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海南小型露天采石场矿山数量多且呈遍地开花式分布,且不规范的开采对环境造成较大的破坏,与绿色矿山之路背道而行,相对大型矿山规范化的治理,小型矿山治理比较滞后,本文以日富采石场地质环境治理为例,通过摸清当地的地质环境条件,结合矿山现状,因地制宜地制定出日富采石场地质环境治理的具体措施,通过治理可获得林地2.6hm2,矿山安全隐患及地貌景观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得到有效地防治,有效解决农业灌溉及周边虾塘养殖用水缺乏问题,实现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为今后治理类似矿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某废弃露天采场为例,通过在宕口坡顶设置截水沟,每级平台和坡脚设置排水沟;清理坡面浮石,每级坡坡顶和坡脚种植爬山虎;采场坑底平整,拓坑填土植树,覆土种草;各级平台穴植灌木,覆土种草等治理措施,并在后期加强养护,使废弃露天采场地质环境得到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3.
为了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减少矿业活动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的破坏,确保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以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社会经济、矿山地质环境的协调发展。设计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程,主要包括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预防、矿山地质灾害治理、矿区土地复垦、含水层破坏修复、水土环境污染修复、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及矿区土地复垦监测与管护。研究对全社会的安定团结和稳定发展也有重要意义,是保证矿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矿山开采对区域建设提供了物资保障,但也留下了危岩、地面塌陷、基岩裸露、植被覆盖率下降、扬尘等严重的矿山地质和生态环境问题。为促进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建设“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京津冀地区废弃矿山的地质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形势急迫。以河北省廊坊市三河东部矿区为例,分析了废弃矿区存在的地质及生态环境问题,结合区域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提出了矿山修复细分目标,并针对性提出了成套技术方案,为京津冀地区矿山修复提供了技术支撑,对区域矿山修复及环境改善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洛阳市龙门山生态修复区位于风景秀丽的龙门石窟景区东,近年来矿山开采活动,对龙门山造成了一系列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洛阳市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开展废弃露天矿山地质环境修复。本文通过对研究区开展矿山地质灾害、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及土地损毁等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划分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分区,讨论了矿山地质环境修复措施。结果表明:研究区矿山地质灾害危害程度小,对含水层影响小,地形地貌景观和土地资源破坏严重;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区域划分为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其中重点防治区面积6.47hm2,次重点防治区9.73hm2,一般防治区面积20.15hm2,针对评价成果研究区采用“坡面危岩清理+地形地貌重塑+土壤重构+挡土墙+截排水渠+植被重建”等修复治理措施。研究成果对同类型露天矿山的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及修复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历史遗留的废弃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突出,为消除地质灾害隐患,恢复生态景观,以某废弃露采矿山为例,采用调查、分析评价等方法,得出废弃矿山现状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为崩塌地灾隐患、生态破坏、土地资源浪费。采用下部25°回填压脚(填料为碎石土、渣土,压实度不小于94%)、上部45°削坡减载(机械削坡)及坡脚布置排水沟(60 cm×60 cm,浆砌块石)的治理措施,增强了边坡的稳定性,消除了地质灾害隐患;填土坡面采用穴种乔木,岩质坡面采用挂网客土喷播(喷射厚度8~12 cm,)的绿化措施,恢复了山体植被,改善了生态景观和周边环境。该项目成功实施,对类似的废弃矿山治理项目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社会经济、矿山地质环境的协调发展,分析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的可行性,介绍了矿山土地利用及矿山工程布局概况。基于此,研究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可行性,主要分析了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及生态环境协调等;并研究了矿区土地复垦可行性,主要分析了复垦区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水土资源平衡及土地复垦质量要求。研究为后期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作部署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为了使研究内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及土地复垦的实施管理提供依据,研究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可行性,对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复垦区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矿区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等。并对其治理技术进行了研究,生产期对露天采场、矿山道路可剥离表土区域进行表土剥离,在露天采场、工业场地外围设立崩塌、滑坡警示牌,露天采场上游开挖截水沟;在表土场下游设置浆砌石挡土(渣)墙,上游设置排水渠,外围设立滑坡、泥石流警示牌。结束后,在露天采场台阶外侧修筑了浆砌石挡土墙,进行场地平整,植被重建工程;基底平台外侧修筑了浆砌石挡土墙,土壤回覆,植被重建工程;对表土场、工业场地进行了砌体拆除、边坡修整、土壤回覆、植被重建工程;对矿山道路进行了植被重建工程等。  相似文献   

