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筑构造》和《中国建筑史》是中国建筑学专业里两门各自独立的必修课程。在认识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主体是以“土木/营造”为代表的建构文化之当下,应该将“营造”作为充分研讨的主题。以原型、规律与形制、造型拓展3个层面,把中国传统建筑从简单到复杂的形式演变,以“土木/营造”的规律进行了体系化的归纳与诠释。通过学术性认知,意图表明不必受制于至今建筑学科规定的构造和建筑史课之界限,可在建筑学学术本质上将二者合一去理解,以更整体统一的思路去认知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2.
“建筑”一词是日本人创造的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学术界一般都认为"建筑"一词是来源于日本的外来语。如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年出版的《汉语外来语辞典》中,"建筑"词目下注明"源日"两个字;又如《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卷》的第一页序言中就说明:"'建筑'一词是从日本语引入汉语的";再如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期刊《时代建筑》1991年第四期《建筑考辨》一文则更明确地指出"建筑"一词是日本人创造的。然而我们在选编《建苑拾英》的过程中,却发现不少材料足以说明此说尚值得商榷。《建筑考辨》一文为此作了考证,提出了以下两点事实:一、日本享保年间(1716-1735)翻译《…  相似文献   

3.
网上热点     
《时代建筑》2007,(6):147-147
每月话题 1.中国建筑文化再反思(作者:叶廷芳、张良皋) 《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反思及展望》是作家叶廷芳先生发表在2006年9月7日的《光明日报》上的文章.该文以东西方建筑之间“彼此的文化精神反观和对照”入手,“从反思的角度,着重谈建筑文化中制约发展的,值得认真思考和克服的”六个负面现象。  相似文献   

4.
专栏导读     
《新建筑》2020,(1)
正童寯在其《造园史纲》中援引英国哲学家培根(Francis Bacon)《论造园》(Of Gardens)的论述,开篇立言,追溯西方园林的历史进程,"文明人类先建美宅,营园较迟,可见造园艺术比建筑更高一筹",道出西方人眼里"建筑"与"园林"的两分关系;这与中国营造传统肇始"上古穴居而野处"的"居""游"一体关系相映成趣。显然,天成之"园林"与人工之"建筑"是人居环境营造活动的"一体两面",是具有普世意义的话题。西方学者在新世纪之交有进一步反思,杨·伯克斯特德(Jan Birksted)主  相似文献   

5.
《新建筑》2000,(6)
周方中:《现代建筑与地方文化有机融合的探索--云南鸿发建设广场创作构思》认为,应从地方文化中获取创作灵感,创造出既有优美建筑形象又有文化内涵的建筑群体;并在塑造中充分体现出功能的适应性。 李立、齐康:《内在的表现--中国造纸博物馆建筑方案设计》指出建筑创作的本质是表现内在的意义。结合中国造纸博物馆的设计实践,从主题、功能、整体三个方面阐明了作者的设计观。 李可勤、李晓峰:《"休闲"视野里的传统精神与现代设计--关于城市公共休闲空间》一文从"休闲"的本义出发,阐释休闲文化的内涵特征和休闲空间的概念;通过…  相似文献   

6.
《建筑与文化》2011,(9):8-9
中国史前"甲骨文字建筑之树"吴天WuTian箸《中国史前建筑架构原本考》前言《中国史前建筑架构原本考——来自中国甲骨文的佐证》一书,是笔者数年来研究中国史前建筑文化的学术专箸。何为中国建筑文化?笔者为了追溯中国建筑的源头乃至人类建筑的源头,站在中国建筑文化的高度;站在人类建筑史学之上及中国建筑史学、建筑考古学、建筑结构学  相似文献   

7.
施瑞 《建筑》2010,(19):76-77
《红楼梦》和《巴黎圣母院》是两部屹立于世界文学名著之林的伟大著作,在这两部著作中多次描写了建筑,拿两部书中的建筑来作一次比较,可以"窥斑见豹"式地见到中西建筑文化之差异。一、《红楼梦》中的建筑特点作为中国古典小说高峰的《红楼梦》,描写到的建筑篇幅比较长,尤其以描写贾府为最。  相似文献   

8.
赵辰 《世界建筑导报》2011,26(6):108-109
中国的当今文化已经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其建筑文化也已经汇入了世界的当代建筑文化之洪流。但若是讨论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来认知中国建筑的文化特色问题,至今,我们依然被大量的误解、杂念所困扰着,而难以清晰地表述。其实,中国建筑的"百年辛路"正是这样一种"自我认知的辛苦之路"。今天我们应该看到:"土木/营  相似文献   

9.
意与象源自《周易》。"见乃谓之象",建筑之象是其形式,建筑之意是建筑的精神,也是象的根源。文章指出,当代中国仿古建筑意的缺失主要在于以钢筋混凝土简单模仿古建筑木构形式,由于材料与形式的失衡使仿古建筑缺乏变化、形式单一。追根溯源,《周易》是中国古建筑思想之源。变化是《周易》的核心思想,书中指出"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传承传统建筑文化的立足点不是形式,而是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的变化与平衡,以及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的融合与互补。  相似文献   

