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潜江凹陷潜南地区新沟嘴组构造复杂、储层发育且分布复杂,探明率较低,勘探程度远低于同凹陷的潜江组。针对其地质特征及研究难点,在潜江凹陷新沟嘴组开展了滚动勘探开发技术研究,目的是发现新储量保持油田稳产。利用空间"十字"交叉法解释断层,空间速度场取代综合速度量板进行时深转换等方法提高了马王庙等地区复杂构造带地震资料的解释精度;利用多条贯穿全区的任意剖面细分若干个单砂层进行对比,阐述了砂体展布规律;开展地层组合与地震波形特征对比应用,地震属性与沉积微相相关分析等地震储层预测技术,准确描述了隐蔽性圈闭,并通过转变思路,将寻找单一构造油藏向构造+岩性油藏转变,发现了26个"断层切香肠"式构造及构造-岩性圈闭,优选钻探7口滚动井,发现了4个含油区块,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28×104t,控制地质储量384×104t,建产能2.81×104t。  相似文献   

2.
潜江凹陷拖市地区新沟嘴组Ⅲ1砂组三角洲前缘沉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涛  陈素 《河南石油》2005,19(1):1-3
江汉盆地潜江凹陷南部拖市地区新沟嘴组Ⅲ1砂组为三角洲前缘沉积,水下分流河道徼相在沉积构造、粒度概率曲线、测井曲线和地震剖面上均有明显的响应。Ⅲ1砂组划分为两个准层序。以准层序为单元对沉积微相和砂体展布的研究表明,砂体在平面上沿北西一南东方向呈条带状展布,骨架砂体以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为主,且两期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的发育具有良好的继承性。该区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岩性与构造条件具有良好的配置关系,能形成一定规模的油气聚集,勘探成功的关键是精确确定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主体部位。  相似文献   

3.
江汉盆地潜江凹陷南部拖市地区新沟嘴组Ⅲ1砂组为三角洲前缘沉积,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在沉积构造、粒度概率曲线、测井曲线和地震剖面上均有明显的响应。Ⅲ1 砂组划分为两个准层序。以准层序为单元对沉积微相和砂体展布的研究表明,砂体在平面上沿北西-南东方向呈条带状展布,骨架砂体以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为主,且两期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的发育具有良好的继承性。该区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岩性与构造条件具有良好的配置关系,能形成一定规模的油气聚集,勘探成功的关键是精确确定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主体部位。  相似文献   

4.
《海洋石油》2013,(4):24-29
从沉积环境背景出发,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和扫描电镜分析等方法对江汉盆地潜江凹陷马王庙地区古近系新沟嘴组下段储层成岩作用做了系统的研究。研究表明马王庙地区新下段沉积时期盆地处于干旱蒸发—氧化环境的Ⅰ型沉积环境和半干旱—潮湿弱氧化—弱还原环境的Ⅱ型沉积环境,相应地发育两种储层,经历了两种成岩类型,受其相应的地层水影响,成岩作用差异较大。Ⅰ型成岩作用以胶结作用更显著,对储层孔隙起破坏作用,其较好储层发育受断裂带控制;Ⅱ型成岩作用以溶解作用为主,对储层具有建设作用,成藏面积广,其储层物性相对较好。该认识为深入研究该区成岩作用规律奠定了基础,也有助于油区进一步勘探开发。  相似文献   

5.
江汉盆地新沟嘴组的油气勘探已到岩性油藏勘探阶段。新沟嘴组油藏特点决定了岩性圈闭识别难度很大。近几年勘探实践,通过加强结构及构造演化分析,精确刻画古地貌及沉积充填模式,刻画古地貌控制下的新下段各砂组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范围,结合多方法的地震储层预测技术,总结出一套提高岩性圈闭识别精度和勘探成功率的较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6.
从沉积环境背景出发,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和扫描电镜分析等方法,对江汉盆地潜江凹陷马王庙地区古近系新沟嘴组下段储层成岩作用做了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马王庙地区新下段沉积时期盆地处于干旱蒸发-氧化环境的Ⅰ型沉积环境和半干旱-潮湿弱氧化-弱还原环境的Ⅱ型沉积环境,相应地发育两种储层,受其对应的地层水影响,成岩作用差异较大。Ⅰ型储层以胶结作用为主,对储层孔隙起破坏作用,其较好储层发育受断裂带控制;Ⅱ型储层中溶解作用更为显著,以处于中成岩早期成岩相为代表,对储层具有建设作用,其储层物性相对较好,成藏面积广。  相似文献   

7.
潜江凹陷马王庙地区古近系新沟嘴组下段物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重矿物百分含量分区、岩石碎屑组分特征、地层倾角测井特征等对潜江凹陷马王庙地区古近系新沟嘴组下段物源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马王庙地区受到北东向的汉川和北西向的汉水两个方向物源影响。在此分析基础上,结合砂岩百分含量分布特征和沉积环境详细阐述了古近系新沟嘴组下段各个油组沉积时期不同物源的影响程度,认为马王庙地区新沟嘴组下段主要受东北部汉川方向物源的影响,西北部物源的影响次之,两物源影响交汇于马10井—马39井区附近。Ⅲ油组沉积时期研究区受到西北物源的影响较小;Ⅱ油组时期东北物源影响较前期增大,受西北部物源影响变化不大;Ⅰ油组时期仍以东北部物源影响为主,但其影响变小,而西北物源影响范围变大。  相似文献   

