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容灾备份技术及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随着我国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许多行业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建立了各种业务应用和信息服务系统,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随着信息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以及应用规模的不断扩大,业务数据量正以指数方式迅速增长,数据重要程度与日俱增。电信、银行、税务等行业更是对业务应用的连续性和高可用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利用容灾备份技术,保证核心数据的安全,实现重要业务应用系统的高可用性和连续性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容灾备份技术架构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存在很多容灾备份技术架构,所有的容灾备份技术架构都必须考虑的因素包括恢复时间、实施与维护容灾策略所需的投入等。容灾恢复时间的需求越短,所需的实施成本就越大,实施难度也就越高。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介绍了首都机场集成系统做为承载着整个机场所有业务的核心系统的重要性以及容灾备份技术在集成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检察机关信息系统数据存在的安全隐患,各种意外事件如:电力中断、硬件故障、软件Bug、恶性病毒的破坏、人为错误等造成的关键数据丢失或不可用,系统得不到及时恢复,提出数据容灾备份策略的安全需求,综合规划数据备份安全策略的主要思路,并提出相应的技术方案,从总体上把握检察机关系统数据容灾备份策略,提高系统可靠性、加强数据安全性等方面的能力,从而更好地保护检察信息系统更好地运行。  相似文献   

5.
随着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对其核心数据的安全需求日益增高,将数据库进行异地容灾备份方式已经成为主流。本文将对Oracle Data Guard进行分析,寻求Oracle Data Guard对于容灾备份的可用性,寻找以Oracle Data Guard技术来实现数据库容灾备份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全世界发生不少灾难性事件,如美国的911、印度洋海啸等事件。很多组织的信息系统被破坏、数据丢失,业务无法连续运作,遭受了严重的损失。天灾人祸随时都有可能发生,随着组织对信息系统依赖程度的加深,保护关键数据和关键业务不受各种灾害、事件或意外事故的打击已成为当务之急。而科学合理地建设容灾备份系统,应从业务连续性的视角出发,选择适当的存储与备份技术,结合业务连续性计划、应急预案、备份和测试规程等安全管理措施,才能真正达到应对灾难,维持业务连续的目的。步骤如下:  相似文献   

7.
企业信息系统是现代企业运营的基础平台,数据则是关系到客户和企业利益的核心资源,业务连续性和数据可用性是关系到企业生存的重要问题,建立容灾系统能使企业在遭遇意外灾难时,保障业务的连续性,最大程度地降低损失。本文通过对虚拟化和容灾技术的论述,分析了Vmware SRM在容灾备份中的特点和优势以及IBM公司的ERM镜像系统实现在线备份的过程及实施步骤,进而实现关键应用系统业务的连续性,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行政单位现行数据容灾备份状况,介绍了一种数据容灾备份理论模型,提出了一种通过构建FC网络等方式,实现对在线数据的实时备份、集中存储和快速恢复,从而保障行政单位信息数据安全和业务系统连续运行的数据容灾备份方案。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技术的应用,各类系统及其数据的保护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核心。对于一个企业来讲,数据更是影响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各行业的企业和用户对网络技术和数据信息的依赖日益强烈,使得突发性灾难如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或者恶意破坏事件等对整个企业的数据和业务生产会造成重大影响。因此,如何保证在灾难发生时企业数据不丢失,保证系统服务尽快恢复运行,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容灾技术也日益成为各个行业关注的焦点。该文从技术角度对容灾的概念、相关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0.
科技的发展进步不断的对我国各个行业产生着影响,随着我国现阶段管理水平现代化的水平不断提高,对于档案的相关管理也逐渐像信息化数字化发的方向发展.现阶段我国大部分的单位或者部门都实现了档案管理信息化数字化,不仅提高了单位或者部门的工作效率,还提高了我国档案管理的水平,档案信息作为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长期以来受到了人们的关注.许多单位和部门都采取了相关的措施来保证其安全性,其中,对于数字档案信息的容灾备份,就是一种保护信息安全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人们对于网络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大,社会各个企业对于网络数据的储存量越来越多,因此数据的安全工作就成为了数据保存中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对数据容灾技术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大致的介绍,并综合的阐述了数据容灾备份与恢复的关键技术,最后从数据定期备份、数据定期备份和关键数据的单独备份、关键数据备份的连续恢复、数据实时备份和异步更新、网络数据影像五个方面.对数据容灾备份与恢复的应用模式进行了科学合理的探究,给数据容灾备份与恢复的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带来了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与网络》2007,(3):55-56
行业背景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简称:浦发银行)是1992年8月28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于1993年1月9日正式开业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行设在上海。经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正式批准,浦发银行于1999年获准公开发行A股股票,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交易代码:600000).这是中国银行业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目前。注册资本金达39.15亿元.良好的业绩和诚信经营的声誉使浦发银行业成为中国证券市场中一家备受关注和尊敬的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13.
《软件》2016,(9):101-104
随着信息应用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系统投入使用,容灾备份技术作为系统高可用性的首要保障从未停止过研究,适合于不同场景的容灾备份解决方案日新月异。本文针对大型信息系统多地区分散部署、硬件设施不同和软件结构复杂的特点,提出一种多点多备的容灾备份系统方案使信息系统的每一个部署节点具备一对多和多对一的灾备能力,部署节点之间互为备份,最终实现多个节点的数据同时备份,每个备份数据都有多个异地备份副本的高可靠数据容灾。本文深入研究了实现多点多备的数据远程复制技术、数据备份方式和数据同步协议,提出了相应的实现方案和具体的同步协议。  相似文献   

