入径向基神经网络并构建模型,对提取出的主元位移进行预测。最后,将本法应用于某混凝土坝,结果表明,PCA-RBF模型的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分别为2.037 8 mm,1.698 6 mm和3.32%,显著低于传统的多元回归统计模型、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RBF)和利用经主成分分析进行因子处理的BP神经网络模型(PCA-BP),说明PCA-RBF模型有着良好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6.
合理有效的安全监控预报模型,是保障大坝的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针对传统统计模型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通过对BP神经网络的优化改进,建立基于逐步回归特征选择算法筛选输入变量、自适应学习率和附加动量因子网络学习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将该模型用于某混凝土拱坝的变形预测中.结果表明,改进的BP网络预测模型具有出色的非线性逼近能...  相似文献   

17.
支持向量机拟合模型(SVR)可用于大坝裂缝预报,但自变量间的多重相关性和输入变量的高维数对支持向量机拟合模型的精度影响较大。基于大坝裂缝开合度理论,利用主成份分析法(PCA)提取原样本信息缩减后的主成分作为SVR模型的输入量,构建了大坝裂缝开合度的早期预报PCA-SVR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某大坝监控资料的分析中,与传统回归模型相比,PCA-SVR模型具有更高的计算精度和运算效率,并可提前预报裂缝开合度信息,能在实际工程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针对线性组合预测模型预测精度不高、单一预测模型权重较难确定和非线性组合预测模型组合函数难以构造等问题,为最大限度地挖掘输入向量间的有用信息以及充分发挥神经网络模型的高度非线性映射能力,提出一种基于BP、Elman、RBF、GRNN这4种神经网络算法原理的多重组合年径流预测模型。以4种单一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作为一次组合预测模型的输入向量,实测流量作为输出向量,构建4输入1输出的一次组合预测模型;再以一次组合预测模型预测结果作为二次组合预测模型的输入向量,实测流量作为输出向量,构建4输入1输出的二次组合预测模型;依次类推,构建12种多重组合预测模型。以新疆伊犁河雅马渡站年径流预测为例,将预测结果与4种单一预测模型及IEA-BP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多重组合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较单一预测模型均有较大提高,随着模型组合重数的增加,预测精度呈提高趋势,是提高预测精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人民珠江》2021,42(7)
为提水文预测预报精度,研究提出混合蛙跳算法(SFLA)-组合多元线性回归(CMLR)径流预测模型。首先基于主成分分析(PCA)数据降维和不降维构建CMLR模型;然后利用SFLA同时优化CMLR常数项、偏回归系数和组合权重系数,建立SFLA-CMLR径流预测模型;最后将SFLA-CMLR模型应用于2个年径流预测实例,并构建基于PCA降维处理的SFLA-PCA-MLR、SFLA-PCA-支持向量机(SVM)、最小二乘法(LS)-PCA-MLR、PCA-SVM和未经降维处理的SFLA-MLR、SFLA-SVM、LS-MLR、SVM作对比预测模型。结果表明:SFLA-CMLR模型对2个实例年径流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54%、4.63%,预测精度均优于SFLA-PCA-MLR等8种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20.
径流影响因子的有效筛选是径流预报研究的关键环节。然而影响径流的要素众多,且因子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现有研究大都采用一次因子筛选的数值驱动模型,且研究结果表明输入因子在空间上存在数据冗余,导致预报效果不佳。基于此,以渭河流域为例,对比分析支持向量回归(SVR)与长短记忆网络模型(LSTM),并选出最优的预报模型为LSTM模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输入项进行二次筛选,形成主成分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与长短记忆网络的耦合模型。结果表明:(1)LSTM的拟合精度高于SVR;(2)二次筛选输入项提升了预报精度,耦合模型的预报精度均优于单一模型,其中耦合模型相对单一模型的模型精度评价指标均有大幅度提升;(3)灰色系统关联分析耦合模型相比主成分耦合模型的纳什效率系数、确定性系数分别提升了0.13%、0.03%,观测值标准偏差比提升了42.9%。研究表明采用灰色关联度进行二次因子筛选,能够有效提高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