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EHD喷雾电晕放电现象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水滴在电流波形中形成的明显规律性波谷来研究水滴在直流电场作用下的快慢情况、雾化场强和放电电流等 ,并对正负极性作了比较 ,研究了电水力喷雾的电晕阵列放电  相似文献   

2.
离子风在EHD强化传热中起着重要作用。笔者介绍了电晕放电对EHD强化传热影响的研究成果,指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以后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利用介质阻挡放电进行废水处理,提出了一种新的板-板放电水处理装置—丝网辅助气液两相体介质阻挡放电。丝网的加入,使得放电沿丝网周期性发生,从而使放电比较均匀地分布在放电间隙中,在较大面积(900 cm2)上实现了放电。实验结果表明,在全区域放电情况下,随着频率的降低,放电电流脉冲明显增多,放电功率明显增大。通过靛蓝模拟废水处理,发现放电2 min脱色效果最明显;试样的pH值也从中性变到酸性,有机酸的生成说明染料大分子被破坏。这为利用介质阻挡放电进行工业废水处理提供了一种新途径,由于其特殊的两相体形式,还可用于气处理。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气液混合两相体中线线电极脉冲放电现象。观测表明两相体的起晕电压降低,电晕区域明显加大,并且较为稳定,电极背侧也有较大区域的放电现象。分析表明上述现象的出现和空间水滴有很大关系,其作用为形成大体积两相体放电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流量对气液混合两相体电流体放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研究了空气和水组成的气流混合两相体中气、液流量对气液混合两相体电流体放电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液体流量对放电的影响要强于气体流量 ,适当增大液量能增加放电区域和提高放电强度 ;两相体放电能够在紫外区域产生光辐射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两相体放电的基础问题,即放电特点、规律及影响因素,实验研究了聚丙烯、聚乙烯、珍珠岩3种典型固体颗粒的气固两相体电晕放电伏安特性。通过循环落体式两相体放电装置和测量系统观察发现,气固两相体的电晕电流特性与空气中的电晕电流特性有明显的区别。气固两相体的电晕电流波形在正、负极性下均为高频率脉冲波形。且在相同电压下其电晕电流比空气中的要小。固体颗粒的介电常数及在空气中所占的体积比均对电晕电流有很明显的影响。固体颗粒介电常数和体积比越大,电晕电流越小(可<1μA)。电压极性的改变对气固两相体的电晕电流无影响。  相似文献   

7.
《高压电器》2017,(4):79-85
文中以水作为工作溶液,空气作为工作气体,采用电压—电流波形测量、发光图像拍摄、发射光谱分析等手段诊断了网—板电极、管—板电极和刃—板电极结构气液两相介质阻挡放电(DBD)的放电特性,研究了外加电压幅值对这3种电极结构放电产生影响,进一步计算得到了放电功率、传输电荷、分子振动温度和分子转动温度等主要放电参量,研究了他们随外加电压变化的变化规律,并结合放电理论对不同电极结构下气液两相DBD的放电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网—板电极结构气液两相DBD放电最强,放电功率与传输电荷最大,放电电流可达140 m A。电极布置差异导致电场不均匀系数的不同是放电特性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随着电压幅值的增加,3种电极结构放电增强,放电功率和分子振动温度增加,电子密度也增加。  相似文献   

8.
球-球电极气液两相体直流击穿现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非  叶齐政  李劲  胡辉 《高压电器》2005,41(4):268-269,278
研究了空气和雾组成的气液混合两相体在球-球电极中的直流击穿电压。实验结果表明:"!电极上的水滴会使击穿电压降低,在准均匀和非均匀电场中,降低的比例差别不大;随着喷雾量的增加,降低的比例增加;"#空气中的雾会使击穿电压提高,在准均匀电场中(间隙较小时),提高的比例较大,而且随着雾量的加大,提高的比例增加;在非均匀电场中(间隙较大),提高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10.
随着放电等离子体在各个领域应用的不断扩大,两相体放电问题越来越重要,需要解决的基础问题之一即是两相体中放电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及影响因素。采用21种不同的介质材料研究直流电压下两相体放电的效应,由实验结果可知介质的介电常数对放电路径基本无影响,而介质颗粒的粒径大小对两相体放电路径的选择起决定作用,即粒径效应。此外,对颗粒介电常数、电场畸变、光电离作用和颗粒荷电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可知两相体放电的粒径效应与颗粒粒径大小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1.
洗涤冷却室液池内气液流动特性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吴晅  李铁  蔡杰  袁竹林 《热力发电》2008,37(5):10-16
为了更好地揭示水煤浆气化炉洗涤冷却室内合成气体穿越液池的多相流动特性,运用流体体积模型对顶部浸没气体射流过程进行了动态模拟,详尽分析了在不同气流速度和不同突扩比下的流场形态、演化过程以及该过程的流动特性,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论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过程是一个突扩的、存在逆压力梯度和负浮力的顶部浸没气体射流流动过程;气体的最大冲击深度与气体出口动量通量之间呈幂函数关系;随着突扩比的减少,合成气对液池内水的扰动加强,液滴和气泡增多,液面升高.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2.
XLPE电缆中局部放电脉冲传播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模拟局部放电的窄脉冲和陡前沿脉冲沿电缆的传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在两段不同长度的电缆首端分别注入窄脉冲和陡前沿脉冲 ,同时记录首末端波形 ;分析了不同频率下脉冲在电缆中的传播和衰减情况 ,并提出了电缆局放检测用传感器频率的选择原则。  相似文献   

