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学校每年的心理普查,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堪忧,已频频出现因大学生心理问题而发生的各类校园事件。中国大部分高校具备心理专业背景的专业老师数量有限,大多是由学生管理人员或经过简单培训的行政人员兼任心理咨询老师,所以面对这种心理资源较为稀缺的严峻形势,"朋辈心理辅导"这种新的心理健康的教育模式应运而生。朋辈心理辅导不仅能够满足学生心理教育开展不全面不到位的需求,而且能够结合日常开展的心理教育活动来满足学生心理求助的需求。这种模式能够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能,帮助学生面对心理问题、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大学生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和心理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2.
在获得成功的诸因素中,充分的自信心、卓越的竞争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顽强的意志品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这样一个适者生存的时代里,要想在竞争中不断超越自己获得利,就必须具备创良好的创新能力和坚实的心理素质。正处于长身体时期的中小学生,是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但目前中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还很不成熟,再加上逐年增加的教学任务以及家庭生活和学校教育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使他们往往不能主动的去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家庭生活和学校教育,甚至还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从而影响其身心的健康发展,这种局面随着中国现代化的不断深入,表现的尤为明显。作为学校教育的不可分隔的部分,学校体育能改善学生心理素质,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主体和谐发展,对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高职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校园环境日益纷繁复杂,在网络时代他们需要面对很多过去从没经受过的压力和问题。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高职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并进行了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4.
随着"90后"大学生的出现,抑郁、心理健康等一些问题逐渐慢慢显露。90后大学生自我意识较强,对他人情感容易忽视,抗挫折能力不足,反叛心理特别的强,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给心理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主要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内涵。处于当今社会变革时期的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往往会遇到许多挫折和困难,暴露出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如何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增强其承受各种心理压力和处理心理危机的能力,是高校教育和理论工作者所面临的迫切的现实问题。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状况,指出目前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大学心理素质教育的一些看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6.
现在的小学生正面对21世纪的激烈竞争,正处于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面临诸多矛盾、冲突,加上他们生理、心理发展以及学习生活的特殊性(独生子女),常常会使他们产生这样那样的不良心理。因此,如何在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在教育教学中如何疏导学生不良的心理是教育工作者刻不容缓的事情。  相似文献   

7.
朱婧 《中国油脂》2021,(3):I0047-I0047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不断深入,全球经济、文化等的交流越来越频繁,我国作为当前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凭借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推进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吸引了大量来华的国际学生。对于来华国际学生而言,进入中国即进入一个崭新的文化环境,起初势必会出现各种不适应及迷茫,而这种不适应及迷茫可能会使国际学生产生各种负面心理,即文化休克。倘若不能有效明确文化休克给国际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国际学生极易产生不良的心理问题,诸如紧张焦虑、敏感对立、消极抑郁等。所以,跨文化适应视域下对高校国际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开展全面分析,加强国际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现阶段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现代社会生活的快节奏发展,在给人们带来先进生产方式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生活压力。作为即将走向社会的当代大学生,大学校园已经不是简单的象牙塔,能够让学生规避所有的烦恼。受到社会环境的压力和个人学习生活方式的改变等乐观原因的影响,现在的大学生心理更容易出现问题,而健美操作为一项重要的体育活动,在减轻大学生身心压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现在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出发,由实际情况分析健美操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改善的作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广西轻工业》2019,(11):125-126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深受社会关注,近年来由于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和国家经济增速放缓等原因,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压力愈加严峻。高职院校毕业生由于学历短板,就业前景不容乐观。面对如此巨大的就业压力,学生易产生严重的就业心理问题,将影响其就业质量和未来的工作及生活。本文以高职院校学生为对象,分析其存在的就业心理问题及形成因素,为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辅导提供依据,有助于其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0.
研究生人才培养关系着国家发展建设的进程,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在人才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目前跨学科研究生培养若干问题中的心理问题表现情况进行概述,澄清特征群体研究生心理问题类型,并对这些典型的特征问题进行归因分析。本文以陕西科技大学皮革化学与工程学科为例,基于提高和改善跨学科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提出优化学校顶层设计、改善导师和学生互进关系、建立健全研究生心理干预帮扶和支持系统及活跃校园文化生活等调整策略。  相似文献   

