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高维数据聚类方法综述*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总结了高维数据聚类算法的研究现状,分析比较了算法性能的主要差异,并指出其今后的发展趋势,即在子空间聚类过程中融入其他传统聚类方法的思想,以提高聚类性能。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高维数据模糊聚类方法。引入了一个模糊非相似矩阵来表示高维样本之间的非相似程度,并将高维样本初始化到二维平面。利用遗传算法进行迭代优化二维样本的坐标值,实现二维样本之间的欧氏距离向样本间的模糊非相似度的趋近,使高维样本映射到二维平面。最后将得到的最优的二维样本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FCM)算法聚类,克服了聚类有效性对高维样本空间分布的依赖。实验仿真表明利用该方法有较好的聚类效果,且比用FCM算法直接聚类收敛速度快。  相似文献   

3.
子空间聚类是高维数据聚类的一种有效手段,子空间聚类的原理就是在最大限度地保留原始数据信息的同时用尽可能小的子空间对数据聚类。在研究了现有的子空间聚类的基础上,引入了一种新的子空间的搜索方式,它结合簇类大小和信息熵计算子空间维的权重,进一步用子空间的特征向量计算簇类的相似度。该算法采用类似层次聚类中凝聚层次聚类的思想进行聚类,克服了单用信息熵或传统相似度的缺点。通过在Zoo、Votes、Soybean三个典型分类型数据集上进行测试发现:与其他算法相比,该算法不仅提高了聚类精度,而且具有很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一种基于网格方法的高维数据流子空间聚类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对网格聚类方法的分析,结合由底向上的网格方法和自顶向下的网格方法,设计了一个能在线处理高维数据流的子空间聚类算法。通过利用由底向上网格方法对数据的压缩能力和自顶向下网格方法处理高维数据的能力,算法能基于对数据流的一次扫描,快速识别数据中位于不同子空间内的簇。理论分析以及在多个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算法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与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数据呈现出高维性、非线性等复杂特征。对于高维数据来说,在全维空间上往往很难找到反映分布模式的特征区域,而大多数传统聚类算法仅对低维数据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因此,传统聚类算法在处理高维数据的时候,产生的聚类结果可能无法满足现阶段的需求。而子空间聚类算法搜索存在于高维数据子空间中的簇,将数据的原始特征空间分为不同的特征子集,减少不相关特征的影响,保留原数据中的主要特征。通过子空间聚类方法可以发现高维数据中不易展现的信息,并通过可视化技术展现数据属性和维度的内在结构,为高维数据可视分析提供了有效手段。总结了近年来基于子空间聚类的高维数据可视分析方法研究进展,从基于特征选择、基于子空间探索、基于子空间聚类的3种不同方法进行阐述,并对其交互分析方法和应用进行分析,同时对高维数据可视分析方法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给出了兴趣子空间的定义,采用基于Chernoff-Hoeffding边界,带回溯的深度优先搜索算法来挖掘最大兴趣子空间,并运用高维真实数据和合成数据检验算法的有效性。高维数据的挖掘面临着数据分布的稀疏性和特征空间的相交性所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通常,经典的数据聚类算法在低维情况下是有效的,但随着维数的增加,性能和效率都明显的下降,原因在于数据的复杂度是呈指数增长。本文提出了一个处理高维数据聚类的框架,并分析了该框架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在处理高维数据时,聚类的工作往往归结为对子空间的划分问题。大量的真实实验数据表明,相同的属性对于高维数据的每一类子空间而言并不是同等重要的,因此,在FCM算法的基础上引入了方差权重矩阵模型,创造出了新的聚类算法称之为WM-FCM。该算法通过不断地聚类迭代调整权重值,使得其重要的属性在各个子空间内更为显著地表征出来,从而达到更好的聚类效果。从基于模拟数据集以及UCI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改进的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高维数据的稀疏性和"维灾"问题使得多数传统聚类算法失去作用,因此研究高维数据集的聚类算法己成为当前的一个热点.子空间聚类算法是实现高维数据集聚类的有效方法之一.介绍并实现了基于可变加权的高维数据子空间聚类算法SCAD和EWKM,并分别对人造数据、现实数据等数据集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对比两种算法的性能及适用场合.  相似文献   

10.
现有的数据流聚类方法很难兼顾数据稀疏和子空间聚类等高维数据难题,而分布式数据流对数据流聚类提出包括在线计算效率、通信开销以及多路数据的融合等更多挑战。提出分布式数据流聚类方法,采用全局统一的网格划分和衰退时间以支持多路数据流融合,并周期性检查和删除过期网格来控制概要规模。通过对多路高维数据流的一遍扫描,发现高维数据流子空间任意形状的聚类,并反映数据分布随时间的演化。在线组件效率高开销低,概要信息简洁,通信代价低。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对分布式数据流正确聚类并演进,在线组件效率高,概要规模小。  相似文献   

11.
基于k最相似聚类的子空间聚类算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子空间聚类是聚类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和研究热点,用于解决高维聚类分析面临的数据稀疏问题。提出一种基于k最相似聚类的子空间聚类算法。该算法使用一种聚类间相似度度量方法保留k最相似聚类,在不同子空间上采用不同局部密度阈值,通过k最相似聚类确定子空间搜索方向。将处理的数据类型扩展到连续型和分类型,可以有效处理高维数据聚类问题。实验结果证明,与CLIQUE和SUBCLU相比,该算法具有更好的聚类效果。  相似文献   

