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漫画6则     
理由 儿子:“爸爸,今天我不想上学。” 爸爸:“怎么啦?” 儿子:“上周农场死了只鸡,第二天中午就吃‘红烧鸡’。三天前农场死了头猪,第二天中午就吃‘红烧猪肉’”。 爸爸:“那又怎么啦?” 儿子:“昨天我们英语老师去世了。”找便宜的 有一对夫妇坐在车里,妻子开车,丈夫坐在一旁。突然,妻子失声叫道: “糟糕,刹车好像失灵了!” “冷静些,尽量找个便宜的东西撞吧!”也是枕头下 今天是尼克的生日,晚上临睡前,尼克要妈妈再给他一块蛋糕,妈妈不同意。“尼克,你吃得太多了,不能再吃了”“妈妈,那我把蛋糕放在枕头底下可…  相似文献   

2.
老冰棍儿     
李舍 《饮食科学》2007,(10):42-42
每年夏天我都要给儿子买上几次冷饮。其实说冷饮是买给儿子的,有点不公平,因为儿子没有我吃得多。每次冷饮买回家,我就以母亲的权威给儿子做好了种种规定:每周只能吃两根:运动后不许吃;饭前饭后不许吃。儿子虽然不情愿,但又不得不执行。而我却常常背着儿子偷偷吃上一根。想起我小时候常嘟起嘴抱怨:“当妈妈真好,想干吗干吗。”不知因为吃不到冷饮而撅着嘴的儿子,有没有我当年的想法。  相似文献   

3.
幽默11则     
吴浪 《饮食科学》2001,(11):41-41
我吃了一块鲸鱼肉 一职员刚领到薪水,便带着太太去一家豪华餐厅吃了一顿饭。吃罢,服务员过来结账。 职员问:怎么一杯酒要这么多钱?”“是这样,本店一杯酒是按一瓶酒计价,其他收费也是这样。”职员太太闻听此言,脸色一下子变得惨白。职员吓坏了;忙问:“怎么回事?”“刚才我吃了一块鲸鱼肉。” 应 酬 丈夫打电话回家,说晚上有应酬,不能回家吃饭了。儿子问:“妈妈,什么叫应酬?” 妻子向几子解释道:“不想去,但又不得不去,就叫做应酬。” 儿子恍然大悟,第二天早上儿子上学去,临走向妈妈道别“妈妈,我应酬去了。” 早餐与胃…  相似文献   

4.
鸡什么味儿     
有位朋友给我讲过这么个故事:有个乡巴佬到城里的饭店吃饭,对服务员说:“我要吃鸡。”服务员问:“什么口味的?香酥,黄焖,还是麻辣?”乡巴佬白瞪白瞪眼反问道:“鸡就是鸡味,还分什么口味?”  相似文献   

5.
幽默7则     
兵卫  张泽峰 《饮食科学》2001,(10):41-41
巧言如簧  一位女士到一家餐馆点了份牛肉,吃到一半,发现有只苍蝇,于是叫来服务员:“看,这是怎么回事?”  服务员笑了笑,答道:“恭喜小姐,你抽中了本餐再来一份的奖!”             治根  妻子捂着肚子对丈夫说:“我肚子不舒服,给我找点药吧。”  “你今天吃什么东西了?”丈夫问。  “早上吃的东西不太新鲜。”妻子说。  于是,丈夫就找出一瓶眼药水往妻子的眼里滴。妻子惊叫了起来:“我是肚子疼,你怎么往我眼里滴眼药水呢?”  丈夫说:“你的眼睛好使了,就不会买不新鲜的东西吃了。”    …  相似文献   

6.
凉虾     
高勇 《饮食科学》2010,(6):35-35
连续几日的太阳,使气温骤升了不少,5岁的儿子开始嚷着要奶奶给做冰激凌吃。母亲怕天气生暖还寒,小孙儿吃坏了肚子,心疼地说:“宇儿,这才什么时候啊,就吃那冰得厉害的东西。”“不嘛,奶奶,我要吃,隔壁陈天浩的妈妈今天都给做了。”儿子任性地要他奶奶给他做。  相似文献   

