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作为一种新型的太用能光热建筑一体化系统,与建筑一体化太阳能双效集热器系统具有2种工作模式:在冬季的被动采暖工作模式和在其他无需供暖的时期的集热水工作模式。针对系统以自然循环方式工作的集热水工作模式,进一步建立了系统房间带窗结构时的理论计算模型。以设计的虚拟房间为对象,通过理论分析,研究了在夏季季节运行时,系统的工作水量和背板保温层设计对系统集热水性能和对建筑的热影响的不同情况。结果显示:对于系统设计来说,背板保温层的适宜设计厚度约在0.05m,工作水量在夏季运行时的适宜量约是40~50kg/m2;系统在夏季工作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房间的冷负荷,不会造成传统被动采暖系统常遇到的夏季建筑过热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世界常规能源匮乏的形势下,新型绿色能源的开发已刻不容缓.太阳能作为首选的绿色可再生能源,其种类和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而太阳能光热设备与建筑一体化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结合我国太阳能光热设备在建筑中的应用状况,探讨了太阳能光热设备与建筑一体化的概念、发展动态、设计途径与方法等内容。 相似文献
4.
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一体化设计的具体实施和操作有利于提高建筑设计水平,促成建成环境的经济灵活性.适应建筑一体化的太阳能热水器技术在行业中发展迅速,技术的支持为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一体化设计提供了可能性.本文界定了太阳能热水器与住宅建筑一体化的定义及其设计方法,通过对热水器系统及机器本身的各项技术参数进行对比,作为选择依据和数据参照,业已建成的建大花园项目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将建筑一体化的实现从造型、结构和设备三方面进行探讨,并分析验证了其措施的可行性和实际的建成效果. 相似文献
5.
随着居民生活舒适性的提高,使得常规能源供应与住宅生活热水耗能的缺口日益增大,人们开始向以太阳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寻求解决的新途径太阳热水器产业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各种类的较成熟的产品体系,为我国建筑业太阳能应用的普及奠定了基础。文中从建筑和给排水设计利用及太阳能集热器与建筑体化设计及太阳能集热器的发展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认为是当前世界上最具发展前景的新能源技术.针对太阳能利用和建筑一体化这一新的课题,简述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工作原理,详细阐述了太阳能光伏与建筑集成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其功能,并对太阳能光伏发电与建筑一体化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同时,根据目前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太阳能光热利用技术日趋成熟的现实,提出了太阳能光伏发电与建筑一体化的发展方向,并预测了其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认为是当前世界上最具发展前景的新能源技术.针对太阳能利用和建筑一体化这一新的课题,简述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工作原理,详细阐述了太阳能光伏与建筑集成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其功能,并对太阳能光伏发电与建筑一体化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同时,根据目前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太阳能光热利用技术日趋成熟的现实,提出了太阳能光伏发电与建筑一体化的发展方向,并预测了其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我国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一体化技术的现状分析,主要研究绿色居住建筑设计中,太阳能热水器利用时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一体化的特点及设计原则.为太阳能在绿色居住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促进太阳能在绿色居住建筑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B IPV)应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其中,太阳能辐射量是设计该系统的重要参数之一.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建立了简易的太阳能光电板日辐射量的推算模型,并结合PVSYST软件实现了对系统发电量的计算,然后通过案例以斜面倾角分别为0°、15°、90°进行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推算的太阳能光电板日辐射量模拟值与实测数值吻合较好,可以为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B IPV)系统发电效益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国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越发厉害,其中建筑能耗成为中国最大的能耗构成,占社会总能耗的30%以上。我国单位建筑能耗是发达国家的3倍,每年我国新建建筑竣工约20亿平方米,在已建成的近400亿平方米的建筑中,99%为高能耗建筑。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用电高峰期相当于10个三峡电站满负荷输出。面对巨大的能源消耗,然而传统能源却日趋贫乏甚至枯竭,它迫使我们不得不从新考虑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其中太阳能在新能源中具有极大的潜能,太阳能建筑亦是随着太阳能的发展应运而生,为现代建筑的节能革新带来一次新的革命。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技术便是这次革命的代表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11.
