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阜东矿区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形成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淮南煤田阜东矿区充水含水层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分析、离子组合比分析及主成分分析法等对"底含、二叠、太灰、奥灰"等4个含水层共75个水样的水化学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矿区充水含水层阳离子以Na~+为主,阴离子以Cl~-为主,太灰中HCO_3~-含量较高,奥灰中SO_4~(2-)含量较高,水质类型以Cl-Na型、HCO_3-Na型、Cl·HCO_3-Na型为主;含水层中主要发生盐岩溶解与离子交换作用,其交换强度为二叠系砂岩含水层大于太灰与奥灰含水层,而"底含"最弱。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华北型煤矿区上组煤开采中受奥灰岩溶水影响的事件时有发生,威胁巨大,为此,以东滩煤矿为例,采用统计分析、Piper三线图、Gibbs图、氯碱指数等水化学研究方法对研究区地表水及各含水层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地表及地下水整体偏碱性,水质受岩石风化作用影响为主,部分受到蒸发沉淀作用,大气降水对含水层的水化学性质影响很小;各含水层离子来源主要为硅酸盐、蒸发盐及碳酸盐风化及阳离子交换作用;东滩煤矿奥灰含水层与地表水、第四系、十四灰水力联系密切,侏罗系砂砾岩与3煤顶板砂岩含水层水力联系紧密;未来东滩煤矿开采过程中,一、三采区受奥灰影响较大,突水风险较高,十四采区次之,四采区受奥灰影响突水风险较低,需提前做好预防。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顾北矿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快速准确判别矿区突水水源提供依据。采用常规数理统计、Piper三线图、相关性分析、TDS与各离子关系图、Gibbs图以及离子比例系数6种方法对研究区地下水22个水样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含水层总体上呈弱碱性;阳离子以K~++Na~+为主,阴离子以Cl~-为主,HCO_3~-和SO_4~(2-)次之;新生界下含和煤层顶板砂岩水质类型为Cl-Na+K型,底板砂岩水质类型为Cl·HCO_3~-Na+K型,太灰和奥灰含水层水质类型Cl·HCO_3-Na+K·Ca型和SO_4·HCO_3-Ca型;地下水水化学性质受水岩相互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淮南新集矿区深层地下水充水含水层为研究对象,采集新集矿区不同层位的水样,测试水样的阴阳离子浓度,采用统计分析及离子比例系数分析法对砂岩水、推覆体片麻岩、推覆体寒灰水、奥灰水、太灰水5个含水层的74个水样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深层地下水属弱碱性水,阳离子以Na++K+为主,阴离子以Cl-为主,奥灰水中Ca2+和SO2-4的浓度较大,水化学类型主要以Cl-Na和Cl(HCO3)-Na型为主;水化学特征主要由浓缩作用和碳酸盐、硫酸盐溶解共同作用,其中大部分水样主要由岩盐溶解控制,新集矿区深层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主要由浓缩作用和硫酸盐溶解作用共同控制,砂岩水主要发生的是阳离子交换以及碳酸盐、硫酸盐溶解作用,推覆体片麻岩和推覆体寒灰水可能发生溶滤作用和阳离子交换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识别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唐家会矿DF1断层导水性,预防采掘工作面突水事故的发生,通过采集唐家会矿二叠系砂岩水、奥陶系灰岩水(奥灰水)共36组水样,利用Piper图、离子比例法及饱和指数法研究矿井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成因,并基于水化学特征分析断层导水性。结果表明,砂岩水化学类型为Cl·HCO3-Na型和Cl-Na型,奥灰水化学类型为Cl-Na型。砂岩水和奥灰水中Na+主要来源于岩盐与硅酸盐岩的溶解;奥灰水中方解石处于平衡和过饱和状态,白云石处于未饱和状态,并发生了阳离子交换吸附。随着与DF1断层距离的减小,61101工作面底板注浆孔涌水TDS增加;11-4~#孔涌水随着时间延长,Cl-逐渐增加,表明钻孔涌水中奥灰水的混合比例越来越大,DF1断层在该区段为导水断层。  相似文献   