7.
李开周  郑莉 《中国烹饪》2014,(12):118-119
话说丐帮帮主洪七公中了暗算,功力尽失,生命垂危,对两个徒弟说:“我只剩下一个心愿,趁着老叫化还有一口气在,你们去给我办了吧。”女徒弟黄蓉含泪道:“师父请说。”洪七公道:“我想吃一碗大内御厨做的鸳鸯五珍脍。”老顽童在旁边说:“我倒有个主意,咱们去把皇帝老儿的厨子揪出来,要他好好地做就是。”洪七公却连连摇头,他说要想吃到正宗的鸳鸯五珍脍,最好还是溜到皇宫里去吃。  相似文献   

8.
征稿启事     
《饮食科学》2001,(8):41-41
良心不忍 有一天,一位诗人和朋友一起喝酒。他们要了一份下酒菜,四只麻雀。他的朋友一口气连吃了三只,正要吃最后一只时,诗人忙说:“这一只该我吃了吧?”朋友叹了口气,说:“我本想给你吃,可是,我实在不忍心拆散它们,还是让它们团聚吧。”说完,他把最后一只也吃下去了。吃了一点 吃午饭时,有个客人端着盘子到柜台前抱怨说:“牛排太硬了没法吃。”“如果您愿意,可以换成一个排骨。”侍应生说。“谢谢,可是牛排我已经吃了一点儿。”“没关系,那盘排骨也是已经吃了一点的。”早餐和午餐休斯教授在餐桌边已坐等多时,最后终于看…  相似文献   

9.
花汐 《饮食科学》2014,(8):38-38
晚饭时儿子说:“你知道我现在最想吃啥?”看着他一脸神秘兮兮的表情,我一时间还真猜不出来.想吃啥?鸡鸭鱼肉?他摇头,说:“烙馍!” 我疑惑,烙馍?自从买了电饼铛,我隔三差五地给你烙油饼吃,你咋还馋这口?  相似文献   

10.
编辑同志: 我儿子今年5岁。两个月前,儿子从外面玩耍回来后说肚子疼,我以为是他肚子受凉了,让他多喝了点温水,情况好象有所缓解。上个月,儿子又喊肚子疼,部位和上次一样,再让他喝温水也不管用了。我就给他吃了两片驱虫药,  相似文献   

11.
因为职业“爬格子”关系,我这个“爬哥”平时难得直接“为稻粱谋”。但这两天“爬嫂”去南方休养了,拿牛奶、买早点乃至做晚饭之类重任,便理所当然地落在我的肩上。拿牛奶没什么,一手交卡,一手取奶便是;买早点颇有点犯难,倒不是难买,要排队,而是品种太多,竞相拉客,你不知买什么好。 开始我只相信饮食店的货色,看看小笼样子蛮好,买四两回家,儿子抢先吃了一个,呸地一声吐了出来,说馅子是臭的。我拿过来一闻,果然有股变质的臭味,而且几乎没有肉,是一泡臭油。这一来二去就到了他上课的时间,急急朝他手里塞两元钱,叫他在学校旁边摊头上吃碗面算了。还是儿子“拎得清”,他说:“那家饮食店给温州人承包了,老板的心比煤球还黑!”  相似文献   

12.
天气火热的夏季,我总是鼓励胃口不好的儿子多吃水果。但有一种水果我一直不敢让儿子多吃,那就是菠萝。记得儿子第一次吃菠萝时,由于我的大意,没有给他限量,任由他逞一时口舌之欲大吃特吃,结果数分钟后,小家伙就用双手捂着嘴巴大哭大闹:“菠萝咬舌头了!菠萝咬舌头了!”如此“惨痛”的才识却无法阻挡儿子对菠萝的钟爱。  相似文献   

13.
丫丫 《饮食科学》2009,(5):54-55
保姆住在主人家附近,住在一片破旧平房中的一间。她是单身母亲.和她四岁的儿子相依为命。 那天,主人对保姆说:“今天我要举行晚宴,您能不能辛苦一点,晚一些回家?”保姆说:“当然可以.不过我儿子见不到我会害怕的。”主人说:“那您把他也带来吧。”保姆急匆匆地回家,拉了儿子就往主人家赶。保姆对儿子说:“带你参加一个晚宴。”  相似文献   

