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们常用“雕塑性美感”,即建筑的“雕塑感”来说明某些现代建筑的形象特征。什么是建筑的“雕塑感”呢? 建筑作品的所谓“雕塑感”,主要是指它的富有表现力的体积感、体量感。单一的立方体,只有简单的立体轮廓,体积感较为平淡;两个立方体相加,立体轮廓较为丰富,体积感有所增强;两个以上的立方体组合在一起,立体轮廓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2.
雕塑是一门三维艺术,雕塑的形体、体积、材质是产生雕塑感的基础。园林中的建筑、景石、植物、地形等同样具有雕塑感,与园林雕塑小品共同形成观者对园林雕塑感的整体印象。  相似文献   

3.
服装设计中的"雕塑感"是对造型艺术中雕塑元素的捕捉和融合。利用二度空间的布和三度空间的人体,从空间上找到了实现服装雕塑感的媒介;利用成熟的立体裁剪方法,结合雕、刻、塑等制作手段,从过程上找到了实施服装设计中雕塑感塑造的方式。同时,人体的三维结构及其延伸形态,也为塑造服装的雕塑感提供了无限的创作源本。  相似文献   

4.
建筑与雕塑是姊妹艺术,中外建筑历史和近代建筑与雕塑的发展,都说明两者是紧密结合相互增辉融合成为完美的艺术形象。译者认为:“纽约浪山雕塑公园,颇负盛名,引人注目,它荟萃了世界各国著名雕塑精品,不同的材料,迥异的形象,真是千姿百态,集中反映了各种流派、风格和手法。在这里介绍公园的11座雕像及其作家的简历,使人们对现代欧美的雕塑有所了解”。雕塑艺术的社会功能具有重大意义,对于建筑和环境空间的影响,更是如此。建筑工作者很有必要了解给人民居住、工作、生活环境创造“美”的享受的雕塑艺术。我们对译文作了一些删改。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地质矿产陈列馆(简称陈列馆)的设计,将建筑与雕塑相互融通,以独特的构思创造了造型别致,线型丰富,具有立体感和雕塑感的一座建筑,受到人们的热爱。  相似文献   

6.
李鸿武 《建筑结构》2022,(7):后插20-后插22
在现代的景观空间营造设计中雕塑不仅是景观构筑物的存在,而更加是以建筑物的形式融入到整体的空间氛围中.雕塑在不同的场所空间中所表现出的形式各不相同,有些是以人物雕像类的形态进行展示,有些运用建筑构筑物等进行装饰,或者与景观湖石假如山等相互结合成为景观造园中的标志物与形象.因此在景观空间的设计中,雕塑以其不同的形态与方式呈...  相似文献   

7.
2009年11月24日,美标至美空间,雕塑风尚,卫浴设计趋势发布会在番禺路上时尚场所Z58隆重举行,Z58、世界知名设计师隈研吾(KengoKuma)的扛鼎之作——充满诗意和灵性。从步入会场的第一刻起.来宾即进入了时尚前卫的雕塑感空间,在众多知名媒体和顶级设计师的卫浴设计趋势发布会上.美标对于雕塑感和建筑感将成为新时期卫浴设计潮流元素的判断引起大家的共鸣.  相似文献   

8.
本工程包括椅子装配厂、小型家具博物馆以及停车场、门卫等附属设施。椅子装配厂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拉毛外饰面,天窗与大侧窗采光。附设在大面积厂房北侧的办公、接待等小建筑,其外型复杂、多变,与博物馆及东南面的雕塑一起,形成了十分引人注目的外观。博物馆由展室、图书馆、办公室、仓库等组成。它们在空间上相互渗透,该组建筑均通过天窗采光,无侧窗,故雕塑感很强。建筑组群的动态平衡,形成了这座博物馆的独特风格,显示了盖里的“解构”手法。  相似文献   

9.
掀起空间的“盖头”,是对内部未知形象的期待,同时验证设想与实际符合程度,对未知的渴望与猜想成为现实的欣喜与满足。人对建筑及内部空间的韵律、变化的心理审美亦是如此,从建筑由外而内的行走中,展现四维的空间序列,建筑也因此产生流动,不同于雕塑欣赏的空间、时间秩序,被比拟为“凝固的音乐”。  相似文献   

10.
纪元前的人类就曾创造过无数的雕塑建筑。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中的巴比伦空中花园、土耳其狄安娜神庙、摩索拉斯陵墓,亚历山大法罗斯岛灯塔等,已荡然无存,但至今屹立在埃及的金字塔,亦不难使人们领悟雕塑与建筑的依存关系。被称颂为世界奇迹的还有我国的万里长城、英国斯东海奇石栏、罗马的大竞技场、意大利比萨斜塔,它们的独特形象实如同雕塑艺术巨作。建筑与雕塑是人类文明中的孪生产物。黑格尔就曾称建筑为“无机的雕刻”建筑作为一种艺术,与雕塑、绘画密切相联古代不乏介乎建筑与雕塑之间的  相似文献   