6.
以两淮矿区(潘谢矿区和临涣矿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煤系砂岩水(以下简称砂岩水)、太灰水样离子的质量浓度组成及水化学类型,采用多元统计分析、因子分析和离子比例系数分析法对结果进行讨论。结果显示,两淮矿区水化学特征和离子来源在空间上均有一定差异性,尤其是砂岩水。两淮矿区太灰水主要发生了石灰岩和白云岩等岩石风化以及水岩相互反应产生的溶解作用,淮南地区SO42-普遍小于淮北地区,但淮北地区的砂岩水矿化度整体低于淮南地区砂岩水。淮南矿区砂岩水主要发生硅铝酸盐矿物、石灰岩和白云岩的盐岩溶解作用,淮北矿区砂岩水主要是硅酸盐岩的溶解释放和脱碳酸作用。  相似文献   

7.
孙林华  桂和荣 《煤炭学报》2013,38(Z2):442-447
为查明皖北桃源煤矿煤系砂岩和灰岩含水层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主要控制因素,进而为深部水岩相互作用研究和水源识别提供信息,对22个水样品(10个煤系砂岩水、12个太灰水)的常规水化学组成进行了测试,并进行了包括因子、聚类和判别分析在内的多种数理统计以及离子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煤系砂岩和太灰水在离子含量上存在区别,前者水化学类型为SO4-Na型,而后者为SO4-Ca型。两个含水层的地下水样品化学组成与碳酸盐、硫酸盐及氯盐矿物的溶解以及硅酸盐矿物的风化有关。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桃源矿煤系砂岩含水层部分样品在水化学特征上与太灰含水层相关,表明其可能受到了灰岩含水层的影响。此外,通过判别分析建立了识别煤系砂岩水和太灰水的判别方程,该方程不仅可以用于识别典型的煤系砂岩水和太灰水,也可以用于计算两者混合水的相对比例。  相似文献   

8.
采用宿县矿区主要突水含水层四含、煤系、太灰地下水样常规离子(K~++Na~+,Ca~(2+),Mg~(2+),Cl~-,SO_4~(2-),HCO_3~-,CO_3~(2-))、pH值、TDS等数据,利用离子组合比和主成分分析方法探讨了水化学成分的形成机制,进一步通过研究主成分荷载得分与水化学类型的空间分布规律,分析了矿区地下水水化学形成及其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宿县矿区主要突水含水层水化学数据差异是不同地下水化学成分形成作用的综合反映,其中煤系以阳离子交替吸附或脱硫酸作用最为显著,而四含、太灰以黄铁矿氧化或碳酸盐、硫酸盐溶解作用最为显著。宿县矿区采矿活动与地质背景条件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主要突水含水层水化学成分形成作用与水化学类型的空间分布,其中四含主要受采矿活动控制,煤系主要受断裂(层)控制,太灰主要受采矿活动、断裂(层)与褶皱控制。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潘三矿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其成因、快速准确判断巷道突水水源和提前做好防治水工作,对研究区内地下水水样进行取样分析。综合利用常规数理统计、Piper三线图、相关性分析、TDS与各离子变化曲线图、Gibbs图和离子比例系数图来分析地下水水化学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形成原因。结果表明:各含水层中水质呈弱碱性、TDS值普遍较高,离子变异系数均小于1,且分布比较稳定;井田内阳离子以K~++Na~+为主,阴离子以Cl~-为主,其次是SO_4~(2-),HCO_3~-;区内新生界下含和灰岩含水层中的水化学类型分别为Cl-Na型和Cl-Na型、SO_4·HCO_3·Cl-Ca·Na型,煤系砂岩含水层的水质类型为HCO_3·Cl-K+Na型、Cl-Na型和Cl·SO_4-Na型;最后得出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过程中以蒸发岩溶解作用为主、其次为碳酸盐溶解。  相似文献   

10.
郝春明  张伟  孙伟  何培雍 《中国矿业》2021,30(5):230-236
本文分析了采煤影响下峰峰矿区自1980年至2017年期间五个不同时期奥灰水的水化学数据,分别利用Pipper三线图、离子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统计学中的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奥灰水水化学的演化过程。分析结果表明:高强度的煤矿开采活动已经影响和改变了奥灰水水化学成分,促动其向高离子含量演化。随着煤矿开采年限的延长,奥灰水水化学主控离子也随之改变,原来的HCO3-主控阴离子逐渐被SO42-取代,水化学类型趋于复杂化;水-岩作用由最初的碳酸盐反应为主导演化成后期的硫酸盐反应为主导,并伴生了很明显的离子交换作用。  相似文献   