12.
k-means型软子空间聚类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软子空间聚类是聚类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和研究热点。高维空间聚类以数据分布稀疏和"维度效应"现象等问题而成为难点。在分析现有软子空间聚类算法不足的基础上,引入子空间差异的概念;在此基础上,结合簇内紧凑度的信息来设计新的目标优化函数;提出了一种新的k-means型软子空间聚类算法,该算法在聚类过程中无需设置额外的参数。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的软子空间算法,该算法具有更好的聚类精度。  相似文献   

13.
自适应的软子空间聚类算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黎飞  郭躬德  姜青山 《软件学报》2010,21(10):2513-2523
软子空间聚类是高维数据分析的一种重要手段.现有算法通常需要用户事先设置一些全局的关键参数,且没有考虑子空间的优化.提出了一个新的软子空间聚类优化目标函数,在最小化子空间簇类的簇内紧凑度的同时,最大化每个簇类所在的投影子空间.通过推导得到一种新的局部特征加权方式,以此为基础提出一种自适应的k-means型软子空间聚类算法.该算法在聚类过程中根据数据集及其划分的信息,动态地计算最优的算法参数.在实际应用和合成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大幅度提高了聚类精度和聚类结果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高维数据流的自适应子空间聚类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维数据流聚类是数据挖掘领域中的研究热点。由于数据流具有数据量大、快速变化、高维性等特点,许多聚类算法不能取得较好的聚类质量。提出了高维数据流的自适应子空间聚类算法SAStream。该算法改进了HPStream中的微簇结构并定义了候选簇,只在相应的子空间内计算新来数据点到候选簇质心的距离,减少了聚类时被检查微簇的数目,将形成的微簇存储在金字塔时间框架中,使用时间衰减函数删除过期的微簇;当数据流量大时,根据监测的系统资源使用情况自动调整界限半径和簇选择因子,从而调节聚类的粒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聚类质量和快速的数据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主成分分析(PCA)算法无法处理高维数据降维后再聚类精确度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属性空间概念,通过属性空间与信息熵的结合构建了基于特征相似度的降维标准,提出了新的降维算法ENPCA。针对降维后特征是原特征的线性组合而导致可解释性变差以及输入不够灵活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岭回归的稀疏主成分算法(ESPCA)。ESPCA算法的输入为主成分降维结果,不需要迭代获得稀疏结果,增加了灵活性和求解速度。最后在降维数据的基础上,针对遗传算法聚类收敛速度慢等问题,对遗传算法的初始化、选择、交叉、变异等操作进行改进,提出了新的聚类算法GKA++。实验分析表明EN-PCA算法表现稳定,GKA++算法在聚类有效性和效率方面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16.
基于单元区域的高维数据聚类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维数据空间维数较高,数据点分布稀疏、密度平均,从中发现数据聚类比较困难,而用基于距离的方法进行高维数据聚类,维数的增多会使得计算对象间距离的时间开销增大. CAHD(clustering algorithm of high-dimensional data)算法首先采用双向搜索策略在指定的n维空间或其子空间上发现数据点密集的单元区域,然后采用逐位与的方法为这些密集单元区域进行聚类分析.双向搜索策略能够有效地减少搜索空间,从而提高算法效率,同时,聚类密集单元区域只用到逐位与和位移两种机器指令,使得算法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算法CAHD可以有效地处理高维数据的聚类问题.基于数据集的实验表明,算法具有很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子空间维度加权的密度聚类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高维数据聚类中,受维度效应的影响,现有的算法聚类效果不佳。为此,提出一种适用于高维数据的密度聚类算法StaDeCon。在经典的PreDeCon算法基础上,引入子空间维度权重的计算方法,避免PreDeCon算法使用全空间距离度量带来的问题,提高了聚类的质量。在合成数据和实际应用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高维数据聚类上可取得较好的聚类精度,算法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可能性C-均值(PCM)聚类作为经典的基于原型的聚类方法,在处理高维数据集时性能骤降,无法检测出高维空间中嵌入的有效子空间。针对此不足,在PCM基础上引入子空间聚类机制,提出子空间可能性聚类算法SPC。该方法保留了PCM方法的优点,且对高维数据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能够有效检测各类所处的子空间。仿真实验验证了SPC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共同进化算法是一种新的进化算法,由于它采用了解空间分离编码,能有效地克服一般进化算法中固有的早熟收敛问题。该文针对数据聚类问题——当前数据挖掘与探查性数据分析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将数据聚类问题抽象成为一个赋值图的分割问题,应用共同进化算法来加以解决,使得聚类的结果不必依赖于初始聚类中心,并对该算法的性能加以分析。将该算法与一般的遗传算法相比较,通过实验证明了该算法的优越性能。  相似文献   

20.
不平衡数据集类别分布严重倾斜,传统的聚类算法由于以提高整体学习性能为目标,往往偏向于聚集多数类,而忽视更有价值的稀有类.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迭代的特征加权聚类算法,根据当前聚类后簇的特点以及特征重要性度量函数确定特征权值,利用所得权值进行下一轮聚类,直到权值稳定后结束迭代.在多个UCI不平衡数据集上的实验效果表明,本文算法能够较好地识别出重要特征并提高它们的权重,避免聚类算法过度偏向多数类,有效地提高了聚类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