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微合金钢焊接热影响区奥氏体晶粒长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焊接热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峰温和停留时间条件下,Ti-N和Ti-Nb-N两种成分系列的微合金钢焊接热影响区奥氏体晶粒长大的特点,试验结果表明,微合金钢抗奥氏体晶粒长大的能力,不仅和Ti含量有关,也和Nb含量及N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NbV-V,Nb-Ti,Nb-V-Ti三种成分系列微合金钢的抗奥氏体晶粒长大能力,以及含氮量对Nb-V-Ti微合金钢抗奥氏体晶粒长大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微合金钢中加入微量钛可大大提高钢抗奥氏体晶粒长大能力,Nb-V-Ti微合金钢中含氮量增多抗奥氏体晶粒长大能力增强,但含氮量过高会影响焊接热影响区韧性。  相似文献   

3.
不同成分系列微合金负抗奥氏体晶粒长大能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云  许祖泽 《钢铁钒钛》1995,16(1):22-25
研究了Nb-V,Nb-Ti,Nb-V-Ti三种成分系列微合金钢的抗奥氏体晶粒生大能力,以及含氮量对Nb-V-Ti微合金钢抗奥氏体晶粒长大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微合金钢中加入微量钛可大大提高钢抗奥氏体晶粒长大能力,Nb-V-Ti微合金钢中含氮量增多抗奥氏体晶粒长大能力增强,但含氮量过高会影响焊接热影响区韧性。  相似文献   

4.
陈茂爱  唐逸民  赵能 《特殊钢》2000,21(3):14-17
利用光镜、电镜及冲击试验等研究了Ti-V-Nb微合金管线钢模拟粗晶区的组织及性能,结果表明,该钢中存在的大量能够阻止原始奥氏体晶粒长大的第二相粒子。tg/5(800~500℃冷却时间)从10s增大到70s,模拟热影响区原始奥氏体晶粒尺寸长大并不严重韧性均较高,二次组织均以低碳粒状贝氏体为主。  相似文献   

5.
通过模拟焊接热循环,在GLeeb-1500装置上模拟了v-Ti-N和V-N钢焊接热影响区粗晶区(GC-HAZ)的组织,并用示波冲击法测定了不同△(从800℃到500℃的冷却时间)试样的Akv值、解理裂纹形核功(Ei)和扩展功(Ep)。用光学显微镜、SEM和TEM对这两种钢高温奥氏体的晶粒尺寸、过冷奥氏体转变产物和各△条件下的冲击断口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观察,探讨了加微量钛对焊接GC-HAZ的组织和韧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V-N钢相比,V-Ti-N钢由于含有适量的钛,使奥氏体晶粒及其转变产物显著细化,并且奥氏体转变产物的形态和分布也得到改善,这使V-Ti-N钢GC-HAZ的韧性显著高于V-N钢。  相似文献   

6.
Ti-V-Nb微合金管线钢中的第二相粒子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利用萃取复型分析技术,对Ti-V-Nb微合金管线钢中第二相粒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钢中存在大量弥散分布的细小粒子,尺寸较大的粒子近似方形,含Ti量较高而含Nb量较低;尺寸较小的粒子形状不规则,含Ti量较低、含Nb量较高;尺寸在20nm以上的粒子中含V量均较低。电子衍射分析表明,粒子具有面心立方结构。这些弥散分布的粒子能够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在1150℃以下加热时,该钢的奥氏体晶粒长大速度非常小,  相似文献   

7.
荆天辅  郭静茹 《钢铁》1997,32(3):55-60
通过模拟焊接热循环,在GLeeb-1500装置上模拟了V-Ti-N和V-N钢焊接影响区粗晶区的组织,并用示波冲击法测定了不同Δt8/5试样的AKV值,解理裂纹形核功的扩展功。用光学显微镜,SEM和TEM对这两种钢高温奥氏体的晶粒尺寸,过冷奥氏体转变产物和各Δt8/t条件下的冲击断口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观察,探讨了加微量钛对焊接GC-HAZ的组织和韧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彭云  许祖泽 《钢铁》1997,32(2):53-56,18
采用热模拟方法研究了焊接热循环对Nb-V-Ti微合金钢组织和韧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焊接热影响区组织和韧性与t8/5和热循环类型有关。Nb-V-Ti微合金钢母材组织为P+F。经1320℃焊接热循环,t8/5冷速较小时,组织为B+F+P;冷速较大时,组织为B;冷速继续增大,组织为B+M。冷速过大或过小都会降低韧性。经1320℃、1320℃+1320℃和1320℃+780℃三种热循环后,韧性均有较大下降,以1320℃+780℃热循环韧性最低。  相似文献   

9.
Ti微合金钢及其焊接粗晶区中的第二相粒子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萃取复型及金属薄膜电子显微技术对Ti微合金钢及其热影响区中的第二相粒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Ti微合金钢及其热影响区中的主要粒子为TiN,此外还有少量AlN等。经热循环后,粒子的尺寸明显增大、数量减少。与Ti、N含量比较高的钢相比,Ti/N较低的钢中TiN粒子数量较多,尺寸较小,且热循环过程中TiN粒子的溶解及粗化程度较小,对原始奥氏体晶粒长大的阻碍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形变热处理使含(微)Ti、Nb钢高强化的机理;微Ti钢板的高强化是因Ti碳化和折析出。铁素体(F)晶粒的细化和贝氏体(B)体积的增中所致;微Nb钢板的高强度化则是因Nb碳氮化物的析出,F晶粒的细化及B体积增中的结果。快冷微Ti微Nb钢板以增加B含量是其高强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在非平衡态,即焊接热循环条件下,Nb-V-Ti微合金化C-Mn钢中总含氮量(以下简称含氮量一译者注)对焊接热影区(HAZ)韧性,显微组织和地为的影响。HAZ韧性随含氮量增加而提高,含氮量高达80ppm时,100J的转变温度最低。随含氮量增加,显微组织细化,固溶Nb,Ti减少,因而改善了HAZ韧性,经焊接热循环后,在Nb-V-Ti钢中观察到了Nb,Ti 事沉淀相。随含氮量增加,这些沉淀9粒子变  相似文献   