10.
叶凯伦 《华中建筑》2005,23(Z1):85-87
中国传统建筑以其独特的形质格局、超脱的内容体系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围棋作为中国古老的一种游戏手段体现了东方人的智慧光辉,也是中华文化的一颗珍珠.两者以"围合"、"气"之哲学内涵体现了一脉相承的文化渊源.试以围棋论建筑,从两者共通点中提炼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某些特征.  相似文献   

11.
<正>钢结构模块建筑的工业化、产业化水平及质量水平较传统建筑均得到很大提高。作者认为,钢结构体系模块化建筑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一次到位和菜单式的"全模块"模式,也将是本世纪我国建筑业工业化中较为先进的建筑结构体系。本版自今日起刊载天津市建筑设计院副总工程师张肇毅等撰写的《钢结构模块建筑发展趋势的研究》一文,敬请关注。——编者  相似文献   

12.
《华中建筑》1988年第4期,刊载了《渭桥——秦建筑文化中的水上明珠》一文,并由此而开辟了《中国建筑文化拓荒》专栏.这是很令我这个一直有志于建筑史、园林史及与之有关的文化艺术史研究的。门外人’兴奋的.从《华中建筑》创刊以来,曾不错用大量篇幅,多次刊载诸如楚文化与建筑、中国文化与建筑、秦建筑研讨等等有关的专题文章,对推动学术研究、指导设计实践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一般建筑理论认为,现代科学领域里的"建筑学",是源于古罗马奥古斯都时期建筑师维特鲁威所著的《建筑十书》(见图2.1右),该著所论的"十书"都是有关人居的"建筑"(拉丁文"ARCHITECTVRA").非常有趣的是,中国传统时期也有一部与之相近的专著面世,就是明万历时由王君荣编著的《阳宅十书》(见图2.1左),所成10卷之"书"同样是有关人居的"阳宅".传统时期,中国没有"建筑"这一人居词汇,只有"宫"、"室"、"宅"等,且"宅"分阴、阳,其"阴宅"、"阳宅"分别指地下与地面上的"建筑".而维特鲁威《建筑十书》里并未谈陵墓,则其"建筑"与"阳宅"的意域概念似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4.
龚进 《建筑与环境》2010,(3):113-115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道德经》 近些年来,房地产行业已经取得了非常巨大的物质成果,但是在这种繁荣现象的背后,暴露出中国房地产市场在建筑文化领域出现了种种变异现象,造成了城市建设、房地产开发不顾民情、建筑文化传统面临断裂的严重问题。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应该反思。  相似文献   

15.
从"县"字及河南内乡县衙群体空间布局、风水选址、"戒石牌坊"文化、对联文化等角度,通过对内乡县衙的再认识、再分析,解读了内乡县衙所蕴涵的建筑历史文化,提出了建筑的最高境界是一种文化的观点,以便使"正在消失的中国县衙"所蕴涵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6.
本文的文题有两个重要关键词,一曰"回归",二曰"客观",这已是近年来很少提及的词了。在由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学组与本刊合办的超大型《建筑师茶座》"回归建筑创作的客观立场——建筑中国六十年繁荣创作历程剖析"上,在马国馨院士领衔下请来我国全部中青年六位设计大师及最有代表性设计研究单位的总建筑师。由于是用一种批评与反思的"回归"视角去"客观"梳理六十载建筑时光的坎坷历程,使整个研讨颇为热烈。  相似文献   

17.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应该注意吸收传统建筑的语言,让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建筑个性,让中国建筑长一张‘中国脸’",深刻阐述了建筑设计与传统文化、城市建设的关系。如果说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建筑就是书中的语句。透过字里行间,可以看到城市的文化内涵。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设计分会作为行业重要的交流平台,不遗余力  相似文献   

18.
金磊 《南方建筑》2011,(2):91-93
2010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由建筑文化考察组策划并编著的《抗日纪念建筑》于11月末正式推出,它既是一部集建筑历史研究、文献纪录和摄影数据为一体的专著,也是一部难能可贵的"事件建筑"的经典作品。作为该书的策划与主编我尤其认为,该书的新  相似文献   

19.
高介华 《华中建筑》2005,23(2):8-12
作者通过对“中国建筑文化研究文库”第31号专著《中国新建筑文化之理论建构》书稿各章节的随想,对该著进行了较深刻的理论剖析,作出了该著的总体评价及参考意见,提出了“建筑反映着人类的生存形态这种形态是可谓为建筑文化”这一重要观点。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9,(6)
体现孔子思想的《论语》和体现庄子思想的《庄子》这两部经典,虽为儒道两家的代表作,但又有异曲同工之妙。《论语》中的伦理学和中庸思想和《庄子》中的自然哲学的观点分别在中国思想史和哲学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它们代表着儒道两家的辉煌成就。它们有共同的文化同源,并且其思想文化都传达出"爱人"的理念。这也促使其分别作为儒道两家文化体系的核心,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基础和基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