11.
建设物的主入口──正门,是每座建筑整体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功能着手它“先入为主”,即由室外到室内的空间过渡和出入要冲;从文化形态欲如诗歌引言与音乐中的前奏曲,先声予人精神准备和传递文化信息;从审美角度又是欣赏的主体,表明了建筑的面貌、身份和气派,体现一定的思想内涵和创作意图。概括起来,起到了融通内外、提纲挚领和直接表意的作用;某种程度上还是设计成败的关键,给入深刻的印记和品评,需再三斟酌和精。已构思。困于展示形象、显示个性和揭示主题的需要,以提高作品质量。一、建筑正门的特点正门虽属建筑中的“部…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雕塑与建筑空间结合时产生的艺术效果,对雕塑在建筑中的巧妙应用进行了介绍,指出巧妙地运用雕塑,不但可以增强空间的魅力,激活空间活力,突出空间主题,也能起到一个建筑标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杨山青 《建筑结构》2023,(3):176-178
<正>城市建筑是城市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人民城市建筑的造型和空间艺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既能提升建筑的使用功能,又能提升观感享受,成为城市建筑设计中绕不开的课题。雕塑艺术与建筑有着天然联系,都是用相似的材料构成的三维空间形式,形象具有实体性,形体具有物质性;二者也有明显的区别,建筑更加注重空间的使用功能,而雕塑则更注重主题、情感、寓意、形象等艺术功能。随着经济和建造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王国涛  陈绍山 《中外建筑》2003,(5):50-50,69
建筑形象是通过各种几何形体造型、空间和环境反映一定的社会生活和一定的审美情感的物化形态,其表现为直接形象。主要特点是:其一是表现艺术。建筑形象主要是各种几何形体,类似抽象雕塑,它缺乏完整的叙事描写的能力,不大可能直接反映具体思想,通过形体与空间的组合,或借助隐喻象征手法,可以赋予建筑以雄伟、华丽、典雅、轻快等艺术气氛和美学意境的目的,间接地表现特定的时代、民族、地区的艺术特征,建筑师个人意识和创作思想。我国古代有“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的说法。西方从古希腊起就流传“建筑是凝固的音乐”的观点。可见…  相似文献   

15.
正作为同属空间艺术的实用性艺术,装饰雕塑与建筑室内设计存在一定的渊源,将装饰雕塑融入建筑室内设计中,有助于创造特定视觉形象效果,丰富建筑室内设计的视觉语汇。在建筑室内设计中,应当有选择有目的地运用装饰雕塑,考虑所处的环境因素,结合室内主题风格与空间视觉界面进行运用,从而提高空间环境的舒适度,找寻美学视角下建筑室内空间设计的更多可能。  相似文献   

16.
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克罗纳多的海军学院训练基地是艾伦设计的又一个与众不同的带有创新意味的杰作。这个基地的园形平面和波浪形的外观,使这里的官兵联想到“恩特帕瑞斯飞船”,那个在科幻电视系列片《星际旅程》中家喻户晓的飞船形象。它与艾伦的其它设计一样,注重以不同的结构形式反映不同的内部功能。根据艾伦的设计,该项目特地将教室的平面设计成圆弧形状,是让学生们能够尽可能地靠近讲台,更清楚地观看整个演示过程,而不是刻意去追求一种具有雕塑感的建筑形体。这项设计获得了评审委员会的认可,认为这个训练基地满足了各种使用功能的需要,并将它们完美组合,形成一系列神奇、封闭的循环空间,这个空间在同类建筑中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7.
建筑和雕塑一直是一对姊妹艺术。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为贝聿铭、亨利·摩尔提供了展示建筑与雕塑依存的舞台。贝聿铭从东方园林得到启示,创造了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自然交错的结构和空间关系。亨利·摩尔把实体与空间共同当做形式构成的要素。他大胆自由地异化形体,使之成为有韵律、有节奏的空间形态。如果说贝聿铭把建筑当做雕塑来做,亨利·摩尔则是把雕塑当做建筑来做。  相似文献   

18.
纪念性园林是人类纪念情节物化于园林的一种形式。它不同于纪念性建筑和纪念性雕塑,是一个更大的尺度概念,其中包含了建筑、雕塑等人工因素和山水、植物等自然因素,并且功能也较复杂,更加需要强调整体统一和有机组合。以葫芦岛市和平公园概念性规划为例,探讨了纪念性园林规划设计中的纪念主题与形象表达问题,强调场所塑造与情感对话是纪念性园林规划设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雕塑家兼建筑师皮埃尔·塞凯伊祖藉匈牙利,1946年定居法国。到五十年代初期他将雕塑融入建筑之中,从而开创了米歇尔·拉贡所描述的“通过建筑造型艺术的结合”。塞凯伊方法的空间方向可以归类为“建筑雕塑”;并可以将其与让·迪比费的雕塑、艾蒂安·马丁的住宅、安德烈·布洛克的建筑住所、马克诺·迪·泰亚纳的雕塑和城市项目以及雅克·库埃勒的建筑相提并论。 在1952年到1953年间,塞凯伊开始设计一座名曰“醉艇”的私人住宅,在与薇拉·塞凯伊和安德烈·博尔德里的合作下,该住宅于1956年在法国  相似文献   

20.
这座面积仅585平方米的建筑,集中体现了多西对“印度新建筑”的构想。它将传统特色、气候特点与地方特性三者结合为一体。 Sangath在地方语中的意思是共享与共同活动。该建筑连续拱的形式正与Sangath的动态概念相适应,同时体现了印度建筑的特色。连续拱的外轮廓与周围的台阶、水池、花坛、草坪、雕塑一起构成了丰富多采的室外景观。连续拱围合成的各式空间,既有地下的、又有高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