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获得最优高速列车牵引电机冷却风机双层悬挂参数,对轮轨和设备激励共同作用下的风机悬挂参数选择进行研究。建立车辆-设备动力学模型,并对系统振动响应进行积分求解,探讨刚、弹性悬挂,单、双层悬挂风机的振动特性。根据风机、框架悬挂参数对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筛选出最优悬挂参数取值范围,基于风机、框架悬挂参数匹配关系确定最佳悬挂频率比。研究结果表明,风机系统悬挂参数对车辆舒适度影响较小,但会影响风机系统振动,风机采用双层弹性悬挂能显著降低自身振动,当框架悬挂频率比取0.7~0.9,风机悬挂频率比取1.8~2.0时风机系统能获得较好振动水平。根据悬挂参数匹配关系,最终确定风机、框架最优悬挂频率比分别为1.8、0.9。  相似文献   

2.
高速列车牵引电机的同步虚拟主轴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立  方攸同  蒋毅 《机电工程》2014,31(10):1311-1315
针对高速列车牵引电机的同步控制问题,分析了系统同步性对于列车运行状态的影响作,并比较了不同控制策略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了利用虚拟主轴控制满足列车牵引系统高同步性的需求的方案,在Matlab中结合传统的虚拟主轴控制理论及列车牵引电机实际运行情况,对传统虚拟主轴控制模型控制参数做出调整,对启动阶段的控制策略进行了优化,建立了一个包含四台永磁牵引电机的同步控制系统模型。利用所建模型分析了系统发生负载扰动,负载不平衡等情况下转速,转矩,转速差,转角差的变化情况,并分析了系统保持同步的临界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将虚拟主轴控制策略应用在高速列车牵引电机的同步控制之中,有着同步性高、响应迅速等的优点,该控制策略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将CRH3G型高速动车组牵引电机冷却通风道的安装方式与CRH3型高速动车组进行了简单对比,并详细介绍了CRH3G型高速动车组牵引电机冷却通风道的安装要点.冷却风道采用吊装方式安装,避免了焊接对空气动力学牵引端受力的影响,保障了列车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4.
本文叙述了高功率C0_2激光器的风机电机,在低真空风洞内冷却的几种方案。指出在电机的外壳上加一层水套,当水流动处于紊流或湍流状态时,冷却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针对高速列车牵引变流器冷却滤网状态异常引发的牵引变流器故障问题,通过综合分析牵引变流器故障分类和滤网堵塞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提出一种基于多任务深度学习的故障诊断方法。首先,构建了包含牵引变流器故障诊断主任务及滤网堵塞程度子任务的多任务深度神经网络(multi-task deep neural networks,简称MT-DNN);然后,为了准确预测牵引变流器失效退化趋势,将多任务深度神经网络预测结果与自组织映射(self organizing map,简称SOM)方法结合,构建了多任务深度神经网络自组织映射模型(multi-task deep neural networks self-organizing map,简称MTDNN-SOM),该方法根据历史故障数据特征变量演化规律定义退化状态曲线,直接反映故障特征量和退化状态之间的关系,最终实现了牵引变流器滤网脏堵故障诊断和维修预测。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精度和效率上都明显优于单任务或传统故障诊断方法,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长大坡道、海拔变化大等特殊运用环境对电力机车通风冷却系统影响较大,进而影响牵引电机温升,为确保电力机车能够同时在平原和高原特殊运用环境下正常运行,在电力机车牵引电机温升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特殊运用环境对牵引电机温升的影响。本文阐述了高原环境适应性改进HXD1型电力机车牵引电机温升设计,综合考虑机车的运行特点,从牵引温升限值、执行标准、温升计算以及冷却风量计算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以CRH2型动车组的牵引变流器冷却系统为研究依据,确定了牵引变流器中功率元件IGBT的冷却方案以及功率元件IGBT的冷却系统结构,利用CAD平面制图软件绘制相变冷却系统的零件结构,借助Solid Works三维造型软件构建相变冷却系统模型,最终确定了冷却物理模型,建立了牵引变流器功率元件IGBT相变冷却系统实验台。对安装有微槽结构形式冷却基板并充入制冷剂的圆管散热器进行了在不同加热功率及不同风速条件下的散热性能测试,获得了不同工况下相变冷却系统的总传热系数及冷板下表面温度在不同风速下的变化,证明了加热功率和风速对系统换热能力的影响。最终为相变冷却系统的设计提供了设计思路,也为工质相变产生机理提供了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8.
机车车体随机振动使牵引电机冷却风机产生损坏的情况时常发生.利用对牵引电机冷却风机模型进行约束模态分析,获取结构随机振动分析所必需的模态解,然后采用IEC61373-2010标准中的加速度功率谱对电机结构进行随机振动加载,获得结构在横、纵、垂三个方向的1、2、3应力分布,并通过三区间法及线性疲劳累计损伤理论对结构的振动疲...  相似文献   

9.
10.
为分析换气风机对高速空调列车车外压力波的抑制作用,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仿真分析了两种换气风机(定速风机与变频风机)在不同运行工况下对外界气体压力波动的抑制,得到了不同车速下车内压力变化情况,利用我国最近制订的《高速电动车组整车试验规范(报批稿)》对车内压力做了评价。计算结果表明:在各种压力波动工况下,变频风机抑制外界压力波动的效果均优于定速风机。  相似文献   

