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中石油克拉玛依石化有限责任公司在2018年8月全厂大检修期间将RL-2催化剂应用于Ⅰ套润滑油基础油高压加氢装置第一段加氢反应器,经过硫化及初活稳定处理后转入正常工业生产。应用初期,在保证产品质量合格的前提下,RL-2催化剂能够快速进入催化活性稳定期,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各原料切换生产过程中,RL-2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原料适应能力。通过近一年的工业生产跟踪,RL-2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活性稳定性,且加工各原料方案下的润滑油收率均维持在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RL-1润滑油加氢处理催化剂的性能与应用。RL-1催化剂以Ni-W为活性组分,具有良好的加氢-酸性裂解功能的平衡,对环烷基和中间基原油润滑油馆分的加氢考察表明,RL-1催化剂对多种不同性质的润滑油馆分在总压6.4MPa、空速0.5h-1、370~410℃条件下,可将该装置主要原料(减三线油)的粘度指数提高40,并生产出CC级柴油机油和YT-10橡胶填充油。  相似文献   

3.
为增强对原料的适应性,提高装置加工能力,中国石化荆门分公司将润滑油加氢改质装置催化剂更换为第二代加氢处理催化剂RL-2。工业应用结果表明,RL-2催化剂具有高的精制性能、好的选择性开环裂化功能以及好的活性稳定性,可以用来稳定生产HVIⅡ类10号润滑油基础油。  相似文献   

4.
为增强对原料的适应性,提高装置处理能力,中国石化荆门分公司将润滑油加氢改质装置催化剂更换为第二代加氢处理催化剂RL-2。工业应用结果表明,RL-2催化剂具有高的精制性能、好的选择性开环裂化功能以及好的活性稳定性,可以用来稳定生产符合中国石化协议标准的HVIⅡ类10号润滑油基础油。  相似文献   

5.
DN190预硫化加氢催化剂在工业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云霞 《润滑油》2004,19(6):16-18
将DN190预硫化加氢催化剂应用于润滑油加氢精制装置,工业生产证明该催化剂在开工硫化时不需加硫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操作条件缓和,并有很好的脱硫脱氮性能,能够生产出高质量的润滑油基础油。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RL-1润滑油加氢处理催化剂的性能与应用。RL-1催化剂以Ni-W为活性组分,具有良好的加氢-酸性裂解功能的平衡,对环烷基和中间基原油润滑油馏分的加氢考察表明,RL-1催化剂对多种不同性质的润滑油馏分在总压6.4MPa,空速0.5h^-1,370-410℃条件下,可将该装置主要原料的粘度指数提高了40,并生产出CC级柴油机油和YT-10橡胶填充油。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进一步应对压减柴汽比和多产化工原料的市场需求,以及解决柴油加氢装置掺炼更高比例催化柴油等劣质原料所带来的原料中硫、氮和芳烃含量进一步升高的难题,开展相关研究。 方法在优化催化剂载体、助剂、活性金属配比、浸渍方式等制备工艺的基础上,中海油化工与新材料科学研究院开发了劣质柴油加氢裂化预精制催化剂CHT-1。结果与市售参比催化剂相比,CHT-1具有更优异的加氢脱氮和脱芳烃活性,在同等的加氢脱氮率下,反应温度至少降低10 ℃。中试评价结果表明,CHT-1具有良好的原料适应性,在6.4 MPa和10.0 MPa下具有良好的活性稳定性及重生性能。 结论工业生产的CHT-1催化剂在某炼厂劣质催化柴油加氢装置上进行工业应用,其标定结果表明,CHT-1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对劣质柴油具有良好的原料适应性。   相似文献   

