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弹箭上的传统电子设备采用大量铝制机箱和铜质电缆,导致设备体积大、不规则、重量大等缺点,采用多功能结构集成技术对某弹载数据记录系统的中心程序器和远置单元的电路进行了详细设计。  相似文献   

2.
对一种对多功能结构设计封装提出了拓扑优化设计方案,利用渐进结构优化的方法,在Pro/E中建立简化的模型,再导入到Hyper Mesh中指定需要优化的区域,设定为目标函数,进行模态分析。我们的要求是让材料利用率最大化,也就是使结构的材料分布最优化。通过模态的对比看出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
多功能结构是航天产品前沿技术。本文首先介绍多功能结构的概念 ,然后讨论多功能结构的支撑技术 ,包括理想材料的分析、设计方法、理想材料零件的设计和制造方法、微电子元件的构型优化以及多功能结构设计方法。针对多功能结构设计 ,提出功能驱动的设计框架 ,及基于博弈论的设计方程 ,并给出一个建立设计方程的实例  相似文献   

4.
一种面向多功能机床的流水作业计划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叶飞帆  李国富 《中国机械工程》1999,10(12):1370-1372
引入虚拟机床概念描述加工系统的资源,反映现代制造系统中生产作业计划的新特征,建立面向多功能机床的流水作业计划分层优化模型。采用Hopfield模型进行第一层优化,即求解各个零件依次访问所需加工资源的最优次序。在第二层,根据所设计的动态调度规则,由加工过程中的事件驱动规则运行,完成将零件加工所需的资源与具体加工机床的合理匹配。对直到8×8的多个流水作业问题进行数值实验,并采用平均相对近优率的概念来评价数值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5.
6.
根据实际应用的要求标示出多功能结构的各零部件及其外形尺寸,并在ANSYS中建立模型,对其进行瞬态动力学仿真,分析仿真的结果,得到各个部件的频率特性,找出多功能结构的关键部位,得到该结构的瞬态动力学特性,从而为实际工程应用以及选择合适的材料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7.
对一种对多功能结构设计封装提出了拓扑优化设计方案,利用渐进结构优化的方法,在Pro/E中建立简化的模型,再导入到Hyper Mesh中指定需要优化的区域,设定为目标函数,进行模态分析.我们的要求是让材料利用率最大化,也就是使结构的材料分布最优化.通过模态的对比看出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为了满足星载有源相控阵天线对轻量化以及承载、热控等多功能一体化的迫切需求,文中开展了轻质多功能结构相控阵天线的设计理论、制备工艺、控温特性和力学性能等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功能结构的星载有源相控阵天线一体化设计技术,利用轻质多功能复合安装板结构,合并平面正交一体桁架热管,在内部空间嵌埋有源功能模块,融合低剖面辐射阵面形成天线功能,制备了集控温、承载、电磁辐射于一体的多功能结构的轻质相控阵天线,并对多功能结构天线子阵进行了一体化设计和验证。结果表明,多功能结构天线系统布局改善了微波部件互联的性能,提高了有源阵列的散热和辐射效率以及系统性能,显著减小了天线阵列的剖面,大幅降低了有源阵列天线的重量。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电解铝行业多功能行车产品的使用状况和电解铝车间的计量要求,针对不同结构的多功能行车,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方案中主要采用电容式传感器满足电解铝车间的使用环境,提高电解铝车间的生产效率,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通过这些解决方案,多功能行车的计量精度得到提升,长期稳定实用性也会提高,减少相关管理部门由于计量问题引起的争端。  相似文献   

10.
在化工机械、冶金机械、采暖等行业的设备安装与维修施工中,管路和容器的开初划线大多采用:按工件开初法、计算开孔法、放样展开法。但上述方法费工费时,不方便。为此,我厂研制出一种多功能划规,可在平面上划出圆和椭圆。现简介如下。一、结构多功能划规结构如图五所示。圆弧滑道4可和主杆5一起沿刻度盘2以底盘1下部的顶尖为中心转动,定高螺钉6可旋入主杆适当的槽中,使得滑道7只能绕主杆5转动而不能上下滑动,滑道8(与刻度‘盘为一体)可沿悬臂杆11左右移动以定出不闹的半径,滑道8和9可相对转动一定角度,度数从刻度盘中读出。滑杆…  相似文献   