14.
军事信息系统容灾备份策略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军事信息系统容灾备份的数据部署分配策略,针对现有民用容灾备份机制不能满足军事信息系统多点易损和强动态性的问题,根据灾备需求,构建数学模型,并利用MATLAB对策略中的各种参数设置进行仿真研究,采用备份节点选择的优化算法。首先,仿真研究了备份节点数量与抗毁恢复效果之间的关系,给出备份节点合理设置点;其次,仿真研究了文件粒度与恢复效果稳定性以及文件恢复完整性的关系,给出粒度设置的相关原则;最后提出了基于D-S证据合成规则的数据流向概率算法,解决了强动态性下备份节点选择的难点问题,并经仿真证明,用提出的策略,系统抗毁恢复效果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该文首先结合不同应用背景给出了容灾备份技术的系统结构,对位于该系统结构中不同层次的容灾备份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其次分析了本地容灾、异地容灾、数据容灾和应用容灾方案的工作原理和各自特点,最后给出对应的产品和方案并完成对不同容灾备份方法的分析与比较。  相似文献   

16.
该文首先结合不同应用背景给出了容灾备份技术的系统结构,对位于该系统结构中不同层次的容灾备份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其次分析了本地容灾、异地容灾、数据容灾和应用容灾方案的工作原理和各自特点,最后给出对应的产品和方案并完成对不同容灾备份方法的分析与比较。  相似文献   

17.
Lied 《微型计算机》2010,(12):102-104
容灾的重要性无需多谈。但提起容灾,企业CIO首先想到的就是要付出的巨大成本,同时还伴随着复杂的方案,构建异地容灾中心、数据远程复制等……在很长时间内,因为成本限制和方案的复杂性,容灾一直是大中型企业独享的盛宴。  相似文献   

18.
企业信息数据安全的重要性,在美国的“9.11”恐怖袭击事件中展现无遗。当众多受害企业因信息数据荡然无存而遭受火顶之灾时,摩根斯坦利公司却因完备的数据灾害防备系统得以迅速恢复营业。如此反差,给中国企业敲响了警钟,而信息数据安全也得到企业的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深入,集中式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企业对其依赖程度也在不断增大。电网企业集中式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越来越受到关注,而良好的灾备措施是企业系统和数据安全性的重要保障。该文结合电网企业的实际应用对综合系统整合、SAN存储整合及数据级灾备等容灾备份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还对灾备实施过程进行了风险分析,并为相关操作提供了风险预案。以上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对容灾项目的实施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容灾技术概览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作为信息系统安全的最后防线,容灾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力图对当前容灾技术做一个全面的介绍。笔者从高可用性技术、数据备份技术、数据复制技术、系统集群技术以及其他容灾辅助技术等方面,论述了各种技术实现的多种架构及其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容灾技术做了相应的总结和分析。希望能为广大同行对容灾技术的了解和合理选择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