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获得高产VD原——麦角固醇平菇菌株(Pleurotus ostreatus),在原种PDA培养基活化的5?个平菇菌株摇瓶筛选确定优势菌株;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平菇菌丝体液体培养基成分,活化菌丝固体栽培40?d左右出菇子实体,经紫外单光(280?nm)照射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同步检测麦角固醇与VD2含量,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探索子实体不同部位细胞结构对麦角固醇光转化为VD2的影响,为富含VD平菇食用菌的新产品研发提供理论支持。结果表明:5?个筛选的实验菌株中,菌株P831麦角固醇含量高达3.25?mg/g,高于其他菌株1.0~3.0?倍,确定为优势菌株。Plackett-Burman试验表明,影响平菇菌丝体麦角固醇含量的培养基关键组分为蛋白胨、蔗糖、磷酸二氢钾;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法确定蛋白胨0.35%、蔗糖3.48%、磷酸二氢钾0.35%时,平菇P831菌丝体麦角固醇含量达到3.64?mg/g,提高12%;HPLC法同步检测麦角固醇及VD2含量,结果发现平菇子实体菌盖与菌褶中麦角固醇及VD2含量均高于菌柄,电镜结果显示平菇子实体菌盖中含有大量菌丝体与成喙状突起的锁状结构,菌褶表面被大量致密的孢子覆盖,菌柄则以纤维管状网络结构为主,未见孢子。平菇食用菌丝体中锁状结构和子实体中孢子是细胞分裂能力、新陈代谢旺盛的主要组织结构,推测麦角固醇与VD2含量差异可能与组织形态结构及细胞新陈代谢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内外VD缺乏的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对目前VD的补充、强化、强化载体以及在强化载体中的稳定性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加强我国VD强化食品研发力度和增加VD的有效摄入量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紫外光照射对真丝绸泛黄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真丝绸在不同时间紫外光照射后的泛黄度、氨基酸含量、红外光谱的分析,得出绸的泛黄度随着照射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的速率逐步减小。绸内氨基酸的含量随着泛黄度的增加而变化的趋势大致可分三大类,其中酪氨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苯丙氮酸含量减小最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分析云南省6种食用菌中维生素B1和B2的含量。方法 定点采集云南省6种常见新鲜食用菌, 按GB 5009.8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维生素B1的测定》和GB 5009.8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维生素B2的测定》,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的维生素B1和B2的含量。结果 6种常见新鲜食用菌中维生素B1的含量平均值最高的是虎掌菌0.0812 mg/100 g, 最低的是干巴菌为0.0298 mg/100 g; 维生素B2含量平均值最高的是干巴菌为0.587 mg/100 g, 平均值最低的是人工种植的羊肚菌为0.0510 mg/100 g。 结论 人工种植和野生的食用菌均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B1和B2, 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5.
选择C-18H质子单峰作为麦角固醇的目标定量特征峰,氘代氯仿作为溶剂、吡嗪作为内标物,建立3 种食用菌麦角固醇的定量检测方法。通过优化采样参数、采集时间、扫描次数和弛豫延迟时间核磁检测条件,确定δ 0.63处的质子单峰C-18H作为麦角固醇的目标定量特征峰;经方法学评价,在0.55~5.30 mg/mg范围内,回归方程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为0.999 7,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01 8 mg/mL与0.045 0 mg/mL;平均加标回收率为103.491 9%,方法的精密度与稳定性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食用菌样品检测验证该方法专属性,表明建立的方法对3 种食用菌中麦角固醇定量检测具有快速准确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食用菌作为人类可食用的大型真菌,种类多达2000种。食用菌产业近几年在全球发展很快,特别是在我国发展更为迅猛,产量已达3000多万吨,占世界比重70%~80%。食用菌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多糖、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低脂肪、低热量的特点,且具有增强免疫力、抑制肿瘤、抗衰老和降血压等多种生物活性。大量研究表明,食用菌多酚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功能,在食用菌生物活性中起重要作用,另有研究认为食用菌不含黄酮类化合物。本文对食用菌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含量、活性作用进行综述,针对食用菌是否含有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思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模拟黄曲霉毒素B_1紫外光降解技术,研究不同紫外照射剂量下花生油中酸价、过氧化值、脂肪酸组成、苯并(a)芘、黄曲霉毒素B_1等品质及安全性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紫外光照射强度800~1 600μW/cm~2范围内,花生油除过氧化值略有上升,其他指标基本无变化。小油坊使用紫外光降解设备时应尽量减少辐照时间,防止因花生油过氧化值增加超出国家标准要求范围,带来新的食品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8.