13.
电晕放电自由基簇射反应器中臭氧的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电极气条件变化着手,对放电过程以及NO脱除过程中自由基簇射反应器内臭氧的生成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在相同的放电功率下,当电极气为氧气时产生的臭氧最多,通入空气时其次,而不通电极气时最少;(2)随着电极气湿度的增加,臭氧的产生量逐渐减少;(3)电极气流量的增加提高了臭氧的产生量,但考虑经济性,电极气流量有一最佳值;(4)在NOx脱除过程中,自由基簇射反应器内臭氧浓度大大减少,且随着烟气中NO浓度的增加,臭氧浓度逐渐减少,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臭氧和氧自由基参与了NO的氧化过程。  相似文献   

14.
使用湿空气作为自由基源物质,研究反应器中电极布置变化对电晕放电特性和NO电晕氧化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NOx在电晕反应器中的氧化时间不超过3.3s,多电极布置的电极间距可为100mm,电极数增加NOx转化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管内空气-煤粉混合气流在水平加热段中传热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首先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改进后的试验研究方法,在多相流动热态试验台上对水平管加热段内空气-煤粉混合气流的传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了热空气与煤粉在加热段内的换热准则Nu数,然后进行相应的误差分析和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应用实全得出的换热准则Nu数,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空气-煤粉气流在水平加热段内传热特性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试验得出的Nu数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6.
基于运行历史的大电机主绝缘老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研究了不同运行年数的大电机定子线棒的介电参量和局部放电参量,分析了这些参量随运行年数的变化关系。研究发现:随线棒运行时间的增加,电容参量、最大放电量、平均放电量呈明显增大的趋势,而统计分布参量偏斜度和峭度呈下降的趋势,起始放电脉冲的相位越来越接近0°和180°,放电脉冲的相位分布越来越宽,由一三象限向二四象限扩展。这些参量能够有效表征大电机主绝缘的老化状态,对大电机主绝缘的状态评估和剩余寿命预测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带有侧边风的燃烧器在电厂锅炉中得到广泛应用,侧边风往往布置在一次风射流的背火侧,可以起到防止水冷壁结渣和高温腐蚀的作用。该文通过气固两相模化实验,采用基于光学波动法的激光光纤探针对带有侧边风的燃烧器出口射流的混合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获得了带有侧边风的气固两相射流沿程各截面固相浓度分布规律以及侧边射流的混合特性,试验结果对深入了解气固两相射流的发展规律、平行射流的混合特性以及电厂锅炉燃烧器的设计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在WIN95操作系统下用FOXRRO2.5b开发的一套适用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该数据库管理是基于动态数据交换机制下的在线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9.
气体绝缘系统中典型缺陷的超宽频带放电信号的分形分析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12  
要提高气体绝缘系统(GIS)放电在线监测与诊断的准确性,需要研究其典型缺陷的超宽频带放电特征。但GIS中放电频率高、频带宽,基于IEC60270标准的常规低频局部放电统计分析方法难以对放电特征进行分析。文中提出应用基于小波提取技术的放电信号的分形分析方法,对GIS中典型缺陷放电的各频段信号进行分维数计算,用分维数来量化分析GIS中超宽频带局部放电的频谱特性,发现了GIS中不同金属性表面缺陷的超宽频带放电分形特征的明显差异,对进一步将超宽频带放电检测技术用于GIS局部放电在线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