9.
废弃露天矿山在历史矿产开采过程中对矿区生态环境产生较大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地质灾害危害、地形地貌景观和植被破坏、土地资源损毁等。本文以秦岭南麓废弃露天矿山——宁陕县寸儿坝花岗岩矿为例,针对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因地制宜提出修复治理方案及措施,以期解决当地生态环境问题,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系效益共赢,为秦岭南麓类似矿山的生态修复治理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土地资源恢复工程是矿山开发后期的一个重大问题,如果不能妥善处置将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恶劣影响,直接影响当地生态文明建设。因地制宜根据矿山开采方式提出治理模式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不同开发类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资料收集整理后,按照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基本原则和总体要求,总结并分析露天矿山开采和地下矿山开采治理模式。其中,总结分析了露天开采矿山的开采特点和地质构造情况,并对采用的工程治理和综合治理的原理和适用性情况进行了说明。总结了地下开采矿山的开采工艺和治理思路,并对所采用的土壤修复治理和综合治理模式的适用性情况和原理进行了说明。在此基础上,以江西省赣县稀土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为例,说明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研究区内采坑错落分布,废弃矿渣随意堆放,压占损毁土地资源。勘查区内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主要有地形地貌景观破坏(采坑和废弃矿渣堆)、矿山地质灾害(崩塌危岩体、滑坡)、土地资源损毁及含水层破坏等。研究了废弃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和治理技术,采用边坡整理、平整场地、挡土墙、覆土工程、道路工程、防护工程、生物绿化工程等措施,使区内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促进了整个生态系统的融洽与协调,并保持了系统之间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2.
为了使研究区域矿山地质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研究了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与土地复垦工程,在兴旺铝矿基础地质成果基础上,根据技术思路研究了工程总体布置,主要包括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评价单元划分和复垦方向选择,最后研究了具体施工方法。兴旺铝矿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与土地复垦是一项利国利民、造福后代的工程,综合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3.
河北阜平县葛拉沟废弃露天铁矿已废弃多年,由于长时间失去人工治理和维护,致使当地的地质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同时也存在发生地质灾害的隐患,严重影响到了矿山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与安全,也阻碍了阜平县红色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葛拉沟废弃露天矿内残存5处渣堆、12处露采掌子面、5处开采台面和1处矿山泥石流沟,矿山破坏总面积约0.21 km2。本文针对葛拉沟废弃露天铁矿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进行了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对裸露的渣堆、掌子面、开采台面和小寨沟内矿渣冲蚀区等设计合理的治理方案,修复破坏的自然景观和防治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该治理方案可最大限度地减少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造成的破坏,同时建议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过程中和治理后要定期巡查和维护工程和植被,确保工程质量和绿化效果。另外,该治理方案可为同类矿山环境治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根据山东省绿色矿山要求,露天金矿必须全部转入地下进行井工采矿,并对已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恢复治理,减轻矿业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本文基于仓上金矿地质环境背景和露天开采现状,分析了矿山露天采矿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研究了仓上金矿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恢复治理方法,并对矿山转入地下开采后产生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了预测。研究表明,通过采用尾砂回填、边坡防渗、场地恢复等治理措施,既能有效修复露天采矿产生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恢复矿区生态地质环境,又能解决三山岛金矿尾矿库库容不足的问题,降低矿山生产和回填治理成本,提高尾砂资源集约化利用率,同时还可为当地提供大量可利用用地,解决金仓街道城市发展空间的难题,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5.
陈彦 《中州煤炭》2023,(4):142-147
为了有效改善治理区地质环境条件,使得治理区地形地貌景观得到恢复,地质灾害隐患得到消除,分析了治理区地质环境现状,治理区立面危岩体遍布,存在采坑4处,坑内存在积水,治理区内多处碎石堆积。基于此,针对4处采坑,采取坡顶设置护栏、立面危岩清理消除治理区内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采用渣石回填等项目改善地质环境条件,并在治理区内整平覆土,恢复耕地。研究使得治理区的生态环境也会明显改善,自然面貌将有较大改观。  相似文献   

16.
田会  王忠鑫 《煤炭学报》2018,43(9):2416-2421
阐述了露天开采产生环境扰动的概念,基于扰动对象和矿田开发阶段确定了扰动行为的分类方法,提出了扰动行为具有自恢复性、过程性和可控性等特征。创建了扰动行为的管理控制理论,其基本原理是将露天矿区的环境背景值作为基准值,以露天矿开采后恢复原始环境为最低控制目标,对扰动行为实施全生命周期的动态管理与控制,确保露天矿开采后的周边环境恢复到原始状态,力争实现对周边环境的重构和改善。提出了扰动系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用于量化露天开采对环境的综合扰动程度,建立了露天开采对水、大气、土地和生态环境扰动的分类控制指标,共4大类7个指标。研究了中国典型露天煤矿的扰动系数,构建了扰动控制关键技术体系。提出的综合扰动程度评价指标主要适用于露天开采,对于矿井开采也可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7.
本文收集和调查了深圳市88处废弃矿山,其中25处经过治理已完成恢复利用,但剩余63处仍然存在地质环境问题。主要的地质环境问题有地质灾害、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和土地资源破坏3种。其中,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土地资源破坏在深圳市废弃矿山中普遍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相对较少。结合深圳市实际情况,首先进行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评价以及废弃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危害程度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废弃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显示:深圳市存在地质环境问题的废弃矿山中对地质环境影响轻微的占26.99%,对地质环境影响较严重的占4.76%,对地质环境影响严重的占68.25%。表明深圳市废弃矿山总体情况不容乐观,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治理。  相似文献   

18.
风景区周边废弃露天矿山严重影响着景观环境和土地资源,限制了风景区建设和旅游资源发展,开展可视范围内景观生态恢复,改善人居和旅游环境,对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深远意义。阐述了新安县始祖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周边废弃硫铁矿、铝土矿矿山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并提出了恢复治理措施,以期为景区周边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调查露天开采的废弃大理岩矿山,明确得出:矿区现有63个采坑,18处高陡边坡,3处废弃渣堆,20处石料堆,6处危岩体,1处不稳定斜坡,6处废弃建筑,土地损毁面积297679.41 m2,原有地质环境条件遭受了极大的破坏.为了消除矿区地质灾害、修复地形地貌景观及土地资源,基于地质工程情况,采用结构面赤平投影理论进行了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