11.
基于虚拟现实的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对汽车的主动安全性有着重要影响。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的行驶速度不断提高,因而对汽车操纵稳定性的试验和评价方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车辆道路试验的巨大成本和对汽车工作原理日益深入的了解使得在计算机上仿真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成为必要和可能。本文介绍了将先进的计算机仿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的现状,并对其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深孔加工SIED技术在管制造业中的应用,提出了和冷拔冷轧等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来制造各种常规孔加工技术难以加工的超深或微小超长精密管件。  相似文献   

13.
分布式CAPP系统的接口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一个多用户、多任务并行协同工作,需处理大量复杂异构数据的网络化分布式CAPP的要求,在分析和讨论了多种分布式网络接口技术的基础上,研究了ADO信息连接机制,采用五元组接口功能模型,结合应用实例,构造了企业采用ADO的接口体系,实现了分布式CAPP的数据集成方案。  相似文献   

14.
新技术革命与智能制造技术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结合新技术革命--信息革命的特征,阐明制造业走向智能化是新技术革命下发展的必然趋势。从信息角度来说,智能制造系统是一个与环境有信息交换的自组织系统,是远离平衡态的耗散结构,同时强调人的智能在人机智能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关系型数据库的专家系统结构模型及实现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将成熟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技术张专家系统中,研制了基于关系型数据库的专家系统结构模型,从而使专家系统的各子系统在数据库的管理下得到统一。以开发挤压工艺专家系统为例重点阐述了知识库、事实库、推理和解释模块的数据库建立和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6.
基于核心功能结构(CFS)的AVE使能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敏捷虚拟企业 (AVE)的特点和我国国情 ,提出了基于核心功能结构 (CFS)的 AVE使能模式 ,具体分析了基于核心功能结构 (CFS)的人 -机 -环境混合 AVE模型 ,并分析了其实际的可装配性 ,为敏捷虚拟企业的构成与实施提供了可行性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制造业已经历了以价格、质量为主的竞争时期,商业机遇响应速度逐渐成为现今企业竞争的第一要素。因而论述了快速原型制造技术和反求工程技术在产品快速开发中的应用和技术实现。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生产企业产品数据管理过程中的动态信息管理问题,通过对一般意义下的产品动态过程的分析,建立动态信息过程的抽象数学模型。模型由设计对象、设计活动、参数和用户组成,其中设计活动又可以进一步分解,由属性、子活动、分解方式、约束、参考信息、结果和设计父活动组成。讨论反映产品主要动态过程的流程管理、版本管理和权限管理。最后以锅炉热力计算设计过程为例,验证模型对实际产品动态过程的可管理性。  相似文献   

19.
Polymeric drug delivery devic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drug administration. However, the current polymeric drug delivery device fabrication methods lack precision. This impairs the quality of the devices, resulting in a decrease in the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of drug delivery. The concept of building parts layer by layer out of powdered raw materials makes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SLS) a suitable process for fabricating polymeric matrix drug delivery devices. The current SLS process is not capable of processing two or more materials separately. This work explores the possibilities of SLS per-forming a dual material operation by developing two process models. These two processes can then be integrated to form a dual or expanded multimaterial fabrication technique and act as a foundation for future work in multimaterial applications such as polymeric drug delivery device fabrication. Accord-ingly, two papers ar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Part 1, the focus is on the first process, which is a "space" creation technique in which a "space" is created by varying the density of a first representative material using heat during sintering. Three methods – one based on a vacuum and a place method, and the other two based on two variations of a laser compacting method – were tested. Results have shown that by varying the laser power during sintering, it is possible to create channels in which a second material can be deposi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