麦角甾醇是食用菌中的功能性成分之一,具有抗炎、降脂、防癌、免疫调节等功效, 在食品、医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对近年来有关食用菌麦角甾醇的提取方法、测定方法、含量分布及生理功能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归纳整理,总结了食用菌麦角甾醇的研究现状并对未来前景做了展望,以期对食用菌麦角甾醇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张啸怡  李忠海  任佳丽 《食品工业科技》2018,39(17):342-346,351
近年来,自然资源由于在新的生物活性物质的开发上具有巨大的潜力而备受关注。食用菌营养丰富,产量较大,是极其重要的自然资源。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各种食用菌中具有抗炎功能的多酚类物质的研究,可为深入研究食用菌的抗炎功能及开发相应功效的食用菌功能性食品提供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10.
比色法测定15种食用菌中甘露醇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比色法测定15种常见和珍稀食用菌中甘露醇的含量。结果表明,甘露醇在412nm处,质量浓度在10~100μ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Y=0.0112X+0.007,R2=0.9998;仪器精密度良好,RSD为1.31%(n=6);样品显色后4h内基本稳定;平均回收率为99.2%,RSD为0.96%(n=5)。以干重为基础,用此法测得食用菌的甘露醇含量为0.65%~13.73%,其中草菇含甘露醇最低,而花菇中的甘露醇最丰富。  相似文献   

11.
食用菌是一类大型真菌,具有生长快、生物转化率高等特性,可将无机物高效、快速转化为有机可利用的功能性食物资源,富硒、富锗、高氨基酸等功能食用菌产品愈来愈风靡世界,但研究发现食用菌在快速转化生物质的同时,也大量富集了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毒素等物质。论文综述了食用菌吸收和富集重金属基本原理、影响重金属在食用菌中富集的主要因素及控制和减低食用菌富集重金属的主要措施,这对进一步认识食用菌转化生物质过程、富集有害重金属的机理有理论指导意义,也对生产功能性食用菌,为人类提供健康食品具有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2.
食用菌保鲜与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食用菌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以及广泛的药理价值,其产品受到市场越来越多的关注。食用菌的保鲜与加工也在快速发展之中。本文对食用菌保鲜、加工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进行概述,并进一步提出食用菌保鲜加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简便易行的食用菌菌丝体基因组DNA提取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臧金平  连宾  袁生 《食品科学》2005,26(3):66-68
用CTAB法直接从食用菌菌丝体培养物中提取DNA,并将所提取DNA进行PCR,得到了较清晰的扩增图谱,用该法提取的食用菌菌丝体DNA可用于分子生物学研究,具有简便易行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食用菌微量元素含量分布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对15种食用菌中的11种微量元素(Sr、Mn、Mo、Zn、V、Cr、Fe、Co、Cu、Ni、Ti)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食用菌类富含对人体有益,在生命过程中起催化、激活动力作用的微量元素,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食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几种常见食用菌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文中测定了几种常见食用菌的清除羟自由基能力,并初步分析了食用菌抗羟自由基物质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7种食用菌对羟自由基均有显著的清除作用,但不同食用菌所具有的清除羟自由基能力各不相同,它们清除羟自由基能力的强弱顺序为:真姬菇>茶树菇>双孢蘑菇>秀珍菇>香菇>平菇>黄金针菇。此外,不同食用菌清除自由基的物质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6.
食药用菌发酵培养基中加入不同的添加物和合适的剂量,可显著促进菌丝生物量的提高和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文中综述外源添加物中药、生长因子、油脂类物质、信号分子对食药用菌液体发酵的影响以及添加物对食药用菌液体发酵代谢调控的机理,为食药用菌今后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周键  赵敏  宋力  魏洪福  孙培龙 《食品科学》2004,25(9):132-134
本文研究了在相同条件下,几种不同的食用菌发酵过程中总糖、氨基氮、pH、菌丝干重等参数变化,以及发酵液中营养成分分析,并进行比较,为食用菌发酵过程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食用菌含有丰富多样的蛋白质资源,其研究和应用日趋成熟。本文概述了食用菌蛋白质的种类和特点,并系统总结了食用菌蛋白质在食品、医药、农业、化工、生物技术、纺织和生物传感器等领域的应用情况;同时针对食用菌蛋白质的加工适应性、构效关系和规模化生产等研究热点展开讨论,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为食用菌蛋白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产业提升提供借鉴指导。  相似文献   

19.
添加食用菌生产新型饮料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干食用菌体预处理后,拌入酿造酒酷中发酵,或提取菌体中的有效成分制成具有营养保健功能和独特风味的黄、白酒或露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