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省1979年从美国凯洛格公司引进一套以天然气为原料和燃料的年产30万吨合成氨装置。经过几年建设,于1979年下半年开始试车、考核而转入试生产。1979年10月,又经过国家有关部门鉴定、验收正式投入生产。 相似文献
2.
3.
4.
介绍了反渗透装置在锅炉水处理系统中的应用,包括预处理、高压泵、膜、化学清洗剂的选用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1设备现状 贵州赤天化集团公司合成氨系统设有2台锅炉给水泵(104-J/JA),均系美国PACIFIC公司生产的多级卧式侧面单吸式离心泵,其中J泵由1台Elliott 4EPG-1型蒸汽轮机驱动(104-JT);JA泵由1台Elliott 2DYRM-PG型蒸气轮机驱动(1 4-JAT). 相似文献
6.
借鉴以往合成氨装置脱碳系统工程设计及现场开车经验,通过对脱碳系统开车流程中的清洗、进液、钒化、导气等主要工序进行深入探析,同时结合脱碳系统开车及运行阶段存在的个别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为满足装置开车及运行顺利实施的工艺设计优化及改造方案,以满足脱碳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和安全可靠性,进而确保装置的正常连续生产,提高...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来自炼油厂的焦化干气经过干气装置处理后,送入一段转化炉替代部分石脑油作为合成氨原料。简述干气装置的运行状况,并初步探讨干气投入一段炉后对合成氨装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本文简要介绍了中原化肥厂对引进合成氨装置的消化吸收以及在操作控制方面的技术改进。一、前言中原化肥厂是一家合成氨尿素联合工厂。其中合成氨装置是从联邦德国伍德公司引进的 相似文献
17.
18.
《泸天化科技》2006,(3)
<正>老系统合成氨生产装置与老系统尿素生产装置相配套,是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为冲破当时美国、苏联的经济封锁,从西欧国家引进的第一套化肥生产成套技术装置。老系统化肥生产装置的引进、建设和投产,不仅成就了泸天化成为我国第一个利用天然气资源发展化肥和化工产品基地的伟业,而且实现了为国家"出产品、出技术、出人才"的目标,成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和传输技术的先驱,为我国天然气化工和化肥工业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贡献。1963年1月11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化学工业部和国家计委提出的在泸天化建设从西欧引进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肥成套技术装置的报告。这在当时是一件大事,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1963年4月1日,朱德委员长亲临泸天化视察。1965年11月11日,邓小平总书记率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薄一波莅临泸天化,视察正在建设中的老系统化肥生产装置,给予泸天化干部群众以极大的鼓舞。1963年10月25日,我方在北京与英国汉格公司以289.4万英镑的价格签订了购买年产10万吨合成氨的成套技术装置合同。合成氨装置设计能力为日产300吨合成氨、400吨二氧化碳,具有布局紧凑、占地少、产量大、用人少,自动化程度较高等特点,达到六十年代初期的世界先进水平。1963年12月,该装置工程建设的序幕全面拉开。从1965年1月到1966年7月,现场指挥部分4个阶段组织了土建安装歼灭战,基本完成合成氨装置工程建设。1966年4月18日一段炉正式点火,化工试车开始,几经反复,于1966年6月14日在半负荷条件下第一次产出合格液氨,9月8日达到满负荷,10月1日正式移交生产,日产达305吨,比合同规定提前85天建成投产。在试车过程中,泸天化操作人员不断总结经验,针对国外设计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30多项技改技措,屡克难关,显示了泸天化人的勇敢和智慧,实践了"为社会主义祖国争光,为中国工人阶级争气"的誓言。1989年8月,泸天化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完成该装置第一次增产节能技术改造,使该装置合成氨年生产能力由10万吨提高到15万吨,吨氨综合能耗由11.4百万千卡下降至8.63百万千卡。2003年8月,泸天化又完成该装置的"双甲"技术改造,达到了日产合成氨318吨、甲醇145吨的设计能力,同时把技术落后、消耗偏高、"三废"排放大的铜碱洗工序改为甲烷化工序,实现了更新装置,调整产品结构、消除污染的目标。2006年5月8日,该装置创造连续安全运行305天的历史纪录,使这套运行40年的装置重新焕发出活力,为企业实现产品多元化战略,提高经济效益,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介绍实现合成氨装置长周期运行的一些做法和体会,提出通过编制事故预案、科学管理及细化设备管理、做好现场安全管理等实现合成氨装置长周期运行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