12.
对循环热处理细化铸造Ti-46Al-8.5Nb-0.2W合金工艺及机理进行了研究。循环热处理可使铸造Ti-46Al-8.5Nb-0.2W合金粗大的层片组织转变均匀细小的等轴近γ(NG)组织。在循环热处理中,层片通过γ相溶解←→析出相变和Rayleigh扰动产生缩颈和间断,缩颈和间断的γ片形成高密度分布的层片边缘,在略低于共析温度退火时,发生由表面张力驱动的等轴化,得到晶粒尺寸不太均匀的NG组织。在  相似文献   

13.
对 6种含有不同Ti,N含量的钢 ,经 1 3 0 0℃×1 0min ,1 1 0 0℃× 1 0min奥氏体加热温度后 ,测定了它们的晶粒尺寸 ,当TiN比接近 2时 ,可得到最合适的晶粒 ,同时 ,使用透射电镜 (TEM )和扫描电镜 (SEM)对析出物的尺寸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所采用的奥氏体化温度下 ,当Ti量相近时 ,氮含量较低的钢所分布的析出物呈较大尺寸 ,析出物尺寸随固溶钛量增加而增大。当奥氏体化温度升高时 ,出现析出相固溶和析出相粗化的双重效应。只有当TiN低于化学计量比且析出的Ti量 >0 0 1 0 %时 ,才能够控制高温下奥氏体晶粒…  相似文献   

14.
为了开发汽车整体部件用超深冲(EDDQ)冷轧薄钢板,调查了钢的化学成分和加工条件对超低碳钢力学性能影响。为了稳定C,即使在200ppmC的钢中也必须采用诸如Ti和Nb等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含Ti人有比含Nb钢更优良的延性和冲压成形性,这是因为,由于析出物弥散方面的差异,致使加Ti钢的再结晶晶粒长大比加Nb钢更加快。对Ti稳定化钢添加少量Nb可有效减少力学性能的平面各向异性。用同时添加Ti和Nb的钢进  相似文献   

15.
将35CrMo钢试样在不同的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下进行等温奥氏体化处理,采用正较实验法研究加热温度与保温时间对奥氏体平均晶粒尺寸的影响,并对奥氏体晶粒长大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保温时间一定时,奥氏体晶粒尺寸随加热温度升高而增大,奥氏体晶粒的粗化温度为950℃;当加热温度一定时,奥氏体晶粒尺寸随保温时间延长而增大,保温初期晶粒快速长大,随保温时间延长,晶粒长大速率放缓。综合考虑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初始奥氏体晶粒尺寸的影响,推导出35CrMo钢奥氏体晶粒长大模型,用该模型计算的晶粒尺寸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6.
许洪新  李文卿 《特殊钢》1991,12(2):16-20
本文研究了热轧工艺及含Ti量对低N的18CrMnB钢奥氏体晶粒长大倾向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轧压下率及终轧温度对18CrMnB钢奥氏体晶粒长大倾向的影响不太显著,且不呈简单的变化规律,含Ti量对奥氏体晶粒长大倾向影响很大,当含Ti量超过0.053%时,奥氏体晶粒长大倾向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7.
钛对高强度Nb+Ti-IF冷轧罩式炉退火钢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钛(铌固定)对高强度Nb+Ti-IF冷轧罩式炉退火钢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Ti/N≈1(原子比)时伸长率和rm值最高,随着钛含量的进一步增加,钢中过剩的钛将和磷形成FeTiP析出相,延迟了再结晶,使伸长率和rm值降低。  相似文献   

18.
采用金相定量法研究了1300 MPa级超高强工程机械用钢的奥氏体晶粒尺寸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并对奥氏体晶粒的长大机制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实验钢的奥氏体平均晶粒尺寸随加热温度升高呈指数关系长大,随着加热温度升高,异常长大晶粒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大;通过数值回归分析,测得了实验钢在940~1250℃间加热时的奥氏体晶粒长大激活...  相似文献   

19.
热处理对马氏体不锈钢Fv520(B)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乔桂英  谭朝鑫 《特殊钢》1998,19(6):18-20
研究了热处理对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Fv520(B):0.05C-14.5Cr-5.5Ni-1.8Cu-1.7Mo-0.35Nb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得出,经1050℃固溶处理+850℃中间处理+470℃时效时Fv520(B)钢的强度达到极大值,时效温度超过520℃时,形成逆转变奥氏体,残余奥氏体量增加,620℃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20.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粘结相 Ni- Co( Ni ∶ Co = 1 ∶1 , 质量比, 下同) 与不同 N/ C 比的硬质相 Ti( C, N)( Ti N/( Ti C+ Ti N) = 0 .1 ,0 .3 ,0 .5 ,0 .7 ,0 .9) 之间的润湿规律;粘结相 Ni- Co - Mo , Ni - Co - Ta , Ni- Co - Mo - C 与硬质相 Ti( C, N) 之间的润湿情况;以及在 Ti( C, N) 硬质相中添加 Ta C, Nb C 等对润湿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当硬质相中 Ti N/ ( Ti C+ Ti N) < 0 .5 时宜采用 Ni - Co 作粘结相, 而当 Ti N/ ( Ti C+ Ti N) ≥0 .5时,则应选择 Ni- Co - Mo - C 作粘结相更适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