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3 毫秒
1.
电动增压器对废气涡轮增压器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交流电动增压器串联于增压中冷公交车增压气路中消除加速烟度。利用电动增压器可瞬间增大增压柴油机自由加速时进入柴油机缸内的新鲜空气,同时增大废气涡轮增压器的角加速度,提高其动态响应,改善柴油机的低速性能。通过不同压气机型号电动增压器流量特性与工作电流特性试验以及道路试验的试验数据,证明增大电动增压器压气机叶轮直径可增大进气流量,更大幅度地提高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动态响应。引入压气机特性参数数学表达式,分析电动增压器辅助增压时,对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影响以及对其动态响应的影响。电动增压器可增大柴油机自由加速时废气涡轮增压器的角加速度,且电动增压器的质量流量越大,角加速度增大越明显。而质量流量越大,电动增压器消耗的功率越大。利用压气机叶轮直径为90 mm的电动增压器可将原机自由加速烟度降低54%左右。  相似文献   

2.
废气涡轮增压器由废气涡轮和离心式压气机两部分组成。采用滑动轴承,在涡轮端和压气叶轮端均设气封和油封,用柴油机机油对涡轮轴进行润滑、冷却, 10ZJ型涡轮增压器结构见附图。柴油机的废气推动涡轮带动压气机叶轮一起高速  相似文献   

3.
废气涡轮增压器是安装在发动机上用来增加进气压力的装置,它利用柴油机排出的废气能量驱动涡轮转动,带动同轴的压气机一起高速旋转,将新鲜空气加压后进入气缸,增加了气缸充气量,从而可以向气缸内喷入更多的空气,使气缸内的混合气氧气含量增大,使装有废气涡轮增压器柴油机功率大大提高(20%~40%),增大扭矩、降低油耗并减少排气污染。尤其在高原地区效果更为明显。随着车辆技术的不断发展.废气涡轮增压器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型号的柴油机上。  相似文献   

4.
涡轮增压器是指安装在发动机上,利用发动机废气的能量来压缩空气,通过增加发动机的进气量来提高发动机功率的高效节能部件。随着欧IV和更高排放标准在中国的实施,涡轮增压发动机将日益普及。增压器噪声危害增压器最高转速可达30万r/min,由于叶轮与气流的相互作用,转子的动不平衡以及轴承的非线性油膜力等因素,使增压器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各种噪声。目前在中国各城市,当装有增压器的载货汽车或公交车  相似文献   

5.
汽油发动机的废气涡轮增压器是利用排气的能量推动涡轮带动压缩机对进气进行增压,提高进气量从而提高发动机动力的装置。本文简要介绍了电控系统中汽油发动机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基本控制模型,包括预控模型、PID控制模型、自学习模型。  相似文献   

6.
废气涡轮增压器过热(发红)的根本原因是,发动机燃烧不良,缓燃期延长或缸套、缸盖、活塞和涡轮增压器散热效果差所致。具体分析如下:(1)由于进气不畅,如空气滤芯堵塞、进气管或垫片漏气、排气歧管或垫片漏气、涡轮叶片损坏、涡轮壳磨损、涡轮叶片轴轴向或径向间隙过大和气门间隙调整不当等原因,都会引起发动机进气量不够,因而影响燃烧和缓燃期延长,致使废气涡轮增压器过热(发红)。(2)由于供油正时时刻有误、供油量大小不对、喷油器雾化不良、高压泵出油阀关闭不严和柴油品质较差等原因,都会影响燃烧,致使缓燃期延长,废气涡…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装有涡轮增压器的国产高速柴油机越来越多。涡轮增压器是一种叶片式结构机械,位于转轴一端的涡轮,在柴油机气缸排出废气的驱动下高速旋转,在气流的作用下带动压气叶轮高速旋转,从而迫使进入气缸内的新鲜空气量增加,喷入柴油机气缸内的柴油能得到充分的燃烧,在保证柴油机结构尺寸不变的情况下,达到了提高功率、降低油耗的目的。 涡轮增压器是柴油机上比较关键的部件,其转速高达40 000~70 000 r/min,如果使用不当、保养失误,就会加剧磨损,过早地失去其工作性能,轻则使柴油机功率明显下降,重则根本无法工…  相似文献   

8.
正德国KSPG集团旗下品牌皮尔博格新近研发成功一款电动压缩机,用于增加发动机气缸空气压力。该产品可应用于汽油和柴油发动机,无需依靠废气产生的能量就能增加进气压力,因此可以显著提高发动机效率,增进机动车的性能。依靠这种电动压缩机可以充分实施车辆微型化。相比于传统的废气涡轮增压器,新款电动压缩机以即时快速增压见长。一般的多级废气涡轮增压器价格昂贵,并需要有很大的安装空间,而新款电动压缩机体积小、价格低,是传统增压器很好的替代品。新型电动压  相似文献   

