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转杯纺半自动接头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分析了国内外转杯纺纱机自动接头技术的现状,指出我国应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半自动接头装置。通过分析转杯纺接头过程。指出了半自动妆接头的关键技术,并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对接头强力,接头质量,接头成功率及相互之间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适的接头工艺参数可以得到质量较好的接头。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转杯纺接头过程的研究,指出了半自动接头的关键技术所在,并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对接头强力、接头质量、接头成功率及相互之间关系等方面进行研究,并指出合适的接头工艺参数可以得到较好的接头。最后还对半自动接头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目前国内外转杯纺半自动接头技术的现状,结合国内外的研究,分析了提高接头质量的若干措施,通过实验验证了部分措施的有效性.最后对半自动接头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转杯纺纱半自动接头传统模型的工艺过程及接头参数对接头质量的影响情况,针对传统接头模型接头直径大、强力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接头模型.新型接头模型的接头由种子纱、种子纱滞留纺杯时间内喂入纤维环、引纱时新喂入纤维环及正常速度喂入纤维环四部分组成,分析了接头机理和影响因素.实验表明,新型接头模型较传统模型接头质量改善,接头强力为正常纱强力的65%以上,接头直径为正常纱的1.2倍~1.3倍.  相似文献   

5.
简述转杯纺半自动接头技术现阶段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纱线形成过程、半自动接头过程以及理想接头的分析,认为接头时的状态对接头质量影响很大,并用提高湿度来改变接头质量做了一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转杯纺半自动接头机理的分析,首创了接头过程中纤维变量Q的数学模型,为半自动接头的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精确的理论模型;通过对纤维在正常纺纱过程中捻接方式的分析,提出类似正常纺纱的接头方式;通过方案的实施,接头强力和接头外观质量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探讨2FJA型转杯纺半自动接头装置的创新设计方案。通过对转杯纺半自动接头机理的分析,建立了转杯纺接头过程中转杯内纤维增量的数学模型,通过分析结头处纱线直径的变化规律,优选出较优的接头控制方案,并与正常纱进行了结头强力和外观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2FJA型半自动接头装置可使结头强力提高10%以上,结头外观得到较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赵宽 《江苏纺织》2005,(7):27-28
通过对转杯纺纺纱原理的阐述,对转杯纺半自动接头进行研究,对接头过程的模拟以及显微镜下观察接头缠绕段、捻合段和埋入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当前制约全自动转杯纺纱机发展的不利因素及半自动转杯纺纱机的市场机遇,指出了现阶段我国更适合发展半自动转杯纺纱机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转杯纺纺制竹节纱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述了采用改变引纱罗拉速度纺制转杯竹节少的可行性,并对转杯纺纺制竹节纱的基本工艺参数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1.
立达(Rieter)集团的BT系列机器以产量高、适用范围广以及稳定性好著称.新设计的型号为BT 923的半自动转杯纺纱机可以生产出具有极高性价比的高质量转杯纺短纤纱.全新改进的BT 923引领着半自动机器的发展方向,并为半自动转杯纺纱机设定了新的衡量标准.  相似文献   

12.
苏拉 《国际纺织导报》2006,34(11):28-28
苏拉(捷克)公司以BD380型半自动转杯纺纱机给市场一个惊喜.BD380型转杯转速最高达110000r/min,纺纱器最多达352个.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TQF-268型转杯纺纱机的结构特点和技术规格,在配棉相同的情况下,与TQF-168、BD200SN型转杯纺的成纱指标进行了对比,并进行了纺纱工艺试验,优选了工艺参数,叙述了该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方法,及日常维修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转杯纺纱机上,纱线头端会在切断电源几秒钟后自然垂落。立达公司研发的新型R 35具有一种新的快速启动(FSI)特征,能在停机15 min内快速启动整台机器,可确保纱线接头的高品质。  相似文献   

15.
瑞士立达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转杯纺纱机R 40的最新形式是经过多次经济的试验产生的.装备400个转杯的纺纱机长度使机器能量消耗降低7%,而且操作更方便.  相似文献   

16.
杨红重 《上海纺织科技》2007,35(4):35-36,44
针对两种粗节纱的产生原因,分别从设备机件、配棉工艺、纺纱器壳体等方面做了大量试验和分析研究,最后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和减少措施。  相似文献   

17.
转杯色纺纱的纺纱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原料选配与染色、混色方法的采用、并条工艺和转杯纺纱等方面,探讨了纯棉色纺纱的转杯纺技术,并与环锭色纺、转杯本色纺技术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1 概述据有关资料不完全统计 ,我国转杯纺纱机总头数已超过 85万头 ,其中国产设备占 2 / 3以上 ,全国使用转杯纺纱机的工厂已有 80 0多家 ,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2 1世纪我国国民经济将进入一个新的、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时期 ,纺织工业作为一个重要产业 ,其结构的调整与产品的升级必将促进我国转杯纺纱机不断地向前发展 ,减少进口 ,扩大出口将作为企业技术进步的发展方向。由于转杯纺技术有利于缩短生产工序、改善生产环境、提高生产效率以及纱线结构有其独特的优势 ,自排风式转杯纺纱机目前仍是我国转杯纺纱机的主体。…  相似文献   

19.
以58.3 tex亚麻/棉65/35转杯纺混纺纱为例,根据原料的性能特点,分析纺纱工艺配置情况,合理调节前纺工艺,控制好车间温湿度,制备出合乎要求的熟条;确定转杯纺关键纺机器材的纺杯速度、分梳辊速度、工艺风压等合理的工艺参数.实践表明,这些工艺参数对亚麻/棉混纺纱的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在生产中应重点控制.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现有物料分装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半自动单种粒料分装机,该分装机通过控制系统对整个分装过程进行多重控制,将双边不对称振荡结构和由步进电机提供动力的传送带相结合,对粒料进行2次排布,使粒料呈单排间隔分布;运用红外计数结构和集料仓,实现将粒料按照一定数量进行分装、出仓的功能,同时对粒料总数和分装次数分别进行计数。该装置结构简洁、巧妙,红外计数和粒料出仓计数精准,多重控制方案使整个分装过程的精度和效率得到保证,不仅可以避免人工分装在安全卫生方面的不足,也可以满足用户对粒状物料分装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