8.
第七砂层组是东濮凹陷杜寨地区深部的主要储层,该砂层组发育于Es0^3亚段T-R旋回层序I的顶部,属辫状三角洲前缘亚相的水下分流河道及前缘砂坝沉积,其中以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储集物性较好。依据T-R旋回层序的地质研究结果,应用速度、振幅、频率和相位等多项地震参数综合预测砂体分布,结果表明水下分流延少体呈东西向条带状展布于PS12-PS5-PS4井区,具有明显的河道特征。预测的砂体分布与沉积相的平面展布以  相似文献   

9.
运用高分辨率层序的基本理念与原理,结合潜江凹陷潜江组测井、地震及岩心资料,将潜江组划分为8个三级旋回层序,同时建立了该凹陷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模式。潜江组沉积时期。潜江凹陷为一北陡南缓的箕状凹陷,受沉积物源分布和古地形的影响,潜江组各层序发育时岩性分布各有差异,除凹陷北部及西北部为碎屑岩分布区外。其他大部分地区则被盐岩、泥膏岩所占据。因此,在进行层序地层研究时,分为碎屑岩层序和盐岩层序2种沉积类型。  相似文献   

10.
低幅度、小面积构造油藏的勘探是国内外高勘探区面临的技术和勘探效益难题,也是深化勘探的主要方向之一。利用潜江凹陷北部大量的钻井、地震、测井、试油资料,结合多年的勘探实践,对该区二小构造圈闭的分布规律、成因机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一套三小构造圈闭合油性评价标准及勘探方法,指出了下一步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11.
根据古地形、岩心观察、测井曲线等特征.认为潜江组发育三角洲、淡一半咸水湖、盐湖等沉积体系。潜江凹陷碎屑物来源比较单一.主要来自于西部及北部。以西部荆门物源为主,汉水、乐乡关及永隆河物源次之。总体具有北部单向远物源、西强东弱、继承性供给的特点。研究区总体上。自北西向南东方向,由三角洲沉积体系变为淡-半成水滨浅湖沉积体系.再变为盐湖沉积体系。潜江凹陷砂体主要呈北西方向展布是岩性油藏发育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12.
川西坳陷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砂体分布预测   总被引:9,自引:7,他引:9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技术方法为指导,通过基准面旋回结构、叠加样式的沉积动力学分析,结合地表露头、钻井岩心、测井、地震资料的综合研究,将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划分为4个长期层序、14个中期层序。以地震反射为约束,建立了四川盆地及川西坳陷长、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地层格架。采用层序-岩相古地理编图方法,以长、中期基准面旋回上升、下降相域为单元编制四川盆地、川西坳陷岩相古地理图。在三维地震区内,以短期旋回为单元,建立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以长期和中期层序界面、湖泛面为单元建立地震低频模型,以此为约束条件进行地震岩性反演和编制短期旋回小层砂体厚度图和沉积微相图。在此基础上详细讨论了典型小层砂体的纵横向分布与基准面旋回升、降变化和湖进、湖退的关系,预测有利砂岩储层纵、横向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3.
潜江凹陷潜江组T-R旋回层序与非构造圈闭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潜江凹陷为一陆相断陷湖盆.运用T-R旋回的基本概念与原理,结合潜江凹陷测井、地震及岩心资料,将潜江组划分为8个三级T-R旋回层序,同时建立了该凹陷T-R旋回层序地层学模式.在此基础上,识别出扇三角洲、湖底扇和深湖-半深湖等沉积体系.查明了该区主要层段的砂体分布规律,确立有利于非构造圈闭发育的砂体类型,并提出了有利的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14.
针对江汉盆地古新世新沟嘴组砂岩储层具有中孔中渗-低孔低渗的特点,采用压汞、铸体薄片及物性分析等技术,以试油产量为依据,对孔隙结构类型进行了划分,揭示了砂岩储层各类孔隙结构与产油潜力的内在联系,指出喉道的大小是控制油层产量最重要的因素,为该区储层储集性能评价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等时地层对比的基础上,应用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研究了潜江凹陷隐蔽油藏的分布和类型,建立了盐湖储集层预测地质模型,利用高分辨率二维地震资料,分析了盐湖地层地震速度和波阻抗特点,并对模型进行了正,反演及预测方法研究,采用了油藏描述,油气多元综合预测评价,模式识别等分析了砂体含油性,提出了潜江凹陷隐蔽油藏勘探目标,实施结果与两个已知油田吻合较好,并发现了新的含油区块。  相似文献   

16.
惠民凹陷传统的地层分层,一般将沙四段与沙三段的分界线放在盘河砂体与厚长页岩之间,厚长页岩中发育了后长金星介等沙四段典型的生物化石。通过惠民地区沙河街组层序地层学分析,结合沉积学特征分析、区域性层序地层对比和古地磁绝对年龄测定等研究,惠民凹陷沙四段与沙三段的分界线应放在盘河砂体沉积与沙三段油页岩段之间,且盘河砂体与沙三段油页岩之间存在一个三级层序界面,盘河砂岩和厚长页岩在沉积剖面上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沉积旋回,区域上也具有良好的对比性。  相似文献   

17.
江汉盆地古近系新沟嘴组下段沉积相发育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汉盆地古近纪新沟嘴组下段沉积时期为北部单向物源的广盆浅水盐湖沉积,盆内古地貌差异较小,北侧盆缘形成的北西向大断裂控制着枝江、远安、荆门、汉水、汉川5支物源体系,形成以河流三角洲体系和浅水湖泊沉积为主,夹有干盐湖沉积,发育的沉积亚相类型主要有: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浅湖-半深湖泥盐相等.这一三角洲-浅湖相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