11.
结合风机性能数值预估与实测数据,分析了3个小比转数离心风机系列的气动设计,发现最佳效率工况点流量均向大流量区有较大偏移。根据数值试验,适当减少原定的设计流量值,得到最佳效率点的流量值和原设计流量值吻合,并且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2.
聚合经验模态分解和基于变量预测模型的模式识别的结合是一种有效的机械故障诊断方法。针对该方法在高速列车故障诊断时存在小样本方法不适用和识别率较低等不足,首先采用滑窗逐步回归法对基于变量预测模型进行了适应性改进,再利用样本间的关联性和连续性,将相邻样本纳入模式识别,并进行样本平滑性处理,从而有效提高了故障诊断识别率。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改进方法降低了对样本量的需求,故障识别率提高了20%以上。  相似文献   

13.
高速列车非平稳振动信号盲源分离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列车具有若干时变激励源,传统的时频分析方法只能对观测的混合振动的总体强度分布、时频域结构加以分析,不能分离出与各振源对应的信号分量从而明晰振源状态与故障特征。盲源分离是一种可行的分析方法,但由于高速列车振动信号具有时变振源数目、时变信号长度、受车速调制的变频非平稳等特征,传统的盲源分离方法不适用。为了提高高速列车非平稳信号的盲源分离效果,基于自适应滤波理论提出全局最优信噪比盲源分离新方法,并对其可分离性的判别依据进行论证。新方法的有效性经仿真计算和实测数据分析得到验证。研究表明:新方法对高速列车时变非平稳信号的盲源分离效果优于传统的基于非线性函数的盲源分离方法和基于高阶累积量的盲源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利用GB/T1236-2000标准中规定的A型进气风室研究在小流量区域内测试离心和轴流通风机流通特性时,其流场的分布以及在静压测试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实验发现在离心风机测量截面上静压存在波动,轴流风机静压沿着径向分布存在差别,分析影响其静压分布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在离心风机气动设计中,通常认为设计流量对应的工况是最佳工况.针对这种观点,对几台风机进行性能预估与实测对比数据发现很多风机最佳工况点偏离气动设计的设计流量,其偏离方向和大小与比转速有关.分析原因后提出,对于不同比转速选择不同于用户提出的设计流量,利用预估并优化变工况性能,就能保证用户设计工况性能良好,又明显改善变工况性...  相似文献   

16.
准定常流法是测定瞬流量常用的方法,但其应用受相似准则Strouhal数的限制、Strouhal数应甚小。除了从流体运动偏微分方程组导出Strouhal数以外,本文从物质导数的表达式出发,也给出了上述的结论,但它具有简单明了的优点。当采用层流流量计测定内燃机瞬时流量时,因其流道直径甚小,使得Strouhal数约为0.001 左右。在S1100A柴油机上所做的实验证实了采用层流流量计按准定常流法测定瞬时流量时,因Strouhal数甚小,结果是令人满意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关于高速铁路及高速列车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简要介绍了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情况,着重论述了高速列车所处的动态环境,以及为此而开发出来的关键技术及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论述了在我国修建高速铁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加速建设京沪高速铁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吴燕华  董璐  张涛 《工具技术》2010,44(7):97-100
以合适频率的高稳定度电子振荡器信号分别与双纵模热稳频双频激光干涉仪输出的频率过高的测量和参考信号混频,将信号载波频率降至计数器允许频率范围内,得到全交流的高测速双纵模双频激光干涉仪系统。本文给出了高测速双纵模双频激光干涉仪系统光路框图和信号处理框图,并给出了振荡器频率选择的基本公式。所研制系统纵模间隔约728MHz,计数器选用最大允许计数频率10MHz的82c54,振荡器为频率为723MHz的JE0723型介质振荡器。在3m激光测长机上的实验证实:系统分辨率为0.32μm时,最大允许测量速度可达1300mm/s,能满足各种高速运动设备的检测及标定需求。  相似文献   

19.
为适应高速冷轧条件下的板形检测需求,实现板形检测技术研究制造的国产化,自主研制一套适用于冷轧带钢板形检测的新型内封闭式高速压电板形仪,并成功将其应用于国内某厂四机架六辊900 UCM冷连轧机组。自主开发配套的板形仪标定分析平台并对其进行整机测试,综合研究检测辊转速、包角、辊体挠曲变形、带钢卷取附加应力和带钢边部局部加载等因素对板形检测信号的影响规律及其相应的补偿方法。解决了压电信号电磁干扰、机电信号耦合、红外无线信号传输、电路自封闭等难题。工业现场连续无故障运行,验证了该板形仪结构合理,性能稳定,检测信号能准确反映现场板形,检测精度满足现场要求,为冷连轧带钢高速板形闭环控制提供了良好的检测条件。  相似文献   

20.
利用Gleeble1500D型热模拟试验机测定了新型高钒高速钢在1 000 ℃奥氏体化后以不同冷却速率冷却时的相变膨胀曲线,并用Origin软件绘制了该钢的连续冷却转变(CCT)曲线.结果表明:高钒高速钢在连续冷却过程中存在珠光体、贝氏体和马氏体转变;当冷却速率在0.25 ℃/s时,能获得珠光体、贝氏体、马氏体与奥氏体的混合组织;马氏体开始转变的临界冷却速率约为0.5 ℃/s,其开始转变点Ms低于200 ℃,且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