性能良好的太阳能集热器是太阳能供热系统关键设备之一.该文着重考察了一种低温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在青岛气候条件下的工作性能(太阳能直接供暖工况),给出了测试期间集热器进、出口温度变化关系及瞬时集热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2.
张喜明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3,30(1):37-39
利用热力学分析方法,建立了强制循环太阳能供热水系统中太阳能集热器的数学物理模型,为太阳能供热水系统的实际工程设计和系统性能的改善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基于空气集热器的太阳能热泵供热供冷装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供热供冷模式的不足,给出了一种基于空气集热器的太阳能热泵供热供冷装置,并对其结构、性能等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该装置在夏季供冷季可比传统空调节电约20%,降低能源费用约50%;在冬季供热季其耗能量约为常规燃煤集中供热的23%,费用约为常规燃煤集中供热的67%. 相似文献
14.
对目前常用的平板型、全玻璃真空管及热管式真空管等太阳能集热器的优缺点进行了介绍,并对各种太阳能集热器进行了综合评价,对其在太阳能热水供应、太阳能采暖和太阳能空调系统中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为太阳能集热器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滑移式线性菲涅尔太阳能集热器的设计方法及其工作原理.当真太阳时为10:00~14:00时,在TracePro中对此集热器进行光路模拟,得出一天中光斑的变化情况,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最后进行全年光斑模拟分析.模拟及实验结果表明:两曲线规律基本一致,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少的抛物线对称分布规律;集热器有滑移时一天中的平均集热效率为22.90%,模拟等效平均集热效率为24.45%,无滑移时平均集热效率为6.40%. 相似文献
16.
设计了一种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对其热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实验,分析了冬季3个典型日的集热效率和空气流量、进出口温度、太阳辐射强度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出口温度随太阳辐射强度的增加而增加,集热效率随着空气流量的增大而增大。同时给出了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效率方程。 相似文献
17.
18.
为了在不同太阳辐射强度下,太阳能烟囱能发挥最大的通风性能,本文提出了旋转集热板式太阳能烟囱模型;用Fluent软件对其通风性能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两板底部宽度在100~300 mm、太阳辐射强度200~400 W/m2、集热板旋转角度0°~14°时的通风性能;分析了烟囱内部温度场与速度场分布情况.模拟结果显示,在一定范围内,增大集热板旋转角度、增大两板底部宽度以及提高太阳辐射强度均能有效提高太阳能烟囱的通风性能.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设计了一种蓄能型振荡热管太阳能集热器,将其应用在蓄能型振荡热管太阳能热泵系统中,实现太阳能分季节全天候利用,提高能源利用率.使用Gambit软件建立蓄能型振荡热管太阳能集热器的三维模型,并利用Fluent软件对蓄能型振荡热管太阳能集热器中相变材料的蓄热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得到不同集热器结构参数、集热器内蓄能材料、太阳辐射强度、外界换热条件等对其温度场、液化率等的影响.根据模拟结果,振荡热管间距选17 mm,真空管后增设金属反射板,集热管内采用复合相变材料,夏季利用高温相变材料蓄热直接加热热水,冬季利用低温相变材料给热泵蒸发器供热,从而提高系统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太阳能蓄能/蒸发/集热器,建立了蓄能/蒸发/集热器的相变传热数学模型,得到了充灌石蜡或癸酸的蓄能/蒸发/集热器在蓄能过程中温度场和液化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在南京地区春季典型工况下对充灌水、癸酸或石蜡作为蓄能材料的太阳能蓄能/蒸发/集热器管内温度进行了实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充灌石蜡或癸酸等相变材料,可将白天的太阳能储存下来在夜间利用.并对充灌三种介质的蓄能/蒸发/集热器瞬时集热效率随太阳辐射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分别拟合得到了瞬时集热效率公式,结果表明充灌石蜡的太阳能蓄能/蒸发/集热器瞬时集热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