14.
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从前每次跟儿子上街,他对那些洋快餐都很“感冒”,总是嚷着要吃。我对他说的“那些洋快餐很多都是垃圾食品,吃多了对身体不好”的话,对他来说就是耳旁风。最近,在我“研制成功”几款安全绿色的“洋快餐”食谱后,儿子欢喜的不得了,隔不了几天就嚷着要吃妈妈做的“洋快餐”!  相似文献   

15.
周六吃过晚饭,我正打开电脑想要上网畅游一番,儿子跑过来拍我的胳膊说:“妈妈,我的牙……”看他龇着牙的样子,我心想:莫不是换牙了?赶紧掰开他的小嘴细看,果然,他的中间靠左的那颗下门牙明显有些移位,用手触了触,已经松得快掉下来了,我高兴地对儿子说:“宝贝儿,恭喜你,要换牙了,说明你又长大了!”我子听我这么说,  相似文献   

16.
有个词相信大家都知道,就是“堵不如疏”,我觉得用在育儿上,真是科学极了。疏,本身就有体验,指导,然后归于自觉执行的意思。堵,如果不牵扯大的是非,实在没有必要采取这种态度。所以,我对零食的态度是采用“疏”的政策,即我知道一些零食的危害,但却不会阻止孩子吃零食,一是让他们体验到美味与快乐。二是以零食为条件,甚至可以要求他们更好地吃饭,因为吃不好饭是不可以吃零食的。三是让孩子们明白,零食好吃,但吃多了并不好,不吃也可以。说起来简单,但只有孩子真正理解了,才会自觉去遵守。最近我发现,小容小韬对零食的态度理性了很多。那天,姑妈送给两人一盒子枣片,酸酸甜甜的,两人非常喜欢。我给了小容小韬一人两片,结果小韬竟然退回来一片,说:“爸爸,零食不能吃太多了,今天吃一片,这一片等明天再吃吧!”我非常意外,又惊又喜,其实吃两片也是不多的。小韬这样一说,我便顺水推舟地说:“嗯,小韬说得对!”然后我转头对小容说:“那另一片我们明天再吃吧!”小容虽然不情愿,但想了想,还是很痛快地把枣片递到了我手里。  相似文献   

17.
江南 《烹调知识》2011,(4):46-47
长寿面与生日蛋糕 人们在过生日时,为了表示庆贺,有的要吃长寿面,有的则喜欢吃蛋糕。那么生日吃长寿面和吃蛋糕之习俗是怎么来的呢?关于长寿面。原来在西汉时,一次汉武帝与文武百官闲聊,他说:“《相书》上讲,人中长一寸,能活一百岁。”这时,东方朔一听这话,便忍不住“扑哧”笑出声来。大臣们都责怪他嘲笑皇上,太无礼了。  相似文献   

18.
儿子最爱吃“芝麻肉排”,只是因在县城念高中,所以吃“芝麻肉排”由原来的一个月十次八次变成了两次,住校时两个星期回一次家。如今吃得更少了,因为读高三,一个月才回一次家。前不久,县城开了一家大饭店,应儿子要求,礼拜天去尝新,儿子自然点了“芝麻肉排”,可这个菜一上桌,还没等我开口,儿子就说:“这芝麻肉排做的也太没水平了,还不如我做的好呢!”你猜怎么了,原因有三:芝麻不均匀,拍粉挂浆不到位;芝麻仁炸煳了,油温太高,看上去太“干”;刀工处理太薄,突不出肉之香。儿子要求退菜或再来一盘,我说将就吃吧,  相似文献   

19.
寿县大救驾     
我有一位同事是安徽寿县人,一次他要回家乡.临走时他说:“馋猫,晚几天给你带大救驾来。”“大救驾是什么?”我好奇地问.可他笑而不答,执意要给我一个惊喜。  相似文献   

20.
周明元 《美食》2005,(5):13-14
可以说南京人是最早尝试吃龙是的。盱眙龙虾的出名,南京人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每年从4、5月份开始南京必然要掀起吃龙虾的红色风暴。近几年来,人们吃龙虾吃出了品牌,也吃出了名店,吃出了名人,吃出了化,带动了餐饮经济的大发展。龙虾的身份也由过去登不了大雅之堂的平民食品,变成了现在的“奢侈品”。然而人们对龙虾本质的认识还存在着一定的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