8.
采用壳牌公司SLD-821加氢异构脱蜡催化剂为核心的三段加氢催化剂在实验室对新疆克拉玛依石蜡基原油减四线馏分油、轻脱油进行三段加氢工艺试验,并经过了工业生产运行。结果表明,在适宜的操作条件下,可以生产出APIⅡ,Ⅲ类润滑油基础油。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中国石化海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渣油加氢装置第六周期的运转情况,该周期采用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第三代RHT系列催化剂,在较大进料负荷下运转了412天,实现了长周期运转,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杂质脱除能力和较高的加氢降残炭能力;在第四、第五和第六周期,与不同国外专利商催化剂相比,第二代和第三代RHT系列渣油加氢催化剂均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中国石化海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渣油加氢装置第六周期的运转情况,该周期采用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第三代RHT系列催化剂,在较大进料负荷下运转了412天,实现了长周期运转,该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杂质脱除能力和较高的加氢降残炭能力;在第四、第五和第六周期,与不同国外专利商的催化剂相比,第二代和第三代RHT系列渣油加氢催化剂均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烷基化原料选择加氢催化剂QSH—01的工业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QSH-01烷基化原料选择加氢催化剂在胜利炼油厂烷基化装置2年的工业应用结果表明,QSH-01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活性,选择性及稳定性,双烯烃加氢率达100%,丁烯的收率基本保持在100%以上,能够满足炼油厂烷基化原料中双烯烃选择加氢的要求,烷基化原料经过选择加氢不仅除掉丁二烯,还能使部分1-丁烯异构化为2-丁烯,有利于提高烷基化油的辛烷值,RON可提高0.93个单位,MON可提高0.55个单位;还降低了烷基化过程硫酸的消耗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2.
介绍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惠州炼油分公司芳烃联合装置歧化及烷基转移单元高空速、低氢烃比条件下催化剂的运行及工业再生情况。采用C10+芳烃含量较高的原料,在较高空速、低氢烃比的条件下运行近2年,歧化催化剂积焦量达到39%以上,使催化剂活性下降。通过氢气汽提、低氧主烧焦和高氧清焦方法对催化剂进行再生,清除了约35.80 t焦炭,再生后催化剂反应性能良好,表明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再生性能。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RJW-3石蜡加氢催化剂在中石化荆门分公司的工业应用情况。工业运转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芳烃饱和能力、较低的裂解活性和较高的机械强度。该催化剂可在较低的反应温度和较高的反应空速下使用,反应液时空速比RJW-2催化剂至少提高15.7%。即使加工劣质石蜡原料,该催化剂仍可用来生产合格的食品级石蜡产品。  相似文献   

14.
FF-16催化剂是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研制的新型高活性加氢裂化预处理催化剂,该催化剂具有脱氮活性高,金属分散性好,活性金属易于硫化等特点。2003年9月在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50ML/a加氢裂化装置工业应用,结果表明:FF-16催化剂加氢脱氮活性和稳定性好,原料适应性强,其脱氮率达到99%以上,加氢脱氮活性明显优于3996催化剂。  相似文献   

15.
降烯烃催化剂RFG-FS3的工业应用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RFG-FS3催化剂是美国Grace Davison公司研制开发的用于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烯烃含量的催化剂,该剂在抚顺石化分公司石油二厂1.5Mt/a催化裂化装置工业应用试验结果表明,降烯烃效果较好,在降低汽油烯烃含量的同时,汽油的辛烷值有所提高,液化气和柴油性质没有变化,与原使用的LV-23BC催化剂相比,在掺炼60%减压渣油,平衡催化剂活性保持较低时,该催化剂对重油转化能力稍差;增加新鲜催化剂补充率提高平衡催化剂活性后,当原料中掺炼40%常压渣油和40%减压渣油时,总液体收率和油浆产率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研制开发的RIC-270乙苯转化型C8芳烃异构化催化剂的特点。结合在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2号对二甲苯装置的工业应用情况,分析了RIC-270催化剂对该对二甲苯装置高乙苯原料的适应性。应用结果表明:RIC-270型催化剂异构化活性(对二甲苯/二甲苯质量比)达到23.3%以上,乙苯转化率达到36.5%,C8芳环损失率为1.7%。RIC-270型催化剂在高负荷、高转化率的苛刻操作条件下,平均C8芳烃损失率为2.5%,提温和提压速率低,具有高活性和选择性、良好的稳定性,产生的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两段提升管催化裂解多产丙烯工艺特点的基础上研制出两段提升管催化裂解专用LCC-300催化剂。使用LCC-300催化剂,以大庆常压渣油为原料,在单段提升管反应装置上进行模拟两段提升管试验。结果表明,在丙烯收率22.27%的情况下,总液体收率为80.08%,所产汽油的烯烃含量低、芳烃含量高,为高辛烷值汽油调和组分。在TMP工业试验装置上使用配套LCC-300催化剂,一段提升管采用混合C4与大庆常压渣油组合进料,二段提升管为回炼轻汽油、回炼油和回炼油浆组合进料,装置标定结果表明,在丙烯收率20.38%的情况下,总液体收率为82.95%,干气和焦炭收率之和仅为13.99%,说明LCC-300催化剂在多产丙烯、减少干气和焦炭生成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8.
柴油超深度加氢脱硫非负载型Ni-Mo-W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合成法制备了多孔金属固溶体,以此固溶体为前驱体制备了非负载型Ni-Mo-W加氢催化剂,采用XRD、TEM方法对硫化态非负载型催化剂进行表征,并以大庆低硫FCC柴油、中东高硫柴油为原料对非负载型催化剂进行深度加氢脱硫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非负载型硫化态Ni-Mo-W催化剂中活性相形态主要为Ni3S2和MoS2/WS2,其中MoS2/WS2堆叠层数为3~8,远高于普通负载型催化剂。该非负载型Ni-Mo-W催化剂,对国内外低硫和高硫柴油加氢脱硫反应均表现出较高的活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