11.
"心理防御机制"一词心理学的专业名词,由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所提出,他是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简单来说是自己对潜意识里不可告人的欲望的压抑,即个体运用某种方式应付生活中的刺激所产生的焦虑,来缓解自己紧张或抑郁等情感。心理防御机制在保证人的心理健康,建立起强大心理素质方面有极大的作用,所以能在生活中很好的运用心理防御机制,推动我们更好地去生活和适应社会。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新时期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加强对中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这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和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进步,高等教育逐渐趋于大众化,这让更多的学生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是由于高等院校的持续扩招,高校贫困大学生所占的比例也日益上升。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由于家庭的经济条件不如他人,贫困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当中、与他人交往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例如自卑、封闭、嫉妒、敏感、失落、迷茫等各种各样的不良心理问题,这严重危害到了贫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本文将主要阐述贫困大学生的一些主要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对于贫困大学生产生的不良影响以及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冰冰 《风采童装》2017,(6):116-117
木逆期适合对双子宝宝进行挫折训练,让宝宝减少依赖,独立完成目标。学会接受游戏失败或学业、竞技中不利表现,感受游戏和学习过程带来的乐趣。宝妈更是可以从日常生活的细微事件中开启挫折教育的导入点,让宝宝能以更勇敢的心态去面对困难,以耐心去赢得属于自己的进步。  相似文献   

15.
作为特殊群体类的贫困大学生,在承受较大经济压力的同时,还承受着社会竞争、环境刺激、人际关系复杂化等方面影响所引发的心理负担,相当一部分学生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本文深入分析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针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做好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社会就业压力增大,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由心理问题引发的恶性事件屡发,对大学生本人及家庭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文章概述了当前国内各大学发生的恶性事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原因进行了剖析,并积极探索了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调节方式。  相似文献   

17.
高校体育教育课程的设置有助于提高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其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坚强的心理素质.是高校在开展学生教育工作和心理健康培训方面的必备。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和运动的习惯有利于创建一个健康的学校生活,帮助学生们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现代社会,许多年轻人都面临严峻的生活压力、工作压力以及来自家庭的各种压力,加之其不规律的生活作息、不堪一击的心理承受力很容易造成身体免疫系统紊乱或其他方面的疾病。因此,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精神能够帮助学生坚强的面对生活中的压力,以积极的人生态度面对困难: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只有拥有一个好的身体才能更好的在工作岗位上奋斗。本文主要阐述高校体育教育对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及身心健康的影响,倡导重视高校体育教育工作,强化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育精神。  相似文献   

18.
舒燕 《广西轻工业》2010,26(10):208-209
大学新生由于学习、生活环境的改变,缺乏社会生活阅历和人生经验等原因,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比较差。针对大学生中种种挫折现象和受挫后的消极反应,加强大学新生的挫折教育,已势在必行。因此,加强大学新生挫折教育,提高其承受和适应挫折的能力,维护其心理健康,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面对当今世界的"恶劣"环境,追求"健康"已是众人的必要目标。体育运动能强身健体已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人们把它列为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中学阶段体育活动作为一门必修课已被写入到教学大纲中。然而,目前的一些学生对健康的概念理解比较肤浅,他们通常对"健康"的理解仅仅限于身体功能的正常,却忽略了心理方面的因素。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这就说明了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有着同样重要的意义,通过体育运动,既促进了中学生肌体的生理健康,又增进了其身心理健康和谐发展。就此,作为一个体育教师,我们有义务和权力为自己的学生负责,去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校扩招以及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在就业中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出现一系列的就业心理问题。因此,对大学生出现的就业心理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对策,引导大学生排除不良心理干扰,对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