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及"机械原理"课程的特点,紧紧围绕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主线,对"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及改革。利用现有的实验室资源,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加入工程实例讲解,以提高"机械原理"课程教学水平,更好地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
以机械类本科生实践教学为例,结合学科竞赛的内涵体系,对基于学科竞赛的主动式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通过将学科竞赛引入典型实践教学和课外综合实践,利用主动实践让学生全面体会机械系统设计中的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等环节,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机械综合分析能力、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3.
基于CDIO工程教育的理念,提出了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实践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统一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题目,分别在各自授课学期进行设计,但两门课程设计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成为一个较完整、较系统的综合型设计,使之更接近工程实际,以培养学生的工程职业素质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4.
以机械类本科生实践教学为例,结合学科竞赛的内涵体系,对基于学科竞赛的主动式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通过将学科竞赛引入典型实践教学和课外综合实践,利用主动实践让学生全面体会机械系统设计中的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等环节,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机械综合分析能力、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5.
TRIZ理论是一种创新设计的理论,一种系统的方法学。在大学机械类专业的"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教学中渗透TRIZ理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建立创新理念。通过对教学以及课程设计的改革,培养学生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设计能力。以学生在创新设计中的成果为例说明TRIZ理念在创新概念教学中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TRIZ理论在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RIZ理论是一种创新设计的理论,一种系统的方法学.在大学机械类专业的"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教学中渗透TRIZ理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建立创新理念,通过对教学以及课程设计的改革,培养学生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设计能力.以学生在创新设计中的成果为例说明TRIZ理念在创新概念教学中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核心内容是对机械系统进行方案设计。本着培养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教学理念,从机械系统设计过程的系统化、实践性及创新性这三个方面对课程设计原有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加以探讨,提出拟定多样化创新实践性题目的构想,使学生在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方面得到锻炼和提升,掌握机械系统先进设计理念,真正达到"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的目的,以适应我国科学技术及工程创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将CDIO教育理念引入"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安排.采用问题驱动教学、实用案例教学及工程项目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能让学生在扎实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深化其专业技能,增强其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批判思考能力、综合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有利于将其培养成高素质创新型数据库工程人才.  相似文献   

9.
培养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当前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针对当前高校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环节存在的问题,基于机械课程实验和机械创新设计基金项目,构建综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以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为目标,强调课堂与实践结合,实验课堂为实践训练服务,进行系统的、连续的实践锻炼,建立项目指导制度,指导老师进行项目的跟踪和阶段指导,逐步完成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技能的训练、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使学生真正成为具有综合工程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在大学机械类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教学中渗透创新能力体系理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建立创新理念。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提出基于创新作品制作的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设计能力,并应用TRIZ理论及软件辅助实践设计。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担任机械原理课程时,我结合讲课内容,将电算应用到教学之中。由于讲授内容的扩充与计算方法的更新,引起了学生们的浓厚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普遍反映:将电算引入机械原理教学,对调整他们的知识结构,加强计算机能力培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一、将电算引入机械原理教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针对自动控制原理理论内容抽象、学生缺乏主动探索精神,实践教学中构建了立体式教学模式。该模式将理论验证、项目型综合设计、专业拓展科研训练融为一体,期望提供给学生大的专业视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黄小龙 《中国电力教育》2013,(4):102-103,109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机械原理"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通过分析传统教学模式下"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将虚拟样机技术引入"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学,更新课程设计的方法,实践证明可保证课程设计的教学效果,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传统机械原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提出了运用支架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介绍了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进行支架式教学策略的设计。基于支架式教学的机械原理课程教学模式能够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有助于促进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依据“PLc原理及应用”课程的特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教学目标,分析了教学环节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笔者教学实践,在教学内容、实验和课程设计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实际设计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依据"PLC原理及应用"课程的特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教学目标,分析了教学环节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笔者教学实践,在教学内容、实验和课程设计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实际设计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7.
本科毕业设计是综合性、创造性的实践教学,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技能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要做好毕业设计工作,需要在毕业设计选题,教学过程、解决存在的问题、设计说明书撰写等方面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以及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需要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本文认为“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作为机械类专业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应当具备四个能力的培养功能,即基础知识运用能力、机械创新设计能力、系统思维能力以及工程软件应用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出课程设计与现代工程软件结合,图纸设计与虚拟仿真相结合,软件工具分析与传统分析、设计方法相结合的课程设计模式,通过实践证明该模式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正确引导学生的探究行为,是对学生科学素质和动手能力、设计能力、创造能力培养的有效方法。对如何将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结合以及在第二课堂中对大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及效果进行了详细阐述。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第二课堂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创新意识,掌握科学方法、提高综合实践能力方面是课堂理论教学无法替代的。通过在第二课堂中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才能提高大学生应用科学研究方法参与创新和发明创造的能力,才能促进大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真正实现课内打基础、课外出人才。  相似文献   

20.
基于CDIO高等工程教育的理念,提出了机械基础课程在授课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方法、实验教学及教师培养等方面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使之更接近工程实际,以培养学生的工程职业素质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