11.
The underground water has been contaminated seriously by the leaching water of dumping area or hillock. To determine the pollution limits of underground water, author took samples in the study area, analyzed samples for water quality, assessed the water quality of each monitoring point by the grey associated analysis method, and gave out the classifications of the underground water quality of the study area. Comparing with fuzzy comprehensive appraisal method,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grey associated analysis method is applied easily, because of its clear concept, simple and convenient calculation and excellently operation.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对疏放工程优化布置、疏放效果评价等缺乏深入研究造成的顶板含水层过度疏放或者疏放不足等问题,以柠条塔煤矿S 1200-3工作面为研究对象,进行钻孔疏放水优化.针对以往工作面疏放水存在的问题,在明确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及矿井涌水量影响因素后,实施井下疏放水试验,分析疏放水效果定量化指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煤层顶板水疏放效...  相似文献   

13.
在传统测算标准下加入“磷”污染因子,对2005—2017年长三角地区各省市不同部门的灰水足迹进行计算,并用回归模型验证各省市灰水足迹与地区生产总值的关系,探寻经济与水资源协调发展的模式。不同于传统认定的总氮和化学需氧量为农业灰水足迹中最主要的污染因子,近年来磷元素成为长三角地区农业灰水足迹中的主要污染源。2005—2017年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的灰水足迹都呈现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的趋势,上海市则持续降低。长三角地区整体水质上升,水资源利用效率有所提高。上海市水质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曲线呈下降态势,江苏省和安徽省呈 “倒N型”,浙江省较符合“倒U型”。通过对长三角地区各省市的灰水足迹时空格局与经济发展关系分析,为以后制定差别化的区域水污染治理对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建筑物贮水构筑物对自来水厂处理的生活用水水质污染的原因 ,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该文以"下三带"理论的底板阻水厚度法和突水系数法对济阳煤矿10煤底板徐奥灰水突水危险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6.
段李宏 《中州煤炭》2016,(12):23-27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矿井突水事故日趋增多。陈四楼煤矿的2517工作面回采期间受邻近工作面老空区动水影响,对安全生产影响较大。通过综合分析,确定了通过施工挡水墙将动水引流至巷道的方案,并根据相关设计规范合理确定了挡水墙的厚度等结构参数,成功施工了挡水墙。2517工作面已安全回采,挡水墙引流效果明显,达到了工程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该文在分析大则勒煤矿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矿井的充水因素进行了论述,认为区内主要的充水通道为断层破碎带,同时应注意老窑积水。采用水文地质比拟法对煤矿涌水量进行了预测,以期指导下一步地质工作。  相似文献   

18.
用不同浓度的含酚废水对新疆的1号、2号煤进行了制浆性能的试验,其结果是废水水煤浆流变特性主要表现为屈服假塑性,表观黏度是酚浓度的减函数,可以制出浓度为63%、表观黏度小于1 000 mPa.s、稳定性能良好的水煤浆,并分析了含酚污水制浆方法,提出了水煤浆治理含酚污水的新工艺。实际应用表明,该技术不仅可以达到治理含酚污水的目的,还可以提供一种理想的代油燃料。  相似文献   

19.
Mine water is a resource and potential nuisance at the same time and its management is a major challenge for the worldwide mining industry. Its quality and quantity relates to the ore and mining type, and might result i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f not properly used or managed. The entire water management and conservation needs to be addressed by all stakeholders involved and it has to be a bottom-up, rather than a top-down approach,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site-specific conditions. We propose that some key policy areas, if implemented into practice, will provide direct benefits to mine operators and consequently mine water management can be improved at different levels. In the future, the concerns of the community and social welfare must not be ignored for any reason whatsoever. This technical analysis therefore stresses upon results-oriented pragmatic efforts for mine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which gives direction to green mining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ining areas. Best Practice Water Management and Intelligent Mine Water Management can be considered the best solution, maintaining an acceptable standard of living – now and in the future. This paper, meant for the benefits of the mining industry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particular, discusses key mine water areas in a policy perspective. To obtain satisfy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ine water management should be jointly enforced by the industry, regulators and stakeholders.  相似文献   

20.
根据封开江口、云浮六都水厂、高要三个监测断面的历年水质数据,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对西江干流肇庆段的水质进行评价,并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分析1990——2002年西江水质的变化趋势.根据水质规划目标计算部分污染物的水环境容量,指出非点源污染源对西江的水质影响比较大,且西江水质已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