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经济管理类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强调了一定要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经管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目前经济管理学科教育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首先对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其次从教学模式改革、课程结构设置、实践性教学改革等方面提出了构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体系设计和运行机制设计,最后对我国经济管理类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以期能系统地解决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探讨了具有电力行业背号特征的高等院校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介绍了通过思考参与式课堂教学和引导激励式创新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培养模式实现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思想、实施机制和实践成果。阐述了更新课程内容是培养高质量创新人才的基础,改进教学方法,引导激励大学生积极从事创新性实践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关键,建立创新性实验基地和创新性科研中心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毕业设计与创新实践相结合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能力培养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课题。通过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创新氛围等方面出发,探索一条培养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能力的途径。实践证明,该方面工作的开展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具有电力行业背景特征的高等院校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介绍了通过思考参与式课堂教学和引导激励式创新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培养模式实现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思想、实施机制和实践成果.阐述了更新课程内容是培养高质量创新人才的基础,改进教学方法,引导激励大学生积极从事创新性实践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关键,建立创新性实验基地和创新性科研中心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毕业设计与创新实践相结合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5.
加强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课题。通过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创新氛围等方面出发,探索一条培养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能力的途径。实践证明,该方面工作的开展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设计能力、协作能力。针对参赛学生在竞赛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提出了针对"大基础、大工程"电气信息类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激烈的国际竞争日益体现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的竞争,而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大学生的培养要与企业的需求联系起来。因此,探索出一条校企合作、互利共赢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道路在高校教育中显得越来越重要。论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意义,重点介绍了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工作中的实践和思考。  相似文献   

8.
商科类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创新活动开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高校的商科类专业在本科生培养上非常注重基础理论和动手实践能力的训练,但在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上则显得相对不足。在对商科类本科生创新能力内涵和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商科类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活动开展模式提出了六个建议,即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引导学生参加教师课题、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发表论文等和写作创新性的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学生申报校级和校外的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完善激励机制和做好毕业学生和用人单位的调查访问。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是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课,主要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计算机辅助设计"在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差、缺乏实践能力等问题,这种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改变教学模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势在必行.在"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采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实现师生互动的探究式教学活跃课堂气氛,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强化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并且在教学时间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和科研项目,加强产学研相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和工程能力培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0.
高等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其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获取知识的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是多元的。通过"两园"(即大学校园与大学科技园)对接、"三堂"(即校内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校外企业课堂)互动的模式推进创新人才的培养,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探索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之路。  相似文献   

11.
培养电子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对于促进中国未来建设事业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提高其科技创新能力是十分重要而.必要的。首先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现状和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途径进行了分析,然后介绍了深化电子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对策,最后重点介绍了实践当中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的建设,包括科技创新基地的管理和运作机制、活动内容和激励制度等。这对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世纪素质教育的主旋律。结合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材料腐蚀与防护"课程特点,探讨教学模式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教学改革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锻炼学生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通过角色互换,加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把握和理解,提高其学习主动性;通过课堂演讲,锻炼学生多渠道获取课程相关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便于就业时更好推销自己。  相似文献   

13.
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对于促进中国未来建设事业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提高其科技创新能力是十分重要而必要的.首先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现状和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途径进行了分析,然后介绍了深化电子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对策,最后重点介绍了实践当中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的建设,包括科技创新基地的管理和运作机制、活动内容和激励制度等.这对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大学生素质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应用团队学习模式,通过力学建模与分析报告、创新实践项目、大学生力学竞赛等多种形式,锻炼了学生的力学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创新素质。  相似文献   

15.
应用型本科教育应该在加强专业基础教育的同时,注重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有三创精神,能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本文从专业方向、活教学模块、导师引导、科技创新等方面,积极探索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6.
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高等教育最根本的任务,然而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真正把大学生培养成能够不断提高自我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理想的教学模式之一是研究性学习.现将研究性学习应用于"证券投资学"课程,探讨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证券投资学"教学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高等学校工科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探索了以工程教育为目标的课程教学设计方法。结合工程制图、机械设计等高校工科基础课程的教学,依据教学设计理论与模型,以培养大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为目标,充分运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探索合适的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等,以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较强实践工作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工程技术型人才。  相似文献   

18.
培养大学生是高等教育之本,而大学生的培养质量关乎学生今后的发展和国家的命运。本文从加强大学生的日常管理,对大学生在心理和思想上进行引导,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来论述如何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以适应自身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培养大学生是高等教育之本,而大学生的培养质量关乎学生今后的发展和国家的命运。本文从加强大学生的日常管理,对大学生在心理和思想上进行引导,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来论述如何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以适应自身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面向行业发展的实际,围绕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通过“工学结合、校企互动”探索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本文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通过对《网页设计》课程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法的改革与实践,总结了《网页设计》课程在教学内容、课堂设计、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