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岩芯卸荷扰动的声学反应与卸荷敏感岩体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声波测试是工程岩体质量评价的最主要手段之一。将岩体与岩块的纵波波速比的平方定义为岩体的完整性系数。不仅为国内外学者广泛认同。而且是现行规范的定义。这是源于如下认识:原位岩体的纵波波速小于其中岩块的波速;岩体越破碎。小得越多。然而。通过润扬大桥声波测试发现。用通常手段得到的大部分岩体的测井波速反而大于岩样波速。对该桥基岩40余个钻孔数百个岩样进行了多种手段的对比研究和综合分析。探讨了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及产生原因。进而提出了岩芯卸荷扰动和卸荷敏感岩体的概念和相应的工程对策。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目前裂隙岩体渗流与应力耦合现状研究资料的查阅分析 ,采用现场数据采集 ,整理分析与模拟试验三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建立裂隙岩体渗流场 -卸荷应力场的耦合作用模型 ,并通过现场数据与模拟试验对模型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3.
概述了岩体工程与岩体力学研究现状 ,讨论了现理论研究成果与岩体工程实际监测资料不相吻合的问题。分析其主要原因 ,是现岩体力学研究理论模型与岩体工程实际力学模型不相吻合所致。故应严格根据岩体工程实际力学动态相应进行岩体力学仿真分析 ,方可得到正确的分析成果。笔者曾提出“卸荷岩体力学”的概念 ,以归纳开挖卸荷岩体力学研究内容 ,已经高边坡和地下工程实例所验证 ,开挖卸荷岩体力学研究是岩体工程及其力学仿真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高边坡岩体开挖卸荷效应流变数值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对三峡工程船闸高边坡的典型剖面,在试验确定的边坡岩体开挖卸荷带及其参数的基础上,对边坡进行了施工开挖卸荷效应的流变稳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5.
大岗山水电站位于大渡河中游,为混凝土双曲拱坝,坝高210m。由于河谷狭窄,谷坡高陡,地应力较高,坝基岩体开挖过程中产生了强烈的卸荷松弛。本文基于现场地质环境调查、声波检测,结合声波孔波速值和声波衰减率,分析了开挖卸荷松弛的典型特征及其松弛机理,归纳了卸荷松弛类型。通过分析岩体质量与检测成果在时间、空间上的关系得出了坝基岩体开挖卸荷松弛的时间、空间效应,并对坝基岩体开挖卸荷松弛时空效应与其建造、蚀变及构造的关系进行了地质分析研究。深入研究高拱坝建基岩体开挖松弛工程特性,可为高坝建基面的合理选择、松弛岩体工程处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多道瞬态面波勘察技术在工程岩体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多道瞬态面波勘察技术在工程勘察中所使用的方法具有轻便简捷、不受岩土饱水程度影响、浅层分辨率高和对测试点处场地条件要求低等优势,针对工程岩体质量评价中现有技术方法存在的不足,本文从理论上阐述了利用多道瞬态面波法进行工程岩体质量评价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将其用于工程岩体质量评价的具体测试技术方法和评价公式。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用于工程岩体质量评价中具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对岩体完整性指数计算公式中的岩块压缩波速的测试和代表值进行探讨后认为:岩体完整性指数计算的岩体和岩块应针对同岩性的同岩组单元;工程中必须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寻找岩块波速的代表值才有实际工程意义,把岩块波速最大值当成新鲜完整岩石的压缩波速值是不合理的;选取算术平均值、最大平均值、最小平均值、众值、中值及标准值之一作为岩块波速代表值时,应根据测试数据的频率分布特征进行具体分析才更加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8.
模糊数学在工程岩体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工程实践中 ,常需要对工程岩体质量进行评价 ,而以往和现行的分类方法往往出现矛盾的地方。本文力图运用模糊数学的Fuzzy综合评判法 ,采用M (· ,十 ) ,M (Λ ,V)两种模型的运算 ,对岩体质量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9.
为了准确地对苏州阳山岩体质量进行评价,采用了BQ、Q、RMR、GSI四种岩体质量评价方法,且分级结果基本一致,评价结果可以用于岩体工程稳定性评价。并对BQ、Q、RMR的两两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BQ与RMR呈线性关系,BQ与Q,RMR与Q呈对数关系。采用Hoek-Brown法对阳山岩体物理力学参数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岩体强度较低,与岩体质量评价结果一致。最后以阳山凝灰岩为例,对岩体结构面强度进行了估算并分析了结构面条件对岩体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结构面法向应力及节理连通率对结构面强度的影响较大且有相互制约的现象。分析结论可以为岩体工程的稳定性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加载岩体力学与卸荷岩体力学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岩土工程学报》1998,20(1):114-114
加载岩体力学与卸荷岩体力学哈秋舟令(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重庆建筑大学)作者简介哈秋舟令,男,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技委会副主任、原总工程师,重庆建筑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1目前岩石力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岩石的...  相似文献   

