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外滩公共空间起源于 19 世纪后半叶的原英租界外滩,是近代中国最早一处带有休憩功能的城市滨水空间。本文基于上海档案馆藏英文文献《河滩权始末, 1845—1930》,借鉴科斯塔夫提出的“城市进程”概念,通过社会协商和空间建设的互动关系考察上海外滩公共空间的形成经过。研究发现,“西方冲击”和“华洋竞争”的二元认知框架尚不足以解释外滩公共空间的起源,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四方博弈是其得以“留作公用”的直接原因。因此,最广泛的社会参与是城市空间建设得以突破时代局限性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1 项目背景 外滩滨水区是上海市最具标志性的城市景观区域,同时也是城市中心最重要的公共活动场所之一.但外滩地区现有的滨水空间环境,已难以满足城市公共活动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改善城市步行环境、引导市民绿色出行,已成为当前城市中心区发展的重要共识。本研究以上海市中心区(外滩-人民广场地区)为例,通过对地区内主要街道、公共空间环境特征与步行活动特征的调研分析,发现该地区主要存在步行空间联系割裂、空间分配不均衡、环境质量较差等问题。中心区作为城市公共活动需求最大、对外联系最多的区域,其应首先保障市民步行活动,以提供空间、减少阻隔、提升品质。  相似文献   

4.
顾红  金轶峰 《园林》2011,(4):14-17
上海外滩拥有风情万种的历史建筑群和开阔大气的黄浦江面景观,漫步在外滩1.7公里的滨水景观步道绝对是一种令人难以忘怀的享受。但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这一区域的孤立感,外滩地区强大的地面交通功能需求导致滨水区被分割为孤岛,大部分滨水空间被城市快速机动交通所占用,公共活动空间局促、舒适性较差、外滩历史建筑未得到充分展示,这些问题使得外滩滨水区——上海最重要的城市风景线已经难以满足现阶段城市公共活动功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口持续膨胀带来的城市生存空间紧张已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城市立体化发展是在城市空间发展维度上寻找突破口的全新模式。笔者对立体化城市发展概念、空间拓展方式、发展历程和立体化城市发展的吸引力进行了系统的梳理,结合上海外滩综合改造工程深入分析其立体化规划理念、原则、设计和改建方案,为立体化城市建设的实践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范例。立体化城市发展能够集约化利用土地资源,释放公共空间,改善城市环境品质,提高城市生活水平,是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6.
为配合上海外滩地区交通综合改造工程,有“亚洲第一弯”(图1)之称的延安路高架外滩下匝道于2月23日开始拆除,标志着外滩滨水空间改造正式开始。根据“外滩改造”计划,将建设贯通苏州河两岸的外滩通道工程,建成后部分车流将被引导至地下。改造后中山东路的过境交通转入地下,地面道路宽度大大缩窄,为城市提供更多的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7.
《城市环境设计》2009,(3):136-141
竹楼城市2006上海艺术双年展计划(许义兴与秦玉芬、朱金石合作)在上海外滩公共空间用竹子构筑福建土楼,螺旋的汽车坡道与城市相连,通过一个透明的巨大装置造成一个临时的城市景观。  相似文献   

8.
城市设计中的公共空间及其“连接键”王伯伟[编者按]陆家嘴金融贸易区轴线大道是浦东陆家嘴中心连接花木地区与上海城市中心的重要发展轴线,是浦西虹桥机场至外滩的东西轴线向浦东新区的延伸,亦是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在城市规划形态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整个轴线大道已分别...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东外滩的现状和外滩地域关系,提出了东外滩花苑的规划指导思想、用地功能、空间分区结构、道路规划和城市设计意向。  相似文献   

10.
城市与空间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城市公共空间和城市开放空间,是我们在城市设计理论和实践中经常使用的概念,它们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包含的内容既有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