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美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凡真 《肉类食品》2005,(1):105-106
食品危害和它们可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如何预防控制食品中的危害,保障公众健康,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之一。美国是目前世界上食品安全控制较好的国家之一,因此分析研究美国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对于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欧盟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特点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通过对德国、丹麦和瑞典等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考察,与欧盟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风险管理、风险交流专家和官员的交流,总结了欧盟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特点,即(1)遵循消费者健康和利益至高无上的原则,以风险评估为科学依据,建立层次分明的国家食品安全法规体系;(2)根据本国的特点,建立责任明确、职能清晰、统一协调的国享食品安全管理体制和科学支撑体系;(5)本着透明性原则,加强政府与食品安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交流。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全球食品贸易量日益剧增的形势下,无论是进口国还是出口国,都有责任强化本国的食品管理体系。针对目前国际上三个主要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作了简要分析,以期对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进一步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食品安全综合管理体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具有记录食品传播疾病系统的多数国家报告称,在过去几十年中食品中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疾病发生率明显增加,工业国家中每年多达1/3的人受到食品传播疾病的影响。除了食品传播疾病引起的死亡和人类苦难之  相似文献   

5.
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关乎民生,更关乎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而2009年《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和2010年食品安全委员会的设立并未有效解决目前的困境,通过分析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现状和不足,并合理借鉴国外先进立法经验,认为应从加强立法、打破监管体制部门界限、统一信息公开、增加违法成本、引入因果关系举证责任倒置原则、推行食品安全强制责任保险制度等多方面对《食品安全法》进行修改.  相似文献   

6.
在欧盟《178/2002号条例》框架下,从2007年1月1日起,欧盟要求其成员国建立和实施食品和饲料的国家控制计划,推行由一个独立的部门进行统一管理的食品安全管理模式。意大利作为欧盟的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在本国食品安全管理、科研、监督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本文重点介绍了意大利国家、地区和地方的食品安全管理三级机构,各机构的职能、任务、监督与审查等,以及科学与技术支撑机构与体系。  相似文献   

7.
美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基本态度和主张美国是世界上转基因作物研制开发最早、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具有健全的转基因食品安全与环境检测的管理机构以及严格的安全标准。美国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的基本态度和主张体现在1986年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颁布的“生物工程产品管理框架性文件”中,框架的重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8.
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食品安全现状不容乐观。本文在论述食品安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食品能满足人们的正常生活需求。肉制品在传统消费饮食当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因此,在食品生产链当中肉制品加工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同时也保障着肉制品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职工餐厅食品安全质量管理体系.方法 根据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HACCP管理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职工餐厅各项管理类法规和政策,结合管理运营工作实际,建立符合中大型职工餐厅适用的食品安全质量管理体系.结果 把日常餐饮管理提高到了质量管理高度,确定了食品质量安全目标,管理人员组织架构及...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总结目前国内对HACCP体系应用状况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HACCP体系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食品安全监控工作中的成功运用,结合《食品安全法》,指出了其对我国食品安全保障的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我国目前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剖析,指出我国安全食品生产"任重道远",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仅仅依靠少数的职能部门,很难完成这一工程,必须走公共社会化管理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以<食品安全法>为视角,寻求政府食品安全监管职能的优化.方法 透过对相关法律条文的分析,探求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和整合.结果 食品安全领域资源配置的公平必须依靠政府的监管力量,政府有义务积极运用法律、法规等手段实现其协调性.结论 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中,各级政府间监管职能的有效定位和分配是避免食品安全监管"不作为"的前提.  相似文献   

14.
2015年4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新法将于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新法被各界称为"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新法中"食品进出口"仍是独立的一章,相对于2009年版《食品安全法》,在进口食品安全管理方面主要有以下变化:明确了进口食品的监管主体,调整了进口食品的口岸检验监管方式,强化了进口食品企业的主体责任,明确了进口食品原产国体系评估制度。本文详细分析了上述变化对进口食品安全管理的影响,并就下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绿色烹饪是一个新概念,是在总结绿色食品十多年成功经验基础上,为适应现代餐饮发展的需要,探索新型餐饮发展模式而提出的。通过食品安全理论的阐述可以证明绿色烹饪的可行性。希望绿色烹饪的提出能够得到广大烹饪工作同行的认可,并进一步推动绿色烹饪和食品安全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2015年4月24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已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并将于2015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与2009年的《食品安全法》相比,新法引入了新的立法理念,对婴幼儿配方乳粉、农药使用等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规制,但是对诸如《食品安全法》与其他法律的衔接、协调等争议性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本文从《食品安全法》修订的背景入手,对新法的立法理念、亮点与不足之处进行探析,发现新《食品安全法》在与其他法律衔接、机构整合以及政府管理模式方面存在着许多不足;进而从如何形成统一协调的法律链条,如何合理整合机构,掌握监管主导权、厘清市场与政府的界限及如何改变传统的监管方式等视角提出建议措施,以期为更好地贯彻执行新《食品安全法》,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食品安全关键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切实保障我国消费者健康,维护我国食品进出口贸易安全。方法以食品安全监控技术研究为突破口,进行检测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开展食品安全监测、预警与评价技术研究;进行食品安全控制技术研究;建立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与技术措施体系;开展综合示范与宏观战略研究,进行国际合作。结果构建了共享的全国污染物监测网(含食源性疾病)、进出口食品安全监测与预警网;制(修)订国家标准40项、行业和地方标准166项,申请立项385项;牵头制定国际标准2项、已完成1项,参加制定国际标准2项;提出595个食品安全标准限量指标的建议值,58个(套)生产、加工和流通领域的食品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初步形成了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建立了219项实验室检测方法,其中农药多残留检测方法可检测150种农药,兽药多残留检测方法可检测122种兽药;研制出81个检测技术相关试剂(盒)、现场快速检测技术,25种相关检测设备。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和中国农业大学等机构初步建立了3个符舍国际良好实验室规范(GLP)的国家食品安全中,心(基地),有168个检测实验室参加国际有关实验室组织之间的检测比对试验或得到国际相关实验室的互认;形成了10个食品安全示范区;219家企业参与了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示范;获得国内专利36项,申请128项。结论“食品安全关键技术”重大科技专项取得了重大成效,对提升我国的食品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2009年6月1日实施的《食品安全法》,结合长期以来啤酒企业质量管理经验,从完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食品安全的监管控制角度,提出了在啤酒企业如何实施《食品安全法》。  相似文献   

19.
构建中国中小企业食品安全管理新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中国食品行业中绝大部分中小型食品企业都处在卫生、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初级阶段。深圳市专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根据中小食品企业食品安全管理现状,牵头组建的专业团队探索出为食品企业从工厂选址、厂区规划、卫生学设计、工艺流程优化、设备选型、实验室设计到建立食品安全管理系统的一套独特的管理模式.并通过在数十家中小食品企业中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从《食品安全法》看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食品安全问题日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三鹿"事件的发生加快了我国《食品安全法》的出台。此文从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发展过程出发,指出了原来监管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食品安全法》的内容以及实施,构建了科学安全的食品安全监管新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