11.
应力对裂隙岩体渗流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应力变化对裂隙岩体渗流特征的影响。假设裂隙网络由等效隙宽相等的相互平行的一组裂隙组成,由于应力变化而导致的隙宽变化控制了裂隙岩体渗流的变化,据此得出了裂隙岩体渗透系数及渗流量与应力的关系式。通过裂隙岩体渗流试验,证实了关系式的正确性。利用此关系式及有限元方法计算,得出了裂隙岩体渗透系数随应力的变化值。  相似文献   

12.
目前各种岩体质量评价方法考虑的因素及其评分标准不统一,导致岩体质量评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通过采用灰色系统理论改进传统TOPSIS法在多指标综合评价中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组合赋权和灰色逼近理想解排序(TOPSIS)的岩体质量评价方法。根据岩石性质选取8项评价指标,建立了符合工程实际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依据信息熵原理对各项评价指标进行主客观组合赋权,克服了传统单一赋权方法的缺陷,保证了指标权重的客观性。最后探讨了提出方法在水布垭地下厂房围岩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本文提出方法相比于可拓物元法、模糊可变集法和分形插值评价方法,评价结果是准确可靠的,操作简单,计算精度高,较好解决了岩体工程中的实际问题,亦可推广应用于其他水利工程的评价中。  相似文献   

13.
以基于岩体波速的Hoek-Brown准则为理论基础,根据岩体的稳定性条件建立了初始地应力场中水平地应力σH取值范围的计算模型,并通过已有的地应力测量数据验证了计算模型的合理性。在该计算模型的基础上,对平均水平地应力σHmean、水平地应力和垂直地应力的比值σHV、侧压系数λ沿深度h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从岩体稳定性的角度较合理的解释了σHV在地层中的分布现象。在给定σHmean和λ沿h分布的边界条件的基础上,建立了σHmean和h之间、λ和h之间的非线性函数关系式,并将后者应用于工程实例中的初始地应力场计算。结果表明:在此初始地应力场条件下模拟出的岩体开挖后的应力和位移分布与现场地质调查情况基本相符,在地应力资料缺乏的情况下为初始地应力场评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根据岩体结构和岩石力学性质对围岩稳定状态所起重要作用 ,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多因素多指标的综合分类法 ,进行围岩地质构造、毛硐稳定情况调查、现场声波测试、点荷载试验、室内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等 ,考虑硐室的跨度、埋深等特征 ,经过综合分析 ,确定围岩类别 ,科学评价硐室围岩稳定性 ,以此作为确定岩体开挖和围岩加固支护方案、计算相应参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2种卸荷应力路径和常规三轴压缩试验,研究了加卸载条件下花岗岩的变形破坏及应力脆性跌落特征.卸荷条件下岩石变形主要是向卸荷(主)方向回弹或拉伸变形为主,而非或次卸荷方向的塑性变形很小,峰后应力应变曲线呈现明显的脆性特征.而加载条件下岩石以轴向压缩变形为主,且压缩塑性变形随围压增大而增大;卸荷条件下破坏岩石各种级别的张...  相似文献   

16.
结合现行岩体参数研究方法,以西藏如美水电站为背景,通过分区分级裂隙岩体数值模拟等效计算方法,根据该地区边坡岩石的类型、强度及风化程度,裂隙结构面的发育特征和几何特征等因素,对下坝址区裂隙岩体进行了合理的区域划分和数值模拟计算,并与岩体质量评价系统GSI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发现,两种方法得到的如美水电站下坝址区碎裂岩体参数基本一致,并从两种方法自身理论角度分析了其差异性,虽有差别,但都在允许范围之内,证明其结果是可靠可用的。另外,裂隙岩体参数分区分级法还可以简化数值模型,并能有效地降低运算量,提高了计算精度和速度。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公路隧道火灾发生频次逐年升高,由隧道失火诱发的非衬砌段隧道围岩稳定性及其安全问题需要重视.为研究开挖卸荷叠加火灾高温效应对隧道围岩物理力学特性的影响,开展了以卸荷损伤试样为对象的高温及三轴再加载试验,对比了高温后卸荷试样质量、波速及表观特征的差异性,分析了试样力学特性及其破坏特征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结论 如下:(1...  相似文献   

18.
胡世权 《山西建筑》2011,37(30):50-51
针对济南地铁勘探中提出的各种要求和不同区域的复杂地质特点,使用ZBL-U520A型非金属超声检测仪测定地质勘察钻孔孔壁岩体的纵波波速,从而计算了岩体完整性系数,根据相关规范对岩体的完整性进行了研究评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