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介绍了双色注射成型工艺原理及特点,并着重探讨了双色注塑成型前沿技术及发展现状。最后对双色注塑成型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预测。指出双色注塑应与其它注塑技术结合,向多色、多材质注塑成型方向发展。精简加工操作程序、降低双色产品的制作成本、优化双色注塑模具等将成为未来研究者的最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微孔发泡注塑技术是实现塑料轻量化设计的重要途径.在简要回顾微孔塑料发泡注塑成型工艺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微孔发泡注塑成型设备的发展动向.从注气、塑化、注射、模具和辅助系统等五个模块,分析总结工艺要求及多种国外产业端的先进设备特点和解决方案.文中重点论述多个成功应用的生产设备创新案例,并对微孔发泡注塑成型技术和设备的未来发...  相似文献   

3.
《塑料科技》2019,(11):100-104
基于Moldflow 2018软件对薄壁塑件进行注塑成型和注塑压缩成型模拟,分别从V/P切换时的压力、填充末端压力、流动前沿温度、平均体积收缩率、气穴、熔接线和翘曲变形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注塑压缩成型工艺加工的薄壁塑件质量优于由注塑成型工艺得到的薄壁塑件,该对比分析结果对薄壁塑件的实际加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CAE技术在空调活动后盖成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空调活动后盖的成型工艺为研究对象,利用CAE技术对产品的注塑成型过程进行了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分析注塑成型中的各项工艺参数和注塑成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并针对相关缺陷应用CAE技术改进模具设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以某双色塑料扣为研究对象,利用Moldflow软件的热塑性塑料重叠注塑模块,分析并优化了双色注塑成型工艺。结果表明:通过增大产品局部壁厚、增加浇口数量以及采用衰减式保压方案的方式,使流动前沿温度的温差由132.3 ℃降至7.7 ℃,平均体积收缩率由7.743%降至5.300%,翘曲变形量由0.558 3 mm降至0.273 3 mm,并使第一次注塑与第二次注塑的充填时间差由0.510 s降至0.099 s。通过分析优化,得到了合理的双色塑料扣注塑成型工艺参数,降低了产生成型缺陷的可能性,提高了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6.
冯刚  张朝阁  江平 《塑料工业》2014,42(10):9-12
从研究微孔注塑成型原理着手,分析了微孔注塑成型的工艺过程、特点以及主要影响因素,并着重研究了近些年微孔注塑成型技术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对微孔注塑成型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7.
注塑成型可视化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前景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注塑成型可视化技术原理的基础上,概述了注塑成型可视化模具设计的影响因素。并详细论述了注塑成型可视化的发展历程及最新研究进展。最后对注塑成型可视化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优化可视化模具,加强与CAE技术的结合,扩展应用范围等成为未来研究者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流变学在注塑成型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文耀  岑运福 《塑料》2003,32(2):76-78
简单介绍了流变学,指出塑料加工流变学是注塑成型加工分析的理论基础,在注塑成型加工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举例说明了其在注塑成型加工中的喷嘴熔体流动分析、注塑模浇注系统设计、注塑模流动分析、注塑制品内应力分析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微注塑成型与传统成型有很大的区别,其对成型材料、成型工艺及成型设备等方面都提出了不同要求。现有很多成熟的注射成型技术和理论并不适用于微注塑成型,必须在理论和实践上对微注塑成型的特点进行系统和彻底的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0.
应用CAE软件MoldflowPlasticsInsight4.1的充模、保压、冷却、翘曲等分析模块,对汽车尾门饰件注塑成型过程进行CAE分析,研究了浇口位置、工艺参数等对制品性能的影响。最后,基于模拟结果分析了制品翘曲的主要原因,为模具设计及注塑工艺的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基于Moldflow流动分析的薄壁注塑件成型工艺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了一个基于Moldflow的薄壁注塑件成型工艺设计的方法.将注塑成型质量分解为8项质量指标,并从Moldflow分析结果中提取相关数据,再利用加权法综合这些质量指标.通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近百组工艺参数,编写程序对其相应的成型质量进行比较,最终获得较为理想的成型工艺设计数据.  相似文献   

12.
注射成型用塑料性能数据库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注射成型常用的102种塑料的力学性能、热性能、电性能、流变性能及收缩率进行了测定,在DOS环境下,用FOXBASF建立了物性数据库。  相似文献   

13.
本文叙述了注射成型中加工参数、物料性能及螺杆结构对存料区熔体温度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轿车内饰件注塑生产质量问题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隋世剑  孙在军  李建新 《塑料工业》2005,33(Z1):103-105
从影响国产轿车内饰件注塑成型产品质量的三大因素(注塑成型工艺、塑料原材料、注射模具)着手,以注塑成型工艺为重点,分析汽车内饰件注塑质量缺陷产生的原因和克服缺陷的常用措施.  相似文献   

15.
董金虎 《塑料工业》2008,36(2):30-33
以一个管状与平板相结合的气体辅助注射成型制品作为研究对象,引入了正交实验法和CAE技术,首先筛选出了影响制品质量的关键因素,再通过实际的气体辅助注塑成型实验,着重讨论了气体注射延迟时间和气体注射压力两个工艺参数对制品质量的影响,通过调节气体注射延迟时间和气体注射压力两个工艺参数的设置,参考气体穿透的变化情况,均能获得较好气体穿透效果的工艺参数组合.  相似文献   

16.
气体辅助注塑制品的常见缺陷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祝铁丽  王敏杰 《塑料科技》1999,(6):14-16,20
介绍了气体辅助注塑制品容易发生的各种成型缺陷,分析了缺陷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7.
Compression moulding of rubber powders can be used to produce large products without using any linking agent or virgin material. In this study, medium-size rubber particles (1.2 mm on average) were obtained by mechanical grinding of spent rubbers and used to mould square plates with a length of 150 mm and a weight of 400 g. By changing the moulding pressure, different plate thicknesses were obtained (about 20 mm) as well as different densities and mechanical performances. Moreover, the moulding pressure could be changed to tailor final properties and aesthetics of products. However, a maximum pressure was observed over which it was not possible to increase significantly plate density or strength.  相似文献   

18.
梁东  张元成 《塑料制造》2011,(Z1):53-58
采用高光无痕注塑工艺后,良好的外观效果提升了产品档次,并且在环保、低成本化、产品变革等多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随着高光无痕注塑工艺在产品上的应用越来越多,为了加强认识、了解,学习以及推广该技术,本文就目前使用蒸汽(或高温水)成型之高光无痕注塑工艺在平板电视产品应用的模具、材料以及塑压工艺方面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9.
酚醛模塑料粉碎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酚醛模塑料粉碎新工艺。采用速差相向转动磨辊粉碎新工艺 ,对线速度、差速度、齿形、辊距、齿刀等进行调节 ,可减少过粉碎现象 ,80目 ( 0 18mm粒径 )以上的细粉末由原工艺的 3 5 %降到 10 %以下 ,满足了注塑要求  相似文献   

20.
精细陶瓷注射成型工艺现状及发展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细陶瓷注射成技术远比人们起初想象复杂的多,它已不再被人们认为是由塑料工业直接转变而来的技术。本文论述了陶瓷注射成型工艺的关键技术及其发展动态,提出了今后注射民面临的主要问题及需要加强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