9.
废气涡轮增压器作为目前发动机的主要构成部分,发动机运转条件下极大增加了发动机进气压力和进气量,充足的进气量和进气压力能改善发动机的燃烧效果,在不改变发动机排量的情况下,有效提高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和燃油经济性。本文以特定的视角,对接触网作业车废气涡轮增压器型发动机运用中的常见问题和对策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电动增压器减少柴油机加速烟度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油机在突然加速或加载过程中,进入气缸中的空气量跟不上加油量的变化速率,使瞬态过量空气系数以及混合气形成质量下降,导致燃烧不良,排放烟度恶化.通过在原进气管并联一电动增压器,改变发动机由自然进气为电动增压进气,从而增加加速时的进气量.试验结果表明,按照车用柴油机加速工况,选择恒转矩加速和恒转速加载两种瞬态工况在台架上进行进气增压试验,电动增压器在两种加速工况能够实现快速补气,改善柴油机燃烧质量,降低排放烟度,并提高其动力性,尤其在低转速和大转矩工况下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增压空冷器是船用柴油机增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状态不良将导致柴油机和增压器联合运行工况曲线偏移和恶化,为此探讨增压空冷器维护保养方法,确保增压空冷器处于良好状态,使得保证柴油机和增压器联合运行工况正常。  相似文献   

12.
柴油机加速过程快速补气的电动增压器设计及其特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解决增压柴油机因传统增压器在加速时反应迟滞所带来的冒烟问题,研制了一台由高速无刷电动机独立驱动的电动增压器,转速范围从6.0~24.0 kr/min,最大流量达到0.1 kg/s。针对电动机的结构特点对电动增压器进行新颖的结构设计,使安装方便,简化了传统增压器所需的润滑措施。利用热线风速仪测定了其出口处在不同的转速下稳态时速度分布,分析稳态质量流量与增压比在不同转速下的变化趋势,并在不同的起动时间内(10 s,15 s,20 s,25 s)测定其瞬态响应,对其瞬态流量特性进行初步的研究,为柴油机在加速试验时与电动增压器匹配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该电动增压器具有响应速度快、流量大、不受发动机工况所控制等特点,为降低其排放烟度、改善其加速性能提供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针对某高强化柴油机,运用发动机三维仿真软件converge建立模型,并通过柱坐标系下气门间隙环带的总速度和速度分量以及缸内不同截面下的速度分布规律,对切向进气道和螺旋进气道出口处的气体流动特性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气流通过切向气道的速度整体略高于通过螺旋气道的速度,径向速度的变化趋势更贴近于总速度;在进气过程中,气门间隙...  相似文献   

14.
废气涡轮增压中冷柴油机广泛应用于海上油气开发,在柴油机运行过程中,增压后空气温度下降可以提高进气空气密度,进而提高柴油机功率以及效率。通过现场运行分析发现,随着柴油机功率提高和空冷器换热效率下降,增压空气温度上升,而柴油机低温水出口温度设定为50℃不变,导致了柴油机性能降低。本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实验等方式对该柴油机进气温度可变性进行分析研究,寻求最佳进气温度以提高主机燃油效率、降低排气温度及污染物排放。  相似文献   

15.
柴油机涡轮增压器喘振的理论分析及故障排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锋 《润滑与密封》2001,(6):65-66,59
作者以佛山发电厂1#号机组发生的涡轮增压器喘振为剂,分析了涡轮增压器与柴油机的联合运行特性和涡轮增压器喘振的物理过程,结果表明,增夺器喷嘴环和涡轮叶片流通面积减少是涡轮增压器喘振的主要原因,此外,通过理论分析,找到了预防和排除喘振的有效途径,对柴油发电机组的运行管理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传统柴油机喷射器因二甲醚(DME)黏度太低会造成快速磨损,因而不能用于纯二甲醚内燃机中.介绍一种新型专用防磨损喷射器,利用旁通孔引流使二甲醚燃料不流过锥头杆阀的导向柱面,以避免锥头杆阀偶件受DME冲刷而引起磨损.利用Fluent软件对新型喷射器进行流量仿真,计算出旁通孔与锥头杆阀偶件环状间隙中DME的流量分布.计算结果验证了新型喷射器抵抗磨损的能力并得到一个防磨损的关键指标.  相似文献   

17.
基于AMESim的增压回路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增压回路的基本原理。针对传统液压回路仿真方法中存在的建模烦琐、参数调节复杂等缺点,以采用双作用增压器的增压回路为例,利用AMESim的元件设计库构建了增压器和液控单向阀的模型;建立了增压回路的仿真模型,并对增压回路的动态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对增压回路的研究和设计改进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多数工程机械都安装涡轮增压器,涡轮增压器能使发动机在工作效率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输出功率的机械装置。本文从涡轮增压的原理说起,简述增压器的故障与排除,使用注意事项和预防性养护保养,更好的保护涡轮增压器的使用性能,降低增压器的故障率,保证发动机有良好的动力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根据某船用柴油机增压器的设计稳定性要求,在三维模拟分析的基础上,对该增压器的轴流涡轮进行了气动设计,初步试验结果表明,设计效果良好,提高了船舶航行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